查看原文
其他

3星|《迷失的盛宴:中国保险产业1978-2014》:序言比正文精彩

左其盛 左其盛 2022-09-30


序言显然是一位保险业资深人士写的。简述了30年来保险业的发展。序言作者也比正文作者更会讲故事,内容更吸引人。


序言说这本书不是特别可靠可信,只能当武侠去看。


正文我看了一部分,全书篇幅有点长,后来没看下去。根据看过的部分来说有一定参考价值。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


1:在加入WTO的谈判中,为了保护和稳定银行业、证券业,国家把最为弱小的保险业抛了出去。2001年末,整个中国保险业开始抖抖霍霍地迎接来自WTO的挑战。#77


2:小型公司一般都是新公司,在前三年经历了近乎野蛮式的生长、跑马圈地式的扩张,可一旦“促销式”行为放慢或停止,就陷入了中型公司被挤压的困境。#102


3:与此同时,社会各类资本中的巴菲特粉丝们,更是被保险业的现金流和所谓“产险三到五年、寿险五到八年承保盈利”的说法吸引。#105


4:但在中国,电话销售却是从大公司发端的。于是,中国保险业便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局面。因为省掉了分销环节,作为直销的电话销售可以使产品降价15%,于是大公司间“三国杀”般互“呼”。#116


5:一段时间后,“互呼、自呼”逐渐均衡,保费充足度减少15%,电话销售扰民变成公害,渠道变成了产品。#120


6:因此,建议读者以一种像读武侠小说一样的心态去看,这无疑会是本好书。#138


7:为赚取当时紧缺的外汇,同时急于向世界表明自己的存在,人保开始大量开展海外业务,1980年至1984年达到顶峰,每年新接和续转的业务达到1000多笔。殊不知,这些业务中有些是风险极高的“毒药”,尤其是来自美国的责任险业务。这些“长尾业务”成为中国保险行业第一笔大的坏账,其负面影响此后绵延近20年!#219


8:1992年,友邦率先将寿险代理人机制引入中国,并在当年年底培养出内地市场第一批36位寿险营销员,成为上海滩最早的“跑街先生”或者“跑街小姐”。代理人仿佛一颗原子弹,引爆了中国的寿险市场。#462


9:代理人的奇迹不仅在于规模,而且是实在的利润——仅仅用了三年,友邦(上海)就实现了盈利,而普通保险公司的盈利周期在5~7年。#466


10:2007年,中央财经大学教授、保险行业的著名学者郝演苏估计出了一个惊人的数据:按照该行业每年70%的人员淘汰率,寿险业在中国发展的15年间,总计有2500万人做过或正在做保险营销。“相当于每50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卖过保险。”数字可能有出入,但是代理人制度的影响可见一斑。#471


11:郝演苏教授曾回忆,保险代理人素质最好是1994年到1997年之间(当时做代理人有两类,一类是大学毕业生,一类是下岗工人,素质都相对较高)。#484


12:于是,马明哲向台湾国泰请教,而台湾国泰亦很坦诚地告诉马明哲,这是因为台湾国泰做寿险,而台湾富邦干产险的缘故。寿险的蛋糕要远远大过产险,在国际上也是如此。#560


13:而外脑(海外人才)、外资(海外投资者),以及外体(海外机制)成为成就平安的著名“三外”法则。#602


14:躁动不安的中国保险业,此期间制造了史上最大的一批坏账——“利差损”,成为长时间危及行业的毒瘤。1996—1999年,无知而蛮干的中国保险行业的主色调是暗红色。#672


15:中国保险行业的三大不良资产,首先是20世纪80年代的“长尾保单”,其次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乱投资”,但是负面影响最大的是最晚产生的“利差损”。#745


16:高盛预计,中国人寿、平安和太平洋三大寿险公司的潜在利差损约是320亿~760亿元人民币。后来这三家公司上市后披露的数据显示,这其实是一个相当保守的估计。#787


17:1999年后,由于预定利率保持不变,投保人获得的回报相对偏低,香港等地的高回报保单乘虚而入,内地市场成为这些“地下保单”倾销的区域。#79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