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创业史》:刘强东奋斗史,京东做大前的故事比较有意思

左其盛 左其盛 2022-09-30

3星|《我的创业史》:刘强东奋斗史,京东做大前的故事比较有意思



2015年年末刘强东分两次口述共计8个小时,方兴东整理成文。不知为何要拖上2年才出版。内容从刘强东小时候淘气到2015年年底。部分内容有2016年和2017年的数据。


京东做大前的部分比较有意思,内容没怎么在媒体上看见过,冲突与转折也比较多。京东做大后的部分读起来不如前面有意思了,因为事情都是公开的,曲折也很少。


刘强东老家在宿迁,看书后发现这个地方我有点熟悉,穿越小说《大明武夫》里主人公就是在这一带崛起的。


总体评价3星,有一定参考价值。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


1:我们家运输过很多东西,连苹果都运过。但是我爸妈说,你吃可以,我们花钱买,但不允许偷,一个苹果都不可以偷,一个棉花粒都不可以偷,一个蚕茧都不可以偷。#318


2:我们是村办小学,国家财政不给教师发工资。每次开学的时候,每个学生背着一小口袋粮食,都放在操场上,校长带着十几个村民,给老师们分粮食,这就是老师们这一学期的报酬。#538


3:冬天的时候,外面下大雪,刮着大风,教室没有门,窗户也没有玻璃只有窗框。老师一喊:上课,女孩子呢,都从门跑进教室;我们男孩子如果从门进那是丢人的,都从窗户翻进去。#545


4:人大是文理皆收的。当年人大只有26个系,其中22个系来江苏招生,看了半天我想社会学应该最能当官,国际会计、国际金融……都不行,当不了官。#642


5:为了找女朋友,除了社会学之外,我还要学一门最高深的技术。当时问了所有人,每个人都说最高深的是计算机。我一想,如果女孩看我,居然会电脑,多么的高深啊。#686


6:基本上我可以用一个月晚上的时间,大概赚到5万块钱,给人编一套系统。那个年代因为程序员实在太少了,计算机刚有。到了大三下半学期,基本上我应该是我们班里很有钱的。#711


7:我说这台电脑20000多块钱。老板说怎么这么便宜?然后正在给我装电脑的业务员学生说,没办法,人大的学生,这台电脑就赚他2000块。#722


8:我上大四的时候已经赚了不少钱,于是就盘下了一家川菜馆,后来管理不善,亏了,就在海淀造纸厂旁边。#754


9:一家餐厅从赚钱到巨亏16万元,用了不到一年。大学毕业的时候,我身上就背了16万元的巨债,我姨父跟着我爸驶船,两人驶了几十年攒的余钱,全被我借光了。#842


10:我在那家日企陆续做过电脑担当、销售担当和库管担当,把管理核心摸得很熟之后,我才恍然大悟,用我的那套方法经营餐厅是必败无疑的。#874


11:我去中关村的时候只有1万多块钱,租不起中海市场、硅谷、太平洋之类的,太贵了。最后我租的是海开市场。#906


12:我坚持做好两件事:一是明码标价,薄利多销,二是做好服务。但初期很难得到客户认同,很多客户砍不下价格,扭头就走,但三个月后情况好了很多。#939


13:三个月之后,我的柜台天天加班加点,排队购买我的东西。那时候,我们没有核算制度,是按月核算的。第一年,不多,大概赚了有十万元吧,第二年全被人骗光了,那时候中关村骗子很多。#974


14:2001年我就转型了。1998年到2001年的时候,我已经垄断了中国差不多60%的刻录机市场,还有压缩卡,那时候我已经不装系统了,因为那时技术已经没有什么门槛了。#1027


15:原来只有我一家代理,结果现在变两家代理了,双方就开始打架。打得最厉害的时候,台湾那个小青年,20多岁跟我年龄差不多,反正很嚣张,他扬言要把京东耗死。#1047


16:一夜之间,我把在整个中国光磁的代理权全部卖掉,这在中关村也是第一个人这么做的。有些人原先是我的下家,现在位置颠倒了,他们真的搞不懂,想不明白。#1076


17:“非典”结束后大家就上班了,生意又开始火起来了。我就把李梅从柜台调过来专门做线上销售。我带着李梅,就我们两个人专职做。#1144


18:2004年年底的时候我们又面临另外的抉择,就是决定关店的问题。基于种种判断,到最后我还是说服员工全部转到线上来。#1246


19:所以我认为毛利率对零售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做零售比拼的是运营效率和运营成本,如果每个人都在追求40%、50%的毛利率,商业模式就不会进化,也不会给消费者带来价值。#1255


20:所以最早的时候,我们这样定位京东的核心竞争力:前端用户体验,后端成本、效率。#1269


21:我就去谈了,对方觉得挺好,就跟我们签了一份协议,给我们投500万元人民币,占我们40%的股份,#1322


22:徐新为人很爽快,我们跟她签协议后不到三天就把200万美元打给我了,从这点来说,确实不得不佩服她的魄力。那个时候京东只是一家仅30多个人的小公司。#1363


23:据我们统计,中国每一件商品从走出工厂大门,到送达消费者手中,中间要搬运5到7次,耗费了很多成本和时间。而京东物流,追求的是减少商品的搬运次数,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只搬运两次,这才有巨大的社会价值。#1408


24:我发现,用户体验好的关键是品类多不多,如果到京东只能买IT数码,想买食品没有,买件衣服没有,买台冰箱没有,这没有那没有,只有IT数码,这样的话很危险。客户一年能买几台笔记本电脑?用时髦的话说,叫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太低。#1493


25:2012年4月份,李国庆公开说京东可能会倒闭。TCL的李东生也在微博上表示质疑。看到李东生的微博后,我立马就跟陈生强说,研究上市吧。#1768


26:比如当时所谓的攻击当当图书,其实是当当让出版商二选一,和出版社签署了所谓的“超级战略协议”,你敢给京东供货,那当当就不给你卖书了。逼得我们没办法了,跟他们打供应链,打不过啊。#1978


27:苏宁急了,就跟当当一样,跟各个家电厂商说,你要敢给京东供货,我就把你的货从我1700家店面全撤了。#2002


28:这是中国企业竞争很残酷的一面,美国企业不敢这么做,因为法律不允许,但是在中国屡试不爽,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掐你的货源,没有货卖,你肯定起不来。#2005


29:所以2012年“8·15”之前,我会为了公司知名度发微博,但“8·15”之后,我觉得知名度已经够了,就把微博关了。#2044


30:我们的护城河就是用户体验。只要任何一个竞争者其用户体验不如我,我就没什么可担心的、没什么可忧虑的,剩下都是时间问题。#227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