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棉花引发罪恶的黑奴贸易,影响美国南北战争:3.5星|《壹棉壹世界》

左其盛 左其盛 2022-09-30


全书内容三个部分拼接而成:棉花与世界史,文学名著中的棉花,棉花科普。


前100页是第一部分“棉花与世界史”,这部分是我最感兴趣的,比较有意思。两位作者分别是编辑和编剧,推测这部分的主干内容是书后列的参考书《棉花帝国》中的。棉花在世界史上发生过巨大的作用:引发了英国工业革命,吸引美国南方各州广泛种植棉花从而产生对奴隶的需求,引发罪恶的黑奴贸易,在美国南北战争的起因和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曾经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对中国的主要出口产品(后来被鸦片替代),是现代火药中的重要原料。


作者没看过《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有点遗憾。《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合理解释了世界各国工业革命的发生路径,结论是一定要从纺织业起步。


第二部分中,作者整理出了中外影视文学作品中棉花的影子:《那年花开月正圆》中的周莹是陕西大绵商,《简·爱》中的遗产来自黑奴中转站,泰坦尼克号中美国暴发户太太的原型做过布料销售员。这一部分也有点意思。


第三部分关于棉花的科普基本是资料的堆砌了。


书是全彩页印刷,有不少插图,不过插图大部分是跟上下文内容无关的棉花棉田照片,有点可惜了。


总体评价3.5星,还不错。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中是我根据上下文补充的信息:


1:科学一点解释,我们平时见到的棉花,是棉花的果实,不是棉花的花朵。棉花真正的花朵叫草花,草花很特别,同一株上就能开出乳白色、粉红色、紫红色三种不同颜色的花——其实它们并不是颜色不同,只是同一朵花会变颜色罢了。前言P19


2:所以中国原本也没有棉花这个名称,南宋以前连“棉”这个字都不存在。东汉时的《说文解字》只有“绵”字或者“緜”字,是指蚕丝所聚合成的丝绵。P25


3:棉纺织业刚开始的时候,对环境同样很挑剔,很多地方不适合纺纱,比如说北方,天气干燥,棉纱易断,很难纺出像样的棉布。人们就开动脑筋想办法,直到明代中后期,河间府(今河北)肃宁县的人终于想出了解决方法——挖地窖纺纱, P29


4:就拿棉花来说,虽然中国人民依靠勤劳和智慧,短短两百多年就将棉花种植和纺织都经营得风生水起,但作为棉花天然的生长国,几千年前就掌握棉纺织技术的印度人轻易就能将棉纺织品做到集轻柔舒适色彩艳丽,样式新颖等各种优势于一体,有些棉布甚至能纺到薄如蝉翼。P31


5:东印度公司贩卖给中国人的棉花是从当时已经成为英国殖民地的印度收来的,转卖给中国人后利润非常高,且不比其后来种罂粟生产鸦片的利润差,完全可以实现收支平衡,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英国不卖鸦片就没有钱买中国的丝绸和茶叶了。P36


6:伊丽莎白一世在伦敦专门建了储存皇家服饰的宫殿一衣橱宫。衣橱宫占据了整个街区,就像一个巨型的仓库,由专门的“礼服守卫们”照看着。伊丽莎白一世拥有其中的1326件衣服,光是照看她的暖手筒就必须专门雇一个人。P38


7:为了保护本国几乎毫无还手之力的纺织工业,1662年英国政府下令禁止在国内销售印度棉布,向进口的印度商品征收高额的歧视性关税。P41


8:1678年,服务于法国东印度公司的乔治·罗吉斯根据他在印度艾哈迈达巴德的常年情报刺探,写出有关印度雕版印花技术的一份报告一这种行为放到现在就是妥妥的商业间谍行为,当时却被法国上下誉为无价之宝。 在这份报告的指导下,法国开始仿制出跟印度差不多的棉织品。P43


9:围绕着棉花,英国全民创新,万众创业。印花 漂白, 染色等技术和净棉机,梳棉机,卷线机, 整染机等机械的发明和创新比比皆是。P47


10:1838年化学家佩劳茨以硝酸处理纸或者棉花也制出了类似的硝化物,即后来被称为“火棉”的物质;化学家舍恩拜则于1846年利用硝酸和硫酸的混酸制作了硝化棉,并指出它可以用于制造炸药,他称之为“火药棉”,由此开辟了硝化棉作为工业炸药的前景。P56


11:16世纪运到美洲的黑奴数量为90万人,17世纪为275万人,18世纪达到高峰一700万人。无论是奴隶的价格还是人数,都在18世纪爆发式地达到顶峰,这跟欧洲和美国棉花种植和棉纺织业的爆发式发展是同步的。 P63


12:美国棉花产量在此后平均每10年就要翻一番,1860年达到20亿磅。英国从此有了最重要,最稳定的棉花来源地。而美国也依靠棉花摆脱了独立之后的经济困境。不过,这些棉花都是黑奴们在皮鞭和毫无自由的禁锢中生产出来的。P69


13:40%的命脉都掐在别人手里,南方旦想独立,北方自然就可以不让它的棉花运到英国。这一招不仅掐了南方,也拧痛了英国。曾有英国议员主张承认南方邦联从美国独立出来,理由是这关系到兰开夏郡纺织工人的命运和他们需要的棉花。P73


14:到1863年,兰开夏郡已从中国,埃及和印度找到了新的棉花来源。至此,失去棉花“加持”的南方种植园蓄奴制度彻底失去了存在的理由。P76


15:在埃及的尼罗河三角洲,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总督一意识到美国南北战争造成的棉花空缺,就迅速把他辖下的广大土地转变为庞大的棉花农场,想通过出售棉花到世界市场,实现埃及现代化的长期计划。P78


16:尽管不断压迫埃及人民为出口市场拼命生产,埃及整个国家最后还是破产了。债务逼得埃及整个被英国控制,棉花收人大降,埃及连付利息都困难,失去主权控制,终于在1882 年被英国政府接管。P79


17:1774年,英国发现自己已经具备打破世界纺织品格局的能力,毫不犹豫地废除那些禁止从印度进口棉布的法案,反过来对印度的市场发起了进攻。P86


18:而且,当时不只是英国,整个欧洲都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疯狂渴求棉花,棉花价格迅速飙高。和卖给中国的利润相比,卖给本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更划算,由此棉花逐渐退出了中英贸易。棉花退出的空白,迅速被鸦片贸易补上。P91


19:这些疯狂变态的压榨,令东北棉花产量大增。到1944年棉田面积增至161648公顷,1945年增至222367公顾。籽棉产量1944年增至18380.6万斤,1945年增至24932.4万斤,其中94%以上都被日本人收走,棉花分配也完全由日本人控制。P97


20:古代中国人早就有心地观察到,棉花的产量是有规律的,通常是“三丰一歉双平年”,也就是三年产量丰收,年产量极少,而后两年产量平平,如此循环往复。P104


21:果然,第三年收获时,其他棉商已无棉可收,只能再度以高价向周莹回购。7年时间里,她由每年进出3000来担棉花到一年购进11万多担棉花,由小打小闹一跃成为关中地区的棉花买卖大户,凭此一举,吴家垄断了陕西棉市多年,P105


22:尽管那里并没有露丝的存在,但是这位曾经的女布料销售员身上散发出的人性的光芒,和泰坦尼克号上那些让女人和孩子先走的绅士,那些拉小提琴到生命最后一刻的音乐师一起,照亮了茫茫黑夜。P113


23:这位留下巨额遗产,引导剧情走向皆大欢喜结局的叔父是在马德拉岛去世的。马德拉岛现在被称为“百花岛”“欧洲人的后花园”。那时候却是从非洲向美洲贩卖奴隶的重要转运站。在还没有蒸汽轮船的年代,对于从欧洲前往印度和美洲的商船来说,马德拉也是重要的中转站——看一部《简·爱》,简直就相当于看完了棉花牵动欧洲近一千年的全部历史。P121


24:文益渐因为引入棉种有功,被韩国人尊称为“木棉公”。他于1375年成为典仪注簿,后来官至左司议大夫,死后被封为江城君,后来又被加封为富民侯。P129


25:【1929年】上海市市民踊跃投票,有效选票有17000多张。4月8日统计结果出来,大大出乎组织者的预料,市民们选择的不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不是艳丽的月季,也不是清雅的天竹,而是未人市花候选名单的棉花,而且票数相当高,达到4567票,稳居首位.P145


26:松江所产棉布销往全国各地,乃至日本,英美等国都有松江布的消费者。早在乾隆初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开始从中国购进土布。在贸易过程中,英商发现广州所产的土布穿洗后容易褪色,而松江布(英国人称为“南京布”)则久洗后依然色泽艳丽,松江布因此在英国风行一时,东印度公司的收购量从2万匹猛增到20多万匹。P156


27:据记载,鸦片战争前,苏松地区(今上海市主要部分)大小市镇有200多个,已经形成了十数里一大镇,三五里一市的热闹景象。尽管上海繁荣起来,棉纺织业的发展不是唯一原因,但说是主要原因之一绝不过分。P158







2018左其盛好书榜(截至9月15日)


2018左其盛差评榜(截至9月15日)


2018读过评过的书321本(截至9月15日)


我的686篇图书点评(截至9月15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