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星|何帆《猜测与偏见》:社科书评集

左其盛 左其盛 2022-09-30


作者在媒体或自媒体上发表过的书评的集合。书以社科类为主,包括政治、历史、经济、文艺等四大类,原著基本是英文,其中不少是还没有中译本的。政治大部分是讲美国的,历史一半跟二战相关,经济一半讲金融危机。


作者的书评主要是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书的内容,有自己的点评感想,不太多,有时候跟书的内容分不清。我最想看的是作者作为专家对书的作者的点评,书的价值的点评,书的内容有没有明显的缺陷,业界有没有专业的批评等等,这方面的内容偏少。


总体评价3星,有参考价值。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号后面是kindle电子版中的页码,【】中是我根据上下文补充的信息:


1:遗憾的是,这种世代之间的“社会契约”已经遭到破坏。如今,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已经债台高筑,这种债务危机的实质是在世的人群透支了后代的利益。#178


2:法国殖民者和英国殖民者最大的不同是他们对待印第安人的态度。迪加和尚普兰认为不同种族的人们是完全平等的,他们从一开始就认定,殖民计划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和当地印第安人的关系。#264


3:约翰·斯密几乎被印第安人处死,在最关键的时刻,酋长的女儿,11岁的小姑娘宝嘉康蒂(Pocahontas)出面求情,救了约翰·斯密。约翰·斯密对这段经历毫不脸红,反而吹嘘是自己靠魅力征服了印第安公主,公主爱上了他才放他走的。#277


4:和其他国家相比,美国是个非常典型的移民国家,但对美国文化,尤其是美国政治文化影响最大的是“扬基邦”“新荷兰邦”“潮水邦”“深南邦”“中土邦”和“大阿巴拉契亚邦”。#347


5:随着大英帝国的崛起,一批新的领导人希望集中权力,重整河山,把北美殖民地纳入正式的统治。北美居民声称英国剥削了他们,但事实是,他们的税收水平只有英国本土的1/26。真正让北美殖民者不满的是英国想要拿走他们珍视的自由。#375


6:“大阿巴拉契亚邦”四处出击,攻击英国军队,也攻击邻近的“中土邦”和“深南邦”。美国独立战争中的很多血腥战争,其实和英国人无关,更像是一场内战。#402


7:观察美国的政治格局,会发现阶级之间的冲突并不明显,城乡之间的对立也不鲜明,但根深蒂固的是北部和南部之间的裂痕与对峙。#447


8:为什么苏联的工兵没有【在古巴】掩蔽好导弹发射场呢?因为这些工兵是按照在苏联国土上建设发射场的操作手册一步步做的——在苏联的西伯利亚建设发射场,那里连鸟都飞不到,根本不需要掩蔽。#552


9:法国、西班牙国力相对强大,能够直接把殖民地置于政府控制之下;而英国政府鞭长莫及,只得委派贵族或殖民公司,等到英国政府想到要加强对北美殖民地的管理之时,北美殖民地已经羽翼丰满,不肯俯首听命了。#640


10:我们看到幸存下来的制度,可能会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这就是最适合人类的制度,但这是一种典型的“幸存者偏差”,被淘汰掉的制度很可能仅仅是因为运气不好。假如亚历山大大帝没有英年早逝,假如1588年英国在海战中输给了西班牙,假如美国没有打赢独立战争,#668


11:北美殖民地的人民炸了锅。他们就是不交税,理由是在英国议会里没有北美殖民地的代表。没有代表,就不交税。这个理由让英国议会很诧异;就算在英国,也不是所有的城市都在议会里有代表啊,难道他们都不交税?#860


12:1773年12月16日,出了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英国当时有一家很大的垄断企业,叫东印度公司,英国政府允许它直接把印度的茶叶卖到北美,结果东印度公司的茶卖得比走私犯卖的茶叶还便宜。靠走私茶叶为生的人当然不干了。#873


13: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豪赌。美国之所以打赢了独立战争,不是因为自己本事高强,而是英国军队太愚蠢了。英国人严重低估了这场战争的难度。他们以为这帮暴民不过是乌合之众,自然手到擒来。#899


14:事实上,独立战争最大的输家不是英国,而是印第安人。印第安人一直受到北美殖民者的骚扰,他们希望英国能帮他们赶走北美殖民者。在独立战争期间,印第安人站在英国一边,但英国失败之后,印第安人失去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大片土地,被迫举族西迁,搬到荒凉的中部沙漠。#932


15:布罗代尔提出了“时间波长变化”的概念。最长的“长时段”主要是指那些不为人所察觉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变化;“中时段”是指在一个世纪之内出现的人口、经济、社会、政治的变化,这往往是“集体力量”的结果;最短的周期是“历史小事件”,#980


16:这是一起巨大的商业盗窃。就好比有人窃取了可口可乐的配方、微软的Windows代码,或是Google的搜索算法,英国从中国偷走了茶。但无论是福钱,还是东印度公司,都没有觉得有丝毫的不安和愧疚。#1279


17:奇怪的是,人们并没有在基辛格面前停步,而是穿过基辛格的会场,去旁边的另一个会场。他非常好奇:谁比基辛格的吸引力更大呢?跟过去一看,那个房间里是马云。#1359


18:“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了一套新的国际规则。主权国家成为世界政治的主体。所有的国家,不分大小,均一视同仁。这套体系被国际社会沿用至今。太平洋上的岛国,比如瑙鲁,只有一万多人,但它和所有其他国家是平起平坐的。这是一套新奇、独特而混乱的国际规则,#1373


19:吊诡的是,石原莞尔坚决反对进一步南下占领中国。他认为,日本的敌人是苏联,要想和苏联决一雌雄,必须先发展日本的重工业,这就需要苦心经营满洲,要耐心等待。#1446


20:政府和银行之间的博弈,决定了谁能办银行、银行能经营什么业务、银行业的规模多大、银行出现危机该怎么办。换言之,一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是由围绕着银行的政治博弈决定的。#1727


21:民粹主义政府更常用的办法是鼓励民众借钱,用借来的钱买房置业、旅游购物。这样一来,不需要实实在在地解决就业问题,也不用担心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制造出皆大欢喜的假象。这才是“资本主义的肮脏的秘密”。#1760


22:不仅交易员们不懂金融,冰岛的官员们也不懂金融。商务部长是个哲学家,财政部长是个兽医,中央银行行长是个诗人——他曾经是总理,狂热地支持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Friedmon)的自由主义经济主张,不相信任何政府管制。#1797


23:说到希腊,这个国家不爆发金融危机才怪。希腊人从来就没有缴税的习惯。谁要是缴税,那大家就会觉得,此人不是白痴就是疯子。希腊人都愿意到政府部门工作,政府部门的工资是私营部门工资的三倍。#1804


24:但德国人并没有独善其身,德国银行持有210亿美元冰岛银行债权、1000亿美元爱尔兰银行债权、600亿美元各类美国次级住房贷款债券,以及多得数不清楚的希腊债券。德国人之所以陷得这么深,不是因为他们喜欢冒险,恰恰相反,因为他们过于相信写在纸面上的规则和纪律。#1836


25:资源禀赋不仅决定了技术路径的差异,还导致生产组织方式的不同。中国的原始工业化并未催生欧洲那样的工人集中生产的工厂制度,在江南盛行的是独立经营的中小企业。这不仅是因为江南缺乏机械和机器,也是因为江南难以建造大厂房。#1909


26:英国的羊毛业何以能后来居上,而且长期保持发展态势呢?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英国的羊毛业转移到了农村。#1967


27:城市是一个复杂而脆弱的生态系统,但政治家们往往缺乏对城市经济的敬畏。无数案例告诉我们,城市的成功从来不能依靠人定胜天的豪气,也不能依靠轻狂的政治野心,更不用提官员的贪欲和短视了。#2093


28:由于大萧条主要是一场由银行破产导致的危机,因此决策者在应对2007—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自然也将注意力集中于商业银行,他们忽视了影子银行,也忽视了对冲基金、货币市场、房地产贷款金融机构。#2139


29:和2007年美国房地产泡沫相比,20世纪20年代佛罗里达的房地产危机影响相对较小,受到冲击最大的是佛罗里达州及其邻近的佐治亚州,但后来几乎所有的房地产泡沫症状都能在当时找到。#2217


30:1847年10月16日,铁路股票市值锐减85%,很多银行被迫关闭。为什么铁路泡沫会最终崩溃?理由很简单:在伦敦和伯明翰之间,或是在曼彻斯特和利物浦之间,只需要修建一条铁路,不可能一下子修十条铁路。#2244


31:但是,特纳指出,这种经典定义严重误读了银行的真实业务。银行的大部分业务并非是为企业的新增投资提供融资,而是为了贷款给大家买房。#2307


32:在《技术的本质》一书中,阿瑟声称,技术像生物一样,也是有基因、能突变、不断进化的。所有的技术,都脱胎于之前的技术,就像所有现存的生物,都能追根溯源地找到原始的祖先一样。#2594




2018左其盛好书榜(截至9月15日)


2018左其盛差评榜(截至9月15日)


2018读过评过的书321本(截至9月15日)


我的686篇图书点评(截至9月15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