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人在台湾|征战繁体字 其乐无穷

2017-02-03 直通台湾 直通台湾

董玥(淮阴师范学院赴台交流学生)


虽说来到台湾不存在语言障碍,两岸说的都是中文,但是,在简繁体和书写模式上的差异,仍然是一道必须迈过去的坎儿。当飞机在台北松山机场缓缓降落时,心情忐忑地出了海关,我的征战“繁体字”之路,便正式开始了。


为了缩短作战时间,我率先采取了“各个击破”的游击战。琐碎日常中,这样的机会俯拾即是:街道上的店家招牌、百货公司的商品标价牌、餐厅中的功能表、校园里的贴心标语……只要做个有心人,真可谓“生活处处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


1


起初,环顾四周,面对着无处不在的繁体字,此番滋味只可用二字形容:“心累”,几乎做所有事都得连矇带猜,磕磕绊绊,整天头晕脑胀。尤其是上课时分,老师的ppt、讲义、板书全部是繁体教学,我在认真听讲、疯狂记笔记的同时,还得在脑海中飞速地做简繁体转换。


倘若老师大人兴致大发,再临场飙几句台语,我就只好欲哭无泪、缴械投降了。处在如此劣势又被动的地位,其实我的内心是拒绝的。因此,第二步作战计划被提上了日程。


这项战略部署简单又实用:分别在手机和电脑里下载搜狗输入法的App,随后调节到“繁体”模式,就一切OK了。这样一来,不论是在台湾用line、手机短信与当地同学交流,和大陆好朋友在QQ、微信上继续保持联络,还是周末在word文档上孜孜不倦地“爬格子”,都会始终处于繁体字的环境下,始终处于“温故而知新”的良性回圈中。


之后,就是一头钻进图书馆,大量阅读繁体字小说。记得刚刚到台湾、参观校图书馆那天,特别是翻阅那一整列一整列繁体、竖版、从右往左排版的报刊、杂志、小说时,我不仅非常低效率,而且对繁体字的陌生,更是让这一股别扭劲雪上加霜。


2


不知不觉一个多月过去了,我阅读了台湾女性主义作家施叔青、黄娟、陈若曦、琦君等人的系列作品,台湾近年来的畅销书《月光三部曲》,还有简·奥斯丁的《爱玛》、小仲马的《茶花女》和日本推理小说《冻花》等。经过如此一番“头悬梁,锥刺股”的“恶补”,总算“守得云开见月明”,在繁体字的世界里如鱼得水了。


在征战“繁体字”的过程中,我真切品尝到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欢畅。然而,与此同时,更产生了一些零碎的、不成体系的思考。


相较于繁体字,简体字确实有其自身的优势:笔画少更简洁、书写更省时高效、学习和推广更方便快捷……可是,若论整体的美观、艺术感以及对中华书法文化的传承,繁体字无疑持有一张王牌。


在台湾,身边的同龄人不仅写有一手飘逸的繁体字,选修华语文课程来专攻简体字的,也不在少数。有时候,他们还兴致勃勃地和我比赛,在本子上玩繁体转简体的游戏。问及原因,他们很坦诚地说:“因为,现在简体字是华语世界的潮流啊。”听闻此言,我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可是也抑制不住地暗暗担忧:仅从对我国古老文字的掌握上,大陆已经开始落后于台湾地区了。


3


以管窥豹,在台湾尤其是南部,对包括繁体字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安平古堡、大天后宫、延平郡王祠以及遍及全岛的妈祖庙,还有盛大、严肃、一丝不苟的孔庙祭典,都是一幕幕形象生动的诠释。


台湾人的生活,忙碌而不盲目,在耳濡目染的传统文化的薰陶下,举手投足间充满了谦谦君子的儒雅和亲和。这都是值得我们大陆学习的。




Views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