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再砍国民党一刀 农田水利会由选举改官派

2018-01-17 直通台湾


台立法机构临时会1月16日下午处理《农田水利会组织通则》部分条文修正草案,经过挑灯夜战,17日凌晨“三读”通过。过去被视为国民党重要桩脚的农田水利会会长及会务委员将由过去的选举产生,改为官派。这也被视为民进党当局对国民党实施的绞索式斗争的进一步举措。


(图:台立法机构负责人苏嘉全三读通过《农田水利会组织通则》修法)



修正后的通则规定,农田水利会将停止办理会务委员及会长之选举,各农田水利会现任委员及会长任期均延任两年,至2020年9月30日止;届时,农田水利会改制为公务机关,会长将由主管机关委派;同时也受《公务人员行政中立法》限制,要遵守行政中立。


台湾目前共有17个农田水利会。李登辉曾于1992年修正《农田水利会组织通则》,计划在3年内将农田水利会改制为公务机关,但由于反弹过大,还没实施就在1995年喊停。


民进党长期无法参与水利会内部运作,在陈水扁执政时,就曾要求会长直选,但是水利会依然多为国民党地方派系垄断,成为国民党选举桩脚,蔡英文执政后,想借由修法改制,通过收归公有的方式,掌控农田水利会的人事任免权,瓦解国民党基层桩脚。


为阻止水利会组织通则通过,在表决过程中,国民党“立委”轮番发言拖延时间,但终究不敌民进党人数优势,表决败北。“三读”过后,国民党“立委”高举抗议标语,高喊“假改革、真绑桩”等口号,并退席表达抗议。


议场外,各基层水利会发动五千人抗议,国民党主席吴敦义16日下午也前往“立法院”前声援。吴敦义表示,依法规定农田水利会是公法人,可以依法管理,现在农田水利会的许多土地取自会员、取自农民,用突袭的方式修改农田水利会组织通则,是巧取豪夺农民们非常重要的财产。“民进党政府巧取豪夺、霸道,让我们无法忍受!”“我们反对到底!”



修正案通过后,蔡英文在16日凌晨在脸书发文称感谢“立法委员”的支持,等待了超过25年,农田水利会终于成功转型为公务机关,这是台湾农业与水资源管理重要的里程碑。改革成功,让农业水资源的管理更有效率,“是超越政党、也没有蓝绿之分的。”


台湾有评论指出,农田水利会改官派最大问题在于民进党“选不赢就官派”,突显出来民进党“假改革、真绿化”的真面目。


并且水利会公务机关化有涉及侵占人民财产之虞,因为大部分土地所有权、水源管理、水权分配为会员捐赠与集资兴建,存在法律权归属争议。民进党此番作为,如过去陈水扁时代大量利用公营事业民营化漏洞,政治酬庸自己人,形成利益分赃等乱象。


政府权力直接介入的情况下,农田水利会不但丧失自主运作的权能,同时会员权利也遭剥夺,侵害了人民权利。水利会不当修法已让假民主的修法成为强盗事实。


台湾农田水利会组织变革大事记

台湾农田水利会曾经历经几阶段的变革,会长遴选方式也不同。简述如下:


1945年,将“水利组合”改称“农田水利协会”;会长由会员选出,主管机关省农林处核派。


1948年,合并“农田水利协会”与“防汛协会”,改为40个“水利委员会”;公布水利委员会设置办法及水利委员会组织规程。兼具政府及人民团体身份。而水利委员会的主任委员选出方式,由委员选举后呈请该管县政府核转水利局核派。


1956年,台湾的农田水利组织正式进入农田水利会阶段;至1970年,共4届的会长,是由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1970年,第5届会长由政府提名,水利会代表选之。


1975年1月1日,台湾省政府实施“台湾省加速农村建设时期健全农田水利会实施要点”,实施期间会员代表暂不选举,会长由省政府遴派,台北市由会员代表大会间接选举。至1982年结束。


1982年,会长由省(市)主管机关就会员中具有会长候选资格,进行遴选。


1993年,农田水利会组织通则增订3年内改制公务机关,但于1995年删除此条文;1994年起至2002年,由省(市)主管机关征求县(市)主管机关的同意,就具有会长候派资格者中遴选。


2002年,陈水扁为推动水利会自主,主张会长由会员自由直选,“立法院”也修正“农田水利会组织通则”相关条文,确定会长由会员直接投票选举产生。


2017年11月9日,台行政院院会通过“农田水利会组织通则”部分条文修正草案,新增农田水利会准用公务人员行政中立法规定,改制为公务机关,该通则修正施行后停止办理会长及会务委员选举。


2018年1月17日,台“立法院”临时会三读修正通过“农田水利会组织通则”,将农田水利会改制为公务机关,会长及各级专任职员准用公务人员行政中立法,会长及会务委员改由政府指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