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观“上音鼓浪屿”音乐周(三)| 第三届上音国际管风琴艺术周及学术论坛圆满闭幕

小音 上海音乐学院 2023-09-13


风扬琴岛 逸响新声





3月28日至4月1日,第三届上海音乐学院国际管风琴艺术周及学术论坛在厦门鼓浪屿举行。作为上音鼓浪屿艺术周及上音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系成立二十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活动围绕上音“双一流”学科体系建设方案,旨在深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部署“三全”育人体系,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国管风琴文化,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




管风琴艺术周共举办了4场音乐会、6场专家讲座、2场大师课,2场管风琴学术论坛。活动邀请了德国斯图加特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管风琴教授卢德格尔·卢曼;德国斯图加特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管风琴系主任、教授尤尔根·埃斯尔;法国里昂国立高等音乐舞蹈学院管风琴、羽管键琴教授伊夫·雷希施泰纳;美国罗切斯特大学伊斯曼音乐学院管风琴教授内森·劳博四位世界级管风琴大师,以及来自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的多位知名管风琴学者、演奏家、教育家,进行了多元化丰富的活动。


上音党委副书记李艳玲在致辞中说:“愿我们在管风琴丰富而美好的音乐中,探索专业技能和艺术价值的不断提升,进一步推进文化交流、融合、互鉴、发展。”






风华正茂—四场管风琴音乐会



3月29日至4月1日,来自上音与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厦门市音乐学校、厦门歌舞剧院交响乐团等国内音乐院校的老师和学生们,在鼓浪屿管风琴艺术中心为市民共同呈现了四场精彩纷呈的音乐会。


出席艺术周开幕式音乐会的领导嘉宾有:上海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李艳玲、厦门市音乐学校校长谭筱英、 厦门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廖晓东、 世界国际音乐比赛联盟副主席叶思思、德国卡尔斯鲁厄音乐学院院长、上音特聘教授哈特穆特·霍尔、德国卡尔斯鲁厄音乐学院副院长于根·克里斯特、上音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系系主任杨茹文、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未明、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曾立毅、上音现打系管风琴教授朱磊、现打系副系主任张妍、副书记闵振奇、上音艺术处副处长朱丹丹,以及社会各界行业专家代表。上音党委副书记李艳玲为开幕式现场致辞;并代表上音向鼓浪屿管理委员会赠送廖昌永院长的《领航》唱片举行捐赠仪式。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3月29日的“致敬管风琴”系列IV—第三届上海音乐学院管风琴艺术周开幕音乐会由上音吴丹副教授、张琦副教授,中央音乐学院沈凡秀教授,浙江音乐学院李艺花副教授,西安音乐学院武彦娇老师,四川音乐学院朴桢老师,上音校友陈玥见博士,上音学子高胜涵与厦门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共同呈现,作为本次艺术周的开幕式盛典,本场音乐会带来了七首管风琴独奏、重奏、协奏作品。音乐会上唯一一首中国作品《桃花旋转舞》由作曲家、上音教授何训田创作,作品原始版本为钢琴独奏;小提琴与中提琴二重奏;小提琴、中提琴与何鼓三重奏,乐谱由德国肖特音乐(Schott Music)于2016年全球出版发行。此次作品的上演是何训田教授精心打磨后的管风琴版本世界首演,乐曲充分利用管风琴的千根音管与万般色彩,以不一样的变幻面目萦绕鼓浪屿。音乐会的终曲是由法国著名作曲家弗朗西斯·普朗克所创作的近三十分钟的管风琴与乐队协奏曲,管风琴与弦乐队、定音鼓交相辉映,现场效果十分震撼。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3月30日的“浪漫中国声”— 浪漫派管风琴作品专场音乐会由上音吴丹副教授、上音张琦副教授、中央音乐学院沈凡秀教授、浙江音乐学院李艺花副教授、西安音乐学院武彦娇老师、四川音乐学院朴桢老师、上音校友陈玥见博士、上音学子高胜涵共同出演,西方浪漫主义与中国式浪漫情怀碰撞出别样的音乐火花。上海音乐学院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郭恺代表院领导出席了音乐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3月31日正值巴赫诞辰,大熊《新版巴赫管风琴作品全集》—精选作品专场音乐会由上音研究生、本科以及附中九位学生共同上演。


莅临当晚音乐会的领导和嘉宾有:上音党委副书记徐卫、德国卡尔斯鲁厄音乐学院院长、上音特聘教授哈特穆特·霍尔、德国卡尔斯鲁厄音乐学院副院长于根·克里斯特、上音组织部部长郭恺、宣传部部长汤隽杰、艺术处处长史明阳、艺术处副处长朱丹丹、上音欧洲合作事务代表金文姬。


演出所用乐谱来自德国大熊音乐出版社最新整理并出版的《巴赫管风琴作品全集》,十首演出作品来自《全集》十册,纪念意义非凡。“非常感谢上音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系管风琴专业师生采用我们的巴赫管风琴作品全集,从每册里精心挑选一首作为巴赫专场音乐会的曲目。我们遥祝上音第三届管风琴艺术节成功!”大熊音乐出版社社长尼克·普菲弗科恩发来祝福。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4月1日的“鼓浪屿之波”中国管风琴作品专场音乐会—暨第三届上音国际管风琴艺术周闭幕音乐会由上音管风琴专业五位师生共同演出。这是一场国内鲜见的、完全由中国作品构成的管风琴音乐会,包含三首中国管风琴原创独奏作品:作曲家张旭儒教授创作的《清明心语》;管风琴演奏家、上音管风琴副教授张琦创作的《茶壶里的交响曲》;上音硕士研究生三年级学生范嘉茗创作的《北冥之南》。以及六首中国管风琴重奏和协奏作品:作曲家何占豪与陈钢创作、赵伟成与高放改编的小提琴与管风琴二重奏《梁祝》选段;作曲家刘文金教授创作、吴丹副教授与学生范嘉茗共同改编的笙协奏曲《彩虹》;小提琴演奏家马思聪创作、张琦副教授改编的小提琴与管风琴二重奏《思乡曲》;外国作曲家米歇尔·曼加尼创作的单簧管与管风琴二重奏《来自中国的色彩》;外国作曲家米歇尔·曼加尼改编的单簧管与管风琴二重奏中国内蒙民歌《鸿雁》;作曲家钟立民创作,上音校友陈玥见博士根据李未明教授钢琴版本改编,由黄戍平弦乐配器的管风琴与弦乐四重奏的协奏作品《鼓浪屿之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管风琴非常独特,它很有气势、很深沉,我能够听到今晚的管风琴演奏带给观众的想象力,这对于音乐来说非常重要。管风琴在中国比较年轻,所以年轻一代肩负重任,我相信管风琴一定会发展得会越来越好。”教育家李未明教授在闭幕音乐会之后接受采访说。





风发泉涌—六场国内外专家讲座



本次管风琴艺术周的六场专家讲座由德国斯图加特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管风琴教授卢德格尔·卢曼;德国斯图加特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管风琴系主任、教授尤尔根·埃斯尔;法国里昂国立高等音乐舞蹈学院管风琴、羽管键琴教授伊夫·雷希施泰纳;美国罗切斯特大学伊斯曼音乐学院管风琴教授内森·劳博以及上音吴丹副教授、张琦副教授主讲。


国外专家分别围绕《门德尔松管风琴作品中的运音法及连线》《新德国管风琴学派:李斯特与鲁布克》《管风琴即兴演奏的艺术》《弗兰克管风琴音乐:作品、管风琴以及演奏实践》四个主题,结合历史文献和演奏实践,为大家带来了干货满满的线上讲座,专家们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幽默风趣的个性使得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3月29日的首场专家讲座由卢曼教授开讲,卢曼教授着眼于门德尔松的管风琴奏鸣曲,展开了对处在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交界处作品之运音法及连线的详细分析,从历史、作曲技法等角度说明连线的不同意义。3月30日的上午,劳博教授为在场观众讲授了新德国管风琴学派,深刻的讲解让大家对新德国管风琴学派有了更新颖的认识,同时他还详细讲解了此时期音栓渐强的配置,给出了很多实用建议。3月30日下午的讲座上,埃斯尔教授从即兴演奏的视角,为观众提供了不少即兴思路和练习方法,开拓视野的同时也让大家对管风琴即兴拥有了更深的体会和学习方向。3月31日的讲座上,雷希施泰纳教授围绕管风琴作曲家、演奏家弗兰克的经历,作了详尽的浪漫主义时期历史梳理及乐器介绍,弗兰克作品的速度标记以及实际演奏速度之对比是本次讲座的亮点之一。



3月31日,吴丹副教授的讲座“关于译著《管风琴演奏技巧:现代与早期》的若干思考”于厦门市音乐学校开讲。这本著作的两位作者乔治·H·里奇(George H.Ritchie)、乔治·B·斯托弗(George B.Stauffer)均为当代著名管风琴演奏家、音乐学家。他们的学术贡献得到了业界认可,此书被广泛应用于欧美知名音乐学院的教学与艺术实践。本著是一本关于管风琴演奏技术的综合实用教学书。它包含了现代与早期的管风琴演奏技术及练习方法;管风琴各国各时期不同学派、作曲家、保留曲目及音栓配置;管风琴音乐的装饰性以及20世纪的管风琴音乐与演奏技术等相关内容。书中全面探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管风琴演奏理论及方法,提供了大量历史文献及相关著作,将片段或曲目分解分析、总结提炼理论知识、并把理论与实践操作结合,为读者掌握相应的技术技能和理论知识提供了学术支撑,是一本极具专业价值和指导意义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中文版的推出填补了国内关于管风琴演奏技法及相关历史中文文献的一些空白,既是关于管风琴演奏技术的综合实用教学读本,也是一本全面覆盖管风琴悠久历史的演奏指南。




4月1日,张琦副教授开展了题名为“走向世界的管风琴之声——记张旭儒《拂云鸣钟》”作为中国第一部为管风琴、人声与打击乐队而作的四乐章交响诗,打破管风琴固有的西方音乐叙事传统,运用管风琴这件古老的西方乐器来讲述中国人自己的故事,立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平共处的理念,追求世界各国各民族各文化圈在声音上的融合,将中国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各元素相互交融。此作品是上音第一个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音像出版规划项目作品;首演于我院管风琴学科建设的第一次国际活动——首届上音国际管风琴艺术周中,赢得业界良好口碑,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管风琴作品。“在学校和系部的支持下《拂云鸣钟》乐谱顺利出版,感谢各界对这个作品的厚爱,也感谢大家关注中国的管风琴作品。”张旭儒教授说。






风举云摇—两场大师课



3月29日和3月30日,中央音乐学院沈凡秀教授和浙江音乐学院李艺花副教授分别给学生上了一堂收获满满的大师课。上音管风琴朱磊教授说:“非常高兴和荣幸能够邀请到国内外权威专家们参加本次上音国际管风琴艺术周活动,这是国内管风琴学科的一次交流学习、阶段性展示、计划筹备未来的一个里程碑式的盛会。看到我们众多师生共聚一堂,我相信管风琴学科的未来一定美好可期!我祝愿本次的管风琴艺术周能够圆满成功!”


沈凡秀教授在大师课上与学生们分享了自己幼年学习的经历,并强调了学习氛围的重要性。学生们在聆听之余也感受到沈教授对同学们的殷切期望。学生们在课后表示:“沈教授的指导对我练习巴赫作品有极大的帮助,我会谨记教诲、勤加练习、更加努力!”



李艺花副教授的大师课着重从音色选择、触键方法、曲目风格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讲解,并且亲自为学生示范。李老师的授课深入浅出,给予学生全方位的知识提示以及广阔的思考空间和灵感。“非常荣幸能够得到李老师的指导,我对门德尔松的作品有了更多的理解和体会,这对我之后的练习和演奏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学生们在接受指导后纷纷表示自己的学习劲头更足了。






风飞云会——两场学术论坛



3月28日和3月31日,2023 年第三届上音国际管风琴艺术周“国际管风琴学术论坛”在厦门音乐学校举办。德国斯图加特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管风琴教授卢德格尔·卢曼,德国斯图加特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管风琴系主任、教授尤尔根·埃斯尔,法国里昂国立高等音乐舞蹈学院管风琴、羽管键琴教授伊夫·雷希施泰纳,美国罗切斯特大学伊斯曼音乐学院管风琴教授内森·劳博,上音吴丹副教授、张琦副教授,中央音乐学院沈凡秀教授,浙江音乐学院李艺花副教授,西安音乐学院武彦娇老师,四川音乐学院朴桢老师出席。十位国内外专家教授围绕“管风琴的传承、发展、创新”这一议题从“管风琴学科建设的人才培养方向与目标”、“管风琴专业学科的课程设置”、“管风琴教学的使用教材”、“管风琴的艺术实践与表演形式”、“管风琴作品的创作与创新”五个方面展开了充分的研讨。



“音乐是世界的语言,管风琴演奏更是一种独特美的享受,作为演奏者要秉承用音乐去感染他人的精神,传达一种饱含美和触动的音乐感情。”德国斯图加特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管风琴教授卢德格尔·卢曼说。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吴丹副教授总结道:“管风琴在中国的发展道路是坎坷且富有挑战性的,但每一位中国的管风琴从业者都非常团结、非常敬业地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我们的管风琴事业做着各自的贡献。在管风琴中国化的道路上,我们一道探索、一道耕耘、一道创造、一道收获,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管风琴事业会有着更为广阔的未来。”





结语



弹琴奋逸响,新声妙入神。上音成功举办了2023上音鼓浪屿艺术周·第三届上音国际管风琴艺术周暨第三届国际管风琴学术论坛,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管风琴事业的快速发展。


本次活动秉持上音“扎根中国,放眼世界”的教学精神,坚守“出人才、出作品、出思想、出标准”的办学理念,密切结合上音“双一流”高校建设方案,专注推动中国管风琴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我院“教创演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与完善。同时,促进了国际音乐院校和教育机构间资源共享与学术交流,为国际合作搭建了优质平台。本次管风琴艺术周也积极探索了中国语境下的管风琴发展道路,拉紧了国内各大音乐院校管风琴学科间的共同纽带,开辟了管风琴音乐语言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的新境界,为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管风琴文化体系提供了强劲动力,让管风琴这件古老的西洋乐器讲出中国话,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来源:艺术处 现打系

撰稿:吴丹 范嘉茗

设计:leisurelyzs

编辑:郑荧馨


小音征稿啦


下一个登上

官微、官博、官方B站、官方抖音的

可能就是你!

快来投稿吧~


征稿类型

人物|身边的优秀师生榜样或校友故事

图片|记录上音两校区的摄影设计

视频|师生才艺展示及编曲创作

创意 | 适合新媒体传播的作品


投稿方式

发邮件:shcmxcb@shcmusic.edu.cn

标题:投稿-类型-姓名-年级-学院


投稿要求

作品确为作者本人原创成果


小音家族


赞与在看,两个都点才是真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