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用音乐融媒体语言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 上音师生赴宁夏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小音 上海音乐学院 2024-04-27


《听见·宁夏》展演

探索“一带一路”民心交流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聚焦国家战略和上音“双一流”建设发展,暑假期间,数字媒体艺术学院副教授戴维一、教师董天晟、团委副书记徐可,带领数媒本科及研究生一行10人沿银川-吴忠-中宁-中卫一线,展开社会实践活动。


暑期实践活动以“知行·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指引,依托文旅研学模式开展,通过“行走的音乐思政”,全面追寻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的足迹,结合音乐融媒体的专业特色,从社会服务和社会调查两个角度同时展开,让学生体验了解宁夏的自然风貌和文旅产业,用新兴媒体科技手段探索文旅业态和产业发展模式,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远眺贺兰,近览黄河”

——山河之间的思政课堂


2020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银川市西夏区考察时指出:“贺兰山是我国重要自然地理分界线和西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维系着西北乃至黄淮地区气候分布和生态格局,守护者西北、华北生态安全。”同时,对于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条线”:要明确黄河保护红线底线,要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他要求宁夏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7月15日-18日,社会实践团队奔赴银川,领略了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集“最美颜色”和“最美风景”于一体的“党建与红色教育活动阵地”、吴忠青铜峡黄河大峡谷的自然生态景观。



沉浸在山水之间,师生共同讨论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关系: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用科技赋能艺术,用融媒体描绘和传播绿水青山的IP形象,促进文旅业态的不断拓展,是时代赋予数媒人的使命。



“山水之间,牵系千秋大计”

——星空之下的产业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当时还前往源石酒庄进行了考察,对源石酒庄成功地将生态恢复与葡萄酒产业的发展相结合,以及其通过产业发展来推动周围社区居民实现经济独立的策略表示高度赞赏。



7月15日下午,上音师生前往位于银川市西夏区昊苑村的宁夏志辉源石葡萄酒庄调研。酒庄秉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贺兰山的荒凉土地上播撒了希望的种子,不仅栽植了生态林木、优质的酿酒葡萄,也进行了大规模的生态恢复工程。酒庄采用的“葡萄酒+文旅”策略,不仅为西夏区及其周边地区创造了1200个以上的就业机会,还使得员工的人均年收入丰厚。


团队师生在领略了葡萄酒酿造工艺的全流程以外,更是对酒庄作为宁夏文旅重要产业形态对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的功能和意义,有了深入了解。



枸杞,作为宁夏地区的代表性元素,被誉为“红色名片”和“地域符号”。宁夏枸杞的种植面积在全国范围内占据了五分之一的比例,枸杞园里的每一棵树都披上了红色的外衣,正是头茬枸杞成熟的季节,一颗颗鲜嫩的果实挂满枝头。



7月18日上午,团队师生来到位于宁夏中宁县的玺赞生态枸杞庄园。庄园坐落在枸杞红柳沟的核心小产区,其背后是罗山自然保护区,并与红柳沟的水源地相邻。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质的光热资源,该庄园形成了特有的气候,并且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实现了高效的农业生产。企业相关负责人围绕枸杞研发、种植、生产、销售等四大环节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团队一行还参观了去年捐赠的枸杞树,去年8月上音团队学习考察银川时,为献礼建校九十五周年,上音宁夏校友会特别向母校捐赠了这95棵枸杞树。上音与宁夏的校地合作实现互惠共赢、共同发展,结合宁夏风情,加强文旅产业相关的融媒体文创,打造能够代表宁夏、代表中国的音乐文化标识。


推门见沙,卧榻观星,“星星的故乡”是近年来宁夏文旅最为引人瞩目的IP。



7月19日傍晚,团队师生来到著名的中卫星星酒店,体验“星星的故乡”系列文旅活动。星星酒店是宁夏文旅将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型的标志性项目。项目占地面积100亩,总投资1.5亿元,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建设了星旅之家、星空剧场、帐篷木屋、观星谷、室外景观等设施,可以为游客提供“住星星酒店、看星空演艺、听星空讲座、品星空晚餐、观大漠星空”的星空旅游深度体验系列产品。星星酒店项目创新探索了边建设、边营销、边营业的开发建设新模式,缩短了建设周期、提升了经济效益,深入挖掘出了宁夏独特的星空文化内涵,夯实了宁夏“星星的故乡”主题旅游概念的载体。


从治沙到观星,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的“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治理对于文旅业态打造的重要性。亲近又陌生的星空,是用融媒体描绘文旅业态最理想的背景。






“听见·宁夏”

“一带一路”之上的民心交流


《听见·宁夏》是实践团队用音乐融媒体概念,探索媒介、音乐之间相融合的新的边界和形态的升级。实践团队将音响造型的观念和理论活态化,进一步提升视听模态的可操作性,扩展音乐融媒体的展陈形态。展演团队用积木、手机、灯球等日常生活中随手可得的材料,构建声音空间、设计演出流程,并以摄像机实时记录与投射作为融媒体平台,通过光的运动,色彩的变化,配合实时的表演,创造性地演绎声音空间。力求通过展演,让每一个人都愿意搭建自己的梦想空间,倾听空间的诉说,进入彼此的声音空间,演绎各自的故事。



7月16日晚和7月20日晚,《听见·宁夏》分别在银川悦海新天地广场和河姆渡艺术中心进行展演。上音师生在作品《所见》《声响》《繁花》《听园》中,尝试把江南文化中的评弹、民谣、小调和昆曲分别于摇滚、弗拉门戈、托卡塔等元素相结合,通过数字展演的方式,演绎了属于江南的庭院故事;实践团队也尝试依托“声音的空间”平台,在作品《无词歌》《心香》《Tick-tock》《共生》中,将数字孪生、虚拟人声、赛博城市等科技元素与宁夏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展示刚柔并济的西北风光。从宁夏出发,探索“一带一路”上民心交流的形式与途径,用音乐融媒体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上音实践团队带着音乐融媒体视角,体验和感受了宁夏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通过采风、访谈和展演,了解了宁夏文旅资源的优势,文旅产业的特色,经过思考、沉淀和讨论,形成了室内乐作品、产品IP形象设计等作品构思的雏形,希望最终能书写一份对宁夏文旅业态的决咨报告,为推广宁夏文旅IP,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专业智慧。




供稿:数字媒体艺术学院、学(研)工部、团委

设计:leisurelyzs

编辑:彭畅


小音征稿啦


下一个登上

官微、官博、官方B站、官方抖音的

可能就是你!

快来投稿吧~


征稿类型

人物|身边的优秀师生榜样或校友故事

图片|记录上音两校区的摄影设计

视频|师生才艺展示及编曲创作

创意 | 适合新媒体传播的作品


投稿方式

发邮件:shcmxcb@shcmusic.edu.cn

标题:投稿-类型-姓名-年级-学院


投稿要求

作品确为作者本人原创成果


小音家族


赞与在看,两个都点才是真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