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智库论坛第七届会议在北京闭幕 中非学者共同研讨改革开放与中非关系
今天,为期2天的“中非智库论坛第七届会议”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顺利闭幕,本次会议由中非合作论坛中方后续行动委员会秘书处主办,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国务院参事室国际战略研究中心联合承办。来自非洲45个国家的驻华使节、52个非洲国家的政府官员、智库学者、媒体代表,中国外交部、国务院参事室、中非产能合作基金、我校等相关单位领导,全国知名智库机构、高等院校的中方学者以及媒体人士共计380余人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作为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主要配套活动之一,围绕“改革开放与中非关系”这一重要议题进行深入广泛的研讨,会议受到了中非各方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
外交部部长助理陈晓东、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张彦通、非洲驻华使团团长、马达加斯加驻华大使维克托•希科尼纳,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陆磊、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墨特霍尔德·蒙耶、国务院参事、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摩洛哥皇家战略研究院院长穆罕默德·塔乌费克·穆利内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校党委书记蒋国俊主持开幕式并致欢迎词。
外交部部长助理陈晓东
陈晓东表示,本届中非智库论坛会议召开之际,正值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又逢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即将于9月举行。会议以“改革开放和中非关系”为主题,高度契合中非自主探索发展道路的现实需要,高度契合中非携手构建更加紧密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意愿。陈晓东表示,过去40年,正是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40年,也是中国与非洲国家携手并肩前行的40年。中非关系与合作走过的道路极不平凡,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给双方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陈晓东强调,中国对非合作理念与实践集中体现在“三个坚持”:一是坚持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二是坚持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坚持互利共赢、倡导集约理念。陈晓东表示,中非合作成果看得见、摸得着,个别国家对此说三道四、诋毁抹黑,注定没有市场,并已遭到许多非洲国家和人民反对。中方真诚希望这些国家多做实事,多为非洲发展贡献力量,而不是相反。今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中非双方将以峰会为契机,围绕“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共同规划未来前行途径,赋予中非关系与合作新的时代内涵。举办论坛北京峰会,将为中非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力,将为中非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开辟新愿景。
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张彦通
张彦通表示,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人民用勤劳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诗篇,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进,中国为世界所做出的积极贡献不断凸显。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国过去40年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国未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也要坚持坚定不移的依靠改革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继续深化改革,坚持对外开放的重要思想,包含着深刻的历史经验和重要的时代内涵。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三是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是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的发展理念。五是坚持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六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张彦通指出,作为各国重要的智库领袖,你们的舆论引导力和社会影响力,对于让世界特别是非洲人民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共产党、了解中国的改革开放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同到会的非洲各国智库和媒体朋友们深化务实合作,共同推进中国非洲智库交流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促进中国和非洲关系提质升级贡献智慧和力量。
非洲驻华使团团长、马达加斯加驻华大使
维克托•希科尼纳
维克托·希科尼纳回顾了前六届中非智库论坛走过的历程,他表示这些智库会议让我们明确了共同的关切,尤其是双方优先考虑的领域;确定了一些起始点,奠定了路标,构建了基础,可帮助我们进一步审视相关的合作道路以及措施。目前我们已经取得了切实的成效,经济交流量在很多国家已经增加了100%以上,中国是非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在很多国家的增长率都创造了新的纪录。
维克托·希科尼纳表示,虽然有这些成绩,但它们的积极成效还是在宏观经济维度,而且主要指向城市居民以及大城市。因此,我们强调,要将农村人口纳入到发展中去,进行全方位的统筹发展;要进一步促进农村地区能力建设,尤其是要考虑到电力、视频技术、电视、互联网、饮用水,要对公共设施以及乡村设施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新时代要迎接的挑战,这是公共外交的一个交流空间,它将进一步向南南合作以及政府间合作敞开大门,让我们一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陆磊
陆磊表示,中国和非洲历来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是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中非友好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中不断被赋予崭新的含义,中非合作论坛2000年成立以来,中非友好合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推动中非金融合作,促进更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自由化政策是国家外汇管理局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致力于中非金融合作的亲历者,我们深信在世界经济格局深刻演变的新时期,通过双方通力合作,我们一定能够开创中非经济金融合作的新局面。
陆磊强调,近年来,中非经济合作已取得新进展,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以来,中非本着正确的义利观,把推进产能、金融贸易投资便利化合作作为主要抓手,在破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人才不足两大发展瓶颈作为优先突破口,推动了中非经济金融合作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突破。陆磊希望中非双方加强外汇管理政策协调,分享外汇管理发展经验,为双方企业从事贸易投资活动提供便利、公平、安全的资金运用环境,切实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希望通过更加有利有效的金融政策和互联互通,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非洲2063年议程高水平对接,为中非金融合作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
墨特霍尔德·蒙耶
墨特霍尔德·蒙耶表示,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是1978年开始的一项伟大工程,40年来中国创造了奇迹。今天,我们不仅要庆祝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要庆祝1955年万隆会议的召开。
“一直以来,中国和非洲都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中国走向2049年的100年和非洲走向2063年的100年的时间里,中非双方有很多可以进一步合作的领域和空间。”蒙耶以南非为例,谈了在中非合作框架下,非洲可以向中国学习什么,哪些领域是可以进一步合作和发展的。一是减贫,贫困是南部非洲最核心的挑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靠发展,这方面中国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二是要把“一带一路”倡议和非洲2063年计划连接起来,投入更多资源,在基础设施领域上继续前进,推进非洲工业化进程。三是海洋经济,中非之间可以进一步拓展深海领域,给非洲的年轻人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提供更多的教育。四是和平与安全,我们希望能和中国携手并进,实现我们共同的目标,给非洲年轻人带来更多福祉。
国务院参事、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
林毅夫
林毅夫用一系列数据表明,40年前,在中国刚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在这么低的起点之上,从1978年-2017年,中国维持了连续39年每年9.5%的增长,可以讲说在人类历史上不曾看到以这么高的增长速度持续这么长的时间,而在中国对外开放方面,在过去这39年平均每在年的贸易增长达到14.5%。”
林毅夫从经济学者的角度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对中非合作的意义,他强调,中国过去40年的发展证明,贫穷不是命运,每个国家都有可能摆脱贫穷、实现繁荣,而实现繁荣的道路是工业化、现代化、全球化,中非合作会给非洲国家带来工业化的机遇,也会给非洲国家带来工业化所需要的条件,以及怎么来实现工业化的思路。林毅夫希望通过中非合作,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追求的共同富裕、共同繁荣,希望非洲国家像中国这40年一样实现快速发展,解决贫困,实现繁荣。
摩洛哥皇家战略研究院院长
穆罕默德·塔乌费克·穆利内
穆罕默德·塔乌费克·穆利内指出,中国和摩洛哥的关系源远流长,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两国的合作到今天还在继续,甚至是更为丰富,更为多样化和更富成果的。基于相互间的理解和信任,两国在政治领域的许多双边及多边关系中都达成了共识。摩洛哥吸引了大量中国企业,开展汽车、航空、数字化等方面的工作,在双方的合作下,摩洛哥的旅游业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穆利内表示,2011年,摩洛哥加入了中国“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它是一个分水岭,不管是双边关系,还是三边关系,摩洛哥都有强烈的意愿加入全球性“一带一路”建设,也衷心希望能有助于非洲大陆的繁荣和发展。摩洛哥王国在文化和精神领域与非洲大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一带一路”在非洲大陆的实现也有着前瞻性的作用。今天的非洲需要创新,需要一些适应非洲大陆的解决方案和措施,为此,摩洛哥皇家战略研究院也作出了自己的努力。愿我们进一步增进了解,共同缔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浙江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蒋国俊
主持开幕式并致开幕词
蒋国俊介绍了学校对非工作的基本情况,并向所有支持学校办学发展,支持中非智库论坛建设的中非双方有关单位领导、嘉宾表示诚挚的感谢。
蒋国俊表示,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不但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更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致力于构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未来。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再次重申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就是要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坚信中非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必将迎来新的广阔前景。作为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主要配套活动之一,中非合作论坛第七届会议今天在这里召开,可以说合乎其时,我们相信通过与会代表中非各智库真诚交流和智慧分享,必将进一步增进中非友好,促进务实合作,为全面深化中非关系注入新的活力。
开幕式结束后,教育部长江学者、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主持了第一次全体会议。
教育部长江学者、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
刘鸿武主持第一次全体会议
刘鸿武表示中非智库论坛第七届会议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会议确立“改革开放与中非关系”这一主题具有深厚的意义。中非关系的快速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特殊窗口,在某种方面中非关系助推了中国向世界的开放,而非洲国家也正在酝酿新一步的对外开放。中国和非洲都是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更好的认识自己,认识相互的关系,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具有重要价值。与此同时,媒体与学者、传媒与学术、智库与学科也更加呈现出融合的趋势,中非媒体如何在中非合作中发挥更多作用,都是值得讨论的重要议题。
肯尼亚非洲政策研究所所长彼得·卡格万加,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副所长李新烽、喀麦隆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史蒂芬·恩广扎,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谢平,中国国际新闻交流中心成员、塞拉利昂《协和时报》高级记者约瑟夫·谢库·马加伊,国务院参事、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分别做主题发言,从不同视角阐释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经验,认为中国经验对非洲国家发展的具有借鉴与启示价值。
肯尼亚非洲政策研究所所长彼得·卡格万加
彼得·卡格万加认为,中非合作是中国文明与非洲文明的合作,是“中国梦”与“非洲梦”两大“梦想”的合作,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可以让非洲走向繁荣,走向新的世界格局,新的世界秩序。对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点建议:加深中非安全合作,为非洲大陆可持续发展营造稳定氛围;加强对非洲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拉动非洲工业化;加强中非反腐合作,将更多的公共资源用于为人民谋福祉。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副所长李新烽
李新烽在题为“改革开放助推中非关系蓬勃发展”的主题发言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非关系的发展取得了伟大成就,这种伟大成就来源于中非人民之间真诚友好的合作。经过长期的发展,中国进入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这也为中非学术界提出了新的要求,中非学术界应该互学互鉴成功经验、研究非洲国家的差异性,加强对于非洲民族、宗教与文化传统的研究。
喀麦隆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史蒂芬·恩广扎
史蒂芬·恩广扎在发言中强调“中国在非洲基础设施发展投资和西方国家是不一样的,西方国家总会附加一些政治条件”。他表示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具有如下几个明显的特征:第一,中国在非建设的基础设施都是非洲需要的,中国给非洲带来了符合其工业化要求的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带动了非洲的就业;第二,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并不是新殖民主义,更多的中国企业更关注其投资的社会效益;第三,中国对非投资在造价、工程设计的有效性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他认为非洲应抓住中非合作历史机遇期,创造更加稳定的政治环境,切实推动基础设施发展,促进非洲大陆的可持续性发展。
谢平认为金融力量一直是中非合作的重要保障和强力引擎。在支持中非合作的过程中,进出口银行注重非洲国家实际需求和优先关切,重点支持有助于提高当地生产能力,增强经济发展动力的重大关键项目建设,帮助东道国打破发展瓶颈,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工业化进程,切实提高非洲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在谈到备受关注的非洲债务问题时,他指出有效应对非洲债务挑战需要中非双方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共同做出努力,集中力量解决非洲国家的急迫需求。
约瑟夫·谢库·马加伊指出,中非关系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很多西方媒体对中非关系进行无端指责,妨碍了中非之间关系的发展。中非合作有许多感人的故事,中非双方智库、学者与媒体应该寻找出讲好中非故事、传播中非故事的有效的公共传播方式,以增强中非关系的影响。他进一步提出,中国应将非洲大陆看成是一个大陆,而不是一个国家;同时,实施中非媒体合作项目,为中非合作积极发声。
国务院参事、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
何茂春主任认为,非洲是一个极具竞争力的大市场,在未来世界经济中将发挥很大作用。过去10年,中国和非洲带动了全球经济发展,尽管在中非合作的具体领域存在着政策沟通不畅、投资法律体系不完善、商业风险高等方面的问题,但双方的合作是越来越朝着双方信任,合作领域越来越广泛,各自优势越来越显现的大方向发展。何茂春认为有效推动中非合作,双方的合作需要更加坦诚、更加务实;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双向的,中国欢迎非洲企业来华投资,非洲文化走进中国;同时中非双方需要建立有效的争端解决机制。
7月4日下午,380多名来自中非各国的学者代表、媒体人士围绕“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与中非关系发展”“中非自主探索发展道路的经验与启示”“中非智库媒体合作——以增强传播力与话语权为目标”三个分组研讨议题就中国发展经验,非洲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中非在发展中的互补和互利优势,如何推进中非产能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与农业发展合作,如何提升亚洲和非洲国家的国际话语权,中非智库在国家政治建设与经济发展中如何更好地发挥功能,如何提升中非在电影电视及新媒体领域的传播合作等领域的问题开展了热烈的研讨,达成了一系列共识。
“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与中非关系发展”平行分组研讨会场
“中非自主探索发展道路的经验与启示”平行分组研讨会场
“中非智库媒体合作——以增强传播力与话语权为目标”平行分组研讨会场
刘鸿武主持第二次全体会议暨闭幕式
7月5日上午,刘鸿武院长主持第二次全体会议暨闭幕式。刘鸿武表示中非合作推动了中非关系结构、性质和内容的明显改变,”现在中国一年接受来自非洲的留学生已经达到了6000多人,来中国的自费留学生现在达到了8000多人”,“这就是我们中非两大文明之间关系的一种结构性的深刻变化”。
中非智库论坛8年来多的建设,是中非文化思想交流的一个缩影,快速推动中非之间的知识交流、思想分享,在中非之间搭建一个智库思想交流的网络平台,并且始终本着中非思想交流“双向、平衡、互动”的原则,努力为中非关系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智力支持。
前驻厄立特里亚、卢旺达大使、我校非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舒展,布隆迪国家行政学院院长加斯东·哈基扎,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大学副校长泽瑞洪·沃尔多分别主持平行分组讨论并向大会汇报小组讨论情况。
前驻厄立特里亚、卢旺达大使、非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舒展
舒展代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与中非关系发展”小组研讨向大会报告研讨情况。他强调中国发展给非洲带来了机遇,中非合作特别是中非合作论坛给非洲带来了能力和力量,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调包容性的发展观,对非洲大陆具有可借鉴的价值。
同时,非洲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同样值得中国学习。中非命运共同体是相互尊重,互通互鉴,最终实现双方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是有别于过去的世界发展理念。
加斯东·哈基扎代表“中非自主探索发展道路的经验与启示”平行分组讨论专家向大会报告情况。他强调自力更生是非洲向中国学习的主要经验,非洲国家的改革要结合自身具体的国情,也要遵守市场机制。非洲国家需要深化治理体系改革,通过法律的完善以及公共价值理念的弘扬,学习中国工业园园区建设,推动非洲工业化发展。
加斯东·哈基扎表示,电商是中非合作发展的一大契机,双方应进一步深化这个契机,要重视和加强非洲青年人的教育和培训。
泽瑞洪·沃尔多代表“中非智库媒体合作——以增强传播力与话语权为目标”平行研讨组向大会报告情况。他表示中非专家围绕共同的话题,分享了不同的内容,带来了有趣的视野。泽瑞洪·沃尔多认为西方媒体对中国、对中非合作的故意抹黑是没有根据的,给中国、给非洲以及中非关系都带来了伤害。
泽瑞洪·沃尔多强调中非双方的智库和媒体,需要找到共同的声音,讲述一个真正的中非关系,来提升双方双边关系的形象。双方需要提升关键技能和能力建设,也需要制定共同的媒体标准和伦理道德标准,同时还需要和国际接轨。
在会议总结环节,中非产能合作基金董事长韩红梅、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查尔斯·奥努奈居、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前所长杨光、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参事室前副主任方宁等总结会议成果。浙江师范大学校长郑孟状致闭幕词。
中非产能合作基金董事长韩红梅
韩红梅在讲话时指出中非产能合作已然进入了新时代,对非洲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是有效解决非洲在经济起飞阶段双缺口困境(储蓄缺口和外汇短缺)的重要途径。韩红梅还进一步指出中非产能合作可以与人民币跨境使用紧密结合。
在具体领域,她建议推进中非间贸易和投资人民币计价结算交易,落实人民币结算的制度性安排,研究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扩大中非产能合作,通过提供人民币的流动性,推动中国装备、技术管理与非洲的比较优势有效结合,满足非洲国家进口的资金需求,增加有关非洲国家的出口创汇,实现良性循环,共享长期发展的经济红利、人口红利和市场红利,共同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
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查尔斯·奥努奈居
查尔斯·奥努奈居高度肯定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和成就。他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说明历史没有终结,人类的想象是无限的,不仅使得中国发生巨大改变,也让人类发生改变,让非洲看到未来和希望,给非洲带来“永远不要回头,也不要停滞“”中国人的成功显示现代化不止一条道路”的重要启发。
查尔斯·奥努奈居认为中非合作也是中非双方互学互鉴的过程,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使得中非关系更有活力,中非将非常坦诚面对中非合作的问题和挑战,“中非将成为一个游戏规则的改变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前所长杨光
杨光在讲话时指出中非合作具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中非合作是真诚团结的写照,在中非交往1200多年的历史中,中国和非洲从来没有发生冲突的记录,留下的只有友好交往的佳话。二是中非合作是包容共进的过程。中国承认非洲国家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中国对非洲国家合作具有多样性,中国与非洲国家合作不具有排他性。
杨光强调中非智库学者要增加研究的主动性,尤其要重点研究世界发展的趋势,研究中非合作的机遇期,研究中非合作的具体领域,为中非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建构发挥作用。
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参事室前副主任方宁
方宁在会议总结时强调“中国进行改革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的时代潮流”。当前中国改革由浅水区步入深水区,改革进入了“知易行难”的艰难探索阶段。中国和非洲国家各自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非需要更加紧密地共商合作大计,凝聚和传播共识,为中非命运共同体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保持社会稳定、立足国情、采取渐进式的发展和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可资借鉴。
方宁还指出,中非智库和媒体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努力,加强中非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力、话语权和影响力。
浙江师范大学校长郑孟状
郑孟状致闭幕词。郑孟状首先向出席论坛的中外嘉宾、专家学者、媒体代表和对论坛给予大力支持的有关部门、各界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向付出辛勤汗水的全体工作人员致以诚挚的谢意。
郑孟状认为会议围绕“改革开放与中非关系”这一主题,回顾展望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与中非关系发展,深入研讨中非自主探索发展道路的经验和启示,分析中非智库媒体合作的关键问题,既增进了理解,也达成了许多共识,实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圆满成功。郑孟状还表示不管世界怎么变化,中非之间的友谊牢不可破,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的理念也绝不会改变。浙江师范大学也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中非智库论坛建设,与中非学者一道为中非合作和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做出努力和贡献。
论坛还受到了中非数十家重要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来自埃塞俄比亚广播公司、肯尼亚电视网、莫桑比克通讯社、南苏丹国家广播公司、纳米比亚国家电视台等非洲29个国家的重要媒体以及中国的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60余位媒体人士参加、报道会议。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1343a9eqd2&width=500&height=375&auto=0
CCTV13频道7月4日报道
《人民日报》7月5日报道
非洲记者现场视频直播
南非学者接受媒体采访
中国国际电视台采访非洲研究院学者迈克博士
中国国际电视台采访非洲研究院学者牛长松博士
7月4日当天现场码字准备报道的非方媒体
参加、报道中非智库论坛第七届会议的
非洲媒体合影(部分)
会务组供稿、编辑
非洲情怀
中国特色
全球视野
长按关注 审核:科研办
关于我们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IASZNU)是在教育部、外交部支持下于2007年成立的中国高校首个综合性、实体性非洲研究院,经10年发展已成为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国非洲研究机构与国家对非事务智库,成为国内首个拥有非洲研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学术机构,是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基地、教育部浙江师范大学中国南非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外交部“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指导委员会指导单位”和“中非智库10+10合作伙伴计划”中方智库、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单位、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7、2018年,连续2年入选当前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全球智库评价报告《全球智库报告》的“最佳区域研究中心(大学附属)”(仅有3家中国智库机构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