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印尼前外长马尔迪·纳塔勒加瓦:东盟五十年

2017-12-19 崔志楠 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

2017年12月11日上午,应邀参加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第四届“北阁对话”的印度尼西亚前外长马尔迪·纳塔勒加瓦先生在北京大学北阁以“东盟五十年”为题发表了演讲。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王缉思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王栋、印尼驻华使馆人员及北大师生二十余人参加了此次演讲。演讲由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于铁军副教授主持。


纳塔勒加瓦先生首先回顾了东盟成立五十年来的时代变迁。五十年前的世界正值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阵营竞争激烈。随着苏联解体,世界进入后冷战时期,美国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单极国家。而当下,世界又在经历地缘政治的回归。与此同时,权力不仅仅在国家间发生了转移,也在国家内部发生转移,世界舞台上出现了更多的非国家行为体。简单来讲,从1967年到2017年五十年间,权力本身变得更加分散、更加复杂、也更具不确定性。而从地缘经济角度来看,世界的重心正逐步从美国、欧洲转移到亚太地区。


接着纳塔勒加瓦先生详细阐述了围绕东盟的三个重大转型。第一个转型发生在东南亚内部。也即东盟从1967年成立之初的5个国家,逐步扩展为当前的10个成员国。扩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争论,但最终东盟还是吸纳了新的成员。他强调,东盟内部必须团结一致,共同迈向共同体的建设,防止出现内部对峙的局面,否则成员国会选择到东盟外部寻求安全和经济繁荣。第二个转型涉及东盟在国际社会扮演的角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东南亚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东西方国家的互动,随着东盟自身实力的增长,东盟希望在国际舞台发挥更重要的作用。2005年,印度尼西亚成功说服了成员国接受东亚峰会的构想,这是目前包括该地区所有相关国家的唯一机制。这是东盟的成功之处。不过现在看来,东亚峰会更像是成员国嘘寒问暖的一个场合,没有产生什么实质性影响,这一情况应该改变。第三个转型是东盟从以国家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型。成立五十年以来,东盟的人口、人均GDP、GDP总量等都经历了较大的增长,地区人民日益富足。同时,东盟在坚持主权和不干涉原则的前提下,不断接受善治、民主、人权等标准。


最后,纳塔勒加瓦先生谈到了东盟和中国的关系问题,并对中国与东盟关系寄予美好希望。在问答环节,纳塔勒加瓦先生回答了在场师生关于中国与印尼关系、如何协调亚洲地区经济和安全领域的合作等问题。

供稿 | 崔志楠

排版、编辑 | 李方琦


你可能还想看:

北京大学举办第四届“北阁对话”年会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54 27927 54 15262 0 0 3785 0 0:00:07 0:00:04 0:00:03 3786section>

扫码关注

时政问题 | 国际战略 | 热点研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