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視頻教學】《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第三集)

2016-02-29 蔡禮旭老師 謙士德

   


尊敬的仁者:

欢迎您收看:【視頻教學】《羣書治要360學習分享》第3集


《羣書治要360學習分享》第3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r0151sy5whm&width=500&height=375&auto=0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第三集)

蔡礼旭老师 2011/6/4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01-002-003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学长们,大家下午好。

我们现在古文课一起学习《群书治要》是第二节课。学习《群书治要》,跟大家一起交流,我的压力挺大的。为什么呢?因为“书到用时方恨少”,“少壮不 27 54850 27 14940 0 0 3056 0 0:00:17 0:00:04 0:00:13 3055力,老大徒伤悲”。以前好玩,没好好读书积累,现在真的是硬着头皮跟大家交流《群书治要》,也是希望自己好好深入学习《群书治要》,所以每一节课也是向诸位长辈、学长请益指教,有讲得不对、不妥的地方,还请大家指正。

上一次跟大家交流到魏征丞相所写的《序文》,我们接着《序文》最后这一段。文中说道了:“但《皇览》遍略,随方类聚,名目互显,首尾淆乱,文义断绝,寻究为难”。

这里提到三国时代,魏的时候,曾经也有编一套专门汇集古今的书籍,让皇帝来博览,进而明了其中的治国之道,书名叫《皇览》。“遍略”,“遍”等于是方方面面的书籍都包含在里面,也都是很用心来汇集。“随方类聚”,“类聚”等于它也是有分类,把这些书编好、汇集好。“名目互显”,“互显”的意思就是它的名目都有重复,编的情况还有待改善的地方,名目重复了。“首尾淆乱”,是编书的内容前后可能有一些混乱。造成“文义断绝”,等于是经文、历史读下来,它的文义、它的义理不能贯通,“断绝”也就是阻塞了、梗塞了,这种情况。文义都断绝不贯通,“寻究为难”,等于是就经文、就历史要寻根究底,能够通达这些义理就比较困难。

所以,等于是《群书治要》的编辑,也是以《皇览》,好的要学习,不妥当的地方,加以修正,精益求精来编的一套治国的宝典。所以“今之所撰”,今天编撰的这个《群书治要》,“异乎先作”,跟《皇览》是有不同,取其长、避其短。

“总立新名”,这个“总立”,汇集整个群书的精华片段,并命以新名。但是“各全旧体”,虽然汇集了这些群书的精华,但是都是保持原书的体例来编的,并没有更动原书的体例。

主要的目的,不更动原书,希望能够“欲令见本知末,原始要终”,等于是能够在看这一套书的时候,古人求学特别强调务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看经、看史、看子这些古籍,绝对不是拿来消遣的,是提升自己的智慧,提升人生的阅历。尤其看每一段经文的时候,都能够明白个中根本的道理所在。“见本知末”,看汇集的这些内容,都能知道道理的本末,而且“原始要终”,比方历史,把一个历史它的前后、来龙去脉都能表达清楚。不只表达清楚,之后的诠释又能彰显整个历史故事当中,能给我们借鉴的道理。

接着说道,“并弃彼春华,采兹秋实”。这个是比喻,丢掉花朵,留下果实。就是把这么多书里面比较无关紧要的去掉,然后留下了彰显“修齐治平”这些学问的内容。

所以大家看,这一套书是去芜存菁,古人的心血留给我们,我们要很珍惜去看。假如照我们之前了解到的,群书的编辑,都是上万卷的书在那里整理、筛选。诸位学长,现在让你跳进去一万卷书,你会如何?你还游得回来吗?现在别担心,只有六十五本,五十万字,都是精华。所以我们体会到这些圣贤人的良苦用心,我们的感恩心生起来了,诚敬心生起来了,读每一个字都很用心、专注,就相感应了。神交古人,就能很深刻了解个中的义理。

我们上一次跟大家有提到,学习的受益是我们自己决定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百分诚敬得百分利益,千分诚敬得千分利益,万分诚敬得万分利益。诸位学长,你们刚刚在念这一段话的时候,是知识还是学问?是当作文字一样就是有口无心把它念过,还是在念这一段的时候,自己诚敬的态度,随着每一句不断提升到最高点?大家这一个礼拜的时间,在翻开经书的时候有没有先放在额头上顶礼,再把它打开?有?真干。人的境界要提升,没有别的,要依教奉行。有没有你养成这个习惯之后,本来看不懂的,这个礼拜看懂了,那就是你的诚敬心感通的了。

我们读这一篇《序文》也可以感受得到,这些编撰的圣贤们,他们是花费了相当大的功夫才编撰而成。所以提到了,“一书之内”,选入的每一本书,选入的内容“牙角无遗”,这个是比喻有首有尾,它的整个结构很完整,没有遗漏。“一事之中”,一个历史故事当中,“羽毛咸尽”,也是譬喻连羽毛都没有漏掉,就是很全面、很完整。

依照这样的原则编撰的这一套书,魏丞相他很坚信,这一套书“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把它这一些内容领纳了、吸收了,用在当前、用在现在的话,可以“鉴览前古”,就可以以这之前几千年的历史、圣贤的教育为借鉴,来更好的做好我们当前的事情,不管是齐家,还是治国,还是平天下。

人如果在处事当中,都是以几千年的历史经验为基础,那做起事情来左右逢源、触类旁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心,古人在遇到事情的时候,都会想到,春秋时候有哪个事情可以为借鉴,夏朝的时候有哪件事情可以为借鉴。诸位学长,我们现在遇到事情的时候,脑子里有没有冒出哪个时代可以作借鉴?好像都冒不出来,一片空白,能够不发脾气就不错了,还拿来一段历史作借鉴。你这个时候不定住情绪,脑中一定一片混乱。

古人他不只有历史的借鉴,他很有定力,他很稳重,那个都是从小扎的基础,一举一动中规中矩,心不散乱。大家想一想,假如现在时空交错,让你现在坐在皇帝那个位置,底下文武百官坐在下面,请问大家,你坐在那个龙椅上,稳不稳得住?所有的人都瞪着眼睛看你,“皇上”,那个时候你要有定力、要有胆识,你才坐得住。现在马上叫你做皇后,你坐不坐得住?可能我们做婢女可以坐得住。你看母仪天下,那个都要有相当的恢宏气度、定力、智慧,不然你讲错一句话就完蛋了,“左史记言”,马上给你记下来,传开来,贻害天下人,带错头了。

所以以前当皇帝的人、当皇后的人都不容易。更何况我们看,长孙皇后都能在唐太宗急怒之下这么稳定,善巧的劝诫皇帝,还让皇帝接受,你看那是有见识、有智慧。

有一次,唐太宗很喜欢马,他喜爱的马被下人给养死了,他非常生气,马上就要下令把这个人处死。您刚好是旁边的臣子,怎么办?“谁说话了,跟他一起死!”你敢不敢讲话?这个没有定力、没有历史的阅历,有时候要应对这个真是手忙脚乱。

当下,长孙皇后怎么讲?“皇上,在春秋时代”,讲故事,“齐景公很爱马,他的爱马被下人给养死了。他很生气:‘把他处死,谁给他求情,跟他一样!’结果晏子马上说:‘这个人真该死,来,刀拿给我,我来切!’”您看晏子,当下皇帝这么愤怒,他说,这个人真该死,来,刀拿给我,他太该死了。顺着皇帝的意思,没有忤逆皇帝的意思。“然后对着那个人讲:‘我告诉你,你有三大罪状应该死。第一,你把国君最喜爱的马养死了,你该不该死?第二,皇帝因为你养死马而要杀了你,让全国的人都知道国君为了一匹马,杀了他的下人,让全国的人都知道国君干的这件事情,你该不该死?再来,又让全天下的人知道,我们的国君为了一匹马杀人,第三大罪状。’讲完了,国君说:‘好了,放了他,放了他。’”

长孙皇后当下马上想到春秋那个时候的例子,当然结果是唐太宗也说,好了,算了。你没有忤逆他的意思,可是同时用一个故事、一个历史把他的正念提起来,那他的愤怒不就没有了嘛。所以您看,我们现在要去劝一个人,可不可以马上很善巧,讲个故事给他听?马上让他能接受,这个都是要透过我们积累学问才行。所以要帮一个人不容易,你要冷静,你要有智慧,你要有阅历。所以古人读经典,通达事理;读历史,鉴往知来,见识非常丰富。所以这里提到,“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

我们大家学个几个月之后,彼此可以互相切磋。比方说,这个礼拜来了,早到二十分钟,就把你这个礼拜遇到的一件事跟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你看这一件事应该依《群书治要》的内容,按哪里来办会比较好。”那很好,大家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我从你们的眼睛,感觉你们好像不相信自己可以办到。学一个东西首先要有信心,真的,大家这么用心去深入,这么去切磋,真的可以办得到。

“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传之将来,这个“贻”就是留给世代的子孙,来谋划他们的人生,因为他们可以借鉴这一些圣贤人留下来的宝贵经验。这一句话要背,“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

而且进一步“引而申之”,把这一些学到的经史子的教诲,再把它延伸开到整个处事待人的方方面面,可以“触类而长”,所谓触类旁通。这个也符合孔子教学的精神,要举一可以反三。今天我们谈的刚好是一个国君治国的例子,而事实上,“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这个理一定可以用在我们的齐家上面;“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也可以反观到我们自身的修养上面来体会、来领受,那这个就能“触类而长”。可能一悟,一切生活方方面面你都能够感悟到。我们东方的教育特别重视悟性的提升,它不是知识的灌输而已。

“盖亦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自戒”。这一句话是《诗经》的精神,因为《诗经》里面很多的内容都是采集了当时各国的歌谣,而这些歌谣往往是反映民心,往往是在提醒当政者有哪些政治的得失。

我们以前好像记忆当中看电影,演到校园的电影,学生都给老师取绰号,有没有?当然从一个角度看,会觉得学生这样不够尊重老师,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往往学生在取绰号的时候,也是把他们对老师的感受怎么样?讲出来了。假如我们是带班的老师,听到学生给我们取绰号,要不要生气?他也是一种心情的抒发。当然慢慢的要引导他尊重老师,可是有时候,人情出来的时候,你不要马上去训诫、去压,他不见得能接受。反而这个时候,我们能反思、能调整,可能更能以德行感化学生,“闻之者足以自戒”。

不只是一个班级,甚至于在一个团体里面,你是团体的领导,底下的人对你有一些看法,他也是抒发他的情绪,我们度量要大,“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我们在上位有没有需要调整的地方,几个人愿意听实话呢?愿意听人家的内心话呢?除非我们能放下这个面子,能真正很有度量,能接受别人的劝,不然有些实话听不到。

“德不广不能使人来,量不宏不能使人安”。这些话其实对于我们有福报成为一个团体领导者的时候,要相当引以为戒,时时提起来。一个团体的领导都是因缘聚会,整个团体的人都是对我们有一份信任来到这个因缘,我们应该珍惜,也要对得起这一份缘分。德行广大才能感召人愿意来。我们接触到很多团体领导者,在面对团体所产生的一些情况,当下他就发脾气。这个德不广,肚量也太小,当下已经不符合古圣先贤的教诲了。

古圣先王留给我们领导者一个最重要的教诲:“万方有罪,罪在朕躬”。他身为一个国君、天子,所有人的过失,他都有责任。像尧帝、舜帝,他们觉得,人民有问题,他没有尽到教他们的责任。这个是德行,这个也是理智啊!团体里有情况了,领导者首先发脾气、指责,“各相责,天翻地覆”。他本身就已经不在理智当中,怎么去启发别人的智慧呢?那就更不可能了。

今天团体里留不住人,一个领导者要非常的反思自己的问题了。为什么?人与人当中都是自然的感召,不是勉强的。人家跟我们相处很欢喜,自然就感召人来了;人家觉得在我们的团体当中增长智慧,很愉快,很好的成长,人家就欢欢喜喜主动来了,不用拉也不用叫,都是感应。人生所有人与人的缘分都离不开“感应”两个字,“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我们都明白这个交感的道理。当我们留不住人的时候,一个领导者决定不能够指责别人。领导者指责别人,那是在福报当中,心性不断在堕落。没有福报还当不到领导,有福却堕落,那是很冤枉。“量不宏不能使人安”,要有度量,才能让人家跟我们相处安心、安稳、安乐。

我们读到这一句话,“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自戒”,太宗皇帝做得淋漓尽致。《书经》的精神,老百姓、臣民的心声,你要好好的去听,修正自己。太宗皇帝不只听,他还主动的引导臣子来劝他。千古一帝,不简单。

我们自己当下,从太宗的这个态度,我们说“触类而长”。回到我们自身,现在有一个亲戚、亲人、身边的人跟你说:“我给你提个意见。”请问大家听完这句话,当下的心情如何?“砰砰,砰砰,砰砰”,有没有跳得比平常厉害?奇怪了,就跟你讲件事,提个意见,为什么你心跳加速?心跳加速是结果,请问原因在哪里?面子上来了,才会心跳加速。有没有你太太跟你说“我给你提个意见”,然后你马上露出灿烂的微笑,“啊呀,赶紧说,赶紧说,这样我才能进步”,有没有人是这样的?受小弟一拜,那你的修养不简单,太宗皇帝的精神你学到了。

太宗皇帝也是以尧舜为榜样,我们之后《群书治要》里面都有提到,尧帝、舜王当时候在文武百官面前都是这样,“你们现在要当面把我的问题讲出来,可不要走出这个门才讲。”都是以天下为念,战战兢兢,生怕自己做错了。太宗那个时候,臣子给他劝谏,没有压力,很主动给他提意见。

有一次有一个臣子提了一些意见,太宗点点头,后来那个人出去了。旁边有一个近臣,听了实在受不了了:“皇上,刚刚他给你提的统统是不对的,你怎么都没有制止他?”都是不对的,不是指对了,有时候人家给我们指对的,我们还不高兴,面子拉不下来。

所以人要修身,不把这个面子卖掉还真不行。我们学《群书治要》第一件事,先把面子卖了。请问大家要卖多少?我怕我带的钱不够。其实应该是讲,谁肯撕下我的面子,你还得给他钱,不是,你还得感谢他、感恩他。现在谁肯讲我们?除了父母,除了师长。人现在怕得罪人,人家犯不得跟你过不去。真肯讲我们,那是道义之交,“善相劝,德皆建”,“友直、友谅、友多闻”,这样的朋友是正直的。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也很好面子,讲这一段也是不断的提醒自己,下一次真的听到人家劝的时候,能够不心跳加速,能够真的是和颜悦色的接受,不然蹉跎了自己太多的时光,心性不只没有提升还堕落。人生最可悲的是被自己给出卖了,没有比这个更可悲的了。所以人真的时时劝自己,要有自知之明才好。

旁边的近臣不一定能体会太宗的心境,他也表达出来了:“皇上,我实在是打抱不平,他讲的都不对。”太宗表达到:“他讲的有一件对的,对我帮助就很大了。纵使讲的没有一件是对的,我都要接受。假如我反驳了,这个臣子出去了,说道:‘我讲什么,皇帝很不高兴,骂我一顿。’这个传出去以后,可能影响到文武百官对我的劝谏,这个消息传出去,可能臣子在劝的时候,他就有顾忌,他就有担忧,这样对于整个国家不利。”

您看,皇帝看事情的高度不一样,他要让臣子形成劝谏的风气而且没有顾忌。“闻之者足以自戒,言之者无罪”,不指责这些臣子,能够真正领纳了《群书治要》的教诲。而且这一句“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自戒”也是提醒我们,我们在学习《群书治要》的时候,统统在讲给我听的,是让我自戒的,决定不是看了以后去要求别人,批判别人,我们自己要自戒。不只“言之者无罪”,我们还要抱着感恩的心来感谢所有圣贤讲的教诲。

如此的心境,相信“庶弘兹九德,简而易从”。从我们自身来学习,应该可以领纳之后,我们去实践,人能弘道,我们去实践,弘扬开经典里面所有做人处事的美德。这个“九”字,我们华人的习惯,三六九为大,“九德”可以指很多重要的美德。另外在其他的书籍也有用“九德”的,比方《尚书》里面就有“九德”,我们之前在《谏太宗十思疏》跟大家有讲解过。这里普遍就是指重要的美德,学了以后去做了,可以把它弘扬开来。尤其唐朝是皇帝下令,文武百官来学习,那这整个美德就能很好的弘扬开来,因为上位者带头。

所以我们也希望《群书治要》能有更多政界的人一起来学习。当然,您身边亲戚朋友刚好有从政的、当领导的,你可以善巧的把这个书介绍给他们。当然,“君子信而后谏”,要让人家相信,首先我们自己要做得好,让他们对传统文化认同,有信心。

“简而易从”,简便,容易做到。因为这个书掌握的都是“修齐治平”这些学问,并不是很复杂。能简便的掌握这些纲领,然后好好的去落实。

最后提到了“观彼百王,不疾而速”。这个“观”是借鉴,“百王”是指唐朝以前这些古圣先王,借鉴古代这些帝王治国的经验跟教训。“不疾而速”,大家看这个文言文每个字都很有味道,这个“疾”是错误,就是能够借鉴古代这些圣王来治国的话,不用犯很多错,“不疾”;“而速”,这个“速”就是能快速带领国家走上安定、强盛。当初是贞观初年编这一套书,而“贞观之治”确实是在三五年的时间,整个国家就快速强盛起来。

我们今天读到这个《序文》,学习到《群书治要》,可以很清楚明白,为什么唐朝能出“贞观之治”,就是因为借鉴了这些古圣先王的智慧。所以为什么说“福在受谏”?一个人最大的福气在哪?接受圣人的劝谏,接受他人的劝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少走很多弯路。孔子成为圣人最重要的一个治学态度,就是“述而不作”。“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完全诚敬、老实的领纳圣贤的教诲,去力行,所以他成为至圣先师,“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相信古圣先贤的教诲。所以能相信老祖宗,这是最有福气的人。您看我们这个时代所有华人所产生的家庭、社会问题跟危难,没有别的,一句话就讲完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弃常则妖兴”。我们离弃了常道,离弃了纲常,这些都是老祖宗最强调的,才会出现这些问题。

当时候写这一段的时候,是贞观初年。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得到魏丞相对老祖宗教诲的信心,在《序文》当中已经预言“不疾而速”,果真“贞观之治”做到了。而像这样有智慧的大臣,皇帝能用,是一国之福。

“崇巍巍之盛业,开荡荡之王道”。“巍巍”其实也是崇高的形容词,奠定了崇高的基业,也是给唐朝奠定下了可以长久发展的基础,崇高、神圣的基业。“开荡荡之王道”,这个“荡荡”是很宽广,等于是打开了以仁义治天下的宽广治国大道。在唐以前,几百年的战乱,领导者没有把人民放在心上,才会造成这个结果。所以这是彰显了以仁义治天下的大道,才能达到身边的国家、民族称唐太宗为“天可汗”,就是天下共主的意思。

“可久可大之功”,“可久可大”等于是这一部书,以至于遵从这一部书所产生的“贞观之治”,这样的盛世,可以万世不朽,可以立万世不朽的功绩。不只那个朝代的功绩,所有唐以后,我相信,每一个盛世一定都有看过《贞观政要》。《贞观政要》是吴兢所写的,唐朝的吴兢,在贞观之后,搜集了整个贞观期间这些资料编成的一部书。真的是贞观的精神长存,而且还利益了后代的政治,所以这可称为“可久可大之功”。

“并天地之贞观”。“并”是与天地并存的这一部法典、圣典。因为“贞”是指“正”的意思、“大”的意思;“观”是可以当“道理”,也可以是“展示给人看”。等于是用正道来显示给人看。其实就是说这一部书就是一部很好的经典,而且它是可以跟天地并存的经典,“并天地之贞观”。当时候取名叫“贞观”,那时候结果还没出现。所以我们看,一个朝代要有志气,立了志气去做了,成就了。所以一个皇帝,他在立自己的号的时候,他也是很慎重,因为那是他的目标,他的年号,他都慎重。

诸位学长,您在给您孩子取名字的时候慎不慎重?奇怪了,取年号跟我儿子取名字有什么关系?告诉大家,我们刚刚看到魏丞相这一句话,“引而申之,触类而长”,举一反三。你的孩子来到你的家庭里面,这也是一个缘,你取的那个名字将是他人生努力的目标,怎么可以不慎重呢?这些句子都可以给我们人生警惕。

“日用日新之德”。确实,遵循这一套经典来修养自己,德行可以日新又新。其实,人德行不日新又新,就不进则退了。《弟子规》上告诉我们“过能改,归于无”,“德日进,过日少”,“能亲仁,无限好”,一天不亲近圣贤,可能习气就上来,或者就染上很多不好的习气了。我们学习《群书治要》有一个原则,一天都不能不看,OK?

从大家的眼神我感觉到,上次我们讲的内容,你们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上一次我们特别提出一点,有没有哪一个学长说,“蔡老师现在要讲什么我知道”,有没有?你们难道要让我今天睡不着觉吗?有没有想到我现在要说上一节课哪一句重点?一个人要学习掌握得了情绪,虽然我现在很想哭,但要稳住。上一次我们提到“手不释卷”,有没有?“手不释卷”是个成语,是知识,进一步呢?要化成我们的生活,要化成具体落实的行为。

请问大家现在包包里面有没有一本“手掌书”,有没有?弘一大师《晚晴集》、《格言别录》,一有时间赶紧熏习。重要啊!每一个道理要马上跟人生、生活结合,这个才是实学。“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每一句学了之后,“躬行”就是要落实、要实践,才能受益。唯有自己受益了,才有可能让别人受益;自己就不受益,怎么去引导别人受益呢?所以“手不释卷”。比方您看《群书治要》这一段文,整段有三句话让我的感悟特别深,把它写在一张纸上,放在口袋里,那几天时不时拿起来熏习,熏啊熏啊,就入心了。学问,“书山有路勤为径”,还是得靠勤劳,下功夫。

“将金镜以长悬”。您看,魏大人汇集了这些大臣们的智慧,他很有信心,这一套书可以就像明亮的镜子,而且是“长悬”,长悬是永远的高高挂起来。镜子有什么作用呢?照亮,照亮后世,让后世引以为借鉴。

我们读到这一句,想到这一套书,一千多年当中,在我们华人社会当中消失掉了,跑到日本去了,流传到日本去了。祖宗慈悲,冥冥当中护佑,在清朝时候,这一套书又回来了。可是清朝中叶以后,慢慢的,读书人没有做榜样,会讲但没有好好落实,所以造成清朝末年以后到现在,整个华人社会对自己的文化有批判,甚至于觉得就是因为文化才让我们这个民族衰弱,这都太偏颇、太错误了。但怎么样导正?没有别的,“显正破邪”,把这些正知正见的经典弘扬开来,从我们自己的行为当中弘扬开来。不然我们嘴上讲经典,行为不相应,伪君子,又重蹈覆辙,重蹈清朝末年的情况了。

这个时代不容易,整个文化断层两百年左右,所以我们这一代人确实任重道远,这要有两三代人,再把整个文化复兴起来。尤其我们这一代会比较辛苦。为什么?我们积累有限,连讲都有困难。讲都有困难,讲不讲?(讲!)刚刚有说“讲”的人待会过来这边集合一下,他们列为抽签优先人选。人家勇于承担,是不?你看,我们那一句“讲”都哽在这里出不来。责任的承担是成长的开始。

不过请诸位学长先讲,可能诸位学长,怕你们是不是觉得“你们自己的人都不先讲,叫我讲”,我觉得好像有一点不近人情,所以应该是我们自己中心的同仁先跳上来。你们鼓掌是什么意思?告诉大家,学习经典自始至终要记住一句话:“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是不?“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道在哪?这一颗心。所以所有的经典都是帮助我们提升这个心境,让心境时时跟经典相应,跟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相应,是不是这样?是!刚刚鼓掌有没有跟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相应?还是跟幸灾乐祸相应?

刚刚我们说道一个重点,一个人最可悲的是被自己给卖了,我们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自己是什么心自己要很清楚,这个才是真正走在修道当中。所以从根本修,就是从起心动念修。“观心为要”,最重要的,善观这一颗心,一定要在道中,不能在迷惑颠倒当中。

大家放心,我会满大家的愿,我会请我们的同仁上来讲几节课。当然,我不会用抽签的,我会希望他们自动自发,不过希望他们早一点来跟我讲,这样我心里压力会比较小。不然我在那想“怎么都还没来”,到时候睡不着觉还吃安眠药。我怎么讲这里来了?

面对这个大时代,每一个人不能退缩,整个国家民族文化的承传,危急存亡之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孔明的精神跟我们合为一体了没有?有这个担当,我相信如有神助,自己的提升会很快。刚刚我们提到了,我们自己积累都还不是很厚,可是这个时代是连讲的人都很少了,这个时候我们掌握一个原则,不会的不讲,体会的才讲。体会从哪里来?从做,自己真去做到了,再讲。我会一点,我就尽心尽力供养一点。大家都不讲,都不出来承担,整个风气带不起来。我们也想到要有夫子的承担,夫子说道:“诗书之不讲,礼乐之不习,丘之罪也。”这些《六经》不能够弘扬开来,孔子没有责怪任何人,老人家说是他自己的过失,我们要效法这个精神。

而我们这一次跟大家学习《群书治要360》,是今年学三百六十句,明年再学三百六十句,我们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厚积薄发,预估学十年,三千六百句。十年之后,真正把《群书治要》学好了,这个时候我们要开一个会,所有的学长开始开会,“你到英国去好不好?”“你到挪威去好不好?”你们都会讲English(英文)的。十年你真下功夫了,你可以当《群书治要》的专家。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十年你真正积累了,我相信,你去供养一方的人民,供养个十来天不是问题,是吧?教学又相长,你就不断的提升、不断的深入。

现在,第一年的三百六十句,我们还在加紧赶工、审核,因为还要翻完白话,所以现在还没有发给大家,大家多多包涵。但是前面已经确认的部分,我们会用E-MAIL(电子邮件)先发给大家做预习。

我们先来讲,我们编辑这个三百六十句是依照什么纲领来编的。因为三百六十句,它的义理侧重不一样,我们把这三百六十句汇归到六个纲上面。哪六个纲呢?《君道》,为人君应该怎么做,遵循哪些道理;接着,《臣术》,为人臣应该怎么尽他的本分。《君道》、《臣术》、《贵德》、《为政》、《敬慎》跟《明辨》。

我们首先先从《君道》开始看,第一个纲。这个纲里面还有目,第一个目:《修身》。大家一看到“修身”两个字,有没有想到哪一句话?“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而《修身》里面,我们暂时列出了几点,这个几点待会再提。

修身下来是《敦亲》,修身齐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所以首先修身也要齐家。就像我们弘扬文化,自己的家乱七八糟的,出来弘扬,到时候给人家看笑话。

在《中庸》里面也有一篇很精辟的为政的哲学,这一篇我们也有选,之后会跟大家再细说。里面提到:“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九个重要的纲领、原则,第一个就是《修身也》,第二个,《尊贤也》,尊重贤德之人,他的智慧可以引导整个国家走上安定,这太重要了。很多国家的首相或者总统一上位,首先聘国策顾问,那个顾问就是很有经验智慧,能够给国家提供非常宝贵的意见。《君道》里面我们也有《尊贤》这个部分。

还有《反身》。《反身》也是为君者修养的关键所在。大家一看到“反身”有没有想到哪一句话?“反求诸其身”,“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接着《纳谏》。大家不用抄,我们这个礼拜就发给大家,抄也可以,增加一次印象,都好,事事无碍。

再来《杜谗邪》,不只要纳谏,在听取意见的时候,哪些是奸臣说的话,要判断得出来,不能受他影响。

接着《审断》,一个为君者,每一个决策对国家的影响都很大,他必须判断得很精准,所以有一句俗话讲:决策错误比贪污还严重。您看很多功臣决策错误了,做到一半全部重来,那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多吓人。有一些国家在做一些规划的时候,都想到五十年、一百年,这样的思维是值得我们去效法的,很多的建设都应该有远见。

而《修身》这个部分,从这一个目里面,我们又衍生出几个小纲目:《戒贪》、《勤俭》、《惩忿》,其实“戒贪”就是窒欲,《迁善》、《改过》。有没有想到“四千五百年前老祖宗的教诲”,里面就是提醒我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今天我们会进入《修身》这个部分,跟大家谈《戒贪》、《勤俭》这些重要的精神。

第二,《臣术》。为臣者,首先,纲里面的目包含《立节》,要有节气,要有节操。臣子的节操是整个国家的栋梁,纲常就是从臣子做出来的。大臣无节,这个国家很快就要垮掉了。当臣子贪污的时候,这个国家是岌岌可危。“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谁是“礼义廉耻”的代表?士大夫,他是整个社会风气的领航者,他要做榜样,所以“立节”。

再来,《尽忠》,尽忠职守。

还有他的本分当中,《劝谏》。

接着,《举贤》。一个为官者,甚至是一个人在团体、单位当中,他对单位最大的贡献是什么呢?培养人才、推荐人才,这个贡献最大。人存,政才能举,有人才,才能把事情相续做下去。假如这一代做了,下一代没有人了,不就断了嘛,不就前功尽弃了,所有的努力最后可能回到零上面。人才重要,是最重要的事情。

以前的皇帝懂,一登基,第一件事:立太子。而且在培养太子的时候,是把所有大臣的孩子一起统统来陪读,请来全国最有学问、最有道德的老师来教。教了这一群孩子,等于是把下一代整个班底都教育好,打好基础。想得多远!现在民主政治很难做到这一点,他假如只想到选票,考虑多远?是啊!孙中山先生看到了民主政治的问题,所以他老人家当时候设计的时候,用一个党来吸纳全国的人才,来为国家服务,服务的精神。当然最重要的,要不断的培养这一群干部,让人才愈来愈多。

从汉武帝那时候开始,人才录取的标准,“孝廉”两个字,有智慧。孝就有做人的基础,廉就不贪污,做人做事的大根大本,两个字就决定了。所以政党、政治能借取中华文化的智慧,以后入党要符合这两个字,孝廉,才可以入党。不能说口才很好可以入党,讲话的时候底下的人很激动,“这个人好”,那个人叫“巧言令色,鲜矣仁”。所以现在录取标准偏差了,政客很多,政治家很少,这个都跟标准有关系。标准错了,提倡的方向不对了,当然就出不出人才了。

接着我们看《贵德》。“贵德”,“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而《贵德》当中,我们整理了几个目:《尚道》,崇尚道德,遵循道德。《孝悌》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仁义》、《诚信》、《正己》、《度量》、《谦虚》满招损,谦受益。《谨慎》、《交友》、《学问》,还有《有恒》,这是《贵德》列下来的目。

接着第四,《为政》。有了修身、有了德行,进一步要好的方法来做。所以孟子有一句话很重要:“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这一句话也是提醒我们,学习传统文化,这些经典教诲很好,但不代表不需要很多做事方法跟做事经验来配合。不然我们就觉得学了经典什么都能做得好,最后学经典变成贡高我慢,不懂得向专家学习。韩愈先生告诉我们:“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们不能一个学习传统文化的单位,结果行政状况一塌糊涂,人家一看,比我们还不如,我们还跟他学。所以有好的心态、好的愿力很好,紧接着也要学习重要的方法、重要的系统,组织怎么来运作,这个是必要的。你只有徒善,只有一颗善心、善愿,还是不能把政治办好。做人做事都要具备,不能只有做人而已。

所以“为政”就是怎么把政治做好的具体方法。方法又离不开人的态度、人的仁爱心,仁爱心也要有方法来落实。而真正有心的人一定会不断的精益求精,去学到更好的方法。很多父母说:“我很想把孩子教好,我没方法”,这个话我不相信,这个还不是发真心。真心一定会有感应,最起码你的祖先一定会保佑你,你那一天去书局一定买到《弟子规》。真的,这是我遇到的真实事情。

有一次我坐计程车,计程车司机就说了:“那些在国会里面的人,做那些表现,都很不好,学历都这么高。德行太重要了,学历高没用。所以我就觉得教育孩子很重要。当天我就到书局去买书,我买到一本书不错,名字叫《弟子规》。”我吓一跳,他买到《弟子规》,你说书局那么多书,他刚好买到《弟子规》。刚好那一天载到我,我赶紧把一些网站提供给他。你看诚心是有感应的,是吧?我把师长老人家的网站赶紧告诉他。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善心是可以交感的。

但是假如只有好的法,比方说有《周礼》,有这些好的政治制度,那个制度它能自己去推行吗?它也要有德行的人去做才行,“人存政举,人亡政息”。《周礼》是全世界最好的宪法,你没有好的人去贯彻它的精神,它还是摆在国家图书馆里面,是吧。所以我们学了以后要真正提升德行,落实在自己单位当中,给世间人一个好样子,给他们信心,这是《贵德》。

这是刚刚要讲《为政》,跟大家提到的。《为政》里面提到了《务本》,要找到根本,“政”的本在哪里。《知人》,《任使》,要用这个人,要依据他的能力、才性去派工作。再来,为政要《至公》。要懂得《教化》,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还有《礼乐》的教化。还有《爱民》;《民生》;《法古》,事事以古人的经验为借鉴。《纲纪》要掌握好。《赏罚》;《法律》;《慎武》,动武是国家大事,要非常慎重。还有《将兵》,为将者应该怎么来做。

第五《敬慎》。《敬慎》里面有《微渐》,要防微杜渐。有《风俗》,人都受风俗影响。好的风俗形成了,所有人民都得利;不好的风俗形成,可能要葬送两三代人。接着《治乱》、《鉴戒》、《应事》、《慎始终》、《养生》,这个都是含摄了恭敬、谨慎的态度在里面。

最后是《明辨》,《明辨》里有《邪正》、《人情》、《才德》、《朋党》,还有辨别很多事物,《辨物》,还有《因果》。

这是我们编辑《群书治要360》的纲领目录,提供给大家作参考。大家假如读的过程当中,觉得哪一句太好了,一定要跟我们的班主任讲,那您选的这一句就是明年的《群书治要360》,那这个工程就是我们一起完成的,OK?“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用你的智慧可以利益到后世的人。

这一节课先跟大家谈到这里,谢谢大家。

此公众平台旨在关注一切善信善行者及一切有情众生,传播正知正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光大正见佛法。以上淨下空老法師的法语甘露以及世间一切善念为传播主题,以“舍己安乐,广利众生”为己任,生命不息。汇集正能量,传扬正能量。涓涓细流汇成江海,愿更多的善心人士加入我们行列,成为传递正能量的使者.

举手之劳指尖轻触推荐给更多好友,把佛菩萨的慈悲之光遍洒大千世界,剔除一切有情漫漫无尽的无明痴暗。福慧净修,共襄如来大业,功德无量!

感恩上净下空老法师的谆谆教导,恭祝恩师六时吉祥、法体安康、久住世间,教化有情!

祈愿

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

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

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蔡礼旭老师,1973年出生于台湾,毕业于师范教育和信息专业,曾任小学教师,课余从事儿童经典教学。师承儒学耆老徐醒民老师,专精研修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蔡礼旭于2003年10月,在海南岛杨淑芬老师一同创办“海口孝廉国学启蒙中心”,并担任该中心主讲教师;2004年底,在香港开办10天的“幸福人生讲座”;2007年,任庐江文化教育中心训导长、中国地质大学外聘高级讲师、北京大方文化公益网高级讲师。曾先后在国内许多省市及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澳大利亚等地成功举办300余场传统文化讲演,获得当代名师大德及国学名家的高度赞赏和推崇。蔡礼旭在净空法师的教诲下,以救世的心态弘扬佛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着手将他的演讲稿翻译成6种文字向全世界推荐。

   蔡礼旭老师自担任安徽庐江文化教育中心训导长以来一直负责该中心教学指导工作,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修身为本、教学为先」为教学宗旨,积极培养伦理道德教育师资和社会教育工作者。至今仍陆续办班教学,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师资人才。同时也在大陆地区各大专院校等进行演讲,并曾应邀至大陆地区教育局做专题讲演报告。也因海南省监狱系统邀请,而配合到监狱管理局中,进行传统文化进监狱活动。

期间陆续应邀到中国大陆、台湾、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英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地区,进行了千余场传统文化大型演讲活动,演讲内容与生活紧密结合,对于教育界、企业界、政府公务人员、监狱系统等社会各界不同工作层面,阐述中华文化五伦八德在现代化社会中如何运用,既生动活泼又发人深思,真诚感人,言语幽默,获得了海内外各界人士的热烈响应与好评。并在马来西亚应邀下,为2000余名华人学校的专职教师进行演讲教学活动。

所有演讲内容都深受大众欢迎,感人至深,听讲者受益良多,演讲内容已经大量制作发行为DVD与书籍,在世界各地华语区广泛流通。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蔡礼旭老师矢志不变的终生志向。




添加微信公众号:DeYin2015

回复000A:专题片:《国魂》——解读和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回复2001:幸福人生系列讲座《细讲弟子规》1-41集蔡老师主讲

回复2002:幸福人生系列讲座《如何经营无怨无悔的人生》

回复2003:幸福人生系列讲座《做孩子一生贵人》1-23集蔡老师主讲;

回复2004:幸福人生系列讲座《如何做一个如理如法的好人》

回复2005:《如何让孩子接受品德教育》3集《百善孝为先》

         《认识弟子规》3集

回复2006:《羣書治要360學習心得分享》1-142集;

回复2007:《文化與人生》2集,《人爲何要遵守五倫大道》《聯合國教科文組            織總部發言》;

回复2008:《如何建立和谐尊重的两性关系》蔡礼旭老师主讲

回复2009:學習《太上感應篇》心得分享1-49集蔡禮旭老師主講

回复2010:学圣贤教诲 改人生命运/《群书治要》与和谐人生/【群书治要】对世界和谐的启示/【慎终追远】纪念先祖;

回复2011:《传统文化是今世之必须——家和万事兴》2集;


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恭请南瓜书屋!



传递正能量,拒绝冷漠!



您的每一次转发都是智慧的传递与慧命的挽救,随喜赞叹!

普为父母师长、历劫冤亲以及一切有缘众生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添加微信公众号:DeYin2015

回复000A:专题片:《国魂》——解读和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回复A:认识佛教(1-6集)上净下空老法师讲述;

回复B:上净下空老法师让我们看300遍的视频!请多多转载!

回复C:《中醫古法嬰幼養生》视频!请多多转载!


恭请南瓜书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