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的我,究竟在迷茫什么?
再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设为星标”
0
二十,何以不惑?
我今年大三,二十。
耳边是父母“读研保研”的耳提面命,心里充斥着对“二十不惑”的疯狂质疑,事实上只是在周围同学“内卷”的环境中苟延残喘。
纵然内心已有一个坚定的目标,也由于能力的限制,始终畏畏缩缩不敢将其公之于众。
视频《后浪》中有类似的话“很多人在童年,就进入了不惑之年,不惑于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真的能不惑于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吗?抑或是说,假使真的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我们就真的不会迷茫了吗?
1
越往前,越迷茫
我的迷茫,不是因为缺少一个矢志不渝的梦想。为了梦想,我尝试着向前试探地伸了伸脚尖。但越往前,我越迷茫。
我努力睁大双眼,可前面弥漫着茫茫大雾,我只能看到远处有些影影绰绰的轮廓。而在我脚尖可以够到的范围里,空空如也。
我的迷茫,在于不确定上。
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接受,努力之后没有回报的结果;我也不知道我是否会怀疑,如果选择另一条路,未来会不会更加光明。
有时我会安慰自己,如果有梦想就去追啊,不要管终点一定在哪里,重要的是沿途的风景。于是我去努力地学,努力地平衡着生活和学习。
但当学院自检,赤裸裸的成绩单摆在我面前时,之前一切的“谎言”就如同多米诺骨牌般轰然倒塌,如洪水般把原本的自信击溃到只剩渣滓。
渐渐地,我害怕失去,也害怕挑战未知。
2
周围人的不迷茫
我的迷茫,有时候也是相对于周围人的不迷茫来说的。
在和学弟学妹们的聊天中,我惊讶地发现他们已经开始思考读研和就业的问题,甚至已经考虑到就业以后的薪水问题。
虽然我不太喜欢这样功利的氛围,但也不得不承认,这就是现实的竞争。如果一味地逃避竞争,用心理暗示构建起一座童话小镇,到头来受伤最大的还是自己。
这学期我经常十一点多才回到寝室。深夜的校园很安静,路上也没有太多匆匆赶路的人影。刺骨的风吹过,树叶发出有节奏感的沙沙声,路边坐着的人下意识地裹紧自己的大衣。
但从寝室的阳台向外望出去,则又会看到另一番场景。
一幢幢的楼,一大片一大片的灯还亮着,窗上映出模模糊糊的人影,埋头伏案。室友们的翻书声、键盘打字声,仿佛不停催促我继续学习。
3
逃避现实的怀旧情绪
从小家里人都说,高中读完,到大学就轻松了,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但真的迈入大学之后,却越来越感觉自己仿佛陷入囹圄之中。节奏之快,竞争之激烈,并不亚于“多考一分,击败千人”的高考宣言。这样想想,却又怀念高中时候的日子。
高中时觉得学业繁忙,午后晃入新华书店买本《读者》,躺在床上读着别人的随笔已是最幸福的源泉。那样的日子很悠闲,也很纯粹。
那时,学习似乎已经融入生活,我们会从学习之余享受最本真的乐趣。但到了大学,周围人无时无刻不忙忙碌碌匆匆忙忙。对比之下,我也逼着自己日夜兼程,赶上周围同学的步伐。但当我停下来时,只剩迷茫,我不明白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仿佛没有目的地的飞行,既累,又不快乐。
有时我的迷茫,就只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
迷茫于不知道自己在迷茫些什么,但又有带有一丝怅然若失的惶恐。
所以大三的我,或者说,我们,并没有做到所谓的“二十不惑”。
4
人生的目标
老师常常说,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学习或者就业,而不应当抱有过多功利性想法。老师也常常说,假如过了二十年,ta做着让自己最有成就感的事,那这就是ta应当为之奋斗的目标。
我会躺在床上,透过蚊帐的小孔盯着斑驳的天花板,仿佛可以通过时间的隧道看到岁月的另一头。
我喜欢什么?我愿意为之付出多少年?我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就像是哲学的终极三连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
有的人穷尽一生都不一定能悟出这些问题的答案。所以我也不奢求在大三的日子里,能够做到不迷茫。
但起码,我会努力地思考我的迷茫。
因为每一次迷茫都是最好的自省机会。反省自己是否还保持初心,反省来时的路有没有留下太多遗憾;思考未来要如何继续,憧憬未来更美丽的风景。
5
反复的心绪
我们的迷茫可能只是来自于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细节,而同样,感动也往往源于一瞬。
心情就像过山车一般上下翻腾。前一秒还因为在运动会上拿了奖牌而感到高兴,下一秒就因为点开了学院的奖学金汇总表,发现没有自己的名字而失落。
无穷无尽的反事实推理接踵而至:如果上学期,我在专业课上再努力一点,是不是就可以评上奖了……如果时间可以重来该多好,我一定好好做大作业……
可是,哪有这么多如果?时间还是从我的指尖,一滴一滴地溜走了。
看到这,是不是觉得有点丧……可这就是一个大三学生最真实的心声。
我们总看到令人热血沸腾的光鲜事迹,却忽视了在校园里,还有许许多多默默无闻的人,在度过独特而平凡的大学生活。我也是其中之一。
现在,我仍会有很多很多的迷茫时刻。
但我还是会坚定地走下去,一步一步走好脚下的路。
剩下的,都交给时间去回答。
- END -
编辑:小芦
责任编辑:小眺
封面、插图:《凪的新生活》、小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