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面对这份“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他们选择“活在当下”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简单心理 Author 简单心理APP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关注“辅导员娘亲”

再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设为星标”

提到人生的“至暗时刻”,你会想到什么?

在豆瓣话题“你是如何熬过人生中那些‘至暗时刻’的?”,很多人分享自己的真实经历:

  • 父母离异;

  • 突然被裁员,不敢告诉家人,假装还在上班;

  • 生日前一天检查出了肿瘤;

  • 每天需要跟自杀念头博弈的抑郁症……


让人不由得想起《少有人走的路》里的那句话:人生苦难重重。


图/Unsplash


而对有些家庭来说,至暗时刻意味着:孩子的疾病和漫长的求医之路。


11岁的婷婷是今年被确诊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年初,她脸色蜡黄,妈妈觉得不对劲,去医院,她的血红蛋白只有28个(正常人最低也要160),地方医院拒收,辗转来了上海的医院。


婷婷妈妈想不通好好的孩子为什么会得这样的病。病情时好时坏,有时候刚好了三四天,又接到医生的病危通知书,按她自己的话说,那段时间自己常常在“崩溃和窃喜的边缘”。



2019年,2岁多的多多第一次发现神经母细胞瘤,这之后,多多爸妈放弃了美发行业的工作,带孩子踏上了异地求医之路。两年多,多多做了4次手术,今年又复发了,打针和治疗是他日常的挑战。


而他们在求医之路上,都入住了为异地求医家庭提供免费居所的公益组织——“麦当劳叔叔之家”。


刘老师是麦当劳叔叔之家的工作人员,当时去面试之前,她先生问她:“你确定要去吗?”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先生怕她每天面对那些孩子,情感上承受不了。


她还是去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自己的女儿在2015年意外去世了,她觉得自己可能会比其他人更能理解那些家长的想法:虽然经历不同,但“失去孩子的感受是一样的。”


出乎她的意料,这里的气氛并不比其他地方缺少欢声笑语。多多喜欢玩恐龙,他把疾病称为“小怪兽”,每次去治疗,就是去打小怪兽;婷婷喜欢折纸、画画,然后把自己的画送给老师;多多爸妈会给其他家长和小朋友理发,对于这些患病孩子的父母,病友间的鼓励是一种重要的安慰,多多爸说,“就像找到家人的那种感觉。”



“活在当下”,这是很多家长都会提到的一个词。有太多的不确定和不能掌控的事情,但跟孩子在一起的这一刻,是真实的。刘老师不喜欢跟家长谈论自己的经历,但有时候她会跟他们聊:


“人生中,意外真正来临的那些时候,你是没办法提前知道的。但既然孩子在,陪伴就是最重要的。你陪在他身边,不管时间有多长,起码我们共同拥有这一刻。”



麦当劳叔叔之家纪录片《爱是最好的“治愈”》




心理弹性:应对重大挫折的心理技巧


对于住在麦当劳叔叔之家的家庭来说,“活在当下”是一种共识:一家人在一起,在陌生的地方重新建立一个“家”,一起面对,一起创造生活中的美感和快乐,这就是“活在当下”。


从心理学的角度,之所以能够“活在当下”,可能是得益于一项重要的心理能力——心理弹性(resilience)。根据APA(美国心理学会),这是在面对逆境、创伤和重大经济精神压力时,一种正向的适应能力。它帮助人们找到不确定中可控的部分,更深入地思考自己的生活,并达成深刻的自我成长。


在麦当劳叔叔之家,焦虑和恐惧是真实存在的,但它不是生活的全部。工作人员可乐姐姐收藏着很多孩子们画的画,一笔一画都很生动,她觉得这是他们释放内心情绪的一种方式——小朋友们整天待在封闭的病房里,父母的焦虑和恐惧即使尽力掩饰,也会被他们敏感地觉察到。认真地注视窗外,把这些风景画出来,不安和孤独就有了一个安放的空间。



在最难的时候,帮助到一个人的,就是这一个个小小的出口。下面是一些应对人生重大挫折的心理技巧,如果你也处在人生的至暗时刻,希望它能为你提供一些“出口”:


一、激进接纳:这是事实,很糟糕,但我接受


激进接纳的概念最早起源于辨证行为疗法(DBT),由心理学家玛莎·林汉于1993年提出。它的核心观点是:


面对重大的人生变故,要做到接纳是很难的,但我们可以通过接纳,避免把精力消耗在跟事实的对抗上,这能让痛苦的情绪得以流动,避免负面情绪对人的伤害。


1)识别“不接受”的想法


当处于痛苦情绪时,尝试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看到其中“不接受”的声音:


“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这不公平”。

“为什么这种事会发生在我身上?”

“我做错了什么导致了这个结果?”


告诉自己,产生这种感觉是很正常的。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


2)观察和承认痛苦


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观察者,尝试观察和描述自己此时此地的情绪和感觉,这能让你更冷静地看待它们。


3)练习接纳


尝试跟自己对话,问问自己:


假设你已经接受了这件事情,你可以去做点什么?


把可以做的具体行动一条条写下来,然后去做。


要说明的是,“激进接纳”并不是让你“感恩苦难”,而是通过正视真实存在的痛苦,让情绪被看见。避免逃避痛苦带来更大的痛苦。


二、建立稳定的社会支持系统:跟人在一起


不管对于孩子还是成年人,关系都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发现:


  • 稳定的社会支持可以改善心理健康、减少压力,继而培养生命的意义感(Cohen ,2004)。

  • 支持性社会关系可能会引发一些良性的身体反应(例如,降低血压、心率和应激激素),从而提升一个人的健康水平(Uchino, 2006)。

  • 特定的社会关系可以培养出一种责任感,让人更加关爱自己和他人,这会促使一个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进行促进自身健康的行为(Nock ,1998)。



创伤性的事件很容易导致自我孤立,难以感受到来自他人的支持。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主动的行为为自己争取社会支持:


1)列出关键时刻,你能够依赖和求助的人的名单,并写下他们能够提供的支持:比如重要家人、朋友,社会组织、心理咨询师等等。


2)给自己创立一个“每日联结目标”,马上就能做到的那种,比如:每周跟家人吃一次饭;每天跟伴侣有10分钟不受打扰的闲聊。


3)孩子的社会关系也不能被忽视,如果你是家长,多创造孩子跟同龄人交流的环境,多跟他聊聊关于朋友的话题,帮助和鼓励孩子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对他的心理能力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三、稳定的物理空间:营造自己的“舒适区”(comfort zone )


环境心理学认为,物质环境在创造我们生活的秩序感和意义感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也会塑造一个人关于自我的认知。有研究发现,那些花更多时间给自己建立“家的感觉”的人,会发展出更好的心理功能,包括更有效处理压力、焦虑等情绪,并应对变化。


1)如果你正处于不确定中,可以用能够给自己安定感和意义感的物品布置你的房间,比如:家人的照片,重要他人的礼物……它们会提醒你什么是重要的,并带给你应对变化的能量。


2)你还可以在所在的城市创造几个“属于自己的角落”:比如某个书店,某个咖啡馆……心情不好,或者要应对重大压力的时候就去那里跟自己待会。




麦当劳叔叔之家:家以外的家


对于异地求医的父母来说,麦当劳叔叔之家就是这么一个稳定的物理空间。这是一个从1974年成立于美国的全球性公益项目,为异地就医的病童家庭提供一个距医院仅数分钟路程的“家以外的家”。


在内地,湖南和上海已经成立了麦当劳叔叔之家,北京也将在 9 月份迎来第一家。



这是一个能够给你安全感的物理居所:


规范的卫生清洁标准、能够容纳两个成人两个孩子的独卫房间、公共厨房、洗衣房和游戏区。让刚来到陌生城市的父母和孩子更快找到归属感。


这是一个父母获得社会支持的地方:


定期邀请医生进行健康知识分享;


定期组织茶话会,请家长们破冰交流;


对于只有妈妈一个人照顾孩子的家庭,工作人员会配对“妈妈互助小组”,让妈妈们互相提供支持。


这是一个帮孩子发展各项心理能力的地方:


每周定期组织一次爱心小课堂,教孩子画画、粘土、摄影、拉琴,让这些因为疾病不能去学校的孩子,也能交到朋友、有更丰富的生活。


不确定是人生的常态,对这些家庭来说,它意味着被彻底改变的生活轨迹、在重大压力下的选择、对分离和失去的恐惧,正是在这些重压之下,我们发现人的心理韧性是多么强大,它提供了一种选择:


有那么多不能掌控的,但我们仍然可以做点什么,让这段时光变得有那么一点点不一样。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编辑:夏锦浩
责任编辑:冯佳瑞


推荐阅读
1.在大学,如何遇到更好的自己?
2.吃货福利又来了,这一次中奖的就是你!

3.别再给我发“绝绝子”了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