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头条】(改革开放40年)购物方式变化见证时代变迁

锡林浩特市购物方式的40年变化

从柜台到超市,到大卖场、购物中心,再到城市综合体、网上购物,改革开放40年来,锡林浩特市的商贸流通行业飞速发展,市场结构深刻变化,商圈不断繁荣,这让老百姓的消费体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也让城市品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让我们跟随镜头一起回顾过去,从购物方式的变化中感受时代的变迁。


粮票、粮证

 在计划经济时代,国营商业占主导地位。1959年8月,建成锡林浩特市联营商店,1968年,贝子庙商店(红旗商店)开始营业,1970年成立锡林百货商店(东风商店),1958年到1978年的21年中,锡林浩特市物资极度匮乏,大到买辆自行车,小到买一斤肉,你手里除了有“票”,还得在国营商店门前排长队。而今天,“吃饭凭粮票、穿衣凭布票”的日子成了杨玉金老人尘封的回忆。


百货大楼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拉开,伴随着全国上下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大潮,80年代的锡林浩特国营商店、集体商店、个体商店开始逐渐增多,基本形成了以额尔敦路为主的商圈,零售企业有了很大的发展,锡林浩特建成综合经营的比较大型的百货大楼。那时候,十几处商业网点承担着全市人民的生活所需,国有商业依然处于沟通城乡商品交流、繁荣市场的重要地位。2000年以来,蒙古包楼购物广场、德克隆生活广场、锡林浩特高勒·时代购物广场等大批中型商场、商业中心、批发市场相继建成开业,进一步繁荣了市场、方便了居民。


面对面服务与自选式售货


早上八点半,高继革开始了在商场里一天的忙碌,这是她工作的第33个年头,而她所在的百货大楼也已经陪伴锡市市民走过了35年。百货大楼的前身是锡林浩特市联营商店,1983年,联营商店迁址到新建成的百货大楼,规模比原先大了一倍,成为一座地标式建筑。小到买纽扣、锅碗瓢盆,大到买五金家电,逛大楼成为老百姓心中时髦的象征,很多年轻姑娘的理想工作就是当一名商场售货员,当时,十几岁的高继革来百货大楼做了一名针织组柜台的售货员。



    4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零售业创新突破。而近年来电子商务的突飞猛进,老百姓的消费观念和方式迎来了一次大变革。 “网购”成为一种时尚,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加入到网购群体当中。

小艳是一位媒体编辑,平时工作忙,很少有逛街购物的时间,说起购物方式,她说:“当然是网购啊,无论是衣服、鞋、包还是吃的、用的都是在天猫啊、唯品会上购买,比如说最近的双十一,双十二买了好多东西,方便又及时。平时吃饭也会点外卖,用手机下载一个APP,‘美团’、‘饿了吗’很快就会将你需要的美食送上门来。”


  足不出户收货快!网购让生活更方便


消费方式也多种多样,超市、实体店甚至路边小摊都开启了互联网移动支付模式,移动支付平台对人们的日常影响逐渐加大,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等成为消费者较多采用的支付方式。人们可以尽情享受购物的乐趣。手心汗津津捏着粮票糖票排队购物、揣着钱也难买钟爱物品的年代,已尘封在历史记忆里。


策划:马明

记者:姹娜

编辑:张淑敏

推荐阅读

【头条】不寻常一幕!庆祝大会上的这些细节,你注意到了吗?

【头条】私自安装循环泵属违规行为 热了自家,凉了四邻

【头条】好消息!北热源厂即将启动,这些地方居民家中温度有望得到改善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