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大卫·克里斯特尔的观点
“跨越鸿沟”的概念并非笔者首创。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行了“濒危语言国际专家会议”,这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与会者包括各国濒危语言基金组织代表、重大语言学机构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濒危语言专家组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濒危语言情报交流中心负责人、部分国家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人以及专家学者。著名国际语言学家大卫·克里斯特尔(2006)发表了题为Crossing the Great Divide: Language Endangerment and Public Awareness(跨越鸿沟:语言濒危与公众意识)的主题报告,他认为,要开展语言保护工作,需要具备三方面的条件:一是“由下而上”的关注,即社会大众的语言自觉意识;二是“由上至下”的关注,即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三是资金。针对第一方面的问题,他指出,当时只有约四分之一的人知道有语言消亡这种现象,而能够真正意识到这个问题及其严重性的人则更少。“认为地球上只有一种语言才能保证人类相互理解并建立一个和平的世界——人们仍然普遍相信《圣经》里的巴比通天塔神话。而且,在没有意识到语言危机的民众中,多数人还是这个世界舆论的主导者——如新闻记者、政治家、媒体从业者和实业家等。”他所谓的“鸿沟”,就是指“学术研究者和普通大众之间对这些问题在认识上存在的巨大差距”。
那么如何跨越鸿沟呢?克里斯特尔提出了四种主要的方式,即媒体、艺术、互联网、学校课程。他介绍了欧洲国家在这些方面的实践和努力,总的来说,鲜有成功的例子。例如纪录片、专题片的拍摄计划屡屡受挫,无一实现。文学艺术中表现语言消亡主题的作品和产品(例如小说、戏剧、诗歌、绘画、摄影、歌曲、广播电视节目等等)屈指可数,以至于促使克里斯特尔本人拿起笔来,编写了一个名为《最后的母语人》的剧本,但结果仍然是没人排演。而互联网在当时尚未普及,作用有限。至于学校,他注意到英国已将语言消亡问题列入16岁学生的考试大纲,不过他认为16岁才知道此事为时已晚。虽然总体情况令人悲观,但他坚持认为跨越鸿沟的机会很多,而其中最重要的途径是艺术,他说:“艺术是巨大的、未利用的资源”,“艺术家的力量不可估量”,“我们最佳的潜在盟友就是艺术家”,“语言学家和艺术家携起手来,才是构筑桥梁、跨越‘鸿沟’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