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典藏|澳门后记

王莉宁 语宝 2021-12-26

跨海大桥


2010年暑假,曹志耘老师带领我们筹划实施“中国方言文化典藏”(以下称为“典藏”)项目,拟对全国各地的方言文化进行抢救性的调查和保存。恰逢澳门理工学院与北京语言大学、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合作成立了澳门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以澳门语言文化的调查研究为己任,在此机缘之下,澳门成了典藏项目的第一个调查点。天时、地利、人和兼备,才让既非母语者、也非当地定居者的我走进澳门,在多方协助下编写完成了这本图册。

典藏课题中的“方言文化”,是指用特殊方言形式表达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现象,包括地方名物、民俗活动、口彩禁忌、俗语谚语、民间文艺等。由于其调查内容涉及一年之中的各种节日节令,部分文化现象需深度参与当地人的生活之中才能获得数据,还要使用先进的音像摄录手段进行数据保存,故需多次赴澳进行实地调查或核对,回京之后还要进行大量的资料整理和归档工作,研究任务艰巨。幸好在此过程中得到了澳门理工学院澳门语言文化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研究中心和周荐教授为我提供了音像摄录所需的场地以及赴澳期间的住处,协助我在澳门理工学院印刷出版了《澳門方言文化典藏圖冊》(繁体字版,用于结项),并应允我经修改增补后在内地正式出版本书。为此,我在原有基础上做了大量的语料补充调查工作,增加了“说唱表演”“索引”“调查手记”等章节,补充了部分词条和图片,并附加音像材料,使其成为“EP同步版”。此外,感谢澳门大学邵朝阳博士对我的调查工作有求必应,并为我联系了理想的发音人;感谢发音人邝荣发先生精诚配合调查和摄录工作;感谢澳门大学的黄梁君同学提供了婚礼和部分名物的照片;感谢杨璧菀、杨慧君通力合作,协助完成了大量的拍摄任务。

这些年来,我的老师曹志耘教授一直在身体力行地实践学术转型,力求从“为了学术而学术”的学理研究中走出去,做面向实际问题、面向社会大众、面向国家需求的研究。我和刘晓海等同仁一起,与曹老师共同思考、探索、创新、改变,从“汉语方言地图集”“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到“中国方言文化典藏”和“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不知不觉已走了十年时间。特别是近五年来,我们的时间、精力大量投入到重大工程项目论证、各类规范制定,调查表编写,语言资源数字化、音像化、社会化以及科研事务管理等方面,很多领域都需从零开始,头绪繁杂,遇到的难题不计其数。我记不清有多少次因观点不同而争辩得面红耳赤,有多少次觉得难以坚持下去而想着回到学理研究中去算了,有多少次淡然应对一些同行质疑“这算科研成果吗”,而后又毅然决然地坚持下去……在此期间,有曾经的志同道合者离开,也有新鲜力量加入,我依然不敢懈怠,紧跟着前方拓荒人的步伐大步流星地奔跑,痛并快乐着。如今,包括澳门在内的典藏第一辑图册即将问世,与过去写学术论文时渴望得到业内人士首肯的心情不同,我更希望典藏图册能成为语言学专业以外的人敢于甚至乐于翻阅的读物,希望从这些原生态的图像和声音、客观的方言音标转写以及质朴的文笔中,大家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听得见乡音,梦得见乡愁,感受到中国传统方言文化的魅力。

最后,由于时间、精力有限,本书定有不尽完善之处,敬请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王莉宁

2016年2月4日

于北京

扫一扫购买“中国语言文化典藏”

敬请期待其他卷次上市!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