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潮州调查手记
潮州,这方座落在广东最东部,与福建接壤的土地,因其历史文化及地域的特点,中原很多古老的传统都沉淀在这里。我虽是出生在潮州毗邻的揭阳,然而这儿同样也有着与潮州相似的文化习俗,同属于潮汕文化。作为潮汕这个大家庭里的一份子,虽很小的时候就不在这里成长,但在外的母亲几乎每日都要烧香拜土地神,到了初一十五时则要祭灶神;而父亲逢年过节也常拖家带口地把我们拉回老家。耳闻目染,我不时地也要跟着母亲虔诚地许着愿,说着“保护顺顺”;随着父亲访亲走友,听到小巷外一声声沧桑的“草馃、草馃”吆喝。几许的兴盛,几许的衰落,承载着这一文化起伏跌宕、消变演化,也潜移默化了我对她的认识。
一、课题开始的缘由
2012年1月,应中山大学庄初升教授的邀请,我加入了“潮州方言文化典藏”这个课题组。刚加入时并没意识到任务的庞大与繁重,一心只等着分配任务慢慢做就好了。当年暑假,因庄老师心脏手术,整个课题突然直接空降到了我身上。我并不是一个善于总领与主持的人,一瞬间“亚历山大”。无奈之下,“胡子眉毛一把抓”,抓了几个正准备升大二的本科生,大家叽叽喳喳地商量了三番四次,就正式开始了我们略有计划,但又时常见步走步的田野调查。
二、我的团队和我们的调查一二
2012年的冬至是我们筹划的第一次集体的大型摄像调查。在潮州,冬至叫“冬节”,不亚于过小年,冬至的活动在当地相当丰富,因而也是课题中需要重点拍摄的部分,需要连续几天的拍摄。对于这个活动,早在当年上半年时我就开始筹划。但适时恰值肚中小宝宝诞生不久,哺乳期的我实在割舍不下,虽已联系了各方面的工作,安排好学生帮忙,但毕竟是第一次大型拍摄活动,学生们又基本没有经验,没有老师坐镇,“群龙无首”的感觉可能让他们忐忑不安,这也让我犹豫不决,急得像热锅蚂蚁的蚂蚁。这时,对摄影有所研究的老公主动请缨,我喜出望外,还道是他摄像才能深藏不露。但却只见他不断摆弄着DV,然后很有信心地说道:“这不学学就会了嘛。”接着便带着各种器材坐上大巴出发了。师公出马,学生们眼前一亮,随之雀跃起来,当晚大家便在潮州市区牌坊街的一户人家中通宵进行了一场隆重的冬至家祭拍摄。由于当晚拍摄意外的成功,大家信心倍增,第二 天早上又继续跳跃着坐着车来到西林村,参加了当地一个大型游神活动“营老爷”,在你推我挤的人群中,大家随着游行队伍行走于各个村落,稳举摄像机,爽快按下快门,顺利将活动拍摄下来。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组合,但效果远超我们计划,冬至的所有调查就在这几天全部一次完成。这一炮的打响也孕育了后来的许多拍摄。
10-1参加冬至家祭的学生们
当然,有些活动并不只拍了一次,譬如中元节的普度活动,2013年拍摄时并没意识到活动的珍贵性和丰富性,大家仅参与了夜晚放水灯的部分,而拍出来的照片也并不十分理想。原本以为没机会重新再拍摄了,但最后却因为书稿需要不断编辑修改,定稿的时间拉过了2014年的中元节,这也让我们有了第二次拍摄的机会。在这次普度到来之前,我们收集了各方面的资料,不断打电话“骚扰”活动的负责人,派学生三番五次地到现场侦查,以确保活动如期并按计划进行。因为有了第一次的经验,也已了解到普度场面繁杂,深知自己摄像技术不是一般地“菜”,为了最终能够获得较全的活动材料,我们搬来救兵,先后动用了三部摄像机和一部小DV,外加一部相机,做好全方位拍摄的准备。当地的村民也非常的热情,请我们喝茶,吃点心,还跟我们讲述普度各方面的事项,提醒我们千万不要犯的禁忌。虽听得我们毛骨悚然,但也让我们深刻明白尊重信仰、入乡随俗的重要性。拍摄足足持续了两个白天和一个晚上,为整个中元节的拍摄画上了一个不错的句号。
10-2老人们讲述中元节普度
不断地调查,也能不断地锻炼自己。暑假的一个傍晚,和学生骑车经过一个村子,发现村子里有一个四五十米高的水塔,由于一直找不到制高点拍摄建筑,因而这一发现自然让我们很高兴。我们直接兜到水塔下,却见大门紧锁着,路过的村民告诉我们来的时间不对,于是第二天上午我们再次来到水塔,还真碰到了负责看管的老先生。老人家很热心,请我们喝了杯茶就拿着钥匙打开水塔的门,老人家强调水塔只有在需要清扫的时候才有专人爬上去,一般时候没有人会去爬。来到塔内部往上看,呜,就几条生了锈的壁梯直往上通,我们师生两人加上老人家,二女一老,这种排场还真不利。想了想,毕竟是老师,这个身份不能掉格,于是豁了出去,跨上相机,抓住壁梯,开始往上爬,留下学生在脚底下大喊:“加油”。虽算不上特别害怕,但说句老实话,越往高处,每登一步,脚都不自觉地有点抖,手下意识地也抓得特别紧。憋着一口气,还真让我爬到了上面,从塔窗往外看,略感自己多少还是有些居高临下的威武。在塔的内部是拍不到景色的,于是我拖了鞋,爬出塔窗,来到塔的外部。正值大夏天,烈日下,塔顶晒得滚烫,赤着脚踩在上面,感觉脚在冒烟,真有点红烤猪蹄的味道。塔的外部是往下倾斜的,塔檐处有一圈铁栏,几乎是半爬半走地来到塔檐,一手抓住铁栏,我开始找角度拍摄了。但由于实在太烫脚了,只能在塔顶全方位地拍了几分钟,然后像救命似地慢慢爬回了塔的内部。从塔顶往下爬的难度并不比网上爬容易,幸亏自己没有畏高症,下来还算顺利。学生在塔底为我捏了把汉,我做出一个剪刀手的姿势,然后两人欢天喜地地向老人家告别,骑着电动车扬长而去。很多事情可遇不可求,遇到了也只是机会,能否把握住有时也是勇气加一念之差。
10-3攀登水塔
三、调查中的磕磕碰碰
不可否认,在拍摄的过程中,我们碰到过不少让人无可奈何的情况:
有的是临时安排不当。调查中总会碰到一些临时联系上活动,而相机、摄像机这些高级器材数量有限,一时周转不过来。但由于时间的紧迫,我们只能使用快递,几千元的器材总是被我们包裹严严实实地折腾来折腾去。可惜“远水救不了近火”,有时往往会由于地方比较偏僻或其他原因,快递哥哥们飞奔不了救急,于是大家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其他器材替代,或者只能放弃某些环节。这时真恨不得有超能力,能瞬间时空漂移。
有的是学艺不精,技不过关。摄像这门技术真不是什么都调成自动模式就能够顺利进行的。一次在拍摄传统理发时,摄像机突然不能自动对焦了,我们都傻了眼,可学生已完全进入为学术献头发的状态,在理发师的刀下候着了。场景不等人,我们还是抱着侥幸的心理,硬撑着将全过程拍摄下来,边拍边诚心求保佑。而结果,毫无意外地,奇迹什么都没有发生,片子从头到尾朦胧一片,这真让我们有点伤心欲绝。
有的则是天失时地无利人也不和。最经典的就是端午节龙舟赛的拍摄,前前后后共准备了三次。每次活动前我们都写好了活动计划,安排好不同场面的拍摄,但到了当天,不是倾盆大雨取消活动,就是突然通知临时不赛了,一连三年的霉运,导致最终只能在村里的一条小溪边拍到几条悠哉游哉的龙船,跟预期的差距,只能用“内流满面”来形容。
还有的只能说“缺憾也是一种美”。在拍摄“驷马拖车”这一大型建筑时,就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们选择的几座合适的村庄座都落在一片平原上,但村里即便是新建的楼房最高也只有三四层。为了能找到一个合适制高点拍摄,我们尝试着敲开几家村民的家门,爬上村民家的屋顶,还架上了爬梯,抬上了凳子,最终高度也勉强过关了,但是建筑的正前方却被几棵大树手牵着手挡住了。照片出来后,如果不是为了客观,差点想就重金聘请高手将这几棵抢镜头的大树彻底ps掉。
此外,还有各种 “吃闭门羹”、“千寻万找都无获”、“夜间‘鬼魅’拍摄”的情况,但不管怎样,课题始终还是朝着顺利的方向不断前进。
10-4拍摄泥人作品现场
四、调查中的心灵鸡汤
课题整体调查基调是紧张而繁杂,但当中总点缀着许多让人感到释怀的轻快。
在中元节普度活动中,善堂请了一些村民来帮忙,这些村民中不少家境都比较差,在普度尾声,他们将能领到相应的济品,这也正是“阴阳施”中“阳施”的一部分。我们拍摄时,这些村民都很好奇,怯怯地问我们照片里面是否有他们。我听了猛然一动,开始为这些工作的村民们按下快门。第二天我们拿着洗好的照片拿个这些村民们,村民们露出了满足的笑容,更加卖力地工作。一瞬间我们大家也开怀起来,照片留住地不仅仅是当地人们的身影,更重要的是它让人们感受到了自己真实地生活在这一文化里,我想,课题另种魅力也莫过于此。
还有我们的小吃食品拍摄,这可能是整个课题中大家最喜欢的任务了,也算是能够犒劳学生们的最直接方式,因为这时大家可以堂而皇之地用“公款吃喝”。于是,总能听到学生们兴高采烈地嚷嚷道:“老师,老师,告诉你,真的很好吃,下次带你来吃!”听着这些清脆单纯的声音,作为老师,其实心中充满的是感激。我在潮州并无亲戚,这个课题对于我来说,其实困难是蛮大的。多亏了身边这群愿意与我一道奔跑折腾的学生,托这些学生的福,我也因此在他们的家中品尝到了各位妈妈们的爱心饭菜,打包了很多“温暖牌”点心特产,大饱口福。
课题中除了学会了不少电脑技术、摄影摄像技术外,于我而言,还有一个最大的成绩,就是在学生的教导下,学会了开摩托、骑电动。但由于车技不精,非常惭愧,很多时候都是个头比我矮小的学生搭着我这个高大的老师出门调查。无论是骑车还是被载,在田野中始终飘洒着师生们的轻快与欢乐。
点点滴滴的喜乐哀怒,一步一个脚印的寻觅,来之不易的每张照片每段视频,只为记录着万千世界中瞬息万变的方言文化。无论是明天即将消亡的,还是仍旧能够倔強存活下去的,我们深信,这种记录也将随着方言文化的存在而生生不息。
扫一扫购买“中国语言文化典藏”
敬请期待其他卷次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