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典藏|怀集调查手记

杨璧菀 语宝 2021-12-26

怀集县地处粤西北地区,西边与广西接壤,北边与连山、连南、阳山接壤。今天的怀集县在古代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划:怀集县、永固县和洊水县。今天怀集方言也三分为上坊话、下坊话和标话,三种话鼎足而立。南朝刘宋元嘉十三年(436年),从南海郡四会县银屯乡分立出怀集县,属绥建郡,地望约为今县境的中部和东部(相当于今下坊话地区)。南朝刘宋年间(424~453年),从苍梧郡封阳县分立永固县,地望为今县境的西南部(相当于今标话地区)。南齐期间(479~502年),从封阳县分立游安县,属临贺郡,地望约今县西部、西北部(相当于今上坊话地区)。怀集自置县以来其名一直沿用,是两广为数不多的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大县之一。《怀集县志》中的《怀集县名考》称:“怀集之名,怀者安抚也,集者安定也,通过置县进行安抚而达到安定,从而稳固统治。”这是因为:怀集县古为南粤地,时称南蛮。秦统一全国,置南海郡,怀集归所属。至刘宋元嘉时,怀集仍属待开发的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虽“民瑶杂居”,但汉人不多,民族矛盾并不突出。“怀集县”“永固县”这两个县名都是古代置县时所立下来的,表现出统治者希望通过安抚手段,达到统治边远地区或少数民族地区的目的。

2011年11月,曹老师主持的“中国方言文化典藏”项目正式获得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我的母语是怀集粤语下坊话,曹老师让我做怀集一个点的典藏,我欣然接受任务。因为某种语言或方言未来十几年甚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还有人会说,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唱当地歌谣和会说民间故事的老人年纪越来越大,记忆力越来越差,到最后无法提供完整的歌谣和故事。同时,代表着当地的文化、曾经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民间实物用具、风俗仪式等,在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急剧地消失,与这些事物联系在一起的词汇、故事也逐渐被人们遗忘,因此,非常有必要用现代的技术手段记录下来。此时我在贺州学院工作,回怀集只需两三个小时,有单反相机和高清摄录机,调查条件非常便利。于是,2012年1月20日正月初八,我就回老家坳仔罗大调查了,一直调查到2月11日。先开始文化调查,请1954年出生的三哥做发音人,把调查条目从头到尾问了一遍,心里有了底,然后拍了一些生活用品、农具等实物的照片。主要的协助人是老家罗大村的杨会友。我叫他的爸爸为二哥,按排行他是我的侄子。他1969年出生,乡村医生,很热心的一个人,对我的工作很支持。我从学校借了一个相机给他用,这样农村里各种活动他随时就可以拍。于是他就帮我拍到了很多农村生产劳动的场景,例如上山砍竹子,摘蘑菇,找竹笋,下田耕地、耙田等等。他也非常好学,学会了用相机拍照、录像,用电脑保存照片等。

典藏与一般的语言调查不同,更加关注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红白喜事等民俗活动是重头戏。下面我就说说我录制的婚礼、丧礼、建祠堂等情况。 

婚礼

2012年2月11-12日,老家对面的人家蔡氏补办婚礼。因为有两个小孩了,女方是阳山县的,所以只在男方办婚礼,比较简单。男方结婚前一个晚上要举办“出花园”仪式。因为小时候淋花时许下的愿,现在要举行隆重的仪式“大淋花”去还愿,要杀猪,要请四位法师唱整个晚上。主人家在旁边不时地添香加烛,当南么佬口里说出祝福语的时候,还要附和。晚上六点就开始唱了,唱的都是经文,我们听不懂,大家在打瞌睡。好在南么佬手舞足蹈,偶尔吹牛角,吹唢呐,敲锣打鼓,使我们偶尔振奋一下精神。十点多的时候,有两个竟然开始对唱,像猜谜语一样。唱的歌词我们大致能听懂,就觉得很有意思。例如,“何乜出屋叫唔出,何乜出屋叫唔返什么东西要它出去却叫不出来,什么东西出去了叫不回来。”“热头出屋叫唔出啊,火烟出屋叫唔返啊太阳要它出去却叫不出来,火烟出去了叫不回来。”“何乜见人叫唔应啊,何乜听声啊唔见人什么东西能看见人却叫他不应,什么东西能听到声音却看不见人。”“相片见人叫唔应啊,电话听声唔见人啊相片能看见人的样子却叫他不应,电话能听到人的声音却看不见人。”可见,这两句是近几十年新编的,把“相片”“电话”也放进去了。这次没有带脚架,右手举着摄录机很累,到凌晨一点多的时候很冷,我熬不下去了,回去睡觉了,以为以后会有机会录。后来才知道,出花园做“小淋花”的比较多,做“大淋花”的很少,这次没有录完整,有点遗憾。

因为那次婚礼比较简单,所以要再拍一场完整一点的婚礼。杨会友告诉我坳仔罗大他的表弟要补办婚礼。俗话说要“拜公太”即拜祖先以后才算是正式结婚。日子定在八月十六。于是,2013年9月19日八月十五中秋节晚上,我在怀城家里吃完饭,我弟开车送我到坳仔罗大。晚上要“出花园”,只不过是“小淋花”,请了两个南么佬来做法事,做到半夜一点多就做完了。第二天新郎去接亲,实际上新娘已经在车上,现在跟着新郎一起回坳仔仙溪的娘家。我坐在一辆吉普车里,刚好车顶有天窗,我就让司机开了天窗,站在座位上拍了一下车队和沿路的风景,感觉就像专业的摄影师一样。有一个关键的场景,幸好杨会友跑得快,帮我拍摄到了。夫妇俩拜了女方祖先之后,出大门口,要举行一个仪式叫“跨老裤”。因为新娘比她的哥哥先举办婚礼,就买了一条新裤子给哥哥。婚礼时派两个人在门口高举那条新裤子,然后要新婚夫妇从裤子底下经过。怀集下坊话“裤”与“富”同音,“跨老裤”即“跨老富”,象征富贵。这场婚礼虽然是补办的婚礼,但基本上还是按照传统的程序去做的。现在有的婚礼很多仪式都简化或西化了。例如,我弟比我早结婚,当年他结婚的时候也买了一条新裤子给我,但是是在酒店办的喜酒,也没有要他们在裤子下面走过。所以这场婚礼我还是觉得挺满意的。后来我们给他们做了一个婚礼录像光盘,洗了一些照片送给他们,主人家非常高兴。

丧礼

2013年2月25日,我刚回贺州几天,杨会友打电话告诉我村里有一件丧事,有一个老人去世了,享年91岁。这一家跟我们很熟,老人的侄女就是杨会友的母亲。他的二女儿是我大哥的儿媳。主持丧礼的人,杨会友称作舅父,比较通情达理,说是可以拍摄。26日下午开始做法事。于是,26日早上我准备坐贺州到怀集的班车回去,谁知接到了会友的电话,说那户人家有的亲人不愿意给人拍,说丧礼不是什么好事情,不应该拿相机去拍。我说即使不让拍我也要回去看看,因为我从来没有参加过一场丧礼。下午四点多,我先到了杨会友家,他带我到了主人家,南么佬已经在做准备工作了,剪纸,写字,画各种各样的符。我们跟主人家打了招呼,然后坐下来跟南么佬聊。有一个是“师傅头”,即四人中资格最老的人。他姓陈,和颜面善,我问他做法事的经书可不可以给我用相机拍下来,他笑着说可以,然后问我有什么用。我说我是来学习的,有的人办的婚礼已经西化了,穿婚纱,在酒店吃饭。而丧礼是传统文化,举行的仪式还是跟以前的一样,原来怎么做的还是要怎么做,很传统。我问他们,做法事的时候,我能不能拿摄录机来拍他们念经的样子。他们说可以,还说以前国民党时期,坳仔有一个军官去世,丧礼过程全程拍下来了。杨会友的妻子说,在她老家中洲,如果老人家九十多岁才去世,就是长寿、有福之人。全村的人都会过来帮忙、吃饭,讨要长寿老人的裤子,分饭桌的碗,沾沾福气,希望会健康长寿。后来,我们就拿出摄录机来拍,这样一直拍摄到第二天中午。丧事结束,主人家就“做好事”,杀鸡拜神,吃汤圆,象征以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次丧礼我给了主人家一个三百元的红包。下午到杨会友家睡觉。睡了一觉,迷迷糊糊,我就把摄录机的录像复制到电脑上,又去睡觉了。起来后以为全部复制完了,我就清空摄录机里面的内容。我回怀城之后才发现有些视频没有复制到电脑上,而摄录机已经没有录像了。这后来我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尝试修复摄录机里面的数据,网上下载了好几个数据恢复的软件,试了都不行。还拿摄录机到广州太平洋电脑城去找专业人士,他们也说没有办法。这是我下乡调查时发生的最遗憾的一件事情,给我的教训非常深刻,后来一直等机会想再补拍一场丧礼,但是一直没有等到。

舂白糍

2013年2月8日(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我回老家拍舂白糍。他们知道我特意要回来拍摄用碓舂白糍的场景,就把那个十多年没用的碓洗干净,只找到了一根舂杵,就又去别人家借了一条舂杵。我们是几户人家一起舂的,大人小孩都很高兴,所有的人都出来看。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回家了,帮忙舂糍粑。因为没有舂过白糍,舂白糍的姿势不正确,他们轮番上阵,个个都喊累,有的舂得手都起泡了。爷爷辈的男人就亲自上场,教他们怎么站,怎么握舂杵,怎么用力,两个人怎么配合。我以前也没有见过舂糍粑,于是忍不住也上去和他们一起舂,真的很累。妇女们就围着桌子做白糍,偶尔扯一小团舂好的粉团给站在旁边看的小孩吃。现在为图方便,舂白糍的人越来越少了,改用糯米粉做白糍,但大家都说舂出来的白糍才好吃,咀嚼起来有滋味,而用米粉做的软绵绵的,没有味道。

春节舂白糍

建祠堂

清明节我回老家罗大村沙江坑拍扫墓活动。晚上,杨会友说仕儒村带头尾冯氏今年要拆了旧祠堂建新祠堂,屋顶要木架结构的。我们就决定第二天专程去带头尾一趟,问理事长能不能拍摄。刚好连日下雨,而且有运竹木的货车出入,那一段山路变得很泥泞,都是黄泥水,杨会友经常两脚踩在水里,以维持摩托车的平衡。骑了一段荒无人烟的山路后,下了车,过小溪。溪水暴涨,我一跳,没跳过去,一只脚掉在水里,整只运动鞋都湿了,沉甸甸的。然后就走山路。山路很窄,很久没有人走了,有蜘蛛网,而且草上有很多水珠。杨会友在前面开路,他拿了条棍子,不时地挥舞着。到了理事的家里,我就借了一双拖鞋穿上。理事长以前做过生产队的队长,大家叫他队长,我们也跟着这样称呼。队长召集了其他理事来,大家表示很欢迎,希望我们把建祠堂的全程拍摄下来。我们答应将来给他们刻录成光碟。他们拿出请地理先生写的“吉课”给我们看,那是一张红纸,列有建房子各个程序的名称和吉日良辰。我们用相机拍下来,以后就按照上面定下的好日子过来拍摄。

5月14日(农历四月初五日)请梁修梁。杨会友自己家里要建房子,今天没有空。他和另一个侄子分别骑一辆摩托车送我和梁文相到小溪边,我们自己步行到带头尾。他们提着斧头、锯等工具八点钟就到了山上,在选好的挺拨高大的杉树前等候。八点半时辰一到,就开始砍树。十几棵如水桶般粗大、两三层楼高的杉树轰然倒下。砍去小枝条以后,大树干就由十个男人齐心协力抬下山,偶尔小心翼翼地换肩头。人心齐泰山移。我不禁由衷地感慨,带头尾山沟沟里的冯氏,人口只有二百多人,竟能重修祠堂,有些人口多的大族都未必能做到。这也是队长冯要芳和一群热心的理事成员不计酬劳,不怕辛苦的结果。

众人合力抬杉树

2013年8月26日,带头尾冯氏祠堂行墙安门,升梁。我弟刚好有空,就载我和梁文相到下乡带头尾。仕儒村的水泥公路很早就通了,但是只通到仕儒村委就没有了。过了仕儒村委,就是石头路,凹凸不平,坑坑洼洼,连日暴雨,路上都是黄泥浆。我弟的小轿车底盘比较低,碰了两次石头,没办法往前开了,我们就下车,打电话叫理事安排两辆摩托车出来接。进带头尾的山路非常颠簸,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他们出行难的烦恼。怪不得他们常常抱怨有关部门没有帮他们修好路。转眼到了10月6日,要拍实梁和钉长生桷活动。我和梁文相坐车从贺州到了怀城,再坐公共汽车到仕儒坑口。理事安排了一辆吉普车载我们进去,并请我们用摄录机把路况全程拍下来。他们要往上级反映这个问题。后来我们就把这段路况的视频刻录了一个光盘送给他们。

拍摄行墙上梁活动

这样到了2013年农历年底,我们还去录制了祠堂“返火”仪式。建祠堂的一系列活动都被我们用摄录机记录下来了。

凤岗哭嫁歌

2013年6月27日,我们去凤岗孔洞调查。凤岗在怀集东部山区,与阳山县接壤。在文联副主席谭上洲的帮助下,我们联系到了凤岗孔洞人花姐。她开车带我们到孔洞。凤岗到孔洞的公路很平坦,但是很窄,沿路都是青山绿水。见了成校长、村支书和她的兄弟等人,她交代他们尽力协助我们的工作。成校长等人给我们提供了一些资料,并带我们参观了古建筑。孔洞有著名的明清古建筑群,有德惠成公祠、观音堂、孔乡书院和裕后楼等古建筑。我们很惊讶,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运这么多的大石头,在高山间建造出这么结实的建筑,真的很不容易。完成房屋建筑的拍摄后,我问他们有没有人会唱山歌或出嫁歌。他们说,山歌就没有人会唱了,出嫁歌应该有几个阿婆还会唱。他们是叫“叹嫁歌”。出嫁时新娘依次唱祖先、哥哥、嫂子、外公外婆、妈妈、姐姐等不同的对象。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叙述亲人之间的情谊。由于出嫁歌的演唱者家庭背景不同,所以有时候即兴发挥,唱出来的歌词也不同。下午他们就帮我找来了几个老年妇女来唱。几个阿婆三四十年没有唱了,很多歌词忘记了,只是偶尔想起一两句,加上很多人围观,他们不好意思唱,唱得断断续续。我们就在孔洞住下来,请他们晚上继续唱。先在孔洞小学的办公室里唱了一晚,有五个阿婆来了,还是唱得断断续续。第二天学生要上课,我们就到一个阿婆家里唱。她姓蔡,原来是村里的妇女主任,非常热情,特意拿出自家种的黄豆磨豆浆做水豆腐,然后酿豆腐给我们吃。在整块水豆腐中间挖个小洞,把猪肉、鱼肉剁成肉馅,与一些煮熟的糯米饭搅拌,放进小洞里,再补上一点豆腐,肉馅完全被包在其中。煮的时候,先把豆腐两面煎得金黄,再放一些水去煮。吃饭的时候,她一个劲地劝我们吃。那天晚上来了一个阿婆,叫冯天娣,她70多岁,但耳聪目明,牙齿完好,记忆力也很好,记得很多歌词。她唱的出嫁歌比较完整。后来,她唱自己的母亲,“阿姆啊,你是风水亏房亏着你报= ,姆。就是公太托花唔熟托报= ,姆。风水亏房亏着我爹娘啊。姆啊,我是头上冇兄下冇弟报=,姆。头上冇兄冇弟冇商量啊。……”她想起了母亲的很多事情和自己受到的苦,控制不住,一边唱,一边掉眼泪。她的母亲当初只生了她一个女儿,被父亲嫌弃。父亲另娶了一个妻子,母亲被迫改嫁。改嫁后生了儿子,后来儿子早逝,她成了“五保户”,在穷苦孤独中去世。而父亲娶的第二个妻子却没有为他生儿子。她就像无父无母一样,9岁就开始自己砍柴挣钱糊口。旁边的邓叶妹阿婆安慰她,说自己是童养媳,受的苦更多。另外一个阿婆廖火娇忍不住哭着唱了起来。她是地主的女儿,在那个年代受尽了屈辱。七八十岁的奶奶带着她和弟弟乞讨为生,却被人赶出门口。几个人互相叹苦劝慰,足足唱了40分钟。相比之下,我们现在的生活非常幸福,因此更应该好好珍惜。

唱歌叹苦

经过多次修改,2014年10月我终于把图册和视频等文件上交给课题组了。中国方言文化典藏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我能完成这个项目,能为家乡做贡献,我感到很自豪。 


扫一扫购买“中国语言文化典藏”

敬请期待其他卷次上市!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