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金华调查手记
承担本课题六年来,甘苦备尝,留下了许多令人难忘的瞬间。下面撷取脑海中的两个片段,与读者分享。
故地重游
2013年7月29-30日,浙江方言文化典藏工作会议在浙江师范大学召开。浙江方言文化典藏(纳入“中国方言文化典藏”项目)首批调查点负责人及成员参加。曹志耘老师也专程到会指导。我的合作人曹文进老师也受邀参加。
7月30日,我们一行冒着酷暑,在曹志耘老师和傅惠钧老师的带领下,赴金华汤溪塔石乡进行方言文化考察。由于与会的调查点负责人大多尚未开展调查,因此本次活动可以说是一次实习,使大家在实践中学习和领会项目规范和要求。
一过汤溪,进到山里,顿觉凉爽了很多,与外面恍若隔世。我们先在山脚下的几个村子采风,一边欣赏小桥流水人家,一边探讨拍摄的角度、远近、光线等。遗憾的是,我没有单反相机,只拿了卡片机,难以拍到令人满意的照片。
随后,车子沿着盘山公路,伴着潺潺的山涧,向山上进发。此行的主要目的地——美丽的珊瑚村就坐落在山顶一个山坳里。
珊瑚村位于金华、衢州、丽水三市交界的山区,海拔千米,人口只有一百多,大多姓廖,是一个客家话方言岛。300年前从福建上杭辗转而来。闭塞的环境,强烈的家族观念,大大延长了方言岛的寿命。
2001年9月下旬,我们同门数人,曾跟随曹老师和秋谷裕幸先生,来到这个小山村进行方言调查实习,并且一待就是十几天。这次实习人数多、时间长,期间发生了很多妙趣横生的事情,是至今最令人难忘的一次调查经历。后来曹老师根据此次调查写出了随笔《珊瑚的月亮》(收入《走过田野:一位方言学者的田野调查笔记》,商务印书馆,2010年),广为传颂,读者无不心向往之。
此次一行数人中,曹老师、王文胜和我无疑是最激动的,因为我们三人是故地重游。因此,当其他同门得知消息,其心情只能用“羡慕嫉妒恨”来形容了。不过,比我们还激动的是村里的一位老相识——哑巴。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竟然还能认得我们,一个劲儿冲我们笑。遥想当年,我们在实习时,他每天都要来看我们调查,并时不时地“纠正”发音人廖启生大叔。
也许是曹老师的美文影响太大,来村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有的人家搞起农家乐了。本来要被下山脱贫的珊瑚村,据说也不用搬迁了,对珊瑚这个小小的方言岛来说无疑是福音。
临近中午,廖大叔家高朋满座,喜气洋洋。喝着甘甜醇美的家酿米酒,手抚参天的千年红豆杉,松涛阵阵,山风习习,能不醉乎?
重回珊瑚
(上图是曹老师、王文胜和我重访当年住过的房子。)
抢占先机
典藏课题与其他课题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要进行大量的拍摄。其中很多拍摄内容是具有时令性的,像节日和一些民俗活动,错过了就往往需要再等一年;还有一些,则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了。因此,调查者必须周密规划,以防贻误时机。尤其是对于工作在异地的学者,更需未雨绸缪。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训很多,例如元宵节“盘灯”(见图8-26)这张照片,就颇来之不易。
2012年是农历龙年,金华曹宅镇上的迎龙灯活动也比往年热闹。早在几天前,我就到镇上打探了一些情况,并意外拍到了画师们在给灯身糊纸、描画的情景。
迎灯当天,我叫上妹夫朱江有,早早地来到镇上。(因为民俗活动既要拍照,又要摄像,一个人往往忙不过来)趁活动开始前,我们就四处打听活动的时间、路线,以及哪些人家会“接灯”(见图8-22),在哪儿“盘灯”,等等。并进行了踩点,研究摄像机的摆放位置和拍摄角度。
前面一切正常,接下来就要拍摄活动的高潮“盘灯”了。我们提前赶到预定场地——曹宅镇中的老市场,在人缝中抢得位置,架好设备,抖擞精神,静待龙灯队伍。可人算不如天算,计划赶上变化,有消息突然传来:由于老市场地方太小,“盘灯”换地方了。乌泱泱的人群“轰”地一声向前方涌去。
我们顾不上询问究竟换到哪儿了,赶紧带上摄像机跟着人群跑,并拼命超过众人,在大部队入场之前赶到新的场地。我们迅速熟悉“地形”:那是一个空置的场院,有一圈围墙,但只有东边的围墙较矮,可以爬上去。事不宜迟,我们马上决定上墙,否则等人群赶到,恐怕连立锥之地都没有,更别说拍摄了。此时已经有少数人已经开始爬墙了,我们赶紧抢占了一个靠近路灯的地方爬上去。
甫一站定,黑压压的人群就拥着龙头进来了。很快就把原本空荡荡的场院占满了,只留下中间用来“盘灯”的场地。看着下面拥挤的人群,我们十分庆幸做了一个英明的决定——现在不仅有地方站,而且视线、光线俱佳!
“盘灯”这张照片是我自己比较满意的,也被刊登在《吴语婺州方言研究》(曹志耘、秋谷裕幸主编,商务印书馆,2016)书前。不过,每次想起这段惊心动魄的拍摄经历,都有一种心有余悸的感觉。
扫一扫购买“中国语言文化典藏”
敬请期待其他卷次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