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苏州调查手记
自12年底接手苏州方言民俗调查项目,到现在已经两年出头,项目也接近了尾声。回顾这两年多的调查历程,也颇有一些感想,在此略记一二。
苏州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尤其是近三十年来随着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刚接手项目的时候,一开始我们估计不同的项目拍摄难度差别会很大,有些项目可能很难拍到了。调查过程也证实了这一点,几乎所有被调查者都感慨,“如果这个调查早那么十几二十年的话,情况就会好多了”。
比如农事相关的内容。由于光福地区的特殊地理形态,既有主要从事花果苗木种植的山区(当地称为“山里向”),又有从事粮食种植的平原地区(当地称为“田窠头”)。所以本来两种农事活动在当地都应该拍得到。但是现在的情况却和几十年前已经很不一样了。以前一出镇区,周围就全是农田。也就二十来年的时间,镇区规模扩大了十倍都不止。大量农田已经改成了住宅、商业、工业用地,而剩下的田地,也大多改种了经济价值更高的苗木。记得当时接到项目后我就特意骑车去种粮比较出名的几个村子调查。到了地方却惊讶的发现,原来印象中广阔的水稻田居然已经变成了密密的人工林。问了当地的朋友才知道,原来种粮需要劳力比较多,而经济效益又不高,所以当地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了。还留在村里的,也基本都不再种粮,而改种经济效益高而不那么费人工的苗木。比如图1-60,这张照片中的村庄周围全是树林,其实以前除了靠近山脚的地方有一些苗木外,村外大部分土地都是粮田。每到春天油菜开花的时候登高望远,就可以看见一望无际的田野,黄色和绿色的大色块相间,煞是好看,而现在这样的景色已经很难再见了。而即便仍然种粮的农户,也不再用传统方式耕作了。比如插秧,很多农家或者改用机械,或者用比较省力的抛秧,而收割则基本完全机械化了。所以我们最终还是没有拍到“莳秧”和“斫稻”这两项最重要的农事活动。
农事方面有部分内容没办法拍到,其实基本还在我们的预期中,但有些民俗活动没能拍到却有点出乎意料。因为之前查阅资料,有关苏州民俗的材料是相当丰富的。而调查的结果却发现仍然呈现活态的民俗已经不多了,相当多的民俗已经只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比如过年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有关苏州过年的民俗的文献就有不少(如蔡利民、高福民,2006;沈建东,2007等),根据他们的记载汇总,在过年这段时间里苏州地区有名目繁多,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如送灶、掸尘、口数粥、照田蚕祈丰年、祭祖、吃年夜饭、贴春联、挂年画、敬门神、祭井封井、守岁、画米囤、祀床神、送压岁钱、开门放爆仗、饮屠苏酒、吃五辛盘、接财神、人日节、祭猛将、天生日、闹元宵、看花灯、舞龙舞狮等等。
而我们调查却发现只有祭祖、吃年夜饭、送压岁钱、开门放爆仗和接财神等有限的这几样活动在整个苏州地区还普遍保留。而其他民俗活动,有些只在部分农村还有保留,如送灶、祭猛将、天生日;有些活动虽然各个地区都多少保留,但参与人数已经不多了,如掸尘、贴春联、挂年画;有些活动则基本变为政府主导,而非民众自发组织了,如闹元宵、看花灯、舞龙舞狮,除此之外的项目则都已经踪迹全无。
更让人纳闷的是婚姻丧葬相关的民俗。照说所谓红白喜事,对于人的一生,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在民俗习惯保留方面两者应该比较一致,要么都有很多传统保留,要么都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丧葬相关的仪式,可以说保留得相当完整。而婚礼传统根据记载应该有提亲、送大小盘、催妆、开脸、哭嫁、拜堂等几十个环节,但是即便在最保守的农村也没保留多少了。
所以我们比较好奇,那么多传统习俗,为什么有的依然保留而有的却消失了。这背后是否有什么因素在起作用。
我们调查过程中的一些经历倒是可以给这些问题提供一个解释。比如有些农村的亲友对我们拍摄大部分民俗相关的内容都是很支持的,但是一到要拍他们自家举办的一些与神灵相关的仪式就不大配合乃至推脱了。像过年时的“送灶”、“镇地上”这些活动,都是费了很大周折才拍到的。本来我们觉得是不是因为乡民敬畏鬼神,所以对拍摄这方面的仪式比较忌讳。但是后来我们在一些民间小庙拍摄,却发现庙里的气氛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神圣肃穆。相反,民间小庙烧香的气氛是非常欢乐的,人们在里面呼朋唤友,一点没有对鬼神敬畏的感觉。比如我们到有座小庙里调查,看到神像一边有位神婆正在表演,烧香的人轮流对着神像磕头,而另一边还有一些看热闹的人边嗑瓜子边聊天。
甚至在有个庙宇里面,我们发现娘娘神像后面有床铺和梳妆台。开始我们还以为是看庙人休息的地方,觉得很惊讶,什么地方不能放卧具,居然放在了那个位置。问了烧香的人才知道那里竟然是“娘娘”的闺房。
10-1◆费家河头
我们实在很难理解这些信众的想法,既然愿意花这么多心思布置娘娘们的闺房,怎么又布置得如此简陋随意,不但敞开着设在神像后面,使用的还是现代人的普通床铺。
在另外一个庙里我们还哭笑不得的拍到了戴墨镜的神像。莫非娘娘也要赶上时代潮流,时髦一把不成。
10-2◆涧上
后来我们才想明白,虽然在中国官方的教育话语中,神鬼都是不存在的,但民间很多人显然还是相信鬼神的存在,否则乡间野庙的香火也不会那么旺盛。但是大多数人又不见得是真正虔诚的信徒,而是在半信半疑之间,不完全相信鬼神的存在,只是万一存在呢?那得罪了可是了不得的事情了。所以他们对鬼神的态度不是西方宗教式的敬畏,而更多是把鬼神当做类似世俗生活中那些上位者或者强人,畏要大大多于敬。正是这样缺乏神圣感的心态,造成民众对鬼神多抱有很实用主义的态度,拜神是希望神不要伤害自己,或者能给自己一些好处。因此无论是造庙塑像,还是烧香跪拜的时候,也总是用世俗的想法去揣摩神意,甚至带有几分敷衍。这也就造成人多的时候,人们会觉得反正法不责众,表现得不必那么虔诚;而在家里办相关仪式,因为只涉及一个人或者单独一家人了,则务必小心谨慎。
回过头再看过年的习俗。其中已经基本消失的风俗有口数粥、照田蚕祈丰年、祭井封井、画米囤、祀床神、饮屠苏酒、吃五辛盘、人日节等等。我们发现,这些风俗已经跟现代人的生活关系不是很密切了。比如说井,以前是城市农村的主要水源,而现在不但城镇基本是家家户户都用自来水了,农村也有相当多的地方通了自来水;即便没通自来水的地方,也往往自行打了机井。因此传统的井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养蚕、种粮本来是苏州一带最重要的农事活动,但是现在苏州地区以养蚕或者种粮食为生的农户已经越来越少,很多农民开始从事工商业或者苗木业,自然也就使照田蚕祈丰年、画米囤之类的活动逐渐消失了。
而保留下来的风俗,则是在人们心目中有“重要”作用的活动。最典型的就是“过节”。祖先崇拜大概可以说是中国文化中最核心的一项内容。过年其他活动都可能淡化,而祭拜祖先还是必不可少的。不过随着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人们受现代教育的影响。“过节”的形式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比如祭祀神灵的环节在大部分家庭已经消失了。而祭祀祖先,也不是真的把列祖列宗的牌位都摆出来,很多家庭只是用来纪念一下自己故去的前几代先人。像笔者的父母,“过节”时供桌上摆的每一副碗筷,都能够说出对象的名字。对他们来说,并不是祭祀遥远的祖先,而是纪念一个个曾经与他们共同生活的亲人。所以,“过节”的形式虽然还在,其精神内涵与传统中国人的祭祖已经并不一样了。
另一些比较容易保留的活动则与人们认为会直接影响生活的鬼神有关。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接财神”。在当今的社会中,“发财致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了,所以“接财神”那天的炮仗甚至放得比除夕晚上还要热烈。
由此也就比较好理解红白喜事为什么在民俗保留方面会差别那么大了。丧事往往触动人们对鬼神的敬畏,所以更愿意用传统的方式来操办,以免过分的创新激怒鬼神。再加上丧事还有一些以前的专业人士(如道士)参与操办,所以保留传统的东西会多一些。除了城里由于条件限制,各地农村丧事的流程都比较相似。婚礼则很少会有这方面的顾忌。年轻人又总是更愿意追求一些现代元素,再加上经济条件变化之后的面子攀比等因素,婚礼不但呈现出新旧仪式混杂的局面,而且各地差别很大,甚至可以说一个村就有一个村的样子。总体来讲,一方面市场现代生活的元素不断在增加,比如图7-3的嫁妆中赫然出现两个巨大的毛绒玩具;另一方面人们出于各种心理因素还不断在婚礼过程中添加各种新的内容。
10-3◆北沟
比如说我们在拍摄婚礼的时候就拍到一个从来没见过的环节。以前婚礼的见面礼,一般都是包个红包,这样既喜庆又不显得俗气。但是现在很多农村却改变了见面礼的形式。居然是在拜天地环节之后,各个亲戚轮流坐在主位上,新人向他们鞠躬后,就当场直接把现金放在供桌上的“盘”里。我们真是看得目瞪口呆。这种仪式居然会流传开来,其背后的心理机制倒是很耐人寻味的。
而城市里的婚礼现在倒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固定流程,虽然完全和传统仪式不一样,但是彼此之间却几乎如出一辙。下面就是我们记录的一个婚礼的简单流程:
1.上午新娘化妆后等在家中,新郎准备婚车并和摄像师、伴郎碰头。2.临近中午接亲车队出门。到了新娘家,先是进大门之前新娘家人出难题给新郎,新郎派发喜烟、喜糖、红包。然后再要过新娘房门一道关。新娘出了房门,新人给新娘父母敬茶,父母回敬红包。3.出门燃鞭炮,迎新娘到夫家。新娘进门拜见公婆,新郎父母回赠红包,再加上一些其他小仪式。4.完成之后新人就前往外景拍摄地拍摄外景。5.拍完外景,新人就会在预定的酒店宴会厅门口迎宾。6.婚宴开始之前,一般还会有双方父母祝福、新人行礼、交换戒指、拥抱亲吻、开香槟、切蛋糕、喝交杯酒等环节。7.婚宴结束闹洞房,婚礼的主家,为了防止家里弄得太乱,还往往会直接去宾馆临时开一个房间充当洞房。而且因为拍摄婚礼录像已经成为婚礼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摄像师甚至会对整个婚礼过程的安排起主导作用。这大概也可以算是一种新民俗吧。
所以现在要拍真正原汁原味的民俗基本已经没有可能了。即便节日庆典或者婚丧喜事这类本应该保留传统民俗最多的活动,也都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民俗总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的民俗要么悄然发生了改变,要么逐渐消失。前人对苏州民俗的研究更注重对传统民俗现象的记录,而这些现象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演变或者消失,其过程与人们文化心理的变迁又有什么联系,同样也是非常有意思的课题。藉此抛砖引玉,求教方家。
扫一扫购买“中国语言文化典藏”
敬请期待其他卷次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