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典藏|濉溪后记

郭辉 语宝 2021-12-26

夕照乾龙湖

2012年6月,“濉溪方言文化典藏”项目经过审慎地酝酿、筹备,正式启动。经过两年多的努力,2014年10月,项目已接近尾声。两年多来,为了更好更全面地摄录濉溪方言文化的图片和视频,四处游走于乡村小道,穿梭于街头巷尾,屋里屋外翻箱倒柜地搜索物件;夜深人静时,一遍又一遍地甄选图片、剪辑视频、撰写文字……几多艰辛、几多欢喜。成书之际,往日的一幕幕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无尽的感激之情,如同汩汩的相山之泉不断涌上心头。

衷心地感谢我的亲朋好友,正因为有了他们的支持和帮助,那些地地道道的、甚至是濒于消亡的濉溪方言文化才能很好地被拍摄记录下来。感谢他们的牵线搭桥,让我能走进更多的村户人家,把那些尘封多年的老物件一一地翻倒出来拍照,让我能更多地参与到各乡镇的逢会、逢集、婚丧嫁娶和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中去,拍摄下那原汁原味的反映濉溪民风民俗的好作品。临涣镇政府元宵节的狮子舞、耍龙灯,怡心茶楼的罩子灯、棒棒茶;郭楼四叔家收藏的罗箱、莛子筐头儿一种用高粱的茎编制的小筐子,三婶家小孙子穿的兜兜裤儿、虎头鞋,二嫂子家擀制的烙馍烙饼、面叶子面皮;濉溪老街好友家的石井、八字门,老银号德兴楼制作的簪子、银锁;刘桥三姐邻家的萝卜窖子、麦穰垛;梁楼四姨村邻的纺车子、筷笼子;梧桐二姐家的三沓儿床、邻居家的老钱柜,村子路边的拉闲呱;渠沟的赶会、黄里的逢集;刘桥的婚事、孙疃的丧礼……每一件物品,每一处场所,每一次活动都浸润着一份道不完的浓浓情,蕴含着一段说不尽的拍摄历程。

龙河夕阳

感谢曹志耘教授,他提供的宝贵机会,让我在濉溪方言文化研究的领域内有了更广阔的视野、更明确的方向。感谢王莉宁博士、刘晓海博士以及“中国方言文化典藏课题组”的老师们,正是因为他们在濉溪方言文化的调研、编撰成书过程中睿智的点拨、悉心的指导、热忱的关心和帮助,我才能更顺利地完成这个项目。

我也真诚地感谢我们濉溪方言文化典藏项目组的同仁们!在影像采集、材料记录、视频剪辑、文字撰写、书稿编辑的整个过程中,他们各司其职,不辞辛苦,不计报酬,不谈条件,有时甚至夜以继日地工作,才提前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可以说,没有他们的通力合作,就没有这本书的面世;没有他们的辛勤努力,就没有整个目标的提前实现。这里我要从心底里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同时也感谢我们学院的领导们!首先是他们给了我项目资金的资助,这使我有了完成这个项目的经济基础;其次是他们给了我工作上的照顾,我才有时间到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农舍商铺等处深入调查,获取濉溪方言文化的第一手资料;再次是他们给了我精神上的鼓励,才使我有了完成这个项目的信心。同时,学院的图书馆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相关资料,这给我们的研究带来了诸多方便。

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妻子,她为了支持我的方言文化调查研究工作,承担了过多的物质和精神上的负担。她默默无闻地支撑着这个家,没有怨言,没有索取,更不要求回报。她还经常陪我一起到各乡镇去调查,不仅为我搜集濉溪方言文化的一些物品,还为我提供非常有价值的方言语料,并且与我一起讨论、验证语料。可以这样说,这本书里也浸润着她的很多汗水,潜蕴着她的诸多智慧。当然,我也要感谢本课题组成员的家人们,他们不但承担了过多的家庭事务,而且在濉溪方言的实物上也进行了倾力的查找和制作……我也要真诚地说一声:你们受累了!

中国方言文化的收集整理是一项艰巨而又漫长的浩大工程,任重而道远,期盼在《中国方言文化典藏》项目组的带领下,中国方言文化研究的这支队伍日益壮大,中国方言文化能得以更好地保存、传承下去。

方言文化博大精深,书中一定存在着不少舛误,敬请专家学者和濉溪的乡亲们批评指正!

 

郭辉

 二零一四年六月三十日

扫一扫购买“中国语言文化典藏”

敬请期待其他卷次上市!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