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屯溪调查手记
我出生于齐鲁大地,2007年到屯溪的黄山学院工作,屯溪身处徽州腹地,徽州有“东南邹鲁”之称。工作之地并非刻意之选,谁知无心插柳,我的安身立命之地与出生之地竟有如此渊源。可惜的是一直以来对屯溪所知都是浮光掠影,始终未曾察觉或者说无法体悟二者之间的个中渊源。2013年4月机缘巧合,有幸承担了“中国方言文化典藏”屯溪点的调查工作。典藏项目内容涵盖范围广,包括建筑、日常用具、服饰、饮食、农工百艺、日常活动、婚育丧葬、节日、说唱表演九个部分。调查时采用拍照和摄像的方式,可以说全方位地具象展示屯溪。
屯溪,人称“两江交汇处,三省通衢地”。位于皖浙赣三省交界处,境内率水、横江交汇流入新安江(也称“渐江”)。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水运条件,屯溪自然成为一个重要的水运码头。明代起渐渐繁荣,至清代繁华的街市已颇具规模。屯溪不仅在经济上发展突出,文化上也星光熠熠,有丰厚的历史积淀。隆阜是“乾嘉学派”、“徽派朴学”的代表人物戴震的故里,更有“紫阳书院”遗址;率口人程大位是珠算鼻祖等等。通过翻阅历史资料,“东南邹鲁”之称想必源于徽州崇文好儒、文教兴盛,有璀璨的精神文化。但实地调查之后,发现不止如此。
项目调查对象虽是建筑、用具等实物,但事在“人”为,调查过程中离不开与本地人的接触与交流,离不开各界人士的支持与配合,尤其是发音人。
调查初期,困难重重:一是笔者非本地人,对屯溪的地理人文较陌生,虽可通过查阅地方志等文献搜集资料,但只是按图索骥。有时根据文献资料去寻找记载中的古迹,如桥、亭、牌坊等,却发现早已荡然无存,只好无功而返。二是语言不通,调查时与本地人沟通存在障碍,虽然大部分人能听懂、会说普通话,但有时碰到听不懂、不会说普通话的老人,甚至需要比手划脚。三是由于有摄录要求,而自身摄录技术比较薄弱。四是由于在屯溪的人际关系较单一,寻找发音人时,真是八方求援、多方打听,本地同事亲友倾情相助,但或者不符合项目发音人要求,或者对摄录的调查方式有顾虑,几经周折,所幸不负有心人,最终找到了理想的发音人——李复华和朱桃老师。
可以说项目得以顺利完成,两位发音人功不可没。李复华老师虽年近耄耋,却精神矍矍,尚能耕种菜园,每日骑电动车往返会友。每有调查需要,李老师都有求必应。有次摄录时,恰逢大雨,李老师却未推辞,仍骑车前来,让我感动不已。有些调查内容需四处寻访,李老师不仅打开自家老屋翻箱倒柜,如得知线索更不辞辛劳带我走街串巷。李老师还热衷收集本地俗语谚语和民间故事,记录整理数百条之多,都倾囊相授。本书第九部分说唱表演,内容之所以丰富详实,完全得益于李老师的积累。此外,文稿撰写和审核时如有不明确的内容需反复核对,李老师都不厌其烦。
朱桃老师已入古稀,为人热情豪爽,广结良朋,颇有几分侠客之风。每次调查时,不顾腿脚不便,必然亲自引我四处走访。即便有时我因工作无法前往,只要说明需要,朱老师仍会设法满足。本书中饮食部分中有些菜肴就是朱老师为满足拍摄需要特意让家人烹饪的,还有小年、除夕等节日也是与朱老师一起共度。朱老师还无私地为我找寻符合要求的其他发音人。此外,每次离开时朱老师还一定会送上自家种植的蔬果,让我情意难却,真真“满载而归”。
从两位发音人身上,我深切地感受到徽人儒学滋养下的淳厚内在,对“东南邹鲁”的理解又深入几分。因项目机缘,能有此两位忘年之交,实为幸事。
当然,除了两位发音人,慷慨相助之人还有许多:南溪南村由于人口较多,古建筑保存良好,是常走访的调查点之一。经人介绍,结识程华达老师。他是离退休的特级教师,村里人十有八九是他的学生,在村里德高望重。程老师不仅打开自家的老屋翻箱倒柜的拿东西任我拍摄,更带领我在南溪南走访其他老屋屋主和纸扎、油坊、豆腐坊、篾匠等手工艺者,让我获益良多。最近获悉,程华达老师因守望南溪南被评为安徽好人,确感实至名归。还有南溪南舞狮队的叶有春老师,协助拍摄元宵节活动和春节民俗等等。项目能够顺利完成,得益于所识之人的帮助与支持。
调查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一是由于笔者非母语发音人,为确保内容的准确性需反复核对,但仍惴惴不安;二是由于自身摄录技术比较薄弱,导致前期拍摄的照片可用者少。后经项目组培训,才略知一二,为拍到一张理想的照片,有时需反复三四次。但摄影是门艺术,掌握不是一日之功,本书中的照片仍有很多不足之处。三是有些调查内容是难点,尤其是丧葬。人们心中对此事本就避讳,加上还需接受摄录的拍摄要求,执行难度较大。虽经多方打听,甚至拜托纸扎店老板牵线,但终归以对方拒绝搁浅。无巧不成书,到南溪南调查时,与村支书联系,得知村支书的母亲刚刚下葬,与支书沟通后,同意拍摄。但逝者已入土,只能拍摄请七习俗。
10-3 南溪南丧葬调查
在调查中也有欣喜之事。历时两年的调查,让我见证了一对新人结婚生子的历程。新娘虽非本地人,但来屯溪定居已久,新郎是本地人,结婚时基本按照本地习俗操办。本地婚俗结婚需三日,也因此足足跟拍了三天,充分感受到了本地婚俗的特色和婚礼上热闹喜庆的氛围。一年后,又得喜讯,新人喜获麟儿,又去讨了满月酒,感受了一个家庭对新生儿的希冀。
在调查过程中,还有很多难忘的小插曲。让我始终心有郁结的是一次到徐村调查,看到一间老屋,门开着,就过门而入。昏暗的光线中看到一位独居的老人,我们说明来意,能否看看房子,老人马上起身说:“你们是政府的吧,我家的房子一下雨就漏,想要修还要写申请。现在一下雨我就躲出去,不敢呆在房子里面。”知道是老人误解了,我们又再次说明身份和意图,老人有些失落,但很配合我们,让我们拍了些照片。离开时,老人又说:“你们是老师,懂得多,跟政府反映一下。”后来,了解到政府出于对老屋的保护,老屋如需维修,可提交申请,申请维修基金。但申请、审批需要时间,住在危房里的老人却等不了。一想到老人,就感到歉疚,成为心里挥之不去的阴云。
除此之外,在调查时,由于周末出行较多,因此一个人的调查往往变成全家总动员,成为一家人的郊游。有老公、儿子的参与,单调的田野调查也变得丰富有趣。而且孩子的存在有时会让调查取得意想不到的进展。大人对孩子是没有戒心的,更容易打破交际初期的尴尬。有一次正巧看到有人收红薯,还没等我上前询问,孩子先凑上前看得兴致满满。地里的老人问愿不愿试试,他二话不说,拿起锄头就刨了半天,弄得一身泥也乐此不疲。最后拍摄得以顺利进行,临走老人还送了不少红薯、砍了几根甘蔗。儿子还跟我一起探寻古建筑、走访调查徽墨的制作和砚雕、木雕等手工艺的制作。有时孩子好奇的发问也会给我启发,有时孩子注视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时痴迷的眼神也让我感受到传统工艺文化的魅力以及传统文化传承的希望。
言及此处,不得不说,在此次调查过程中,最让我感慨的是屯溪建设发展之快。最具代表性的是黎阳老街。第一年调查时还可看到原汁原味的古民居,老人坐在巷弄间谈天,淳朴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而第二年,就已是物非人非,重新设计规划成为大型旅游商业服务综合体——黎阳in巷。虽设有徽文化体验区,保存了一些古建筑,但看到落锁的古民居大门或改造成旅馆、工艺馆重新开放的古建筑,心中免不了有些唏嘘。与黎阳老街同命运的还有阳湖外边溪,原是水上人家上岸后的聚居地,第一年还探访了几家。现已规划为“阳湖记忆”,欲打造成为摄影村。无论是正在建设中的阳湖记忆、已初具效应的黎阳in巷、还是较成熟的新安江延伸段湖边古村落,古建筑确实得以保存并挖掘出新的价值。但徜徉其中,听不到当地居民天书似的方言,看不到谈天“说鳖”的生活场景,总觉得看到的只是房子,少了韵味。都说“建筑是活着的历史”,如果建筑可以诉说,不知是否会怀念离去的屋主。
现代社会发展如疾驰的骏马,我们无法阻挡,但不能忽略的是哺育其成长的那片水草富饶的牧场。只有扎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前进的脚步才能更有力坚实。所幸无论是政府和民间不少有识之士都在为此努力,在调查过程中,我亲眼见证了徽州糕饼博物馆的开放和徽文化产业园的建设,还有黎阳in巷一系列的传统文化展示活动等等。诸此种种,都促进了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屯溪,于我,已不仅仅是谋生之地。自承担课题至今历时两年有余,在走访调查过程中,对屯溪目知眼见,由人地两生到相熟相知,早已将其当作第二故乡。借此课题,希望能为屯溪的文化传承尽一份绵力。今后更将徽州文化的记录传承引为己任,为之不懈努力。
扫一扫购买“中国语言文化典藏”
敬请期待其他卷次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