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典藏|宜春调查手记

罗荣华 语宝 2021-12-26

宜春,我的第二故乡,是我学习和工作的地方。十五岁那年,我背着行囊来到宜春求学,学习之余,爬过明月山、探过酌江洞、逛过鼓楼路、游过状元洲,初识“江南佳丽”之容貌。毕业后返乡教书,后又外出求学,这一别就是十一年。2004年研究生毕业后又来到了宜春工作,这才开始仔细打量这座以“夏冷冬暖、莹媚如春、饮之宜人”的美泉而得名的江南故郡。周末得闲时常穿行于老城区的小巷,寻访了三眼井、四眼井、五眼井、七眼井,灵泉池、珠泉池;用双脚丈量了有着厚重历史的重桂路、黄颇路、王子巷、槐花巷、鹧鸪巷、沙子巷、卢祝巷;用心倾听了宜春人的“啥叽”、“魔气”、“演文”等方言俚语。即便这样,宜春是这么的近,但又是那么的远,她始终没有走进我的心里。

与宜春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源于2012年昆明的那场学术会议。会上,曹志耘先生报告了他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方言文化典藏”研究进展,并公开招募子项目的研究团队。他的发言引起了我的兴趣,会后我马上与曹先生交流,表示愿意加盟他们的团队。通过后来几个月的接触,12月份终于成功立项“宜春方言文化典藏”

项目启动后,开始了三年的调查。由于我们团队成员中没有一个是宜春本地人,调查方言文化条目比想象中要困难得多。幸运的是,在同学、同事、学生的支持下,我们调查工作进展还是比较顺利的。

10-1宜春学院

2013年年初,我与宜春袁州籍同学刘永刚、袁树云、罗会年商量项目实施的计划。根据项目对发音合作人的要求,通过严格筛选,发音合作人定为南庙袁梅村的刘展祥先生(刘永刚父亲,见图10-1右一)。他是一名退休教师,能吹拉弹唱,经常出去“做日子为红白喜事演奏或主持祭礼 ”,家里还种了几亩田,对农工百艺也非常熟悉。典藏图册中的大量条目都是通过他的口述整理而成的。芦村镇韩塘村的袁少鸿先生(袁树云的父亲)也是一位退休教师,有三十多年的农村生活经历。今年六月中旬,他亲自到我办公室连续工作五天,逐一核实了典藏条目,并且用宜春方言转述了“牛郎和织女”的故事。为了拍摄到更多的原生态的图片,罗会年主动提出来做我的向导,带我到宜春袁州区慈化镇拍摄。他领着我参观了慈化大禅寺、观音阁和普庵禅师修行的天龙寺,还驱车几小时到了海拔八百米的山区,车子过不去,我们就步行七八里山路,拍摄到了仍旧在使用的木榨、水车和碾。为了拍到一些传统服饰,我们寻访了慈化的百岁老人(见图10—1)。到了今年五月底,尚有一些图片没有拍摄到,袁树云请假三天,带我到寨下、芦村、新田寻访当地文化名人。为了拍一条“士林布手巾”,我们驱车几十公里到了芦村乡的韩塘村找到了一位九十岁的老人,老人翻出了一条收藏近三十年的崭新的“士林布手巾”让我们拍照。

10-2慈化

项目得以顺利开展,是有一群可敬可爱的宜春袁州籍学生在帮助我们采集照片。我们按调查提纲,一个学生负责一章或一节。具体分工是:李容负责“信奉”,杨聪负责“服饰”,阳芬负责“建筑”,钟嘉婷负责“婚育”,孙丽娟负责“日常用具”,刘琨负责“游戏和娱乐”,吴玲玉负责“节日”、陈静负责“农工百艺”,何婧负责“饮食”,李宜负责“丧葬”。她们利用寒暑假和周末到老家去采风,或拍照片,或摄像。我们建了“宜春方言文化典藏”QQ群,大家在群里交流信息,讨论问题。各位同学虽然有分工,但大家团结互助,不管是谁拍到符合典藏条目的照片,就会传给负责的同学。杨聪、何婧、刘琨等都是自己去借来单反相机外出采风。尤其是杨聪,她负责“服饰”这部分,她积极主动找朋友帮忙,她的一位朋友祖上传下不少金银首饰,慷慨拿出来给杨聪拍摄,我们才得以见到宜春有那么多漂亮的传统金银首饰。每逢传统佳节我就要回老家看望父母,拍摄传统节日的任务就交给了杨聪、陈静等学生了。杨聪跟拍了端午,春节;陈静、李宜也拍了不少春节的图片。阳芬为了拍到“朱氏节孝牌坊”,到处打听具体位置,还请男友开摩托车先去踩点,然后我开车带她一同前去拍摄。陈静为了拍“农工百艺”,暑假在乡下奶奶家住了半个月,跟拍了各项农事。

三年来,我们跑遍了袁州区的大部分乡镇,南路的下浦、彬江、南庙、洪江、温汤、湖田;北路的西村、三阳、芦村、寨下、柏木、洪塘、金瑞、慈化、竹亭、天台。每到一个地方,或学生、或同学、或当地政府,他们不但当向导,还盛情款待我们。2013年放寒假后,我去了李容的老家竹亭南池村采风,那天是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正在为过年做准备,她领着我走家串户,有的在泡番薯圆子,有的在打麻糍,有的在打扫屋子,有的在杀鸡杀鸭,都忙得不亦乐乎。我拿着相机咔嚓咔嚓记录着原汁原味的年俗。中午,还在李容家过了小年,品尝了有宜春特色的熏腊肉、鸡公嘎嘎,还吃了番薯圆子和麻糍。

最难拍的是丧事礼仪,在刘展祥先生的引荐下,我们认识了当地有名的祭礼生——魏师傅(见图10-2右一),他饶有兴趣地给我们讲解当地的祭祀礼仪,并约定有比较合适的丧事会及时通知我们去拍摄。2014年正月初九那天早晨七点多,我接到了魏师傅电话,约我们到新坊去拍丧事礼仪。事不宜迟,我马上通知我团队的刘春荣老师,我们驱车前往新坊。天公作美,宜春下起了中雪,大地戴白为这位逝者送行。由于我们去的时候已经是出殡那天了,丧事礼仪的一些环节还没拍到。我们一直在等待第二次机会,希望能把“路祭”、“烧灵屋”等环节拍到。今年五月中旬的一天,我约陈静上午十点到我办公室来谈毕业论文修改的事,她迟到了几分钟,并解释说:“罗老师,我爸爸本来要我今天去参加我舅公的葬礼的,为了修改论文只能放弃了。”机会来得如此突然,我当机立断:“走,我陪你去参加葬礼。”上了车后,陈静竟然跟我说,她不知道怎么走,只有边问路边走,走到一个岔路口转错了方向,开进一个村子后就无路可走,折回后又走错了,问询多人后才走对路,直至十二点多才到达新田镇灿塘霞村。第三天早晨七点多我和陈静又赶去拍摄“复墓”。遗憾的是,由于丧事是突发性的,我们得到消息赶去时已经是下半场了,这两场葬礼的前半场都没有拍到。

10-3袁梅

这几年我们走访了宜春文化局和袁州文化馆,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李光发局长赠送了我们一套《宜春文化遗产丛书》,该书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袁州文化馆馆长喻虹女士把袁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全部拷贝给我们,并提供了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联系方式,我们按图索骥找到各位传承人,非常顺利地完成了这些条目的调查工作。2013年1月,我们联系“三星鼓”传承人杨细华,杨细华先生高兴地说:“我儿子过几天要结婚,结婚的吹打就是我们自己演奏的三星鼓,欢迎你们过来拍摄。”这种绝好的机会当然不容错过,我们带着摄像机过去拍摄了一整天,获得了非常宝贵的婚俗视频。我们还走访了不少宜春地方文化名人。2013年11月,我到了任静先生的工作室,他向我们介绍了很多宜春民俗民风。我们从他所著的《宜春风情》中比较全面地了解了宜春的年俗、婚育丧葬礼仪等。2015年10月,我们拜访了吴静男先生,他是宜春方言文化专家,我把已经编好的典藏前四章请他审稿,他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

三年的下乡采风,让我一个外乡人真正地了解了宜春,甚至成了宜春民俗文化通了。宜春的民居、饮食、农事、信奉、婚育、丧葬、节日等都有其独特的地方。即便以我上高人(离宜春仅百把公里)的眼光来看,还能看到“新奇”之处。比如,普通民居的屋栋的正中间都有“铜鼓钱”;宜春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火塘,火塘之上都挂着一大串猪肉、鸡肉和鱼肉等,过年都吃熏的腊猪肉、腊鸡肉等;宜春北路山区的老百姓信奉复杂,有的信佛教,有的信道教,有的信基督教,还有的信地方神,村村都有社;结婚还保留了“拜茶”、“筛开水”等风俗;春节还保留了泡番薯圆子、打麻糍等年俗。

曹志耘先生在项目研讨会上说:“典藏图册要做到‘让本地人看到亲切,外地人看到新奇’”。接手这个项目,我们就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要把宜春人们刚刚过去和即将过去的生活状态记录下来,为宜春人民留下一些影像,为他们记下曾经住过的老房子、睡过的花板床、戴过的颈圈银项圈、吃过的腊肉、玩过的躲蒙蒙狗捉迷藏、唱过的儿歌童谣、听过的老故事、出席过的红白喜事等等。让宜春的游子和后人能够“留下乡音,记住乡愁”。

宜春正在发生巨变,宜春人的衣食住行和语言也正在走向“大同”。这本图册抢救性地记录了宜春人已经或即将变为过去式的生活状态。这,于个人,是珍贵的个人回忆,于地方,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方言文化典藏·宜春》的出版仅仅是传承宜春地方文化的开始,而不是结束。我们走在宜春地方文化保护的路上,愿热爱地方文化的人士一路同行。

扫一扫购买“中国语言文化典藏”

敬请期待其他卷次上市!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