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寂寥中归来的“声音档案”

贺州学院有志青年 语宝 2022-05-19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n0760q5ctpu  

从寂寥中归来——桂南采茶戏》

语保微电影大赛三等奖


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

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

——北京正乙祠戏楼


桂南采茶戏

       桂南采茶戏,源于赣南采茶歌,广泛流传在广西南部的博白地区,在清代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并逐步发展成熟。其演唱内容以“十二月采茶”为主。以锣、鼓、梆子、钹、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具有浓烈的地方风格及方言特色。因戏中主要有生、旦、丑三个行当,又被称为“三小戏”或“三角[jué]班”。


人生等戏剧 衮衮徒区区

       经典采茶戏剧曲目《五子图》,以辛辣的手法表现中国传统“养子防老”的观念与现实中的一些“子不养老”现象的冲突。于生活中取材,在舞台上倾诉,采茶戏带观众探索人间百态中善与恶、真与伪、救赎与沉沦。


图一  桂南采茶戏演出现场

       时代在快速发展,传统戏剧却面临生存危机。大量创作人员、表演人员流失,剧目渐渐被遗忘,造诣较深的艺人慢慢老去,采茶戏的传承与发展一度受阻。为了生活而四处奔波的人们,逐渐忽略了乡村的文化阵地,淡忘了采茶戏背后的教育内涵及其带来的精神满足感。

       近年来,村民对丰富精神生活的追求、社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唤促使塘湾村重新组织戏班,《五子图》再次登上舞台,寓教于乐。古老的戏曲渐渐复苏,在顺应和谐社会要求的同时,自我创新、去粗取精,焕发新春。


记录者之感

       常言道,“十里不同音”。游子在外,一声熟悉的乡音便能唤起对故乡的思念

       方言本身是一种财富,而依附方言而生的地方戏剧更为特殊,它展现出的不只是方言的独特声韵,还有当地民风、文化的独特魅力,亟待保护发展。


图二  创作团队合影

影片

点评


电影以新年节庆气氛导入,对桂南采茶戏进行了历史回顾,介绍了从赣州传入桂南的历史源流以及戏剧声腔系统,将采茶戏定义为本土腔的一种。

对采茶戏使用的锣、鼓、梆子、二胡等乐器,所用的方言,戏里的“生、旦、丑”三个角色所对应的百姓、姑娘、懒汉等都做了介绍,并指出其剧目来自生活,其中,著名剧目《五子图》,阐释了养子防老的主题。

通过幕后音解说、总结与点评,及对文化馆老师、编剧、演员的采访,描述了现代采茶戏所面临的困境与发展障碍。唯有秉持保护、传承、创新的态度,这种传统戏曲艺术才有望新生。

塘湾村组织戏班,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重新复活,在弘扬正气,构造美好生活氛围,寓教于乐方面还大有可为,影片对古老戏曲如何焕发新春这一主题进行了阐释。

电影有点有面,以叙说、画面,幕后音及背景音乐等表达元素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画面,对方言文化艺术的展现做了一个示范,具有一定的创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

严修鸿教授


材料|《从寂寥中归来——桂南采茶戏》创作团队

编辑| 语保志愿者工作站吴金燕


往期回顾

胡同的孩子

少泷,沙滩还在

寻“汨”方音

方言说苏州


—语宝—

—语保志愿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