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用方言讲述家乡故事
说齐鲁乡音,讲泉城故事。不论是“曲艺三大码头”之一的文化浸润,还是“家家垂柳、户户垂杨”的泉畔风土人情,都在老济南的乡音中展现、故事里流传。
日前落幕的“泉荷奖”济南市第四届优秀青年演员艺术比赛中,济南市曲艺团青年演员薛晓冬获得曲艺专场第一名,其表演的相声作品《乡音家韵》以济南的乡音和齐鲁故事为主线,将五音戏、柳琴戏等山东特色剧种融入其中。
薛晓冬(左)和搭档高超
成长
泉水浸润成长为曲艺迷
已回想不起最初对曲艺着迷的确切时间,薛晓冬已经与曲艺相伴走过了近20年。用他的话说,在泉水边长大,学习曲艺,曲艺已是骨子里的一种本能。
现实的确如此。上世纪80年代的济南,相声园子不多,家中无人从事与文艺相关的工作,薛晓冬对曲艺的印象来自于录音机里循环播放的相声段子。“小的时候很喜欢相声,很多相声我听一遍就能够倒背如流了,逗哏和捧哏的词全都能背下来。那时候我经常把英语磁带洗掉,录上相声一遍一遍反复听。”对薛晓冬而言,童年时光最深刻的记忆,就是录音机里的相声段子。对曲艺着迷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后来专门学习曲艺也是顺理成章。2000年,初中毕业后,薛晓冬报名济南艺术学校曲艺系,准备系统学习曲艺。那是薛晓冬真正开始与曲艺接触,也为他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说学逗唱是相声的四门基本功,为学好这四门基本功,在学校的日子里,薛晓冬开始了“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练功生活。练嘴皮子、练口齿、练咬字、练气息、练节奏……这些辛苦的过往变成了逐渐丰富的积累。转折发生在学校生活的第三年,薛晓冬从一个没接受过系统训练的零基础曲艺爱好者成长为班级里的台柱子。也就是这一年,他开始在济南市曲艺团实习,到各地参加演出。常言说“干一行,爱一行”,薛晓冬更愿意用“爱一行,干一行”来形容他与曲艺的缘分。对他而言,再艰苦的演出条件也比不上曲艺和舞台本身的魅力。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年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的天气里,自己穿着皮鞋站在广场上演出的场景。“那场演出结束后,脚都拔不起来了,鞋和地板就冻在一块了。”如今回想起当时的经历,薛晓冬话语里满是自豪。得益于从小的爱好、努力的练习和反复的感悟,薛晓冬的曲艺路走得相对顺畅。从济南艺术学校毕业之后,薛晓冬进入了济南市曲艺团,成为一名相声演员。这个泉水边长起来的土生土长的济南人,自此与济南传统曲艺相伴成长。汲取
汲文化精华讲泉水故事
对于相声演员而言,要坚持创作和表演两条腿走路,除了日常的演出,创作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在薛晓冬看来,创作源自“一遍拆洗一遍新”的反复打磨。
比如此次参赛的相声作品《乡音家韵》,就是薛晓冬用了几年的时间一遍遍修改而成的。起初的创作过程并不顺利,没有头绪,老师李金斗的一番话让薛晓冬茅塞顿开。“你在济南在山东,想要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济南没站稳就到不了全国,也就走不向世界。所以说你要先从济南开始,作为济南的相声演员,你就得先介绍济南。”在老师的指点下,《乡音家韵》的灵感就此形成。“各地有各地的方言土语,方言土语能够表达一个地方的人们的精神风貌、脾气性格和生活习惯。”薛晓冬介绍,作品创作时从方言入手。但仅仅是模仿就略显简单,想办法把各地的曲种都加到节目中才会更好看。”经历了几遍修改后,如今的版本形成,将济南风土人情、非遗、唱腔曲种以及民间小调的内容用一种比较娱乐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呈现给观众。演出现场观众的反应也证实了节目的受欢迎程度。创作的过程也离不了对继承和创新的平衡。“济南有着曲艺生长的历史土壤,对于经典的段子,要取其精华保留下来。此外我们也在不断发掘、恢复传统的节目,在加快节奏、创新表现方式的同时让传统节目适应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文章来源:山东商报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