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濒危语言志|广东电白旧时正话调查笔记

陈云龙 语宝 2021-12-26




又来了






对华楼正话的调查始于2000年春节后。最早,发音人是陈广义老人,时年八十左右,调查地点在村头的“武圣宫”。后来换成了陈孔文老人,时年70多岁,调查地点是他家院中的凉亭。两位长者都非常宽厚、朴实、耐心。2015年暑假,我们又来到了华楼,开始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项目的调查。据悉,这两位发音人都辞世了。庙还在,凉亭依旧,他们的音容相貌再也见不到了!再也听不到他们说正话了!现在的发音人是陈将文先生,也已经七十五岁了。他们都属老派发音人,但是语音有差别。在书中,我们把陈广义、陈孔文的读音标识为“孔读”。主要差别是,两位老人所说正话更接近官话。当时虽有记录,但是没有录音,他们的逝去意味着正话部分原始的读音再也听不到了,也没法补录了,深感惋惜!今天我们怀念两位老人,感谢他们为方言保存做出的贡献。可以告慰他们的是国家重视濒危语言的保存,正话已列入了“语保”工程首批保存的方言,将更全面,更原生态地记录保存他们的方言。这次来村里,见到多位以前认识的村民,他们几乎都以同样的问候语跟我打招呼:又来了!我也笃定地回答:又来了!





发现哭丧歌






第一轮调查时调查长篇语料遇到了困难,要求发音人讲故事,都说不会。问他们会不会童谣?会不会唱山歌?也不会。村里经常举行祭祀节庆活动,请戏班演戏,但不是用正话唱的。因此,我曾感叹,作为濒危方言,其文化承载功能会逐渐丢失。这次,因为要调查老年女性,也要调查方言文化,我们找到了黎秀华女士。她是村里的干部,深明“语保”大义,很热情,也很善言谈。当问及能不能用正话唱山歌、戏剧时,她说不能。再问还有什么活动必须使用正话的,她想了想说:哭人是用正话唱的,不能用粤语唱。我惊喜万分,终于发现了正话的文化承载功能,而且哭丧也是宝贵的方言文化资源。这是第二轮调查的重大发现!不仅找到有价值的长篇语料,还可以证明正话原来是具有文化承载功能的,只不过,随着方言的濒危,文化承载功能逐渐丢失了。哭丧歌的录摄在宾馆进行,在没有实景的情况下,黎秀华女士开始情感比较平静,逐渐表情悲伤,声带哭腔,最后抽泣痛哭,不能自已。我慌忙中断摄录,对触发了她的伤感深感歉疚。将所录摄的哭丧歌进行转写时,发现有几处没有听懂,就去问陈将文,请他听录音,看录像,谁知,将文叔也眼睛泛红,嘴唇颤抖。我赶紧表示歉意。将文叔说没关系,并告知我黎秀华母亲不久前去世。听到这里,我既哀伤歉疚又肃然起敬,黎秀华女士没有因母亲去世而拒绝调查,也没有因为自己悲伤而停止录摄,让我们获得了一份宝贵的方言及文化资料。这份资料凝聚了正话使用者的深厚情谊





“语保”的调查模式






传统方言调查,从内容看,不外乎概况、字音、词汇、语法例句,长篇语料等。调查方法不外乎纸笔记录,用录音器材录音,用计算机“田野调查”软件摄录几种。“语保”项目的调查面目一新,其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均对传统有所突破和创新。从调查内容看,地方普通话似乎很少成为调查内容,方言文化虽然词汇条目和长篇语料会一定程度地涉及,但不够全面深入。语保调查却非常强调,条目也很细致。地方普通话要区分不同的等级。“口头文化”包括民间故事、童谣、歌谣、摇篮曲、口彩、禁忌语、隐语、詈语、顺口溜、谚语、歇后语、谜语、曲艺、戏剧、吟诵、祭祀语等。从与传统相同的调查内容看,长篇语料分个人讲述和多人会话,时长均要求达到20分钟,共有5个讲述和会话,时长共达100分钟以上,这是以往方言调查很少见到的。从调查方式看,全部内容都要求摄像,这是全新的要求。摄像技术用于方言调查,之前主要是调查概况时使用,用于场景和文化活动的拍摄,一般没有用于方言本体之字、词、句、篇的调查。从调查对象来看,传统调查往往重视老派发音人,不重视新派,也不重视性别差异;语保则要求调查老男、老女,青男、青女四人,口头文化发音人还可另选他人。这样的调查可以立体地记录一种方言,反映方言的不同层次。调查方式的选用取决于时代,调查方式的优劣决定调查研究效果。“语保”的调查无疑是最具时代性的,最高效的,最原生态的,最能真实、全面、深入记载、存储和研究方言。例如,在确定音值时,录像提供了唇形证据;在归纳语法规律时,讲述对话、故事及口头文化部分提供了丰富的例证。当然,最重要的是,当这种方言消失之后,人们会得到真实的记忆,可以让该方言生动再现。相信“语保”模式会成为方言调查新常态。





濒危方言感言






本课题组三名主要成员在对正话的调查研究过程中,对濒危方言有一定的感悟,记录如下:陈云龙:濒危方言指濒临消亡的某一具体方言,它可以是闽、粤、客、官话等大类方言属下一个变异的方言,也可以是某几种方言或汉语方言与民族语言混合的方言,还可能是隶属未明的方言。濒危方言是汉语迁延发展中产生的具体生态“物种”,是汉语生物链上不可或缺的环节,是活生生的语言个案,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濒危方言调查研究刻不容缓。廖小曼:濒危方言凝聚着使用者的智慧,承载着族群文化和历史记忆,也不同程度承袭了古代汉语的“基因密码”,它们都是语言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像重视保护自然生态一样重视语言生态的保护。吴东桓:因为技术的需要,应陈云龙老师邀请我加入了“语保”项目。回首调查研究过程,我从一个方言的门外汉,开始对一种濒危方言进行具体而深入的接触。对濒危方言了解越多,就会产生紧迫感和使命感。如果不能及时挖掘整理,未来该方言的材料就会越来越少。也深感国家启动“语保工程”意义深远。

延伸阅读

2020


中国濒危语言志|浙江江山廿八都话调查笔记

中国濒危语言志|安徽祁门军话调查笔记

【读书】《中国濒危语言志》序


题图来源:百度图片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