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语言扶贫中语言资源的价值研究

李桃 语宝
2024-07-22

语言不仅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更是有价值、可利用、产效益、多变化、可发展的社会和国家资源。

一   推普脱贫中语言资源的价值体现

语言作为资源,可以转化为语言能力、资本。语言资源的价值是多样的。

(一)推普脱贫中语言资源的政治价值

在推普脱贫过程中,国家通过进行语言规划,制定实施语言政策,最大化地实现推普助力精准脱贫。2018年1月15日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语委联合印发《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这是围绕科教兴国、文化强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战略对语言文字工作进行的系统部署。

1.坚持精准聚焦,精准发力为了摸清搞准推普助力脱贫的对象,把家底盘清,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印发《关于落实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尽快制定本地区具体实施方案,并会同省扶贫部门和教育扶贫部门开展摸底排查工作,精准掌握地方的普通话学习需求人数,以便精准施策。

2.聚焦重点区域,攻克坚中之坚《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在民族地区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了服务国家战略,《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在农村和民族地区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聚焦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加大普通话普及力度。

3.聚焦重点人群,提高普通话学习意识和应用能力。2020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教师、农村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水平和应用能力,做好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训工作。

(二)推普脱贫中语言资源的文化价值普通话作为国家的通用语言,有利于国民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增进民族认同、维护国家统一,在脱贫减贫过程中发挥着如下文化价值。

第一,规范和优化个体文化价值。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助于国民更直接而广泛地领略与学习优质文化资源,汲取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有助于更好地践行“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的理念。

第二,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价值。语言文字是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前提。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利于消除各族群众语言交际障碍,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推普脱贫中语言资源的教育价值

第一,普通话资源是教育的重要媒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用语用字,普通话的推广普及有助于公共教育资源和公共教育服务发展的均衡化。

第二,普通话的资源本身也是教学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法定的国家通用语言,它规范化程度很高,使用人口众多,使用范围广阔,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语言资源价值巨大。普通话的语音、语调、词汇、句子本身就是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

第三,普通话教育有助于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将普通话资源转变为个人发展资源,有利于实现代际跨越,切断贫困链条,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助力永久脱贫。

二   推普脱贫中语言资源的应用

在推普脱贫的过程中,政府作为语言资源的主要管理者,既要防止语言资源转化为语言问题,又要充分利用语言资源,使语言资源价值最大化。具体而言,政府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了对语言资源的规划、管理和应用。

1.做好顶层设计,充分发挥语言资源服务国家战略的政治价值。围绕国家发展大局,聚焦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提升语言文字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先后印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实施方案》《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系列文件,将普通话普及率纳入地方扶贫工作绩效考核、普通话培训纳入职业技能培训;印发《关于做好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23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部署省级、地市级培训。

2.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发掘语言资源的经济价值。找准推普脱贫的方向,聚焦主题,直接助力当地经济发展。河北省井陉县的大梁江古村落,通过组织村干部带头讲普通话,大力宣传推普对脱贫的意义等方式,使乡亲们的普通话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直接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通过组建“声传威宁”朗诵团,以诵读的形式多角度展现威宁县的风光物产,带动了当地樱桃等农产品的热销。

3.注重宣传、营造氛围,提升语言资源的文化价值。通过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开展“推普周”系列宣传活动等,加大推广普通话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群众用普通话诵经典、用规范字书中华,充分提升普通话作为一种语言资源的文化价值。

4.用普通话扶贫,用扶贫推广普通话,充分发挥语言资源的教育价值一是正视语言文字的工具属性,将普通话培训与职业教育、科学技能培训相结合,提高农村人口就业能力。二是发挥普通话资源本身的教育价值,提升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5.整合资源、汇聚合力,推动实现语言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是整合信息资源助力推普。2019年4月,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语委、中国移动、科大讯飞签署《“推普脱贫攻坚”战略合作框架》,推动定制手机语言学习App项目在“三区三州”及52个未摘帽贫困县落实落细,为贫困群众学习普通话提供了便捷、有效的信息平台。二是研发学习资源助力推普。《普通话1000句》《幼儿普通话365句》等都是通过建设普通话学习资源助力推普的典型实践。三是调动人力资源参与推普。近年来有约500支实践团队,近5000名大学生深入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欠发达地区,通过讲授语言课程、设计语言游戏、开展读书活动等方式,帮助当地教师和留守儿童提升普通话水平及运用能力。

三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语言资源

       管理的启示与建议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但并不意味着中国反贫困事业的终结。面对新形势,需要合理系统地进行语言规划,持续发挥语言资源对助力扶贫减贫的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1.“普通话+人力资源”,精准激发不同群体的人力价值。坚持精准发力,把握好学校教育与社会推广的区别和联系,运用精准思维充分激发不同群体的人力价值增值。

对青少年群体,强化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把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纳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落实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教育教学基本用语用字的法定要求。

对教师群体,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能力,大力提升民族地区、农村地区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及教育教学能力,重点提高双语教师、幼儿园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夯实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

对青壮年群体,将普通话资源与职业技能培训、科学技术培训、普法教育宣传等多种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发挥普通话获取知识、交换信息的工具及信息载体作用。让广大农牧民在普通话学习中获取知识,获取致富技能,培养他们永久脱贫的能力,为农村发展带来语言红利。

2.“普通话+产业资源”,更好地激发普通话的经济价值。将高校、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等全都吸纳进来,充分调动高校、企业及社会人才力量,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创新“互联网+语言资源”,帮助当地依托特有的自然人文、民间文化、地方特产等资源,大力宣传发展乡村旅游、民间传统等,充分激发普通话的经济价值。

3.“普通话+文化资源”,持续发挥普通话的文化价值。推动民族地区、农村地区的语言文化振兴,推动中华经典浸润乡土。引导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化活动;持续开展送经典下基层等活动,组织高校、媒体、文化社团等与民族地区乡村学校、村寨、社区“结对子”,加大推普和语言文化优质资源供给共享。

4.“普通话+信息资源”,拓展普通话的信息价值。提升普通话的信息化水平。在信息化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5G通信等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语言文字的作用正从“人人对话”向“人机对话”、从现实空间向网络空间拓展。推广普及普通话,提升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有助于充分发挥语言文字信息技术在民族地区、农村地区信息化和基础建设中的基础支撑作用,消除民族地区、农村地区群众使用移动终端和信息服务时的语言障碍,破解制约城乡发展的信息障碍。

四   结语

语言资源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对语言资源的管理,服务国家战略。推普脱贫进程中,国家和政府以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需求为导向,精准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通过对语言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地建设、开发和利用,激发语言资源在提升个体能力、提高区域竞争力方面的价值。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持续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作用,正确认识并发掘方言、民族语言、外语等语言资源,通过对多种语言资源的合理配置、统筹管理,最大化实现语言助力扶贫减贫的资源价值。


文章节选自:李桃 2022,语言扶贫中语言资源的价值研究,《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5卷第1期

题图来源:“中国国家地理”公众号

延伸阅读

乡村要振兴,语言来帮忙

教育部 国家乡村振兴局 国家语委关于印发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 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实施方案》详解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宝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