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外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点击图片,进入微店订购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



“一带一路”的国际公共产品功能

与中国软实力的提升

胡键(4)





国外马克思主义



论意识形态的承认机制

——基于阿尔都塞、佩肖

和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的分析

孔明安 谭勇(19)

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的黑格尔主义溯源

司强(28)

海德格尔对马克思劳动观的误读

黄漫 刘同舫(35)





经济研究



经济全球化、金融资源占有与居民财富不平等

黄平 李奇泽(44)

联合国国民账户体系族群的结构与逻辑

李金华(60)

菲利普·阿吉翁对创新经济学的贡献

雷鹏飞(72)





政治研究



新身份政治兴起及其对西方国家治理的挑战

徐彬 卜永光(83)

从技术官僚到政治官僚:

欧洲中央银行政治化研究

王玏(94)

空间与治理:城市政治研究的新进展

王薪喜 孟天广(110)





公共治理



英美国家应对政府信息公开立法挑战的

政策经验及其启示

汤兆云 施彦军(123)

医疗保险治理现代化与医疗供给侧改革

——国外前沿研究文献述评及启示

叶初升 倪夏(132)

公共行政定性研究的理论化:

严谨性与丰富性相结合的多元化

〔英〕R. E. 阿什沃思 〔英〕A. M. 麦克德莫特 〔英〕G. 库里

谷志军 谢颖慧 译(145)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一带一路”的国际公共产品功能

与中国软实力的提升

胡键


提要

虽然雅尔塔体系从没有规定美国单方面制定国际规则并单独向世界提供全球公共产品,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美国独一无二的实力和地位,美国成为战后国际体系的主导国(霸权国),进而成为国际公共产品的主要提供者,它也因此将国际公共产品视为自己的国际政治工具,尤其是为美国利益服务的工具。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权力转移,美国已经无法提供更多的国际公共产品。在权力转移的过程中,中国的国际地位凸显,从国际公共产品的“消费者”,逐渐成为国际公共产品的修正者、建设者,甚至是供给者、创新者。中国角色的变化源于中国实力的变化,既包括经济实力等的增强,也包括文化、价值观念、政策对国际社会的重要影响。“一带一路”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由中国提出并与世界各国共同建设的一种全新的国际公共产品,并且从多个维度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国际公共产品 软实力 权力转移

作者信息

胡键,1968年生,上海社会科学院软实力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020。



论意识形态的承认机制

——基于阿尔都塞、佩肖和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的分析

孔明安 谭勇


提要

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研究表明意识形态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当今,从意识形态维度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仍然是必要的,关于意识形态运作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本文基于阿尔都塞、佩肖和齐泽克关于意识形态的研究,对意识形态的承认机制进行了简要分析。首先,阿尔都塞通过提出意识形态质询理论,勾画了意识形态的承认机制,这涉及大(他者)主体、个人和主体三个角色,并且镜像承认是保障个人被质询为主体,保障大(他者)主体和主体之间的相互承认、各个主体之间的相互承认以及主体的自我承认,保障主体对大(他者)主体的绝对臣服的关键要素。意识形态正是通过这一机制,使无数主体自动运转起来。其次,佩肖发现了阿尔都塞镜像承认中存在的悖论。在他看来,阿尔都塞意识形态质询中的“个人”总是已经是一个话语主体,是一个作为意识形态质询结果的主体,只有承认被质询的“个人”已经是一个话语主体,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承认才能真正成功。最后,齐泽克从精神分析的维度,提出意识形态承认的成功离不开主体的幻象—框架。只有大他者的质询与主体的幻象—框架相一致时,意识形态的承认机制才能发挥作用,否则就会出现主体对“质询”的反抗和排斥的情形。总之,区分不同情形下意识形态质询及其与承认之间的关系,对于研究当今意识形态具有重要的启示性作用。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质询 镜像承认 幻象—框架 阿尔都塞 佩肖 齐泽克

作者信息

孔明安,1963年生,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300071。

谭勇,1993年生,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300071。



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的黑格尔主义溯源

司强


提要

总体性辩证法的目的在于克服第二国际正统马克思主义错误和总结匈牙利革命失败的教训,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指导。通过继承黑格尔对直接性与现实性的区分,以历史的生成取代黑格尔哲学的事后反思,卢卡奇将黑格尔的辩证法改造为总体性辩证法,但是总体性辩证法的基础是思想起源和历史起源在原则上一致。这一原则仍属于黑格尔的观念论体系。只有在这一体系下,无产阶级才能被理解为历史同一的主体—客体。因为总体性辩证法从属于黑格尔主义,所以当卢卡奇以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作为物化问题的解决方案时,便陷入了乌托邦式的救世主主义困境。总体性辩证法是非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

关键词

总体性辩证法 卢卡奇 现实性 直接性

作者信息

司强,1982年生,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315211。



海德格尔对马克思劳动观的误读

黄漫 刘同舫


提要

海德格尔基于对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形而上学定位来考察马克思的生产理论,对劳动的本质、过程和价值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这实质上是对马克思劳动观的误读。他指认马克思关于劳动概念的理论来源和性质规定根源于黑格尔哲学,未能认识到感性的对象性活动与思想活动的根本区别;认为马克思借助黑格尔生命过程论所揭示的劳动过程仍是抽象的辩证运动,无法领会到马克思能动生产实践的历史现实性;批判马克思基于人自身的生产而引致的强制生产必然走向人的自我毁灭,没有察觉到劳动的根本价值体现为在扬弃异化的革命实践中走向人的自由与解放。透过海德格尔的哲学语境审视其对马克思的批判,是在马克思哲学的黑格尔渊源中对马克思与黑格尔两种劳动观之异质性的厘清,是对马克思劳动观的还原,是以新的视角对马克思劳动观的反思和推进。

关键词

马克思 海德格尔 劳动

作者信息

黄漫,1986年生,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510632。

刘同舫,1966年生,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310028。



经济全球化、金融资源占有与居民财富不平等

黄平 李奇泽


提要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和跨国流动性差异,以及资本的高收益率优势和经济制度的差异化设计等因素,都会加剧居民财富不平等状况。并且唯效率优先的金融制度设计和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模式,会使金融资源分配对贫穷群体产生排斥性,再加上财富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会让富有群体享有更高的资产回报率和更快的财富积累速度,这也会恶化居民财富不平等状况。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金融资源占有 财富不平等 金融排斥

作者信息

黄平,1958年生,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100732。

李奇泽,1988年生,博士资格候选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100732。



联合国国民账户体系族群的结构与逻辑

李金华


提要

联合国向世界各国推荐的《国民账户体系》(SNA)是世界各国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蓝本,是其他核算体系的“根”或“源”,其发展和演化深刻地影响着其他核算体系。为推进国民账户体系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保证各国核算结果的可比,特别是不同领域核算结果的有效性和一致性,联合国统计委员会联合相关国际组织和其他统计机构编制了系列统计体系,形成了以SNA为核心的国民账户体系族群。这一族群内容丰富、结构庞大。其基本逻辑是:SNA为纲,操作手册为目,举一纲而张全目;阐释、应用、拓展层层递进,互为补充。随着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和细化,国民经济核算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会越来越多,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会向更广、更深、更细方向延伸发展,国民账户体系族群的成员会不断增多,族群的规模也将越来越大。

关键词

国民经济 核算体系 族群结构 逻辑关系

作者信息

李金华,1962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00732。



菲利普·阿吉翁对创新经济学的贡献

雷鹏飞


提要

菲利普·阿吉翁是近20年来熊彼特学派和创新经济学领域最杰出和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他在企业创新领域所做的大量开拓性的研究推动和引领了熊彼特学派、创新经济学的快速发展。企业层面的增长分析是他对增长理论的主要贡献,而企业创新则是他对企业层面增长分析的核心。阿吉翁全面阐释了市场竞争、制度环境、宏观经济政策等是如何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和研发活动的。他对企业创新带来的经济影响,包括对经济增长、收入差距、企业治理结构等的影响进行了十分前沿的研究。同时,他还针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类型的创新活动应采取何种创新策略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政策参考。

关键词

创新经济学 企业创新 经济增长 菲利普·阿吉翁

作者信息

雷鹏飞,1988年生,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研究员,430073。



新身份政治兴起及其对西方国家治理的挑战

徐彬 卜永光


提要

身份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具有久远的思想渊源,而作为一个现代概念的身份政治则有其特定内涵。这一概念的兴起,是20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世界内部变迁的结果,主要与少数族裔和群体争取身份平等和政治权利的运动,以及左翼学者从身份视角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有关。身份政治的内涵又在时代环境变化和内生变量作用下发生变迁。21世纪以来,“9·11”事件、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特朗普当选总统等重大事件的发生加速了其演化,促生了一种较传统身份政治内涵发生部分逆转、主张权利方式更加激烈、诉求和意识形态更加复杂的新身份政治。新身份政治蔓延带来了“新部落主义”,加剧了西方国家的社会分裂和政治对抗,使其面临的政治认同困境更趋严重,西方国家治理体系的理论和制度根基及其协调运转的政治环境由此受到破坏,导致“对抗与分治”的西式国家治理逻辑走向异化。这也给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镜鉴。

关键词

身份政治 新身份政治 政治认同 国家治理

作者信息

徐彬,1977年生,博士,浙江省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主任、教授,311121。

卜永光,1983年生,博士,浙江省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副教授,311121。



从技术官僚到政治官僚:

欧洲中央银行政治化研究

王玏


提要

2019年欧元迎来弱冠之年,十年前欧债危机作为在发达国家超国家货币联盟内爆发的金融危机,对欧洲中央银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欧洲央行变得越来越“政治化”而非“技术性”。欧洲中央银行传统政策授权无力应对欧债危机,弱经济成为新常态导致经济问题政治化,疑欧主义盛行阻碍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危难时期亟须强有力的政治领导等因素的相互作用都导致了欧洲央行的政治化。欧洲央行行动的政治考量因素增多,其政治化的影响表现在其职权范围超越最初授权,政策工具及潜在目标增多,欧洲央行及其政策的政治影响力增强,对它们的关注、争议、批评甚至反对加剧。欧洲中央银行政治化还助推了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未来欧洲央行任重道远,将承担起更多恢复市场信心、复苏经济以及促进欧洲一体化深入发展的责任。

关键词

欧债危机 欧洲中央银行 技术官僚 政治化

作者信息

王玏,1990年生,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博士研究生,200062。



空间与治理:城市政治研究的新进展

王薪喜 孟天广


提要

城市作为政治现象产生发展的重要场域,日益为学术界所重视。本文从“空间”与“治理”视角对城市政治研究进行了总结回顾。结合个体、社区、城市三个不同层次的研究主体,本文总结评述了市民政治参与、政治效能感、社区发展非均等化、社会资本、城市中的“邻避”现象与城市政体理论等议题。当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本文指出中国的城市政治研究应该在借鉴西方经验的同时,结合中国城市特点,发展出切合中国国情的城市政治议题。

关键词

城市政治学 空间视角 治理视角

作者信息

王薪喜,1989年生,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博士研究生,100084。

孟天广,1983年生,博士,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100084。



英美国家应对政府信息公开立法挑战的

政策经验及其启示

汤兆云 施彦军


提要

在政府信息公开立法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的情形下,一段时期以来,英国和美国在政府信息公开内容、范围、方式、程序以及监督救济等方面可谓是下足了功夫,以期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英国和美国为应对政府信息公开立法挑战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尽管它们的具体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略有不同,但其经验对于政府信息公开尚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来说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政府信息公开 立法挑战 政策经验 英国 美国

作者信息

汤兆云,1971年生,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362021。

施彦军,1984年生,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362021。



医疗保险治理现代化与医疗供给侧改革

——国外前沿研究文献述评及启示

叶初升 倪夏


提要

发达国家的经验与国际前沿理论都表明,医疗保险不只是通常意义的分摊风险,更能利用其战略性购买者的角色地位,成为推动医疗体制变革的关键力量。通过梳理医疗保险治理的国际前沿研究文献,本文厘清了提升医疗保险治理能力、发挥战略性购买者功能的三个关键因素:具有一定的医保规模,建立买方—卖方谈判机制,以及成熟运用成本分担、选择性缔约等博弈工具;讨论了治理良好的医疗保险影响医疗供给与资源配置的三个重要机制:厂商创新决策、市场竞争与供给价格,以及医疗资源配置结构。据此,本文建议从管理体系去碎片化、谈判机制制度化、购买范围和支付标准优化等三个方面,提升中国基本医保治理能力,以推进医疗供给侧改革。

关键词

医疗保险 医疗体制改革 战略性购买者 治理现代化 医疗供给侧改革

作者信息

叶初升,1963年生,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430072。

倪夏,1988年生,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430072。



公共行政定性研究的理论化:

严谨性与丰富性相结合的多元化

〔英〕R. E. 阿什沃思

〔英〕A. M. 麦克德莫特

〔英〕G. 库里

谷志军 谢颖慧 译


提要

学者们都强调定性研究需要更加严谨,这无意中支持了公式化和标准化方法的运用,不利于从丰富的数据中创建理论。为了深化上述讨论,本研究强调严谨性与丰富性相结合,有利于有效理论化的公共行政定性研究的重要性。基于对发表在六种公共行政权威期刊上的31篇定性研究的文献回顾,本研究证明有效的理论化与研究设计、分析方法和理论贡献的清晰度有关。通过对四类研究的深入剖析发现,“归纳理论化”和“溯因理论化”这两个过程证实了在数据的严谨性和丰富性的平衡之间存在着多元化。我们由此推导出一套原则,使研究人员能够在数据、分析和理论贡献之间实现令人信服的“概念性飞跃”。我们还强调,有必要通过比较定性研究报告与多样性检验基本要素之间的细微差别,以整合有关理论创建的多元化方法。

作者信息

[英]RE阿什沃思(Rachel Elizabeth Ashworth),英国卡迪夫大学商学院公共事务管理系教授。

[英]AM麦克德莫特(Aoife Mary McDermott),英国卡迪夫大学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教授。

[英]G库里(Graeme Currie),英国华威大学商学院公共管理系教授。







原载:国外社会科学   来源:社科期刊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