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弟子规》怎就成了“封建糟粕”?

2017-02-16 清风明月逍遥客

近年来,《三字经》《弟子规》为代表的传统蒙学读物大热。仅《弟子规》在市场上的版本就数以百计,很多幼儿园、中小学将其列为指定读物,还被改编成了歌曲、舞蹈、动画片等。但这些读物被冠上“国学经典”称号同时,质疑声音也越来越多,“粗制滥造的儿童读物”都已算比较客气。中国家长越来越崇尚现代子女教育的当下,各种名头不同的教育法层出不穷,还有必要去学习“封建糟粕”么?


经典诚然伟大,但不能“包医百病”

综合媒体报道,有些人总是说,现代人生活方式不同了,古书中很多东西过时了。但是我们也知道,人类历史上许多伟大的经典,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都穿越了无数时代而有永恒的意义。但很少有人会说这些经典因为时代不同、社会变化过时了。不仅如此,经典的魅力恰恰体现在,每当人类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人们总需要不断回归经典来寻找路标和方向。 

这不是说经典不需要革新,更不是说死守经典可包医百病,而是说,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人们总能在经典中找到一些有永恒意义的灵感或思想,通过重新理解和解释,给人巨大的启示和力量。对于儿童启蒙教育来说,情况同样如此。

就拿《弟子规》举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甚至都不只是对孩子有启示意义了吧——审慎地面对信息,即便不能令你离真相更近,起码不会让你离它更远。

《政商智库》特约观察员方朝晖认为,不能用现代人知识化、戒律化的眼光来看蒙学经典。蒙学经典中诚然包含许多知识,但重点在其中蕴含的精神和灵魂,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千年传承。如果用知识的眼光来审视它们,就很容易把它们理解为戒律、命令或者说教。如果我们换一种眼光来读它们,就会有别样的体会、别样的收获。

《弟子规》表达了一种真诚善良的愿望,对于人与人之间亲情的无限向往。从这个角度说,它提示人们一种理想生活状态的存在,并提醒我们:永恒不朽的境界只属于那些有宗教使徒般追求精神的人。而现实生活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多半不如此理想,其中有父母的问题,也有子女的问题。我们固不能要求子女无条件地服从父母,但还是希望天下的子女对父母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理解。多少人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才慢慢体会到父母的生命、自己的生命以及子女的生命是无法分割的轮回?

而且不知批评者有否注意到,《弟子规》自身就在否定“愚孝”,内中写道“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长辈有点错误,不依不饶,苦口婆心,一定要帮助他们改正,这种对真理的坚持,只怕很多号称有独立思想的人都做不到。

对于国学经典,包括蒙学类经典,一定要学会以“谛听”的方式来阅读,千万不要流于字面和表面来理解。只要我们真正带着“温情与敬意”(钱穆语)来读,就能逐渐听出古人千百载以前的声音,感受到他们的灵魂与我们灵魂的交融,从古人经典中看出某种超越历史时代的、永恒不朽的东西。

古人从不主张机械地读书,更反对把经典作为“闻见之知”。古人所倡导的读经方法,多半主张法其意,而不是法其文;会其神,而不是识其字;是通过反复吟诵,追求在吟诵中自化、自得,结合日常践履,用心体贴领悟。

新世纪还要机械的要孩子死记硬背,不客气的讲,这是教育者逃避责任,是“师之惰”,却让蒙学经典背了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