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末代皇帝:困住中国的封建怪圈

2017-07-27 清风明月逍遥客

中国自秦朝以降到清朝灭亡,这之间2000多年漫长的时期,在大陆,被一言以蔽之,称作“封建社会”。封建,封土建邦,正体字“國”,古字是“或”,其中“口”代表都城,“一”划定周围土地界限,有人拿“戈”守卫这个界限。如今的“國”字,在“或”的外面,又加了一个方框“□”。这个方框,有非常值得推敲的寓意。

电影《末代皇帝》里,年轻的皇帝希望能有一副眼镜,看清世界,却遭到大臣反对。年轻的他希望能够到紫禁城以外去看一看,又是一个不可能的奢望。显然,周围的大臣不希望他知道得更多,而他也不需要知道更多。在他的背后,有一股强大的力量维系着这个国家的运作,不管这个国家繁荣或者衰落,这股力量围成一个圈,密不透风,坚不可摧。

儒家的道统是这个圈的组成之一。溥仪的登基大典上,满朝文武百官向这个幼小的皇帝跪拜,遵从严密的礼仪,这个礼仪存在于官方浩瀚的文书之中,存在于宫廷日常生活的一举一,一言一行,也存在与老百姓的人伦日用之中,中国人讲克己复礼,不学诗书无以立。皇帝在形式上是世间道德的垂范。于是皇帝的日常从早到晚都被安排得看似合理有序,从清晨经延,到早朝政务,到晚上入寝,都有各种繁文缛节需要遵从,皇帝身边的人,以儒家的名义,为皇帝提出各种建议和指导。尽管满族是外族入侵,但清朝近三百年的统治,早已被汉文化洗刷殆尽。从皇帝华丽的服饰,到宫中森严的等级,却早已处处浸染着儒家文化的气息。

在繁文缛节,人伦日常之中,皇帝变成了一个身不由己的主角,原则上,他是一切的中心,这个国家的资源由他调配,内廷中的所有内外臣子归他统治,似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是,他又像一颗棋子,摆布他人的同时,也任人摆布。在一个需要文书和礼仪统治的中国,真实是被加工和渲染过的,即使皇帝的耳目遍布全国,本人也有超长的才能魄力,也未必能够读出各种文书里隐含的秘密。皇帝只是中国历史的催化剂而已,他可以文韬武略,开疆扩土,也可以无能昏庸,淫乐丧国,但总有另一个皇帝接替他。

衍生于儒家的血统,也是这个圈的一部分。在电影的开头,垂危的慈禧显示着腐朽的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坚不可摧的力量。即使熟读历史,很多人也会为慈禧选择幼小的溥仪作为继承人,而反复推敲--惋惜者自有惋惜的道理,欢呼者自有欢呼的角度,但都离不了“血统”二字。血统之下,是宗族,宗族之下,是派系。溥仪终其一生,被利用和改造,都离不开他的血统。慈禧为了维护叶赫那拉氏家族的长久统治,选择了溥仪,日本人为了名义上的道统,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作为傀儡政权。

有了儒家的道统和血统,治理国家,还需要权术。当庄士敦向太监细数宫廷内庞大的开支时,更从侧面揭露了这个帝国的腐败与权术。种种关乎礼仪和国之大体的争端,不过是披着儒家的外衣,玩弄法家的权术。文字游戏之下,是你来我往的明争暗斗。儿皇帝溥仪的选任,更是清朝气数已尽之前,最后一次权力的卖弄与争夺。

直到,外来的力量,剪断了这个圈。

这把剪刀是洋人的枪炮,是国民革命的燎原之火,是醒悟的一代中国人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于是,“國”,就只剩下了戈和土地上的国民。大家一拥而上,扯去了旧有的规矩,争先恐后地宣扬主义,重新圈起这个“國”字。

然而不管如何革命,末代皇帝溥仪活了下来,见证了新的政权,末代皇帝曾经的子民,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主义和革命,也见证了历史的曲折变迁。随着时间的推移,尘埃落定,旧的秩序破坏,新的秩序建立,但大家仿佛有了一种错觉,新与旧,竟有几分相似,好与坏,黑与白,似乎也不是泾渭分明,国家又重新被一个圈围住,密不透风,坚不可摧。

唯物史观讲,历史是在曲折中前进,这曲折如果是一个圈,是不是会永远走不出呢?

皇帝的角色并不是无所不能,他总是被各派系的力量所裹挟,最后成了一个利益的平衡者。对于中国如此体量庞大的国家,想改变一件事情很难,试图改变千年不变的道统与血统,改变儒外法内的本质,还需要漫长而艰辛的改革。

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在这个圈的包围之下,很多事情看似简单得一目了然,黑白分明,但是想推行改革,却发现是一潭浑水,牵一发,便动全身,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