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印度政府为何对西藏“情有独钟”

2017-08-17 清风明月逍遥客

西藏与印度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二者相邻,达赖喇嘛于1959年逃亡印度,更使得西藏成为印度一直关注的焦点。那么,印度为什么对西藏情有独钟?

1954年7月,周恩来对印度进行正式访问

历史遗留问题 

印度对西藏的政策多是受英政府的影响。英国政策主要侧重于强调中国对西藏有“宗主权”,西藏有权实行自治,坚持西藏是有效保护印度的缓冲区。 

1945年9月,印度政府在借鉴英国政策的基础上对西藏有了一个新的定位:“对于印度来说,无论是从防御外来侵入的观点出发,还是从印度内部防卫和安宁的利益来看,都是至关重要的。”针对这种定位,印度政府认为,必须要争取实现西藏内部的自治权和外部独立的外交权;如果西藏受到威胁,印度要为西藏提供援助,包括军事援助。 

为此,印度还在独立之后,直接把英国驻西藏使团变为印度驻藏使团,一方面对西藏进行威胁,一方面又采取对西藏有利的外贸和外汇政策,并且还许诺西藏地方可以在印度设立使馆等。为了迷惑中国,印度又向当时的南京政府驻印大使声称视西藏为一自治地区,只承认中国对西藏的宗主权。 

新中国成立之后,印度仍旧没有放弃对西藏的觊觎。虽然印度很快就承认了并与新中国建交,但更多的却是为了“了解中国并与之打交道”以保护自己在西藏的“利益”。新中国或许会对印度的承认而心生感激,缓和中方在西藏的行动。 

印度认为:“印度政府对西藏并无政治或领土野心,亦不为印度政府或其在西藏的国民谋取任何新的特权地位……印度政府在拉萨派有代表,在江孜和亚东有商业代表,在到江孜的商路上有邮政和电讯机关。为保护这一商路,四十多年以来,就一向在江孜驻扎了一小队卫兵。印度希望这些机构应继续存在,这些机构对印度和西藏都是有利的,并不在任何方面损害中国的宗主权。因而在拉萨代表团的人员以及在江孜和亚东代表机构的人员已受命留守在他们的岗位上。”不仅如此,印度还鼓动某些西藏势力把这一问题提交联合国,以此对中国施压。 

在这里要解释一下“宗主权”的问题。宗主权这个词是英国发明并用于中国政府和西藏地方关系的。最初使用者是1904年任印度总督的英国人乔治·寇松(George Curzon)。1912年的8月中华民国刚成立,英国驻北京公使威胁中国中央政府说,如果中国在西藏派驻军队或行使行政管理权,英国将不承认新政府。不过,英国也没有给出明确的区分“宗主权”和“主权”的定义,更没有给出相关的法理依据。但是这给了印度借口,印度对于“宗主权”紧抓不放,认为西藏具有某种独立的地位。 

尽管中国允许印度在拉萨设立处理贸易事务和边民往来的办事机构,但是中国政府也严肃要求印度必须撤销相当于外交机构的高级专员公署。中国的举措没有换来印度立场的改变,只能说暂时解决了双方在涉藏问题上的分歧,但也埋下了双方互不信任的种子。 

可以说,印度在西藏问题上比英国所作所为还要严重。英国人虽然划了一条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但他们从来不敢实际占领位于该线以南的由中国西藏地方当局长期管辖的中国领土。但是印度早期政府却将其付诸实践,尼赫鲁在印度独立后不久,就在给印度情报局头目的指示中说,要将中国看作敌人。 

文化上的相关性 

印度对中国西藏的政策是从属于其整个南亚地区政策的,这些政策深受印度传统文化的影响。 

古代的印度只是一个地理范围,但是由于殖民统治,英政府让印度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认同和边界理念。印度在南亚以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底蕴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辐射圈,即印度文化圈。南亚各国也对这一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印度也将南亚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而西藏的藏传佛教也源自印度,印度的种姓制度也对西藏带来很深影响。自然印度认为,西藏也属于印度文化圈。 

独立前,尼赫鲁就已经萌生了“大印度联邦”的构想,其中地理范围包括了南亚次大陆地区的所有国家,还有中国的西藏地区和缅甸等。尼赫鲁甚至还划出了“大印度联邦”的理想边界线,即克什米尔、尼泊尔、锡金、不丹和阿萨姆作为印度的内务防线,中国的西藏作为缓冲带,将麦克马洪线作为中印理想的边界线。因此,印度历届政府都将该地国家和地区纳入自己势力范围之内,企图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进行控制,甚至横加干涉。 

尼赫鲁对西藏的最初政策也是想将其置于自己的翼护之下,但是中印边界战争让印度的企图最终落空。 

战略安全考虑 

印巴分治之后,印度成为主要与中国西藏地缘上相近的国家。中印两国在上世纪50年代都是刚刚独立的人口大国,面临着相似的困难,更面临着彼此之间的竞争。再加上两国边界问题悬而未决,印度自然而然会产生一种不安全的心理。 

1950年尼赫鲁的演讲中提到:“长久以来,喜马拉雅山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疆界……我们不容许任何人跨越这道屏障,向这里渗透,因为它是印度安全的主要屏障。”

而对于印度将西藏视为战略安全重要一环的观点,1959年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也曾说过:“西藏正好在印度的边界上,你们难道不理解,印度认为有一个独立的邻居是至为重要的吗?西藏是一个很弱的地区,本身不可能对印度构成任何威胁,可是一个属于中国的西藏就会对印度构成威胁。” 

1959年5月,周恩来也明确说道:“外来因素也妨碍西藏的改革……尼赫鲁和印度上层人士很怕西藏改革,反对改革,甚至说改革不可能。这是很奇怪的现象,西藏是中国的领土,但他们却反对西藏的改革……他们希望西藏长期保持落后状态,成为中印之间的‘缓冲国’。这是他们的主导思想,也是中印间的争论中心。” 

最终达赖喇嘛逃亡印度的事实也证明了周恩来的判断,而中共针对西藏实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也让印度“缓冲国”的想法破灭。印度政府不由恼羞成怒,在收留达赖喇嘛的同时不断批评中国政府违背承诺。周恩来则回应称:“印度一部分上层人士希望西藏落后的制度不变,保持西藏‘缓冲国’的想法,在西藏反动集团中起了很大作用。” 

整个50年代,围绕西藏,印度不断做出努力,一开始是反对中国对西藏驻军,进而是在边界上挑起争端。不过,印度的努力最终付之东流。20世纪80年代以后,涉藏问题逐渐呈淡出之势。但至今印度国内仍有不少政客坚定抱着“缓冲区”的思维不放,企图再次寻找机会干涉西藏事务。涉藏问题也从未被印度忽视,更是印度在面对不利局面时对中国打出的一张牌。 

53 25491 53 13550 0 0 4989 0 0:00:05 0:00:02 0:00:03 498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