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起底军服门:从哈日到精日他们为何甘当汉奸

2017-08-29 清风明月逍遥客


随着“慰安妇”题材纪录片《二十二》的热映,“中日关系”再次成为中国民间的热门话题。在全民“勿忘历史,警钟长鸣”的精神思潮下,有些年轻人“顶风作案”,做出了一些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举动:北京时间8月8日,有网民在新浪微博曝出一组疑似中国青年身穿日本军服在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广场留影的照片,该网民呼吁有关部门查清事实真相;没过几天,又有消息称,在广西,两名男子身穿日本服装在宾阳高铁站作秀,险些引发骚乱。 

据悉,中国警方已依法拘留两起事件的涉事人,并提醒:“个人爱好和言行不能法外任性,恣意妄为。警方将对此类违法行为一查到底、严惩不怠,绝不会放任姑息!” 

中国青年网的评论文章指出,“这些奇葩个例的出现,也说明了现在对那段沉痛历史的宣传教育还不够。铭记历史,警醒后人绝不是一句空话,而应镌刻在每一位国人心里,成为永不消逝的印记。鲁迅先生写到当年在旧时代的纪念是‘为了忘却’,而我们在新时代的纪念就应是‘不敢忘却’,并要将其作为诚挚追求。”人民日报则批评:“一个民族如果记不得曾经的痛,就唤不醒今天的梦。” 

从“哈日”到“精日” 

有人把上述“迷恋日本军服”的青年称为“极端哈日族”,而这些青年也给自己冠以“精日”的头衔,无视日本侵华的事实,甚至有美化日军的嫌疑。假如以上新闻传至日本,恐怕会被日本右翼利用,作为逃避战争罪行的借口——“你看,连中国人都在怀念我们的皇军,可见所谓‘侵华’一说是子虚乌有的!” 

这种信息一旦在日本国内加以传播,便会有“颠倒黑白”的危险,让日本政府更不愿意真诚面对历史,中日之间解决历史问题也会更困难。 

今天的中日关系虽然不及过去和谐,但也并不紧张。论军事实力,中国已全面胜出——早在上世纪,中国就已经拥有了足以使“日本沉没”的两弹一星,日本再想像甲午、三十年代那样肆意侵略中国却不受致命打击,已绝无可能;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就超越日本,2014年,中国的GDP是日本的两倍,今天,日本的经济总量仅相当于中国的44%,日本再想实现经济逆袭,反超中国,也完全不现实。 

不仅美国,连印度媒体都在鼓吹“中国威胁论”,虽然这并非事实,但也足以证明“大国崛起”并不是中国人夜郎自大的幻觉。如果在过去,年轻人“哈日”是因为日本国力远胜中国所致,那为什么在中国已然崛起的今天,有些年轻人的“哈日情怀”不减反增呢? 

“卿本佳人,奈何作贼?”这就是人和历史的诡异、深刻之处。其实,看似偶然的社会现象,背后一定有必然的东西在支撑。“哈日情怀”的繁衍,有其复杂的社会历史成因和心理文化原因。 

这些年轻人为何自信不起来 

毛泽东说:“民族投降主义根源于民族悲观主义, 42 25365 42 10672 0 0 1357 0 0:00:18 0:00:07 0:00:11 2307即民族失败主义。”从“哈日”到“精日”,不难看出部分中国年轻人是因为“自卑”而崇洋媚外的。事实上,中国早已国富兵强,但却没有建立起对日本的文化优势。 

这点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中国改革开放的那几年,大量日本文化涌入中国。1978年和1982年日本电影《追捕》和电视剧《血疑》在中国上映,高仓健和山口百惠成为中国公众心目中的偶像。1990年代,《东京爱情故事》《阿信》等日本电视剧又相继在中国播放,引发“日剧”热。而在1980年代后,日本动漫形象大规模进入中国并不断扩大影响。伴随着中国加盟WTO,海外文化产品的输入以及通过合资经营、共同制作等各种形式,日本动漫以正版合法的方式在中国有了更大的扩展空间。 

虽然近年来中国的影视作品有“反攻”日本的现象出现,但与日本影视和动漫文化相比,难免会有小巫见大巫的既视感。 

而就此事而言,这种文化上的“优劣”更延伸至历史和文学等方面。抗日战争应该是中国人民自豪感的一个重要来源,但中国人对这场战争的认识远不够深入。有学者认为,由于国民党军抗战成了主流叙述,在这种叙述中看不到中国相对于日本的先进性,所以中国虽然是抗日战争的胜利者,却不能建立起对日本的心理优势。 

在影视作品中,由于回避了人民战争,其塑造的形象常常是对中国人的一种贬低。比如《亮剑》所宣扬的所谓“亮剑精神”——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其实不过是“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的匹夫之勇罢了,连“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境界也没有达到,比之武士道“在生死两难之际,当机立断,首先选择死”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这样的作品,如何能够真正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这种背景下,就不难理解有“精日者”身着日军军装夜袭四行仓库的荒唐事件发生了。 

如今,尽管中国人对日本的好感度略高于日本人对中国的好感度,但由于双方媒体的偏差性报道,中日两国公众的相互印象之恶化已经发展到危险的地步。以中国社会的具体情形而言,就有痴迷“哈日”和激烈“反日”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哈日”不过是是在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多元化趋势当中,具有亚文化社群属性的现象,未必是一种政治立场。但“精日”的危害是巨大的,它反映出一种无知和背叛。 

不过,在谴责这种行为之余,也要承认中国在文化输出上仍然处于劣势。事实上,从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来看,古代(以唐代为典型)以中国输出、日本借鉴为特点,但近现代以来出现了逆反,日本输出、中国借鉴。虽然交流总是双向的,当前中国经济及社会文化也在快速全面发展,但这一借鉴日本的格局依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才是最让人焦虑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