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多吃鱼聪明?别闹了!日本恐将100万吨核污水排入大海...

2017-12-23 地球新生活







放射性污水

以每天150吨的惊人速度排放



你还记得吗?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



地震更是引发了最高为23米的海啸...



随后地震更是引起了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发生爆炸,压力控制池受损。而这起爆炸引起了核泄漏!!!



3月26日,福岛核泄漏放射量达到6级“重大事故”水平


(来源:腾讯)


日本原子能安全委员会近日启用“紧急状态放射能影响快速预测系统”(SPEEDI),以近期各地的放射能测定值为依据,对福岛核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扩散量的数值进行了推算。结果显示,从事故发生的12日上午6时至24日零时止,福岛第一核电站外泄放射性碘的总量约为3万万亿~11万万亿贝克勒尔。



日本政府把福岛第一、第二核电站人员疏散范围,方圆20公里的12万避难者们进行全体核辐射状况的检查,其中22人受到核辐射!虽然官方宣布的数字为22人,但是众多媒体却认为可能有超过190人有类似的核辐射症状



直到2012年8月22日,日本相关部门对福岛第一核电站周边半径100公里范围内进行了调查,在福岛县境内的10个地点还是发现了核事故中泄漏的钚238!此次调查显示,福岛第一核电站的西北方向除放射性铯以外,还有放射性钚分布。



不过后者的总量比铯要小,对健康的影响也较小。据日本政府估算,上述核电站事故导致的钚241泄漏量是钚238的数十倍。钚238比核武器中使用的钚239更具放射性,可致癌,与其相比,钚241对人体的影响较小。



尽管福岛核事故已经过去6年多,但是核辐射却久久存在着,而且不但没有得到控制,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最近,日本政府竟然还想将100万吨核污水倾倒进太平洋!可以想象,这将给整个海洋,乃至地球上所有生物造成多大的威胁!


核事故发生后,为了让融化的第一核电站反应堆冷却下来,需要大量的海水,而如何将放射性物质从这些海水中分离出来就成为了巨大的难题。



现在,有大量废水被储存在约900个巨型储水罐中,如果容器破裂,它里面所装的核污染水将无法得到控制。



专家希望日本政府将这些核污水倒入大海,他们说,这些受污染的水里所含的所有放射性物质诸如铯、锶等全都经过了处理被去除,除了氚。但据专家说,少量的氚是安全的,并且在其他核电站,是允许将氚水排入大海的。但是也有一些人认为,尽管氚的辐射力不及锶或者铯,但也可能增大人们罹患癌症和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尤其是儿童。

 


日本实验室技术人员还曾取了磐城小名滨港口的鱼肉样本,把它装进杯子里进行检查并记录详细信息,比如捕捉它的人和具体地点。在海啸后15个月也就是2012年年中开始做的实验中,只有三个种类的鱼通过了测试!



高级研究员Yoshiharu Nemoto说,这些鱼肉经过了世界上最严格的测试:它们所含放射性铯元素必须少于日本国家标准的一半,以及美国或欧盟限制为十二分之一。可是渔民的反对和现如今世界上对于日本海鲜的不信任,仍然无法阻止日本政府企图将污水倒入大海。因为污水实在太多了!


据悉,福岛放射性污水的数量仍在不断增长,并且以每天150吨的惊人速度!但又是为什么会需要那么多的水,导致那么多的污水出现?原来啊是因为核反应堆受损无法修复,必须不断注入冷却水来防止其过热。如果地下容器室,水则会因此受到放射性泄漏污染,而随着它与地下水混合,被污染的水面积越来越大!210吨的水被重新利用作为冷却水,而剩下的150吨水只能存储起来。在暴雨期间,地下水量增加,导致核污水量大幅增加。



去年,也有专家东京电力公司,将这些污水稀释约50倍,每天将约400吨水排入大海,这将需要将近十年才能完成!



2048年

将无鱼可捕食


事实上除了核辐射问题之外,海洋早已经被围攻。我们正在通过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以及过度捕捞的方式以惊人的速度毁灭海洋。

过度捕捞是使得每天海洋多种生物灭绝的最大的兇手之一。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上32%的鱼类正在以超越可持续发展的速度被剥削开採。没错:几乎三分之一的渔业都在过度捕捞。


参考资料:http://www.fao.org/sustainable-development-goals/goals/goal-14/en/


还有更可怕的吗?在黑海和地中海,大约有59%的鱼类在被不可持续地捕捞。根据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orld Wildlife Fund)和伦敦动物学会(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的统计数据,在1907年到2012年之间,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的数量减少了49%,而这主要是过度捕捞造成的。


参考资料:http://www.fao.org/3/a-i5555e.pdf


鱼类生物品种的紧缺也影响着其他海洋动物的觅食。


鲸鱼、海豚和鯊鱼们和其他大型鱼类一起有时也会被捕鱼装置抓到。事实上,去年在美国西海岸就有71只鲸鱼被捕。不幸的是,这样的事件正在不断发生。


参考资料:http://www.latimes.com/local/lanow/la-me-ln-whales-crabbing-gear-20170329-story.html


生物多样性中心的律师Kristen Monsell在国内公用无线电台说道当一只鲸鱼被渔网缠绕时的情况:

有时渔网会直接将鲸鱼淹死,而死亡的速度也可能长达数周,直至鲸鱼精疲力竭而死。如果渔具在他们的嘴巴里,就会阻碍他们进食。渔具还有可能会截掉他们的尾巴或是身体的其他部分。对於年轻的鲸鱼来说,渔网可能会缠绕包裹着他们,但随着鲸鱼身体的生长,渔网便会长进他们的身体。


参考资料:https://www.npr.org/sections/thesalt/2016/09/28/495777033/whales-sea-turtles-seals-the-unintended-catch-of-abandoned-fishing-gear


对海洋动物们来说,被渔网缠绕并不是唯一的威胁。由於金枪鱼种群的减少,更多的鯊鱼在延绳钓捕捞中(longlines)被捕获。多钩长线能够容纳1200个鱼钩,在每五次捕捞中就有有一次能抓到鯊鱼。每年大概有五千万只鯊鱼被当作副鱼获而死亡。这种对於某些海洋中最重要的生物造成的威胁愈演愈烈。事实上,美国已经给六个种类的鯊鱼提供了过度捕捞保护。


科学家们现在警告我们到2048年,海洋裡的鱼类将会消失。


参考资料:https://news.nationalgeographic.com/news/2006/11/061102-seafood-threat.html


如果你认为工厂化养殖鱼类是解决办法,请再思考一下。许多被养殖在工厂化农场的鱼们都遭受着严重抑郁,他们在骯脏、拥挤的水池中常常是死气沉沉地游动着。与野生的鱼类一样,养殖在工厂化农场裡的鱼们经历着残酷的命运。


真相是什麼?最新的科学证明了鱼会感受到痛。在一次与MFA的访谈中,动物专家及《鱼类知道什麼:我们水下同胞的内心生活》(What a Fish Knows: The Inner Lives of Our Underwater Cousins)的作者Jonathan Balcome博士陈述道:


已经有很多科学研究能够证明鱼类的痛苦。举例来说,斑马鱼希望努力缓解疼痛。当一片止痛药溶解於贫瘠的、条件不佳的水箱室内时,被注入一种能导致疼痛的乙酸的鱼们选择在此处游动,但被注入另一种良性溶液的鱼们留在了水箱中环境较好的位置。



我们可以积极採取行动,停止对鱼类以及海洋的利用与开发。开始减少购买、食用动物制品,我们就可以停止捕鱼业带来的伤害:污染、气候变化及过度捕捞。



吃鱼聪明?别闹了!



★江河湖海水污染严重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在1亿公顷耕地和220万公顷草原上,每年使用农药110.49万吨。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表土流量约50亿吨,如此一来,大量农药、化肥随表土流入江、河、湖、库,随之流失的氮、磷、钾营养元素,使2/3的湖泊受到不同程度营养化污染的危害,从而导致水质恶化。




我国每年有400多亿吨废水排入水域,约1/3的工业废水和9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江河、湖泊,许多河段鱼虾绝迹。据水利部对全国700余条河流约10万公里河长开展的水资源质量评价,46.5%河长受到污染;10.6%的河长严重污染,水体已丧失使用价值。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


那么,当我们在受污染这么严重的水域养殖水产品,您觉得水产品会不会吸收很多有毒有害的成分呢?

★海洋成为一个大垃圾桶


国家环保总局提供的资料表明,我国四大近海海域,除南海以外,东海、渤海、黄海已经成为污染的重灾区,海水质量基本为四类或劣四类,50%以上的水域遭到重度污染。专家判断,渤海的环境污染已经到了临界点,即便不向渤海排入一滴污水,单靠其与外界水体交换恢复清洁,至少也需要200年。


★49.6%的污水被排放到水产养殖区


2007年,全国实施监测的入海排污口573个,约87.6%的排污口超标排放污染物。四个海区中,渤海沿岸超标排放的排污口达91.0%,黄海沿岸超标排放的排污口达87.6%,东海沿岸超标排放的排污口达81.4%,南海沿岸超标排放的排污口达90.0%。


南方浑浊海水里吊养的牡蛎


更加触目惊心的是,2007年,入海排污口排放的约359亿吨污水中,居然有49.6%的污水排入海水增养殖区!在排污口邻近海域实施监测的22个海水增养殖区中,91%的水质不能满足其功能要求,其中,四类和劣四类水质的增养殖区约占50%,部分养殖区生物体内粪大肠菌群数量超标严重。如虞河入海口青蛤体内的粪大肠菌群数量超海洋生物质量二类标准65倍。在这样的水质中养殖,水产品会含有多少有毒有害的物质?


★39.7%的污染物被排放到水产养殖区


水污染造成大量鱼死亡


有专家测定松花江哨口至松花村江段,扶余至三岔河口江段和嫩江下游鱼肌肉中5类33种有机污染物的平均含量。其中,可疑致癌物6种,促癌或助癌物3种。鱼类有机污染物的平均含量以扶余至三岔河口江段最高,其次为嫩江下游。


★重金属严重污染水产品



水体中的重金属不易被微生物分解,某些重金属及其化合物易被生物吸收并通过食物链逐级累积,产生巨大的富集作用,影响水产品的质量。


在日常生活中,经济水产品如鱼、虾、蟹、贝等是人体内汞的主要来源。研究表明,水环境的汞污染愈重,水生动物的含汞量愈高。水产动物的体积越大、体重越重的水产品,其体内的汞含量越高。在海洋中处于食物链顶级的鲨鱼、鲸鱼、箭鱼、金枪鱼、带鱼等大型鱼类以及海豹体内汞含量最高。在湖泊、河流中,处于食物链最高层的肉食甲鱼汞含量最高,最终造成其汞含量甚至会高于环境水体中的汞浓度20万倍!


我国内河及湖泊、水库中的水产品,重金属含量超过国家标准的情况,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此后,重金属含量超过国家标准的情况越来越普遍。


★重金属究竟是什么?

 


△被环境污染深深伤害的《美人鱼》


重金属是指比重大于5克每立方厘米的金属,包括金、银、铜、铁、铅等多种元素。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主要是指汞(水银)、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重金属不能被生物降解,却能在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下,千百倍地富集。



如果我们吃进腹中一条重金属超标的鱼,离疾病和死亡就近了一步。







全球鱼类消费的现状


我曾问过身边一个妈妈,为什么要给自己的孩子吃鱼,她的回答是:你不知道吗?多吃鱼的孩子聪明啊,鱼肉还含有DHA,对智力非常好,她还告诉我她经常给自己的孩子吃鱼油,用来补充DHA益智“精华”








她无比坚定的眼神,更加让我对吃鱼能否变聪明,和这个“DHA”充满了好奇。


在2011年联合国报告,对水产品鱼类的世界人均消费量已达到17公斤的历史最高纪录,在过去30年中,水产养殖产量已增长近12倍,年增长率为8.8%,其中约25%被转化成鱼粉和鱼油。


许多吃鱼和海鲜的人认为,鱼和海鲜是对健康有益的。据美国渔业研究所1997年8月对1万个美国家庭的调查,超过一半的调查对象将健康益处列为吃鱼和海鲜的主要理由。





超过四分之三的人认为,吃鱼比吃牛肉,猪肉或家禽要健康。大多数人相信,他们所吃的海鲜的质量良好。但是,把海鲜视为健康食物这一广为公众认同的看法,不过是对鱼的实相撒下的弥天大谎!


与我们所认为的恰恰相反,鱼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保持河水、湖水和海洋清洁的。作为食腐动物,鱼在食物链中占有很高的位置,它们可以将水中的任何东西都处理掉——因此,它们会受到很严重的污染。






真相


传说:吃鱼是身体需要欧米加3









亚麻籽含极丰富欧米加3 (Omega-3):一汤匙亚麻籽含有3800毫克的欧米加3 (Omega-3)脂肪酸,相当于深海鱼油的10倍,没有腥味、高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弊处,并且不包含积聚在鱼类体内高水平的诸如汞等有毒化学物质。


欧米加3家族的主要成员有:亚麻酸,EPA和DHA








那亚麻酸在哪里?









我们首先要知道100克亚麻籽油里到底是什么?

100克亚麻籽油中:

饱和脂肪酸约占9%、油酸约占17%,二者相加为26%;

总的不饱和脂肪酸为74%,其中含亚麻酸约为57%;

当引出亚麻酸后 我们就能清楚了解欧米加3家族的另两位重要成员EPA和DHA





传说:直接补充DHA更好





鱼油里的功效成分主要是DHA和EPA,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直接补充DHA要比补充亚麻籽中第一个成员亚麻酸好,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这主要源于人们对亚麻酸的认知不够。亚麻酸进入人体后,在酶的作用下,依次生成EPA、DHA,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亚麻酸比DHA所具有的功效更丰富,所起的作用更全面。


而且,当亚麻酸进入人体后,人体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合理的进行代谢,亚麻酸的量充足,机体需要多少DHA就可以补充多少DHA,而多余的亚麻酸还可以代谢成EPA等其他物质,完成其他生理功能,DHA则不具备这样的特点,补充了过量的DHA会带来负面影响,如免疫力低下等。所以,补充以亚麻籽为载体的亚麻酸,要比直接补充DHA更全面、更安全、更科学。





知道这些后,我们还需要去吃打着“DHA”招牌的鱼油和奶粉吗?





传说:吃鱼可控脂肪量摄入









很多人说,他们吃鱼而不吃牛肉,指望可以限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取。然而,许多鱼类,如鲨鱼,鲶鱼,旗鱼和海鳟,含有近三分之一脂肪,而鲑鱼和橘棘鲷(红鱼)则超过50%。至于胆固醇,虾是牛肉的两倍,又如一份3盎司的三文鱼,含74毫克胆固醇和类似分量的带骨牛排或鸡肉差不多。








积聚的有毒化学物质—汞









汞(又称水银)由发电和工业污染产生而进入环境,理所当然地成了环境的一部份。雨水将它冲入河流,在那里落户,被微生物吃下去,而鱼又吃掉微生物。想想鱼类和贝类所生活的环境。从人类粪便到工业废弃物最终都进入了河流,湖泊和海洋。因而,鱼类和贝类由于“生物积聚”积累了极高的毒素和化学残留物在鱼肉中。鱼肉中毒素的浓度可高达鱼类和贝类所生活水域毒素浓度的9百万倍。








鱼体内致癌物—多氯联苯(聚氯化联苯)









PCBs(多氯联苯),一度广泛用于工业用途,但在1976年作为致癌物被取缔。由于环境的污染, PCBs也存在于鱼体内。据美国消费者联盟(消费者报告杂志发行人)长达6个月的调查指出,“迄今为止,人类饮食中PCBs最大的来源是鱼...PCBs 在环境中存留久了以后,其成分发生变化,逐渐变得毒性更大...而这些毒性更大的变异了的PCBs很可能存在于鱼体内... 它们在身体组织中积聚。你今天吃下去的多氯联苯,将会在未来数十年存留在体内。”


三两是美国环境保护署对孕妇和小孩每周吃鱼推荐量的上限。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平均每年食物中毒有32.5万例是因食用受污染的海鲜。


事实上,这个数字可能严重低估了真正的中毒人数,因为许多患者把流感症状归罪于其它原因而不是受污染的海鲜。


请记住:

鱼不是用来吃的,

而是用来保持河水、

湖水和海洋清洁的。



请爱护我们的海洋卫士:鱼。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

微悉尼、MFA悯惜动物、素社及GOOGLE







(放到你圈子里,朋友们会感激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