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波兰电影《钢琴师》看一个纳粹军官复苏的人性

萧功秦 萧功秦论评 2022-05-12

今天是周日,我去上海影城看波兰与英国合拍的奥斯卡大奖片《钢琴家》。电影说的是一位二战时期犹太钢琴家,经历了九死一生的苦难,躲在废墟中最后还是被一个德国军官发现,后者听他弹的钢琴曲之后,受到了感染,他的眼神中隐约可以感觉到一种久违的人性在复苏,这位钢琴家终于受到德国军官的保护而生存了下来。在战争结束后,那位德国军官在俘虏人群中恳求过路人带信给那个受过他保护的钢琴家,希望钢琴家能帮助他获得自由。当钢琴家赶到俘虏营时,那儿已经是人去楼空。影片最后的字幕说,此中尉在1952年死于西北利亚战俘营。

                                              

这部片子表现了犹太人的苦难这一常见主题之外,还第一次涉及到一些德国纳粹军人也有人性的一面,而且表演得恰到好处,自然、真实而不过分。这是它深深打动人们的原因。为什么人们会油然产生对这个纳粹军人的同情?因为他作为一个人的正常感情在音乐中复苏了,人们透过纳粹军官的军服,看到了一个与自己同样的人,因而这个军人不再是抽象的符号,他也就享有了人们对他的同情的机会与权利。

 

另外,电影中的钢琴家的姿态动作是如此笨拙,如此弱不禁风,他在与军官对话时又是那样的胆怯嗫嚅,声音轻得如蚊子一样,几乎听不见似的。这个被残酷的战争压垮了的人,与战前这位在鲜花与掌声中受人们崇拜的成功的青年音乐家的形象,形成如此鲜明的对比,使人们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人生的苍桑感。

                                        

 

很久没有看过如此冲击到观众心灵深处的好影片了,难怪我一出影院大门,就立刻感受到《手机》海报的强烈反差。以《手机》为代表的中国电影商品世俗化潮流,实际上已经使国人陷入了群体性的文化精神颓废之中。而整个中国社会舆论对此潮流似乎都失语了。我们的话语系统似乎完全丧失了对世风低下、人俗横流的群体性的精神麻痹状态的批判反省能力。这种现状反过来使人们见怪不怪,习惯成自然,当下中国的商业化传媒,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的复盖着我们芸芸众生,处于其中的人们“如居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中国本来就缺乏崇尚彼岸世界的宗教来缓冲这一世俗化潮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在过度世俗化过程中的后果,可能是各民族中最为严重的。看这样的电影,人的心灵也会得到升华。我想,这才是艺术的真实生命。  (《战争中的人性与诗意》札记之一,2006年思想日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