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今日在穗开幕
6月10日—12日,第十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在广州国际生物岛举行,全球生物产业进入“广州时间”。
生物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在生命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的今天,生物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将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未来产生巨大的影响。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在中国生物产业版图中,广州始终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从细胞科学攻克疑难杂症,到3D打印再造人体器官;从医疗器械填补国内空白,到医用机器人冲锋防疫一线;从第三方检测屡创世界纪录,到科研成果获联合国全球推广……在这条“未来赛道”上,广州展现出“硬核实力”。
一项项前沿技术在广州结出硕果,一座座科研重器在广州“落地开花”。近年来,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了年均约10%的增长率,并成为广东省唯一连续三年(2018—2020年度)获国务院激励表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今年一季度,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增加值384.78亿元,增速达8.9%。
拥抱新机遇,澎湃新活力。迈入生物经济新发展阶段,广州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风起羊城
培育“创新雨林”
波光潋滟珠江上,一叶扁舟生物岛。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领衔的广州实验室完成筹建。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装置、首批省实验室之一的生物岛实验室等落户生物岛,未来将推动生物科技重大创新。
走进生物岛实验室的超净间,身穿白大褂的研究者在一块几平方厘米的芯片上利用工业软件“精雕细琢”;另一侧,在细胞实验室内,一批科研人员正在用试管提取彩色的试剂溶液。“建在芯片上的实验室”呼之欲出。
这是生物岛实验室开展科研创新的缩影。目前,生物岛实验室已与钟南山、裴钢、徐涛等国内外12位院士紧密合作,以“核心+合作”方式引入将近100名首席科学家,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3岁。在年轻而实干的团队支持下,生物岛实验室的论文影响力(CNCI)和ESI高被引论文在首批广东省实验室中排名第一。
省科研力量“王牌军”向生物科技“无人区”冲锋的同时,作为科研“国家队”成员的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则在广州搭设了多个重点研究平台,部分填补了生物医药产业研发的区域空白。
例如,中国科学院超级计算广州分中心全系统内存容量10TB,存储总容量达到7PB,整体聚合计算能力理论峰值每秒200万亿次。科研用户通过这台科学装置,即可享受到基因组学等多组学数据分析、辅助药物设计等方面的服务。
此外,广州海关技术中心P3实验室、国家呼吸中心P3实验室等多个研发平台落地运营;广州市一医院、中山眼科中心、孙逸仙纪念医院等三甲医院转化实验室持续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市生物医药相关各类专业平台中,包括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含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国家工程实验室等。
创新是生物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随着战略科技力量首次取得重大突破、重大产业创新平台布局和建设提速、重大公共平台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广州生物科技“创新雨林”加速培育,为生物产业注入强劲原动力。
潮涌湾区
崛起产业高地
这是一片见证奇迹的热土。
2021年2月,百济神州广州生产基地获批商业化生产并正式启动供货,比预期提前了1年9个月,完成了创新药从科研到商业化的重要转变。今年底,该生产基地新一阶段建设也将完工并符合GMP标准,届时总产能将达到6.4万升。
“百济神州在广州的定位就是致力于产业化。”2018年,刘建选择加入百济神州,担任广州生产基地负责人。刘建相信,百济神州广州生物药生产基地有望成为产能最大的本土创新药企自有生物药生产基地之一。
不止是百济神州,龙沙、默克、思拓凡等世界500强项目也纷纷在广州扎根。
全球领先的跨国制药企业阿斯利康更与广州“两度牵手”。在广州设立南部总部后,阿斯利康再与广州国际生物岛公司合作共建生命科学创新园,引入阿斯利康整体管理模式及专家团队,吸引以精准诊断为核心的上下游优质企业。
风云际会到广州,粤港澳大湾区崛起一座生物医药产业高地。
这里有成熟完整的产业链条。广州生物医药企业已涵盖上游技术研发、临床试验,中游转化中试、生产制造,下游上市应用、流通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广州市生物产业联盟建立起生物医药“研发机构+医院+企业”对接机制,引导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链上下游创新资源高效对接、优势互补。
这里有“星光熠熠”的企业集群。广药集团成为首家以中医药为主业迈进世界500强的企业,金域、洁特、莱恩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速成长,现有各类生物医药企业6400多家,总数居全国第三,上市企业达47家,居全国第四。
这里汇聚了全球高水平的产业人才。广州已集聚生物医药领域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23位院士、229位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等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科学家、企业家,新引进数十个战略科学家和高层次人才项目。
如今,广州生物产业的“国际范”初显,影响力不断扩大。
粤港澳大湾区内,生物岛实验室与港大、港中大、港科大等共建联合研究中心,达安、金域、凯普等龙头企业与港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医学院校及香港科技园开展研发合作,广药在澳门设立国际总部并在建设产业基地;香雪与澳门大学共建中医药创新转化平台。
面向全球,广州搭建了中以、中日等国际合作平台,中国(广州)—日本生物医药企业对接交流会亮点纷呈,中以基金与以色列企业合作,在广州设立12家合资企业,投资12个国际领先项目达3.8亿元。
洞见未来
厚植“发展热土”
不久前,一份重磅规划的出炉,让无数生物产业从业者为之振奋。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生物经济将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这份我国首次制定出台的生物经济专项规划,标志着我国生物经济迈入新发展阶段。
从全球来看,生命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人们对于生物技术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量快速上扬,生物经济进入飞速增长期;从全国来看,生物经济已成为各大城市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之一。
宏图谋定,战略铺开。把握新一轮发展机遇,广州快马加鞭、多管齐下,以更大力度支持生物产业的发展。
《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广州要将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打造成为新兴支柱产业,着力推动医学、医药、医疗“三医融合”,打造全球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新高地。
与此同时,《广州市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广州市加快推动医学检验产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先后出台,在科技创新、功能平台、企业引育、成果转化等方面构建更为完善的政策体系。
未来已来,这座全球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新高地,正一步步从蓝图走向现实。广州聚焦生物产业的高标准超前布局,突出产业链延伸及产业路径差异化发展,已初步形成研发在国际生物岛、中试在广州科学城、制造在中新知识城的“三中心辐射多区域”发展局面。
重点项目建设势头猛进。诺诚健华新药研发生产基地、广州绿叶生物制药产业园等大批高质量产业项目,恒瑞医药南方总部等六大总部项目先后在广州落地,生物产业生态建设展现新成效。
科技攻关成果惠及全球。达安基因研发出国内首个获批的30分钟内核酸快速检测产品,金域医学核酸检测累计核酸检测量及日检测产能均居全球第一,莱恩医药系统完成国际首创DRIP靶标抑制剂一类抗肿瘤新药EN002药物非临床研究,广州生物制造加速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广州还在强化源头创新、构筑产业支柱、聚焦优势领域、打造国际化产业名片等环节上下大功夫,实现生物产业取得跨越式发展。
生物经济开启新篇章,广州势如破竹,闯出一片新天地。
全力打造中国生物产业大会“2.0版”
更专业、更高端、更具“国际范”
中国生物产业大会是我国生物产业领域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会议,自2007年首次举办以来,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一张新名片。第十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以“创新 开放 融合,共迎生物经济新时代”为主题,于2022年6月10—12日在广州国际生物岛举行。
本届大会按照专业化、高端化、国际化、市场化要求,采取“线上+线下”的双线并行办会模式,举办包括一场开幕式、一场高层论坛、12场专业论坛、项目路演、产融对接、成果展示、专题科普等活动,打造“高端交流对话、高端成果展示、国际合作发展、创新资源集聚、高端智库服务”五大功能平台,通过政府支持和产学研的协作,为生物企业、金融机构、科研机构、行业协会、政府部门之间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流平台。
诺贝尔奖获得者将发表重磅演讲
生物产业正成为区域发展的新引擎。生物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何处?如何有效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围绕社会关注的话题,本届大会邀请到全球生物产业领域顶尖大咖“出谋划策”,共探生物经济发展新未来。
在议题设置上,本届大会贯彻落实《“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将举行一场高层论坛和多场平行分论坛,生物产业各细分领域的精英、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将在疫苗、中医药、体外诊断、生物医药等专业领域充分开展思维碰撞、话题研讨、前沿技术分享。
丰富的议程和话题将覆盖全球生物技术发展趋势、我国生物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机遇、前沿生物医药成果展示等多个领域,围绕生物医药关键技术、商业模式及产业趋势等细分领域,畅想全国及全球生物产业的发展与未来。
在参会嘉宾中,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美国工程院院士杰·基斯林将分别发表重磅分享。专业分论坛也邀请到来自世界各地的逾百名高层次、高水平的演讲嘉宾,国内外生物领域顶级专家以及世界500强企业家、生物经济界权威人士和业界翘楚也将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会。
发布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指数2.0
与往届大会不同的是,本届大会首次增设公共服务平台专业展区,突出地方特色,面向与会观众展示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成果,重点展示广州市临床前安全性评价(GLP)、临床研究试验(GCP)机构和合同研发(CRO)、合同生产(CMO)、合同研发生产(CDMO)企业等生物医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深度凸显广州生物产业的生态优势。
大会还将发布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指数(China Biomedical Industry Barometer,简称CBIB)2.0,提出全国指数、区域评价指标体系,形成引导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趋势线”。
该指数将通过选取重点省份、重点城市、重点高新区及经开区、重点园区,对生物医药产业进行量化、实时监测,构建支撑区域和产业主体之间的横向对比,在纵向层面构建起对产业发展动态追踪的长效机制。全国指数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进行综合、动态、全方位评价;区域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从问题识别、机会分析到对策建议的三个“一目了然”。
“作为东道主,我们认真谋划做好大会各项筹办工作,不断丰富和拓展活动内容,注入新的元素与活力,力争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在提升中发展,在发展中超越,全力打造生物产业大会2.0版。”广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一级巡视员高裕跃说。
百济神州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
三年从建设到投产见证“广州速度”
见证了百济神州广州生物药生产基地从建设到投产的全过程,我感受到了“广州速度”。两年完成建设、一年拿到生产许可,我们用三年的时间完成了别人需要十年才能完成的工作。广州基地能够实现快速建设,因采用了KUBio整体解决方案,我们需要从德国运送大约100个集装箱,在十几天后、雨季来临前完成基本建设。得益于广州市、黄埔区对我们的大力支持,打通各种环节,保证集装箱的及时送达,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现在我的工作重心放在了广州国际生物岛的百济神州生物岛创新中心。在生物岛已经聚集了超500家创新企业,其中很大部分是近几年落户的生物制药企业。可以说,从生产到研发,广州已经充分显现了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效应,基本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华南疫苗董事长彭涛:
广州将成为重要的医药创新源头之一
我们从事的是重组蛋白疫苗的研发,在技术能力上、专利上有很好的优势,但我们的疫苗产品都在开展临床申报,这个时候需要全方位的支撑。
广州在扶持生物制药产业方面做得非常到位,不仅设立各项奖励政策,设立广州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基金,扶持新药、创新医疗器械项目及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建设,还积极引进产业头部企业进驻。我们在上游进行科研创新,药企在下游的生产销售方面发挥能力。此外,广州还拥有众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在输送人才的同时也可以不断地贡献科研成果,广州还有大量优秀的三甲医院,为企业提供不可多得的临床支持。
随着广州构建完整的生物医药产业产学研创新体系,将会成为中国重要的医药创新源头之一。
广东和信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晨阳:
未来创新在广州
目前,广州在体外诊断试剂(IVD)领域是全国领先的,其中达安基因是分子诊断龙头,万孚生物是POCT(即时检验)龙头,而和信健康聚焦呼吸道传染病领域的诊断。在全球生物经济发展带来的行业机遇和大湾区生物医药创新热潮背景下,和信健康能够快速地作出市场反应是基于前期大量的技术积累,我们秉持原创和创新的理念,扎根广州这片创新沃土,深耕呼吸道病毒诊断领域,厚积薄发,成为呼吸道诊断的全面提供商。
数读广州生物医药产业
近年来,广州市生物医药产业保持年均增速10%左右。
2023年全市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产业规模力争超过6000亿元。
2022年第一季度,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增加值384.78亿元,增速达8.9%。其中,医药制造业同比增长37.7%,医疗设备与仪器制造同比增长13%。
已建成广东省全部6家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机构(GLP)和全省近半、共39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等一大批新药研发平台,增设新药申报服务中心和创新药物临床实验服务中心。
2021年共获得91个新药临床批件和2个新冠疫苗临床批件,约占全省49%。
现有各类生物医药企业6400多家,总数居全国第三;上市企业达47家,居全国第四。
集聚了生物医药领域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23位院士、229位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
- END -
编辑|李佳纯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