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艺术的跨界意外性感,人与AI共生时代即将开启
7月19日,百度看图谱曲在“AI科技与艺术之夜“上大放异彩,首次实现了人工智能技术与视觉艺术和音乐创作的跨界结合。
作为一名混迹于科技界的真の文艺青年,小线菌曾经跟大家聊过深度学习如何让机器学会了艺术创作。今天,小线菌将带大家走进“人工智能看图谱曲”黑科技,探讨其背后的作用机理,以及其未来商业化发展前景和应用可能。
此外,艺术与科技的跨界打破了我们曾经对于人工智能的设限与认知,我们将探讨人类的“艺术”这最后一道防线是否已经失守,以及未来人工智能可能的发展方向。
小线说科技与艺术的跨界?意外性感
7月19日,百度联手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在“劳森伯格在中国”展览现场举办了主题为“AI科技与艺术之夜”的活动。百度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将美国艺术大师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的传奇式巨作《四分之一英里画作》的其中两联分别谱成了20余秒的钢琴曲,从而实现了视觉呈现向听觉表达的转化。这是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视觉艺术和音乐创作相结合的首次成功尝试。
那么,“人工智能看图谱曲”到底是什么呢?来让我们一同走近。
具体来说,让机器“看图谱曲”的技术实现分两部分:首先是输入及规则制定,用海量数据建立资源库,并归类语义标签,匹配曲谱和对应歌词的曲库,并编写语义标签提取模型和曲谱生成模型;然后是匹配及输出,即遵循制定好的规律,输入一张图片,则可输出一曲音乐。
其中应用的技术主要是通过其全球最大规模的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算法由机器自主学习实现的,这也是未来人工智能的一个发展趋势。具体来说,在算法上百度应用了深度神经网络等分布式算法,支持的功能包括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等。
那这项让人看起来就觉得不明觉厉的黑科技除了赚足眼球之外,在我们未来的生活中是否有用武之地呢?答案是yes。
人工智能识图作曲背后的科技意味着在未来我们可以让神经网络更好地理解人的意图,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我们可以在更多领域展开尝试,将情感分析和理解的成果应用于产品中,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和精准化的智能服务,全面提升用户体验。举个例子,针对视障人士应用这项黑科技,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眼前的作品,针对心里疾病患者应用这项黑科技,可以进行心理疾病的辅助治疗。
抵抗人工智能的最后一道防线已被攻破?不,迎来人与AI的共生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工智能的发达也让我们有一定的担忧。
有人说,人工智能既然已经可以在人类智力最高水平的游戏里和我们博弈,就可以在将来的某一天在学术、军事、政治、商业等一切需要利益博弈、一切涉及到计算和逻辑分析的场合全面战胜人类。
用计算机科学家Donald Knuth的说法,“人工智能已经在几乎所有需要思考的领域超过了人类,但是在那些人类和其它动物不需要思考就能完成的事情上,还差得很远。”虽然人工智能在计算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等方面都完爆人类。但人类的感知能力却仍然在继续保持领先。而艺术正是情感的体现具体体现之一,也是我们所说的人类与生俱来的天赋,人类不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抵抗人工智能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最后的一块净土。
那机器看图作曲是否意味着抵抗人工智能的最后一条防线已被攻破?当然不。
海甜曾在文章中提到:无论“算法音乐(以数学方法代替音乐思维,创作过程即演算过程)”,还是“图表音乐”,“几何音乐”,诸多作曲家都试图以数学为路径窥视音乐本质。数学家约翰·傅里叶甚至证明所有乐声都可用数学式描述,而莱布尼茨则说:“音乐,就它的基础来说,是数学的;就它的出现来说,是直觉的。”也就是说,作曲这件事也必不会自此将由机器代劳。人类的创造力是不可或缺的。
而更合理的推论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人类与人工智能不是对立关系,而更近似于共生。举个例子,1997年卡斯帕罗夫被当时的人工智能打败,但近二十年过去了,国际象棋的浪潮并未消散,相反,无论玩家数量还是比赛数量都一直在提升——人类甚至发明了一种自由式国际象棋比赛:人加电脑与其他人加电脑,或者纯粹电脑来比赛,在2014年自由式国际象棋对抗锦标赛上,纯人工智能赢了42场,而“人工+智能”型组合赢得了53场。
也就是说,人工智能帮助人类成为了更好的棋手,你完全可以期待,这种助力同样发生在音乐领域,两种智慧的合力一齐谱写出更精致的作品也未尝可知。说不定未来的谱曲形式是:确定性的部分由机器完成,而人类则复杂提供那些真正意义上的“点睛之笔”。
《面壁者联盟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