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AI分析人们玩手机的模式,可以有效预防自杀吗?
原文以AI algorithms to prevent suicide gain traction为标题
发布在2017年12月12日的《自然》新闻上
原文作者:Sara Reardon
Facebook和其它的一些公司正在尝试检测和自残有关的网上行为。
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高科技公司正在利用社交媒体挖掘用户自杀倾向的信号。他们的根据是,有大量证据显示,网民在社交媒体上发帖时使用的语言模式,以及他们下意识使用智能手机的方式可以预测其精神问题。
15-34岁的美国人的自杀率正在上升。
Credit: Justin Sullivan/Getty
商业公司正开始测试能自动识别这类风险信号的程序。一个叫做Mindstrong的应用开发公司正在开发和测试一些机器学习算法,将用户语言和行为(比如在智能手机上滑动滚动条的速度)与抑郁症以及其他心理障碍症状关联起来。
明年,该公司将会进一步加强和自杀倾向有关的行为的研究,这或许能够帮助健康护理机构更快地检测出病人自残的意图。今年11月末,Facebook宣布在全球大部分地区推出其自主研发的自动防自杀工具。苹果、谷歌等科技巨头也投入了类似的研发项目。
一些心理健康专家希望这些工具能帮助减少试图自杀的人数。近年来美国自杀率不断攀升,自杀成为15-34岁人群的第二大死因。根据俄亥俄州立大学社会工作研究员Scottye Cash的说法,年轻人更愿意到社交媒体上求助,而不是咨询治疗师或拨打心理危机干预热线。
Cash和其他专家对隐私问题以及商业公司有限的透明度表示担忧。更重要的是,没有证据能证明数字干预工具能奏效。威斯康星大学儿科专家 Megan Moreno表示,Facebook的用户有权知道自己的信息被如何使用以及这么做的目的,“这些(工具)的效果怎么样?它们到底是在救人还是害人?”
机器干预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Matthew Nock表示,找出有自杀倾向的人并不容易,至少在短期内来说是如此,因此自杀很难预防。Nock认为,在和心理健康专家谈话时,大多数想自杀的人会否认这一点。但是社交媒体却提供了一个暴露情绪的实时渠道。Nock说,“人在社交媒体上的一言一行就可以拿来做研究。”
纽约非营利组织危机短信热线(Crisis Text Line)的首席数据科学家Bob Filbin表示,机器学习算法可以找到可能被人类忽略的模式,从而帮助研究者和心理咨询师区分社交媒体上的帖子表达的究竟是玩笑、正常的焦虑,还是真正的自杀倾向。
通过危机短信热线,人们可以使用短信和心理咨询师交流。通过分析危机短信热线上的5400万条消息,Filbin和同事发现,那些正在考虑结束生命的人很少用“自杀”这个词;“布洛芬”(注:一种抗炎退烧药) 、“桥”等词语能更好地预测自杀倾向。Filbin宣称,利用这些分析,危机短信热线的心理咨询师通常在3条消息之内就可以判定是否需要向应急救援队发出求救警报。
Mindstrong的主席Thomas Insel认为,和用户主动填写的问卷相比,从电子设备上搜集来的“被动”数据更能说明问题。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可以在病人的手机上安装Mindstrong开发的应用,然后应用就可以在后台收集数据。Insel表示,一旦应用勾勒出了用户的典型网络行为特征,它就能检测用户的异常变化。该公司与一些健康护理公司合作,在手机应用检测到异常时帮助用户寻求医疗援助。
Insel认为,“真的出了大事的时候,其他那些需要打开手机应用才能起效的软件有没有用,我可说不好。”
有用吗?
更本质的问题在于,如何以及何时干预比较好。Nock提出,假阳性的可能性比较高,因此在前往援救之前,用技术手段检测自杀风险的医生和公司要先判断信号的准确性。
Moreno表示,几乎没有证据显示自杀热线一类的服务真的能救命,此外他人的干预会让自杀者感觉更加脆弱,从而导致事与愿违。她和其他人发现,如果朋友向别人报告含有自杀倾向的帖子,有时帖主会把朋友拉黑,导致这些朋友以后更加不可能向别人发出警报。
Facebook新上线的防自杀程序主要依赖用户的报告,以及扫描异常帖子的专有算法。接着Facebook就会联系有自杀倾向的用户,或者通知某个联络员。联络员会判断是否应该给用户发送危机短信热线一类的干预机构的链接,或是通知应急救援队。
但是Facebook并不提供算法或联络员的工作细节。至于Facebook会不会跟踪用户来证明算法或人为干预的有效性,Facebook的发言人也没有做出解释。在一份公开声明中, Facebook的一名发言人表示,他们的算法是“与一些专家合作研发的”,用户可以自行取消这项服务。
Facebook的缄默让一些研究者忧心忡忡。Cash认为,“Facebook有责任根据证据做出决策。”但是该公司却几乎没有提供任何可供外部专家评估该程序的信息。
不管怎么说,Insel认可Facebook做出的努力,“要把Facebook的项目放到大背景下考察,毕竟当下防止自杀的许多尝试是失败的。”ⓝ
http://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7-08307-0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英文原文
热门文章
点击图片阅读:我想成为一名科学家,但是抑郁症先找到了我
点击图片阅读:你真的需要一周工作50小时以上吗?
点击图片阅读:P<0.005让你害怕?粒子物理学家投来嘲讽的眼神
版权声明:
本文由施普林格·自然上海办公室负责翻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邮件Chinapress@nature.com。未经授权的翻译是侵权行为,版权方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 2017 Macmillan Publishers Limited, part of Springer Natu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