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改版了!你最喜欢哪些改变?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自然》采用的全新设计将有助于在数字时代以更清晰的方式传播科研成果。
从今天起,《自然》将以一种稍不同于以往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我们希望全新的设计继续帮助我们履行自身使命:服务全球科研群体,传播科学知识。
图1 | 来源:《自然》
此次最新设计的开发整整历时一年多,作为我们一项迫切的需求——在《自然》迎来创刊150周年之际,它将帮助我们以焕然一新的方式清晰地传播科学进展。我们深爱这一设计,希望作为读者的你们也是如此。
图2:《自然》分别在1869年(上)和2019年(下)的标识
《自然》的设计几经更迭,但始终基于一种假设:我们的内容是通过纸版油墨走向读者的。但是,今时不同往日了。如今,绝大部分的读者都是通过数字平台接触到我们的内容。为了与时俱进,我们针对数字化平台做了重新设计,同时也制作了清晰美观的印刷版。
在调查和采访中,有读者反应我们原先的文字不易阅读;我们的研究论文也需要更好地呈现复杂的数据集。我们深知,要想出一种既能满足这些需求又能适应不同格式的优秀设计非常具有挑战性,但是通过与知名编辑设计师Mark Porter合作,倾听各种意见,反复实验,我们做出了正式改版的决定。
你最先注意到的可能是《自然》的标识变了——这是《自然》标识的第11次迭代。首字母小写的“nature”已经使用了半个世纪,此次只在原来基础上稍做了一些改变(详见下方“标识的演变”)。当然,改变的不只是标识,还有文字(详见下方“字体的变化”)。从现在起,我们所有的文字都会采用定制字体“Harding”,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伦敦神经病学研究所的卓越教授Anita Harding,她曾对神经遗传学做出过重要贡献,去世时年仅42岁。
我们与Commercial Type公司的设计师和排版师合作,历经数月,将这一字体融入《自然》的整体设计语言中,后者的灵感来源于上世纪50年代的瑞士现代主义理性设计风格。这种设计风格也被称为国际主义风格,是在二战前和二战中响应民族主义设计趋势而生的一大流派。这种风格提倡平面设计应基于数学栅格,让字体和图片达到视觉上的统一有序,《自然》创意总监Kelly Krause如此解释道。
字体的变化
标识的演变
在应用这一设计的印刷版期刊上,文字也会更易阅读。我们还调整了呈现结构和标签,以方便读者浏览不同版块的内容。从现在起,我们所有的研究内容均以“Article”的形式发表,较短的“Letter”形式将成为历史。这样,我们发表的所有研究都将享有同等的地位,也使我们2013年创建的扩展数据版块可以在线上论文中包含补充数据集。
我们还在期刊后半部分推出了全新的栏目“Where I work”,展现研究人员或与科研相关人士的所学所思所为。通过将吸睛的照片与第一人称叙事相结合,我们希望能让读者窥见世界各地不同年龄人群的有趣生活。科幻版块“Futures”的粉丝也不必难过:这个系列将继续在线上发表。
重新设计远未结束,未来读者还会看到更多的数字化改版,而且所有冠名“自然”的期刊,无论是印刷版还是数字版,都将采用全新的设计原则。
对于《自然》而言,最重要的使命莫过于真实、准确、清晰地传播科学。我们希望全新的设计在履行这一使命的过程中,还能增添一些风格和想象力。欢迎告诉我们你的想法。一如既往,我们希望听到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做得更好。
原文以A new look for Nature为标题发表在《自然》2019年10月23日社论上
文中图2,“字体的变化”和“标识的演变”中的图片来源于The design decisions behind Nature’s new look,原文于2019年10月23日发表在《自然》网站上
© nature
Nature|doi:10.1038/d41586-019-02726-x
Nature|doi:10.1038/d41586-019-03083-5
点击“阅读原文”前往官网查看最新设计
点击图片阅读热门文章
忘了Python和Fortran吧,科学家开始用Julia了
婴儿的微生物群到底来自哪里?反正健康胎盘里没找到
版权声明:
本文由施普林格·自然上海办公室负责翻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邮件China@nature.com。未经授权的翻译是侵权行为,版权方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 2019 Springer Nature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喜欢今天的内容吗?喜欢就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