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哪些行业是缺觉“重灾区”?赚得越多睡眠越少?这类人不应该睡午觉→

工报新媒体 浙工之家 2023-09-14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

今年的主题是

“良好睡眠,健康之源”


你昨晚睡得好吗?

今夜,你打算几点睡?


据中国睡眠研究会

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

我国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

收入越高睡眠越少


数据显示熬夜是年轻人最大的“睡眠杀手”主动熬夜型——玩手机、追剧、打游戏、聚会、饮酒等被动熬夜型——精神压力、情绪郁结、不合理用药、

环境嘈杂、开灯睡觉等



《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显示,
44%的19-25岁年轻人
熬夜至零点以后,
42%的老年人入睡时长
超过半小时,
失眠率高达21%。


究竟是谁在熬最长的夜?

哪些行业是缺觉“重灾区”?

一起来看

↓↓↓

男性爱熬夜,女性入睡难


男性倾向于晚睡、早起,实际睡眠时间较少,能较快的入睡。女性人群倾向于早睡早起,难以入睡。



一半的人在陪你失眠

调查数据显示,国人的睡眠状况并不理想,55.87%存在入睡困难。这其中,存在严重入睡困难的受访者占到13.91%。


偶尔有入睡困难的受访者占41.96%,从未受睡眠困扰的比例仅为12.7%。


这其中,手机成为睡眠头号杀手,近七成晚睡与之相关。



超2成人会熬夜到零点后

白皮书调查显示,在熬夜到零点以后的人群中,年轻人依然是主力军,其中00后占32.43%,90后占24.25%。


19-35岁青壮年是睡眠问题高发年龄段,睡不好渐成年轻人的普遍痛点。各年龄段普遍因为压力大睡不好,在26-45年龄段最高。每两名睡不好的青壮年,就有一名 “压力山大”。


从年龄层来看,00后的实际睡眠时间较多,甚至有38%的00后的睡眠时间在8-10小时;90后存在明显的晚睡、难以入睡、常常刷手机,还有晚起。80后及70后同样早起、晚睡,难以入睡。60后睡得早,醒的早。


你属于最缺觉的行业吗?

调查显示,从职业来看,从事司法、媒体、医疗职业的人群的实际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以内的比例最高,学生的睡眠时间普遍在8小时以上,从事司法工作的人群的睡眠时间最少。其次是教育、互联网、服务业、电子商务、金融业人群睡眠时间减少。


媒体、电子商务的从业者常常熬夜;司法、销售、艺术、自主创业、医疗的从业人群习惯于晚睡。


服务业的人群起床最早,教育、司法、打工人、媒体的从业者起的较早。从事电子商务的人群习惯于晚睡晚起,艺术和媒体的人群中存在较多的日夜颠倒的睡眠紊乱者。


学历越高,入睡越难

大学和研究生文化水平的人群:70%左右的睡眠时间能保证在6-8小时,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的人群睡眠呈两极分化:接近20%的睡眠时间6小时以内,且6点以前起床,比例最高;同时有17%的睡眠能保证在8以上,且不用早起,比例较高。


赚得越多,睡眠越少

62%-72.35%的收入5000-10000及1万的人群睡眠时间在6-8小时,22%-25%收入5万以上的人群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收入高于10万的人群的实际睡眠能保证6-8小时的比例只有48%左右。


收入越高,上床睡觉越晚,且入睡时间越长,并存在日夜颠倒可能。


一天到底需要睡几个小时?

太多太少都会诱发疾病


“睡眠8小时,工作8小时”,这个口号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但近来有观点认为,成年人只要睡够6小时即可。

那么,人一天到底应该睡几个小时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精神卫生科副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唐劲松说,长期只睡6个小时其实是一种慢性的睡眠剥夺。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是指持续/连续工作状态导致睡眠缺失,一般认为24小时内的睡眠少于6~8小时就是睡眠剥夺。“慢性睡眠剥夺在短期内可能看不出太大的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对人的认知能力、心理健康等都会产生负面作用,可能会增加帕金森、阿尔兹海默病等疾病的风险。”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张震中主任补充道,不仅睡眠时间不足有损身心健康,睡眠时间过长也会增加疾病风险。2018年,英国心脏协会做了一项基于11万人口的临床研究,探讨不同睡眠时长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之间的关联。“最后的结果呈U型曲线,睡眠时间太长或者太短,都会增加心脑血管风险,睡眠时间处于正常区间的发病率最低。”


两位专家强调,只要白天有饱满的精神状态,没有出现犯困、疲惫、劳累等表现,不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稍微睡多、睡少一些都是可以接受的,无需过于焦虑。


晚上睡不着的人

中午反而不应该补觉


如果工作日和白天无法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长,能不能在周末和中午“补觉”呢?两位专家的建议都是,失眠患者最好不要



作为精神科医生,唐劲松经常为患者进行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即通过调整“睡眠三要素”——睡眠节律、睡眠动力和睡眠心情来改善睡眠。

其中,睡眠动力也称为睡眠压力,保持清醒的时间越长,睡眠动力越大,越容易入睡。失眠人士白天尽量不要补觉,也不要午睡,这样可以增加睡眠动力。

张震中强调,
正常人午睡也不要超过30分钟,尽量让自己处于浅睡眠状态,而不进入深睡眠,否则不仅没有起到休息的效果,反而会更加疲累


如果午睡时间过长,进入了快速眼动睡眠期,机体感觉减退、肌肉放松、交感神经活跃性降低、下丘脑体温调节功能减退,醒来后可能会晕头转向、四肢无力,反而影响下午的工作。


如何改善睡眠
(上下滑动查看)

睡时不宜高枕

在仰卧睡觉时,枕头的压缩高度应在5厘米-8厘米。在侧卧睡眠时,根据每个人的肩膀宽度不同,女性的枕头压缩高度在7厘米-12厘米,男性的枕头压缩高度在11厘米-14厘米。


把握好自身的睡眠时间和规律

无论是“夜猫子型”的人还是“早睡晚起型”的人,都应该找准自己的生物钟,提高睡眠休息的效率。美国睡眠医学会 (AASM) 和睡眠研究协会推荐,成人常规每晚睡眠7小时或更长时间来促进最佳健康状态,但具体时间因人而异,睡眠时间是否充足,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是,醒来后的清醒度正常,也就是感觉精力充沛,一整天都能轻松保持清醒。如果你白天活蹦乱跳的,头脑也很清楚,那说明你已经睡了足够多的时间。


养成良好的睡眠姿势研究表明,“睡如弓”能够恰到好处地减小地心对人体的作用力。由于人体的心脏多在身体左侧,右侧卧可以减轻心脏承受的压力,同时双手避免放在心脏附近,避免因为恶梦而惊醒。


避免茶、咖啡和酒尤其是在下午和晚上。茶叶中含有咖啡碱等物质,这些物质会刺激中枢神经,使人兴奋。


睡前不宜剧烈运动睡前剧烈活动,兴奋在短时间里不会平静下来,人便不能很快入睡。睡前一小时最好就不做运动了。


睡前忌过饱因为晚饭后不久就睡眠,机体大部分组织器官开始进入代谢缓慢的“休整”状态,而胃肠道却被迫处在“紧张工作”中,造成机体部分状态不平衡。临睡前如果感到饥饿,也可以吃少量的食物来帮助睡眠。


睡眠环境当下最干扰睡眠的因素是人人不离手的手机,睡前持续暴露于蓝光会延迟昼夜节律并抑制促睡眠激素褪黑素的水平,从而影响睡眠的神经行为功能,降低睡眠质量。
睡觉前一到两小时把卧室的灯光调暗,声音调低,睡前和电子产品保持距离,或者准备眼罩和耳塞,营造最好的睡眠环境。另外,如果半夜醒来,也尽量不要看钟表和手机



不管怎么说

今晚请大家一定不要再熬夜

请在睡前30分钟放下手机

给自己充分的睡眠时间








编辑:沈佳慧

来源:健康中国、钱江晚报、FM93交通之声


更多精彩内容


@全省职工,抓紧了,今起无需预约


浙江12名省管干部任前公示


重磅!国务院机构设置公布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