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00万!许能贵科研团队向学校基金会捐赠奖金防控疫情

媒体中心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9-26

日前,许能贵教授科研团队将学校党委奖励的100万元人民币全部捐赠给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用于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4月10日上午,捐赠仪式在学校大学城校区举行。学校党委书记、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张建华,校长王省良,副校长林彬及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



今年年初,学校副校长许能贵教授领衔的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理论创新与临床应用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是学校15年来首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也是学校建校以来首个针灸方向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前,学校党委奖励100万元人民币给许能贵教授科研团队以表彰先进。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团队全体成员一致同意将该笔奖励全部捐赠给学校用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张建华向团队代表颁发了捐赠证书


许能贵教授科研团队代表向基金会赠送“捐赠支票”


会议现场


在捐赠仪式上,许能贵表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大疫当前,团队成员响应党中央号召以行动支持疫情防控,怀着对学校的感激之情与感恩之心,将学校党委给予的奖励全部捐赠给学校基金会,希望能对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帮助打赢这场抗疫攻坚战。


张建华讲话


张建华向团队代表颁发了捐赠证书。她高度赞赏了许能贵教授科研团队回馈学校的善举和对学校事业的支持。她指出,当前,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有序推进,全校教职员工要以实际行动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要学习团队的科研精神,在成绩面前不骄傲、在失败面前不气馁,持之以恒,攻坚克难,为“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共同努力。她希望团队继续努力,争取为中医药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许能贵教授带领团队取得今日的成绩,离不开他三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潜心科研。



从事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研究将近30年


都说“十年磨一剑”,谈起研究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时间,许能贵掐指一算,竟快30年了,自己都惊呆了。


许能贵1983年被调剂到安徽中医学院针灸专业。针灸专业当年是全国首次招生,在这之前,他对中医几乎一无所知,更谈不上兴趣。那时候他想:“这辈子,只能和‘一根针一把草’过了。”


不过,在实践课上,看到老师用几根小小的银针就解除了病人的痛苦,他感觉非常神奇。读的书越多,他越感受到针灸的魅力。每次考试,他都排在全系150多人的前几名。 


他打趣地说:“当时身心都用来和针灸谈‘恋爱’了。”1988年,已经爱上针灸的许能贵,继续选择攻读本校针灸专业的研究生。一读又是3年。


1991年硕士毕业后,表现出众的许能贵被留在了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当时针灸经络研究所名家云集,能留校工作是非常不容易的!”许能贵说。


“临床上针灸科治疗中风的病人最多,效果也很好,但当时研究这个的很少,导师就说,你得有个方向并且坚持下去。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从事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研究。”


5年时间,他成为安徽中医学院第一个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人,并被任命为研究所最年轻的副所长,还被破格晋升为全校最年轻的副教授。



深深“爱”上针灸的许能贵没有止步于此。1998年,他考入广州中医药大学,开始攻读针灸推拿学专业博士学位。


“岭南文化根基深厚,中医药的发展舞台大、平台广、水平高。在广东从事中医药事业大有可为。”博士还未毕业,许能贵就放弃原单位的优厚待遇和事业基础,舍弃了合肥的房改房,谢绝同事的劝阻,举家迁到了广州。


2001年,许能贵如愿调进广州中医药大学,变成该校一名普通的科研人员。很快,他主持研究1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2003年担任学校科技处处长。同年,他被科技部聘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经脉体表特异性联系的生物学机制及针刺手法量效关系的研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事不过三,拿下学校首个针灸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厚积薄发。2005年,许能贵团队针刺对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保护及突触可塑性促进作用的研究,获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奖励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2013年,团队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获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奖励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


有了这两项部级一等奖之后,就开始冲击国家科技进步奖。2015年首次申报,2017年再次申报,都以失败告终。


“事不过三,2019年终于成功了!”“一路走来非常坎坷,不容易,确实不容易!”说到这里,许能贵连声感叹!


“前面两次没成功,并不是说我们的东西不好,对于中医我们确实是有自信的,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瑰宝。”


“肯定是我们自己的研究做得不够好,我们沉下心来,自我反思,不断改善,然后一步一步地接近终极目标,相信终有一天会成功的!”许能贵说。


“这是广州中医药大学15年来的首个国家科技二等奖,也是建校以来的首个针灸方向的国家科技二等奖,对于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意义重大。”



多中心大样本证实针刺治疗中风疗效显著


“针灸学是中医学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医走向世界主要是靠针灸引领的,世界上认同中医药都是从认同针灸开始,目前世界上有183个国家和地区使用针灸,这是因为我们的针灸疗法是绿色的、简便的、有效的,所以才能被世界广泛地接受。”


据许能贵介绍,近年来,中医药尤其针灸等非药物疗法越来越显示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针灸不仅仅是用来治疗疼痛,像中风之类的神经科疾病也是针灸治疗的优势病种。


中风因为它的较高发病率和复发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而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和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疾病。一旦有家庭成员中风,假如治疗不及时,留下了后遗症,就会给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了无尽的负担。


对于患者个人层面,它不仅仅带来运动方面的障碍,还有在认知上的障碍,但老年痴呆或者是其他方面的一些情感障碍,抑郁症等等相关的疾病都可能随之产生。中风这个疾病是我们国家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


中风是中医的病名,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大类,分别对应现代医学说的脑梗塞和脑出血。中风绝大部分都是缺血性的。


“相对说来缺血性中风一旦发病了以后,病人的生命体征都是比较平稳,所以可以尽快地使用针灸进行治疗。缺血性中风,针灸一早介入效果更好,留下的后遗症也少,所以说我选择了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作为突破点来进行研究。”


中国古代就用针灸治疗中风。古人得了中风以后,躺在床上不能动,慢慢地患侧肌肉就萎缩了,中医就叫“萎证”。


《黄帝内经》有句名言,叫“治痿独取阳明”。什么意思?就是治疗痿症中风的这些病人,古人大多数是用阳明经穴,阳明经有两条,分别是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


“其实古代中风后除了阳明经,也有用到少阳经和太阳经,合起来就是三阳经。”


“现在我们发现呢,循行于人体后背正中线的督脉,对治疗中风有非常好的作用。针刺可改善缺血性中风脑组织血供,针刺督脉上的百会、大椎穴疗效尤为显著。”


“督脉又叫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通督调神’法来治疗中风。用武侠小说里面的话来说就是‘打通任督两脉’。”


许能贵创新地提出“督脉为脑脉、主治脑腑疾病”的学术思想,创建了以“通督调神针刺法”为主体的缺血性中风偏瘫的分期治疗方案。


一般来说,中风发病两周以内都认为是急性期,两周至6个月以内认为是恢复期,6个月以后基本上属于后遗症期。“根据不用的分期有不同的治法,但都可以针刺。”


经国内外多中心、大样本循证医学研究证实,该方案可使缺血性中风偏瘫的残障率由国际上的平均40%降低到17.9%。


因为他的研究成果,所在项目组主持制定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治疗中风病的临床路径和针灸国家标准 1 项。


“我们申报病例数是3900多例。”“临床疗效确切,我才花大精力来做研究,医学科学研究都是来自于临床实践的。”许能贵强调说。



针刺治疗中风的现代科学机制到底是什么


脑细胞主要包括有两种,一种是神经元,一种是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对氧气高度依赖,没有血液供应的情况下就会缺氧,导致神经元细胞内钙浓度异常性升高,即钙超载,神经元很快就会坏死。


许能贵团队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针刺对神经元保护和脑可塑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在神经元保护方面,他率先证实电针百会、大椎穴可抑制缺血损伤部位钙超载从而调节神经元的钙稳态,这是针刺保护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的主要机制之一。


此外,针刺可以有效调节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发挥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在脑结构和功能可塑性方面,许能贵团队研究发现:针刺虽然不能逆转大脑结构,但是却可以重组功能。



现如今,许能贵于2014年创建的华南针灸研究中心已发展成为全国硬件条件最好的重点实验室之一,是国内首个可开展灵长类动物急性麻醉状态和慢性清醒状态的针灸电生理研究技术平台,目前已引进了八九位海归专家,其中包括破格提拔的30出头的博导,许能贵手下可谓精兵强将。


“科研路上,我自己一路走来不容易。现在我们要给大家好的平台,让他们静下心来搞研究,精雕细琢出成果。”


“未来还要进一步降低致残率,然后形成我们自己的标准,并向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在全球推广应用,造福更多患者。”许能贵说。


“我给自己造了个模”


2014年12月31号晚上11点多,午夜钟声快要敲响的时候,独自躺在家中床上的许能贵突然感到自己左侧身体不受控制。他努力地想从床上起来,却重重地摔倒在地上。


作为医学临床和科研工作者的他,马上意识到自己中风了。可当时太太和女儿都远在澳洲。他想喊,已经出不了声。伸手去拿手机,却也动弹不得。


零点一过,窗外突然变得更加热闹起来。人缘极好的他,彼时收到了无数条新年祝福短信。还有几个电话打进来。他注视这一切却又无能为力,心想着恐怕见不到新年的太阳了。


恍惚中不知道过了多久,门被重重地踹开了,有人冲进来救了他一命。


原来是远在澳洲的太太,见电话一直无人接听,意识到可能出事了,马上请人到家中查看才发现了这一幕。


“你们可能都不相信,我自己搞中风研究的,自己却中风了。”“这事我从来都没跟人说过。”许能贵强调。


“说来蹊跷,我没有高血压,没有高血脂,没有高血糖,却突发中风了!”


“可能是太累了!”一个熟悉他的工作人员在旁边补充。


2015年的元旦,许能贵已经躺在了医院里,因为错过了6小时的黄金抢救期,已经无法溶栓。一些专家过来会诊,一看大面积脑梗,都说情况不乐观,可能要坐一辈子轮椅了。


“那就自己给自己针刺治疗!”许能贵是个不服输的人,暗暗下定了决心。


“从老鼠到猫到狗到猴子,做了那么多的实验,最后自己给自己造了个模,自己给自己扎针治疗。”


每天从头到脚扎几十针,身上扎过成千上万针。一般人难以忍受这个过程,尤其是内心的煎熬。


“那时候真的很艰难,感觉天都塌下来了!”“但我不能就此倒下去!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国家!”“我一定要战胜病魔,重新站起来投入工作!我还要有所作为!”


凭着顽强的意志,许能贵一方面坚持针刺治疗,一方面加强功能康复。


为了不耽误工作,他很快从省中医总院转到离学校更近的大学城医院,除了器械锻炼,还每天坚持在中心湖走一圈。步履蹒跚,汗透衣服,也全然不顾。


2015年5月1日,还在恢复期,许能贵就嚷着要出院,他手一扬,说“五一劳动节,我要返工了!”


众人硬性留住不让出院。他放不下自己的科研项目,第二天一早,直接从医院就启程前往北京参加项目专家论证会。


其实,在这5个月里,他也是躺在病榻上指导科研。转回大学城医院,就是为了方便指导团队和同事工作。


“幸好我是搞针灸的,才能恢复到现在这个样子。你们没看出来吧?我自己就是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最有力的一个证据!”


“亲身经历过了,对中风的认识,特别是对针灸的认识,都更加深刻了!”


现如今,许能贵是学校“双一流”重点学科中医学一级学科带头人,还是学校副校长,每天的行程安排满满,连周末也不放过。


“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能够重新站起来!”的确,在同事眼里,许能贵是个不折不扣的“拼命三郎”,从来都不会轻言放弃。


现在,他感觉自己的状态很好。给同事的感觉,也还是那么精力充沛,讲话慷慨激昂,做事雷厉风行。


“我太太也是针灸的教授,她现在也经常给我针灸。我自己也给自己针灸。”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他爱了针灸一辈子,针灸也回馈了对他的爱。



谈中医药事业发展: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2019年10月25日,全国中医药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都作了重要指示和批示,说明党和政府对中医药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应该说中医药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作为中医药人我们能不能守着几千年的传统,中医药能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仍然是一个很重要时代命题。许能贵强调。


习近平总书记在批示中讲过,中医药要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这个传承精华是什么?


古人留在中医文献里面的这些东西,很多是世代相传的宝贝,就如毛主席所说的“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但也不排除有个别的糟粕。所以我们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光取其精华,还要为我们所用,尤其是当今社会要以时俱进,能用好用才行,这就是传承精华。


不仅仅就是传承精华,我觉得中医药完全是可以进行创新的。未来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一定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中医药的技术和理论更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更能造福于人类健康,这才是我们中医人努力的根本方向。


推荐阅读


来源 | 党委宣传部 校友会

执行编辑 | 邓华英

责任编辑 | 廖晓键 王允涵

审核 | 孟   楠

审定 | 郑维群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