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大家一定不陌生,作为学校的热门“打卡点”,不少同学在入学第一天就选择参观这所坐落于我们校园内的博物馆。但谈到馆藏文物展品和室外景观,你又了解多少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以线上游览的方式重新认识一下这些你可能没有仔细了解过的它们叭~
第一站——岭南名医壁
岭南名医壁长约100米,高4米,为红砂岩浮雕,选取岭南医学史上10位在学术上有突出贡献的医药学家,结合岭南文化及岭南医药特色进行内容及背景设计。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室外景观
第二站——十二时辰小药瓶
这套十二时辰小药瓶,制作于清代,现藏于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十二个小药瓶形制相同,均呈四方形,宽4.3cm,高5.3cm,大小和火柴盒差不多。圆形瓶口,口沿一圈描金,瓶身两侧分别标注十二地支时辰和编号,瓶身正面绘制与十二时辰相应的生肖动物图案,反面绘有与十二生肖相关的彩色人物故事图案。
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人早在汉代以前,就按照一天中太阳出没的规律,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辰,按今天的24小时来换算,每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十二时辰小药瓶,就是根据十二时辰的时间概念进行分类装药,把特定时辰服用的药物,装在特定的时辰小药瓶里,并按照小药瓶上标注的时辰服用。
现藏于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三楼医史馆
第三站——青花诗文水罐
青花诗文罐,现藏于中国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制作于清代光绪年间,是清代宫廷的御用存水罐。青花诗文罐的肩部,是篆书的“天下第一泉”五个大字,字的下面是一圈“寿”字锦地花纹,花纹下面的罐腹部位,以小楷书写高宗纯皇帝,也就是清乾隆皇帝的两篇诗文。
两篇诗文都是赞颂“中泠泉”的,一篇名为《御制试中泠(líng)泉作》,另一篇名为《壬午仲春月中澣试中泠泉作》,前者为文,后者为诗。
现藏于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三楼医史馆
第四站——名医叶天士遗像
这是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叶天士本是清代温病医家,馆内收藏的遗像为清代画家王晋所绘,十分难得。更为有价值的是,它有16位名流题咏,装裱画周,包括刘海粟、马叙伦等。著名医史专家范行准曾为该画题道:“画像难遇,而医家之像遇之尤难。余为大中国医学史插图,访求各家遗像,十数年中,竟无所遇。”
现藏于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三楼医史馆
第五站——“疾”字甲骨
甲骨文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成熟文字,里面记载了不少医学方面的知识。广东中医药博物馆馆藏的精品中就有一片“疾”字甲骨,像人卧床发汗。从结体上分析,疾一形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床形,另一部分为人形,均系侧面观的人的形象。人周围的小点可形象理解为汗点,朱孔阳认为亦可理解为血点(如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等)。因甲骨文的边旁其部位及笔划多少可以变异,所以人形或左向或右向。床形或在右或在左,汗点或无或多或少,不拘一格。
现藏于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三楼医史馆
第六站——王老吉凉茶罐
王老吉凉茶始创于清道光八年(1828),由广东鹤山人王泽邦(王阿吉)创立,是一种中草药植物性饮料,因清火疗效上佳而名声大振。王老吉被称为凉茶始祖。传统王老吉凉茶常用药物有岗梅根、布渣叶、崩大碗、水翁花、金钱草、救必应、淡竹叶、火炭母等,现代改良后以菊花、鸡蛋花、甘草、金银花、仙草等药材为原料,具有夏季清火、冬季润燥的养生功效,符合现代人的健康保健需求,现已成为具有岭南特色的全国知名凉茶。该凉茶罐为鼓形,外施绿釉,造型古朴,保存完好,无盖。
现藏于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三楼医史馆
第七站——陈李济蜡丸罐
陈李济的创始人陈体全、李升佐,均广东南海县人。李升佐初为小商贩,在广州大南门已末牌坊脚经营一间中草药店,陈体全为当地名医,精通医道。在机缘巧合之下,二人决定合营,取店名“陈李济”,寓意“陈李同心,和衷济世”,表示二人同舟共济之决心。二人合作后即扩大业务,把制售成药作为发展方向。以广收良方、精细加工、务求实效为经营方针。陈李济于清朝末年首创蜡壳大蜜丸剂型,蜡壳包装工艺堪称当时的中药包装革命,沿用至今。陈李济蜡丸罐现藏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为鼓形,外施绿釉,无盖。
现藏于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三楼医史馆
第八站——茄子、豆角、葫芦等小药瓶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收藏有各种朝代的小药瓶,这些药瓶虽然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却都十分精致。这些小药瓶以清代瓷瓶居多。青花寿字纹小药瓶,均为四方形,以寿字装饰瓶身,显得清雅不俗;青花百子图小药瓶,绘制有各种童子玩耍的情景,显得热闹喜庆;青花龙纹小药瓶,有方形和圆形,精美的龙纹图案,彰显着皇家气派;青花葫芦小药瓶,瓶身上绘满花鸟,充满文人气息;彩色蔬果小药瓶,每一个只有拇指大小,握在手里玲珑可爱;松鼠造型的小药瓶,活泼娇小;最有趣的是绘有西洋人物头像的小药瓶,不论是正着放,还是倒着放,都可以看到一幅滑稽可笑的人物头像。
现藏于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三楼医史馆
第九站——宋大仁先生临摹王蒙《葛稚川移居图》
《葛稚川移居图》描绘的是葛洪(字稚川)携妻带子移居罗浮山的故事。此图的原作者为元代画家王蒙,画中葛洪身穿道袍,手拿羽扇,牵着一头鹿、站在桥上,正回头张望落在后面的家人。他的身后,有背着琴的童子,牵牛的仆人,抱着孩子骑在牛背上的妇人,以及跟在牛后面行走的女眷。图中的大山为罗浮山,位于今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境内,山上四季如春,长有各种药材达1000种之多。专家说,葛洪之所以选择在罗浮山隐居,是因为看中了罗浮山丰富的药材资源。
现藏于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三楼医史馆
第十站——书法名家系列拓片
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治头眩方帖》碑刻拓本,拓本横71厘米,纵55厘米,字体为行楷,共13行100字,书中的内容为治疗头眩、痈肿这两种常见病症的药方。
释文:治头眩脑闷,或患痈肿头不即溃者,以此药帖之,皆良。蜱麻(蓖麻)、巴豆、薰陆(乳香)、石盐、芎穹(川芎)、松脂六物,粗捣如米粒许,其巴豆三分减一,松脂先少加其分。头闷处,先剃去发方寸,以帛帖涂药。当病上帖之,周时帖,刮上烂皮,以生麻油和石盐涂上,当有黄水出为佳。羲之上。
晋王羲之《治头眩方帖》碑刻拓本 现藏于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三楼医史馆书画厅
晋代书法家王献之,除继承父亲王羲之的书法艺术之外,也受父亲的影响和熏陶,对养生和医学颇有兴趣。王献之的《地黄汤帖》碑刻拓本,为行草书,共6行44字。
释文:新妇服地黄汤来,似减。眠食尚未佳。忧悬不去心。君等前所论事,想必及。谢生未还,可尔。进退不可解,吾当书问也。
晋王献之《地黄汤帖》碑刻拓本 现藏于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三楼医史馆书画厅
唐代书法家张旭,以狂草闻名于世,《肚痛帖》碑刻拓本,为宋代刻本,据传为张旭所书。帖中共6行30字。
释文: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如何为计?非冷哉(此三字存疑)。
唐张旭《肚痛帖》碑刻拓本 现藏于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三楼医史馆书画厅
第十一站——苏轼书《养生论帖》珂罗版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收藏的苏轼《养生论帖》,说的是如何通过修身养性,实现健康长寿的养生之道。近代医史名家宋大仁于上世纪80年代捐赠给广东中医药博物馆珍藏。《养生论帖》的作者虽然是苏轼,但帖中《养生论》这篇文章的作者,却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嵇康的养生实践,主要是“养神”,主张形神兼养,身心俱健,认为养生的主旨是“清虚静泰,少私寡欲”,认为名利有损于人的品德,只有清心寡欲,才是最好的养生之道。苏轼认为嵇康的《养生论》切中要害,对于如何修身养性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因此手抄数本,赠送给朋友们,而他自己,也在这一遍又一遍的书写中,把《养生论》的精髓默记于心,并应用于自己的养生实践。《养生论帖》纵460厘米,横20厘米,为小楷书写,全文约1300多字,字体端庄而不失流丽,刚健又不乏婀娜,体现出苏轼自然飘逸的书法风格。
现藏于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三楼医史馆书画厅
看完了医史部分的文物你是否对博物馆馆藏更有兴趣了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中药类的展品叭!
第一站——野生人参标本
长48厘米的特大野生人参是博物馆的另一个“镇馆之宝”,人参呈现人字形,有关专家估计有50余年参龄。据介绍,这个标本是张德江同志任广东省委书记时转赠给博物馆的。据说当时送到馆后在离土环境下继续生长,并长出小叶子和一朵直径约5厘米的花序,后经科研人员用浸制技术保存新鲜原样,现在,能够同时观赏到野参标本的花、叶、参体。
第二站——非洲南部白犀标本
博物馆中庭非洲南部白犀标本陈列左右。展示的这一头名叫泰山,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在一次交流活动中赠予广州动物园。泰山寿终正寝后,广州动物园将其制成标本捐赠给广东中医药博物馆。
众所周知,犀牛角制成的犀牛角雕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除此之外,犀牛角曾是名贵的中药材。犀牛角具有清热凉血、解毒定惊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热病神昏谵语、斑疹、吐血、衄血等,因其疗效显著,中国古代医家将其视为珍宝。在利益的驱使下,犀牛被疯狂盗猎,以至于濒临灭绝。1993年,中国政府颁布禁令,禁止使用犀牛角。此后,临床上用水牛角替代犀牛角。
现藏于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二楼中庭展区
第三站——岭南中草药液浸标本墙
岭南中草药液浸标本墙有着“中药水晶宫”的美誉,其贯通3个楼层,展出以岭南中草药为主的600瓶药用植物原色浸制标本,晶莹通透、色彩斑斓。站在馆内不同楼层,从不同角度观赏中庭,会呈现出不一样的视觉美感,令人叹为观止。贯通3个楼层的液浸制标本墙上排列着岭南地区代表性中药标本,皆被放置在半米多高的600个玻璃瓶中。中药标本墙高14.8米,共分四扇,每扇长度为3.82米。
第四站——药碾
药碾是中医碾药用的工具,由碾槽和像车轮的碾盘组成,因容量较大,适于碾磨粉碎的药物种类较多,又省时省力。药材饮片如:赤小豆、酸枣仁、白寇等,就是通过推动磙在碾子槽中来回压碾研磨,使药材饮片分解、脱壳。
药碾 现藏于广东中医药博物馆
第五站——大砗磲贝
砗磲也称“车渠”,砗磲一名始于汉代,因外壳表面有一道道呈放射状之沟槽,其状如古代车辙,故称车渠。砗磲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砗磲是贝类中的“巨人”和“寿星”。最大砗磲的贝壳长可达1.8米,重量可达200公斤以上。寿命可达百年左右。砗磲是具有美丽珍珠光泽而颜色洁白、有晕彩且质地细腻的贝壳,可作为宝石。《本草纲目》中记载,砗磲有安神之效,能用于凉血、降血压、安神定惊。因其所含的微量元素、壳角蛋白及氨基酸有保健、促进身体代谢的功能,并有抗衰老及防止骨质疏松的功效,可以磨成粉末作为药用。
现藏于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四楼中药馆
第六站——赤芝、多分枝灵芝
赤芝是灵芝科中一个常见的代表品种,被人们习惯称为灵芝,为担子菌门多孔菌科灵芝属,皮壳坚硬,初黄色,渐变成红褐色,有光泽,具环状棱纹和辐射状皱纹,边缘薄,常稍内卷。赤芝作为药物已正式被国家药典收载。
多分枝灵芝担子果一年生或多年生,有柄,木栓质。菌盖扇形或不规则形,有时几个菌盖相连,表面淡黄褐色、褐色或紫褐色,光滑,有似漆样光泽,同心环带不明显。
药理学与临床实践进一步证实了灵芝的药理作用,并通过提取其中有效成份能对症治疗心脑血管、消化、神经、内分泌、呼吸、运动等各个系统疾病。
多分枝灵芝现藏于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四楼中药馆
第七站——四大名螺(唐冠螺、鹦鹉螺、万宝螺、凤尾螺)
万宝螺、唐冠螺、凤尾螺和鹦鹉螺并称四大名螺,属珍贵海螺,具有相当高的观赏性的收藏价值。
万宝螺属腹足纲冠螺科贝类,外壳厚实沉重,螺塔低,壳口大,口唇外翻,整体色彩红褐、咖啡和黄白纵横交错,手感光滑温润。它的生命力极强,海边的人都将其视为健康、长寿的象征,节庆时赠送万宝螺来表示祝福。
唐冠螺属腹足纲、前鳃亚纲、中腹足目、唐冠螺科,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唐冠螺俗称皇冠螺,因其形状很像我国唐代武士的头盔而得名。它的贝壳略呈球形,壳质厚重,螺旋部极低,体螺层膨大;壳面为灰白色,具有不规则的红褐色斑纹,壳口狭长,贝壳内部为橘红色,是观赏价值极高的贝种。凤尾螺,属腹足纲、异足目、法螺科,因外型酷似孔雀色彩斑澜的尾羽而得名,又因在佛教中被供奉为法物,亦称大法螺。凤尾螺的大喇叭外形具有极佳的扩音效果,民间常用来做驱魔的号角,号声浑厚,深沉嘹亮。凤尾螺是肉食性贝类,喜欢吃海参、芋螺、海星,在保护珊瑚礁及保护珊瑚礁生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凤尾螺 现藏于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四楼中药馆 鹦鹉螺,属头足纲,四鳃目,鹦鹉螺科,鹦鹉螺属。鹦鹉螺是头足纲中唯一具有外壳的种类,是一种古老而珍稀的物种。它的祖先早在4亿年前的古生代奥陶纪就已出现,而且相当繁荣,几乎遍及全球各个海域。但经过亿万年的进化斗争,大部分都已灭绝,只有鹦鹉螺历经沧桑顽强地生存下来,而且种类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很久以来便是动物进化系统研究中很有价值的材料之一。
鹦鹉螺 现藏于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四楼中药馆
看到这里,你记住了多少关于藏品的介绍呢?本次的游览就要接近尾声啦,不过不用担心,还有很多很多奇妙的藏品正在博物馆内等待你的探索~
我馆实行实名入馆参观,广州中医药大学校内师生可凭校园卡入馆。另外,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博物馆参观预约管理系统已于2021年1月5日上线,校外人员须遵守广州中医药大学现行防疫规定,提前预约。5、点击“立即预约”,依次填写预约信息,添加所有参观者信息(所有观众均需实名预约,包括儿童),点击下一步6、如果需要借用我馆场地拍摄的单位则需下一步继续填写拍摄申请,如果不需要则直接提交申请。7、提交完成后,等待管理员审核。审核通过后会有短信发送到用户预留的手机号码上。重新登录预约系统,从“我的预约”下载相关表格打印盖章(所在单位或街道办事处的公章),并于参观当天交至博物馆前台。8、由于现仍处于疫情防控时期,进入校园需要提前报备。审核通过后请及时登陆预约系统下载《疫情防控期间校外因公务需要进校来访人员信息登记表》,加盖所在单位或街道办事处公章后扫描,于参观前2天将扫描件发送至邮箱9、目前仍处于疫情防控阶段,个人参观预约也请提前3天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