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共产党员 | 卢琳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卢琳琳,中共党员,广州中医药大学国际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广东省杰出青年、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2012年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2014年、2015年分别前往美国威斯康辛医学院和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肿瘤药理学,研究方向为:药物代谢酶稳态失衡与肝癌发生的相关性及分子机理、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中草药通过作用于表观遗传学修饰酶预防肿瘤发生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近三年,卢琳琳分别在Science,Oncogen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Molecular Cancer Therapeutics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46篇(总影响因子213.257),其中通讯作者及第一作者总影响因子145.573。先后获得中国药理学会-施维雅青年药理学家奖(2018),参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9,第三完成人),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18,第十五)。获邀担任Pharmacol Res(IF=5.574),Front Pharmacol (IF=3.845)及Phytomedicine (IF=4.180)等杂志编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和省部级课题7项,获中国发明专利9项。
科研有一种神奇的魔力,
仿佛在探索无人区的刺激和冒险
每一次站上实验台,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与琐事就会抛诸脑后,卢琳琳感觉,“整个世界都安静了”。准确来说,基础科研不是卢琳琳的第一选择。她的母亲是一名医生。小时候,每天放学后,她就陪着值班的母亲待在医生办公室,默默观察着这个没有硝烟的地方。“好多人带着痛苦来,但在医生的抢救下,又重获新生。”
在卢琳琳的眼里,医生是一份崇高的职业。她想要学医,但由于母亲的劝慰让她最终选择了医学相关的药学专业。一个是临床前线,一个是基础前沿,服务患者疾苦的初心殊途同归。在卢琳琳看来,做基础研究,虽说是在摸细胞、摸动物,看不见患者,但终有一天,药物是会运用到病人身上的。
基础科研辛苦,乏味且枯燥,有时候学生遇到实验挫败时会想,一点点误差应该不碍事,但卢琳琳会帮助他们换位思考:“如果有个药是你研发生产的,当你的家人需要用这个药时,你敢不敢让他吃?如果敢让家人吃,那就能服务大众。”每一次走上实验台,卢琳琳感觉世界就安静了,身边人的说话声仿佛都消失了,手里只有试管和样本,还有不同物质在容器里发生的反应。
在卢琳琳看来,科研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仿佛在探索无人区的刺激与冒险。“只要想到也许某一天,这个世界的某个自然规律或生命现象是我第一个发现的,这种新鲜感和兴奋劲让我感觉混沌世界中有一束亮光指引我去找到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科研道路选择符合她的价值观。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卢琳琳说,时空是不停转换的,人终究会消逝。如果生理上、话题中和思念里你都已经不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又靠什么让自己不被忘记呢?“可能是你曾经为推进人类历史进程所做出的一点点努力和探索吧。”她说。
选择教师,就是选择一种责任
2014年,卢琳琳从南方医科大学博士毕业,进入广州中医药大学,成为一名大学青年教师。第一次走上讲台前,导师叮嘱她,课堂是传承知识的地方:“将知识精准释放给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融会贯通更考验老师的功底和技巧。”直到今天,这句话还在耳边回荡。从第一次上课时的懵懂生硬,到现在,卢琳琳成为学生眼中的“话痨”老师,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在给本科生开设的《药理学》课堂上,她不仅讲解了许多关于药物的小故事,而且触类旁通,通过运用其他领域获取的知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教师是一份高输出的职业。上完每一堂课后,卢琳琳有种“被掏空”的感觉:“我把所学所知释放了出来,但自己没得到满足,知识需要升级迭代才能不断进步。”她一直给自己补充养分——看文献。大到宇宙的星云变幻、生命科学的奥秘,小到昆虫植物的微管结构……怀着一颗好奇心,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文献,她都甘之如饴。她记得导师说过老师更像是一块“海绵”,吸饱养分,然后传授出去,总需要从各个领域吸取知识,再在课堂上释放出去,不断循环反复。不过,在研究生的眼中,卢琳琳是另一番模样——一名爱打王者荣耀的老师。
探索未知的魅力,吸引女性走进科研
卢琳琳说,研究生阶段,师生一对一交流更关注个体和课题讨论,团队交流及应战能力有所降低。通过打一场游戏就能让团队成员迅速熟络起来,让他们学会团队作战,何乐不为。
“让事业女性放弃曾经读这么多年的书是不可能的。遇到志同道合、理解包容的伴侣,对于女性科研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在这方面,我很幸运。”卢琳琳说,自己的教育背景普通,个人成长经历也很平凡,一步步走到今天,也许更多的是靠韧劲和机遇。刚入职还是单身,她几乎每天凌晨才从学校离开,结束一天的工作。现在有了家庭后,生活的节奏有了改变。职场让她逐渐明白,女性肩负双重的社会责任,一个是自己要的事业,另一个是社会与传统赋予你的家庭责任。相比男性来说,这两种责任的比重很难有所倾斜,但人的精力有限,如何分配,考验着大多数女性科研工作者,也考验着自己。
女性科研工作者的艰难,对人生定位的茫然、年龄的焦虑,卢琳琳深有体会。当有新入学的女研究生报到时,她总会问:“如果你投身科研,就需要比男性承担更多压力,你准备好了吗?”庆幸的是,更多女性选择走进科研、探索未知。“科研就是有如此魅力,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如你如我的女性走向它,用青春年华呵护它,用智慧诠释它。”卢琳琳动情地写道。
这些年,科研体制也在更友好地对待女性科研工作者。卢琳琳说,目前一些青年基金的申请年限由女性的三十五岁延长到了四十岁,这就给很多女性科研工作者预留了适当的生育窗口和修整期。她希望未来女性科技人才能有更多竞争机会、社会婚育不再是女性科研发展的阻碍。2020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詹妮弗教授因发现了基因编辑技术,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卢琳琳还记得,在那次颁奖典礼中,穿着黑色礼服的詹妮弗不仅知性优雅,她的发现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她明白,这一种腹有诗书的气质,将是她穷尽一生的追求。
卢琳琳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作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人,无论在教学还是在科研中,她将继续保持初心,勇往直前,以革命先烈的精神勉励自己,发扬中医药传统文化,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国家培养出一流的中医药人才,奉献青春和年华,以饱满的热情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来源 | 学校党委宣传部
执行编辑 | 黄婧琳
责任编辑 | 谢文山
审核 | 孟 楠
审定 | 郑维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