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援疆志愿者 | 毕业后!我来新疆当中医

媒体中心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2-12-11


我叫刘鸿源,硕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是2020-2021年度广东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新疆服务队的一名志愿者。


2020-2021年度的服务期已经结束,但因为给当地医生的培训课程没有完结,所以我现在还在新疆巴州且末县人民医院,还在这片赋予我“被需要感”的大地上。



01.「被需要

一年前,在尚未到达新疆的时候,我的心情是忐忑的。

忐忑中,既有对毕业后即将进入社会的不确定感,也有对离家一年去往三千多公里外的边疆的寂寥感,但随着我来到新疆巴州且末县人民医院,进入基层医疗工作的角色状态,这种忐忑很快就被另外一种“被需要感”所消解。




刚来到且末,我原本想象着这里像电视剧那样——集体住炕、一周洗不到一次澡、冬天盖三重棉被,但我发现实际上这里比我想象中的好得多,良好的供水、供电、供暖、互联网、公园、广场、道路基础设施……


这让我由衷感觉到我们国家“基建狂魔”的昵称名副其实、“脱贫攻坚”的举措真真切切。



但尽管“硬件”跟上了,医疗的“软件”还是有所欠缺。且末县人民医院是县上唯一一间公立医院,全院医务人员仅近300名,其中懂中医的更是不超过十指之数,日常小病尚且能处理,但苦于没有系统的中医思维,遇到重症急病就有些手足无措了。


因此,他们非常需要建立中医的系统诊疗框架和望闻问切辨证论治的思想,恰巧我可以发挥所长,一方面诊治患者,一方面帮助本地医生钻研,感慨着研究生阶段规培三年“熬”掉的头发终于可以化成如今得以传授的资本,我很快乐也很乐意将我的所学倾囊相授。



这样的 “被需要感”产生、并充盈起来,将我因毕业而产生的迷茫、焦虑和忐忑全数消解,让我即使在疲惫不堪的时候也能从心中洋溢出幸福,因为多年苦学产生了实践的价值,有了存在的意义!


 
02.医者」


在日常的诊疗工作中,总会遇见一些难忘的事情。去年底,我遇到了一位维族的姐姐,她身患硬皮病,一种死亡率最高的结缔组织病。


这种病以全身皮肤硬化、内脏受损等自身免疫类症状为表现形式,现无特效疗法,她患病4年,一次次带着希望跑遍乌鲁木齐、北京各大医院,但不幸的是疗效均不佳,随着一次次的奔波辗转治疗但病情无法控制而越来越重的时候,她开始呕血、便血,夜晚躺在病床上无法动弹却又难受得无法入睡。



当我第一次为她诊疗的时候,她其实已经放弃治好病的希望了,只想着能少一点痛苦就少一点。


当我给她望闻问切后,认为这类证型中医能治而提出给她进行针灸和喝中药的建议时,她非常犹豫。她担心,这会不会又是一次“从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的折磨,所以她并没有接受建议。



这让我非常着急,因为从中医的角度而言,她的病机并不复杂,只需要以四逆汤持续温阳治疗,必定是有效的,但医者空有百般手段、万般唇舌,抵不过患者一句“我不愿意”啊。


于是我便要到她的微信,隔三差五地以询问她病情的形式旁敲侧击,希望她至少尝试治疗一次也好,终于,在半个月后她的症状加重腹痛、便血而再次住院时,她终于决定住院期间顺便来中医科尝试治疗一下,这让我大喜过望——不怕你怀疑,就怕你不来!



于是我便给她做了第一次针灸,这次针灸后我第一次见到了她的笑容,带着点不敢置信,说自己麻木疼痛的四肢似乎能动了,腹痛也好了,我心中大定,我知道她以后一定愿意继续治疗了。

经过近一个月的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后,她症状大减,每次见到她的时候脸上都洋溢着控制不住的笑容,随着后续巩固治疗的进行,她不再说消极的话,重新开始了生活和工作,这也让我很是欣慰,觉得人间真的很值得。


 
03.授人以渔」


边疆的医疗条件着实非常有限,一是医疗水平薄弱,二是转诊距离超长,从最偏远的乡镇到县里最快需要五个小时,从县上转病人到上级医院需要十个小时车程,因此对于边疆的医疗而言,外来有生力量的支持固然重要,但本地医生的自行造血更为重要。


在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很快将自己的目标从“发挥医术造福边疆百姓”调整为“传授中医让本地医疗力量形成良性循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此,我便开始了给本地医生每周三次的理论课程和每周六天的临床带教,将我擅长的针灸、中药、正骨三板斧悉数传授,打通从理论到临床的陌生与隔阂。


在课上,每当看到累了一天的他们在课上努力学习却又偶尔克制不住“钓鱼”的模样,我想到了在大学课堂里的自己,于是便暗暗下定决心,只要他们愿意学,我就把自身所学毫无保留地交与他们。



这些中医手段在一个医疗硬件不充裕的地方能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临床门诊量平均2周一翻倍,患者一个带一个,从每天两三个病人发展到加班也看不完的程度,甚至到我完全放手仍能保持相当的门诊量,这个时候我知道,我的预期目标基本达成了。

心中也油然而生对长年厮守于此的医者的敬意,因为他们的谦虚好学和辛勤努力结出了果实。
 


04.新疆的夜空」


你们见过新疆的夜空吗?


新疆的风很大,但夜空很清,星星成群结队眨着眼睛,排成队列化为星河。



我很庆幸自己参加西部计划,诠释了一段截然不同的人生。

这里,我领略并参与了一份独属于边疆公职人员的拼搏。边疆的公职人员本来人数就少,遇到各种值班、结亲、扶贫、植树任务,党员干部都冲锋在前。我跟他们一起下乡义诊、一起众志成城疫情防控、一起在沙漠中种“绿洲”……





我想,他们也是祖国最可爱的人,正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且末的沙漠变绿洲,百姓安居乐业。当无人机在广袤的沙漠上播种,我仿佛看到了无数的人要建设新疆、改变新疆的坚定决心和集体意志!
 


广东是志愿服务的发源地,我们时常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红马甲的身影,而如今我们青年人正承载着这一份磅礴的志愿力量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不求名利、默默奉献,坚守志愿初心,服务黎民百姓,在边远地区拓宽爱的胸怀,在工作岗位体现学以致用,在风雨中坚定理想信念,在辛劳中锤炼意志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未来属于青年”。是的,未来属于我们,我们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我们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我们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我们是新一代的星光,正接过上一代青年的接力棒;我们参与,我们互助,我们奉献,我们进步,在祖国边疆挥洒汗水,让青春在燃烧中飞扬!



推荐阅读


来源 | 广东志愿者

执行编辑 | 李依帆

责任编辑 | 谢文山

审核 | 孟   楠

审定 | 郑维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