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紧盯前沿!他们让发射场的“千里眼”看得更清、望得更远……

刘桥明、孟祥灿 装备科技 2019-05-18

          


2019年4月30日深夜2点,晋西北高原泛着阵阵凉意,在这个睡意最浓的黄金时刻,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参试人员却一片忙碌。

在身着工作服的人群中,有一位通信专业工程师,他叫闫哲顺,是视频监控系统的老指挥。

在发射场工作12年了,闫哲顺已经记不清这是自己第多少次执行任务了,只记得从第一次担任指挥至今,自己紧张与兴奋的心情逐步转化为平稳与坚定的自信。

12年,闫哲顺从同事们口中的“小闫”变成了“老闫”,同事们经常笑着说:“专业有‘老闫’,遇到故障不用慌。”

深夜2点30分,工作人员陆续乘车抵达发射场,大家纷纷奔赴自己的岗位忙碌了起来。闫哲顺和同事们也开始打开视频监控、调试设备参数。

闫哲顺所在的视频监控专业犹如一双“千里眼”,主要负责对发射场重要部位、关键岗位进行全程监控,为各级指挥员提供实时的图像画面以及事后的录像回放,供其分析判断和决策指挥。

2007年,闫哲顺大学毕业来到发射场,当时场区的视频监控系统还处于模拟化阶段,他刻苦钻研业务知识、搜集文书资料,编写了发射场第一版视频监控资料库和岗位操作规程。

由于平时积极刻苦,仅5个月时间,闫哲顺就当上了监控系统指挥,3年后,由他全面负责视频监控组工作。这期间,闫哲顺还全程参与了某新发射工位的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组织编写了《监控专业操作规程》《IPTV专业岗位手册》等教材资料,为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监控室里,笔者看到,一幅幅高清的监控画面被投放在了指挥大厅大屏上,鼠标轻轻一点,各系统工作尽收眼底,仪表上的指针清晰可见。指挥通信室主任白晔告诉笔者,发射场的“千里眼”越来越明亮,与闫哲顺这些年的辛勤探索密不可分。

2011年至2013年,正值发射场由数字标清化向网络高清化升级改造的转折点。闫哲顺清醒认识到,监控系统这双“千里眼”要想与时俱进,必须规划好发展路线,瞄准未来任务需求创新升级设备,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

为高标准完成升级改造任务,闫哲顺先后组织撰写了各阵地的网络化高清化改造方案,牵头立项攻关了多项科研项目,使改造后的监控系统工作效率有了显著提升。

现如今,从测试间到指挥所、从技术厂房到发射塔架,各点位的视频监控系统已经全部实现了互联互通。

“各号注意,15分钟准备!”凌晨时分,指挥大厅内早已座无虚席,科技人员正在各自岗位上做着发射前的最后准备工作。

6时52分,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搭载着天绘二号卫星腾空而起、直冲云霄,来不及欣赏神箭壮美升空的画面,闫哲顺迅速操作外景监控扫视发射场坪,检查周边有无着火点及其他异常情况。

卫星发射成功后,闫哲顺又和同事们已经开始对后续的升级改造工作进行讨论。“4K、AI、国产化、智能化”等名词不断涌现。在日新月异的视频监控领域,他们要一直紧盯前沿,努力让发射场的“千里眼”看得更清、望得更远……



▋作者:刘桥明、孟祥灿

▋来源:装备科技

▋监制:邹维荣

▋责编:韩阜业

▋编辑:弥向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