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乡村漆彩惠民生——全国农民画创作群体漆画技艺实验班纪实

2017-06-20 李晓 文化生活报




全国农民画创作群体漆画技艺实验班开班仪式上,学员与主办单位工作人员合影


实验班座谈会上,学员与主办单位工作人员合影


实验班学员与主办单位工作人员合影




永远不要忘记农民,要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


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创始人、首任会长耿飚于一九九六年为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题词。




著名漆画艺术家、中国现代漆艺的开拓者乔十光接受福建女漆艺家俞峥的采访,并为“全国农民画创作群体漆画技艺实验班”题字:中国农民漆画







哈哈

乡村漆彩惠民生

全国农民画创作群体

漆画技艺实验班纪实

文/李晓

1


五月的三坊七巷是花的季节,衣锦坊的流苏花莹白如雪,文儒坊的蓝花楹一树梦幻,黄巷的苹婆花灯笼小巧,为这座“明清建筑博物馆”带来了勃勃生机。而在塔巷的一座老宅中,一个个崭新的艺术生命也在孕育之中——3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画创作者将在短短的40天里完成他们创作生涯中一次华丽的转身。


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主任李宏(右)与培训班导师交流


福建省文化厅厅长石建平(右)听取农民漆画工作汇报




 一个大胆的创想



漆画与农民画的联姻真是一个大胆的创想,将漆艺技法运用到农民画中,打破惯有的传统农民画创作方式和定向思维,在传统民间绘画中融入漆的语境,形成全新的绘画语言。在农民画发展遭遇瓶颈,而漆画也在寻求拓展新路之时,这确是一个精妙的想法。


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右一)在海关总署党组书记倪岳峰(原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州市委书记)(右二),福建省文化厅副厅长陈吉(左二)等的陪同下,观看农民漆画作品 


越南国家主席陈大光(右一)在福建省副省长李德金(右三)的陪同下,详细了解农民漆画


福建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高翔(左五)在福建省委宣传副部长蔡晓伟(左六)、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珊娜(左四)、福建省文化厅厅长石建平(右一)、省文化厅副厅长陈吉(右二)陪同下,观看农民漆画作品


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高翔(左一)、三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林斌(左二)在福建省文化厅副厅长林守钦(右二)的陪同下,观看农民漆画作品


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珊娜(左二)、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陈胜利(右二)、福建省人大教科文卫工委副巡视员方晨(右一)在福建省文化厅副厅长陈吉(左三)陪同下,参观实验班学员课堂



本次实验班导师、福建省艺术馆创作部主任江书荣谈起了他的一段经历, 2005年他以剪纸的形式创作了一幅漆画作品《金秋里来赛高跷》,在当年的全国体育美展中获奖并被中国体育博物馆收藏。这次尝试使江书荣意识到以往民间艺术在传统漆画中表现较少,而民间艺术的服饰、造型等恰恰又是漆画所擅长反映的,后来在与漳平农民画家的交流中逐渐清晰了这一理念。


于是江书荣向福建省艺术馆馆长陈秀梅谈起这个想法,马上得到她的赞许与支持。在陈秀梅馆长的策划与推动下,2016年6月,具有试验性质的“福建省农民画创作群体漆画技艺实验班”办起来了,这是一次全新的艺术尝试;2016年11月,又一期“闽宁农民画创作群体漆画技艺实验班”办起来了,这次更契合了中央提出的精准扶贫政策;紧接着,在农民画乡漳平、翔安两地相继举办了两期农民漆画班。2017年5月,在前期实验班成功举办的基础上,主办单位经过充分的调研,策划出了本次规模更大、地域更广、影响更大的“全国农民画创作群体漆画技艺实验班”


座谈会现场




五湖四海的学员 



本次“全国农民画创作群体漆画技艺实验班”的学员都来自文化部命名的“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6个农民画之乡的农民画创作群体。其中既有经验丰富、多次获奖的资深农民画画家,也有初出茅庐的90后农民画创作新兵;有汉族的传统农民画创作者,也有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创作者。



潘  宇

江苏省淮安市学员



输12


《鱼满塘》漆画  潘宇  


54岁的潘宇是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博里镇文化站长,曾获“全国十佳农民画家”称号,作品多次赴国外展出,多幅作品被国家级美术馆收藏。我们来实验班探班时,潘宇正在专心致志地剪鱼——他要用薄薄的螺钿剪出几百条鱼。他正在创作《鱼满塘》,以渔民的船为中心,满塘的鱼呈放射状排列,颇有些学院派的感觉,表现了渔民期盼丰收的心情。潘宇剪鱼已经是第三天了,一边剪,一边在导师的指导下粘鱼。不过问题来了,已经粘好的鱼不同程度地出现后尾起翘的现象,几位老师碰头后建议,“等鱼半干后再按下来,胶不要刷太厚。”




输入

赵  洁

山东省日照市学员



《老少乐》漆画  赵洁  


来自山东日照的赵洁是个90后女孩,她出身美术之家,父亲从事国画创作,母亲是个设计师,从小就帮着妈妈的设计稿描线,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她原本是学国际贸易专业,200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参加了农民画创作班的学习,看到班上除了她之外都是年过半百的老人,她很受触动,立志毕业后从事农民画创作。作为本次实验班中为数较少的90后之一,赵洁特别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虽然宅门之外的三坊七巷每天都有不少她的同龄人在休闲、游走,而她则要披星戴月地赶进度学技艺,很辛苦,但她觉得很值得。


实验班中还有来自宁夏回族的杨玉英、马春蕊,新疆维吾尔族的米那瓦尔·木台力甫,贵州彝族的高光友,辽宁满族的吴雪松,他们鲜艳的民族服饰、热情的民族歌舞,为本次实验班增添了奇光异彩。



杨玉英(回族)

宁夏吴忠市学员



输12


《虎威》漆画  杨玉英  




输入

马春蕊(回族)

宁夏同心县学员



《守望》漆画  马春蕊  



米娜瓦尔·木台力甫

(维吾尔族)

新疆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学员



输12


《沙漠里的欢乐》漆画  米娜瓦尔·木台力甫  




输入

高光友(彝族)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学员



《彝王·阿鲁》漆画  高光友  



吴雪松(满族)

辽宁省鞍山市学员



输12


《满乡端午节》漆画  吴雪松  




 风格各异的作品



由于实验班学员来自各地,乡风民情不同,年龄不一,生活阅历各异,因此表现在他们的作品中,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色。


当地特色突出。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农民画表现出浓厚的乡土气息,因而深受当地群众喜爱。本次实验班学员作品很多都是反映自己家乡的自然风物,如四川乐山蔡燕带来的作品叫《橘乡》,因为她的家乡井研是一个橘子之乡,她的作品自是散发着来自橘乡的橘香;辽宁大连倪真礼的作品《串龙尾》,展示了当地正月廿五的一个民间习俗,寓意吉祥、幸福、安康;来自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的吴雪松的作品更是充满了浓浓的满族风情:身着满族服饰的一家三口,写着满文的大红灯笼……


《橘乡》漆画  蔡燕  


《串龙尾》漆画  倪真礼  



反映社会现状。现在一些年轻的农民画作者除了创作传统题材,也会关心当下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如宁夏学员马春蕊和山东学员赵洁都不约而同地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农村留守儿童,马春蕊作品《期盼》和赵洁作品《老少乐》虽然风格迥异,但表现的主题都是现在全国各地农村普遍存在的父母出外打工,爷爷奶奶抚养孙子的现象,其深层内涵引人思考。


手法推陈出新。陕西户县农民画在上世纪70年代曾成为全国影响力最大的农民画乡之一,被视为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典型。如今以陶春燕为代表的新一代户县农民画作者不仅拓展了创作题材范围,也引进了一些现代的创作手法,本次作品也颇具新意;江苏著名农民画画家潘宇的作品不同于一般的农民画,他更注重构思,注重冷暖色搭配,形式感和叙事性都比较强,还有一定的隐喻,充满了现代意味。


《满月礼》漆画  吴玉环  


《童趣》漆画  唐庆  




终身难忘的体验 



实验班激发了学员的创作冲动,30名学员不分男女长幼,全都热情满满地投入到这全新的创作体验中。因为他们每人必须在40天时间内完成两幅作品,压力摆在那里,学员们每天早早地来培训现场创作,晚上甚至要做到11点、12点。累了、乏了,他们聊聊天,打打趣,或是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学员来一段歌舞让大家放松一下;5A级旅游景区三坊七巷近在咫尺,他们也无暇好好地逛一逛,玩一玩。


因为大漆具有一定刺激性,很多来自北方的学员不能适应。做到半个多月时,一些学员对大漆过敏了,四肢、身上都起了红斑,奇痒难忍,他们涂了药膏,吃了药后继续创作,继续加班加点。


福建省文联书记处书记、副主席王来文应邀为实验班举办讲座


福建省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漆画艺委会副主任唐明修(左二)专程来看望和指导实验班学员


实验班导师江书荣(左二)指导学员作画



学员辛苦,几位导师的负担更重。他们一人带五个学员,特别是到了打磨阶段,每个步骤都很重要,一不小心就会前功尽弃。导师们就把打磨这个又苦又累的体力活给包下来了,连刚刚研究生毕业的美女导师陈娜也未能幸免……


在实验班进行到将近30天时,福建省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漆画艺委会副主任唐明修专程来看望和指导实验班学员,看到学员们在短短时间内创作出的作品,他用了“震惊”和“感动”两个词来描述,因为以他自己培养学生的经验,很难想象在这么短的时间做到这些,足见大家投入了多少精力与情感。他勉励学员在学习漆文化的同时还要将当地的本土艺术结合进去,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有独特性,才是最有意义的。


实验班导师陈明光(右二)指导学员作画


实验班导师许剑武(左一)指导学员作画



从一个大胆的创想,到一步步实践取得初步成果。据介绍,已有5件实验班学员的农民漆画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以往中国美术馆也曾展出过农民画作品和漆画作品,而展出农民漆画这是第一次。


来自新疆麦盖提县的农民画画家米那瓦尔·木台力甫表示,这次学习很有收获,当地是刀郎农民画乡,有300多名农民从事绘画创作,多是家族传承,回去后她将把学习到的新技法传授给大家,让更多人通过艺术梦想脱贫致富。


实验班导师吴思冬(中)指导学员作画


实验班导师程德龙(左三)指导学员作画


实验班导师陈娜(右二)指导学员作画



对此,福建省艺术馆馆长陈秀梅介绍说,早在2004年,福建省艺术馆就开始启动“福建艺术扶贫工程”,十几年来,福建艺术扶贫发展到220多个基地小学,覆盖了偏僻山区和海岛小学,受益人数超过百万。去年举办的“闽宁农民漆画实验班”,将“闽宁模式”在文化领域进行精准对接,取得了可喜成果。“我们已跟台湾的文创团队进行接洽,由他们为农民画家进行文创设计,选出有市场前景的农民画家进行签约并购买其版权,让农民画家可以从之后的市场活动中得到分成,真正做到产业结合。”


全国农民画创作群体漆画技艺实验班现场


全国农民画创作群体漆画技艺实验班现场



更多作品


《大戏》漆画  高远华  


《渔汛》漆画  许建宁  


《乐也融融》漆画  黄伟平  


《快乐的农夫》漆画  陆桂明  


《希望之树》漆画  黄永合  


《家电下乡》漆画  郭华  


《带鱼汛 》漆画  蒋朦炜  


《南山坡》漆画  郝家桥  


《李小课间操》漆画  芮可嘉  


《养蜂》漆画  李元生  


《梦里家园》漆画  周松晓  


《 福临门》漆画  王新宇  


《山村姑娘》漆画  潘国新  


《南山坡》漆画  陶春燕  


《网箱养鱼》漆画  陈良成  


《写春联》漆画  窦如莲  


《高粱红》漆画  杨宏侠  


《修路记工》漆画  李晓艳  


《拉网小调》漆画  朱剑萍  

















2014年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农民画乡分布图







链 接

海峡两岸同铸金石缘——第二届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大赛33件金银铜奖作品新鲜出炉


刀尖上 的非遗  刀锋上的传承 ——  第二届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大赛作品展开展


第二届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大赛总顾问——韩天衡


陈为新,走在内修心外化形的创作路上——第二届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大赛 金奖奖品出炉


【重磅】“翰墨缘·中华情——首届海峡两岸青年书法展”征稿启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