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伊秉绶书法艺术研讨会在福州举行

2017-08-23 文化生活报




福建省文化厅“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

伊秉绶书法艺术研讨会举行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赵学敏,中国文联副主席覃志刚等领导、专家专程前来祝贺并进行指导……


□来自北京、上海、浙江、安徽、山东等地以及我省的专家学者六十余人参加研讨会并发言。




2017年7月27日,由福建省文化厅主办,福建省美术馆、福建博物院、宁化县政府承办的“闽籍书画家抢救工程——伊秉绶书法艺术研讨会”在福建博物院一楼影像厅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赵学敏,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民委民族宫文化总监、国家民族画院院长王林旭,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申万胜,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群英,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陈绍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张改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赵长青,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徐利明,全国政协委员、二十一世纪实验学校董事长张杰庭,全国政协办公厅联络局副局长彭远国及来自北京、上海、浙江、安徽、山东等地以及我省的专家学者六十余人参加研讨会并发言。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现场


与会领导及专家学者围绕伊秉绶的碑学及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及影响,伊秉绶人生经历、交游与其书法艺术的关系,朱子理学对伊秉绶书法的影响与意义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与解剖了伊秉绶的艺术及人生。伊秉绶,清朝汀州宁化人,历任刑部主事、惠州知府、扬州知府,以“廉吏善政”著称。在清代书坛特别是隶书领域,伊秉绶堪称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被誉为“乾嘉八隶”之首,与擅长篆书的邓石如并称“南伊北邓”。他的为官、为人、为艺展示了理学传统中蕴含的正大气象与深刻活力。


2011年底开始,福建省文化厅在全国范围内先行探索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主题书画系列活动。抢救工程是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具体行动,对于扩大福建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讲好福建故事、传播福建声音、树立福建全新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据悉,此前,省文化厅还举办了“伊秉绶书法艺术展”,下一步,省文化厅还将编辑出版《伊秉绶法书》《伊秉绶书法艺术研究文集》。同时会同宁化县人民政府修缮伊秉绶故居和伊秉绶陵墓,建设伊秉绶纪念馆、伊秉绶公园。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中)在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陈绍军(右一)、省文化厅厅长石建平(右三)、副厅长陈吉(左三)等领导的陪同下观看伊秉绶书法作品展


福建省文化厅厅长石建平(左)、省文化厅副厅长陈吉(右)在展览现场对伊秉绶书法艺术赞赏不已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群英、省政协副主席陈绍军等领导与参加伊秉绶书法艺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在福建省美术馆前合影



“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

伊秉绶书法艺术研讨会



福建省文化厅组织、开展“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这也是福建一个重要的文化品牌。这次举办的伊秉绶展览特别好,这么多年陆续推出的闽籍书画名家系列展,像陈子奋、沈觐寿、章友芝等等,体现了福建省文化厅的一种担当和情怀。

          

这次伊秉绶书法艺术展,从全国14个省的17家博物馆借来近80件精品力作,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这次展览,对福建乃至于全国书法家、书法爱好者都提供一道艺术盛宴!据了解,这次展览盛况空前,全国各地不少书法家、书法爱好者都专程前来观展,反映非常好。闽籍书法家,比如蔡襄、张瑞图、黄道周、伊秉绶等,在全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

               

希望你们书法家,一定要好好向古人学习,学习他们这种认真的治学态度和高超的艺术造诣。特别是这次展出的伊秉绶作品,他书法艺术体现出的庙堂之气,雄浑有力的正大气象,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希望书法家和广大书法爱好者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届文代会、九次作代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保护和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推动文化事业不断取得新的业绩,迈上新的台阶,以优异的成绩来迎接党的十九大的顺利召开!



苏主席带领全国政协的书画专家们来指导我们福建的书画艺术,尤其是刚才苏主席的一席话,我们听了非常受感动也非常受鼓舞,对我们福建怎么弘扬传统的优秀文化,振奋精神,建设好新福建起了很好的鞭策作用,感谢大家对我们福建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方面的支持。


福建省文化厅认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抓好工作的落实,其中“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刚才也得到苏主席的肯定。省文化厅已经先后举办了章友芝、朱棠溪、沈觐寿、潘主兰、陈子奋、谢义耕等一批我省书画名家的书画艺术作品展及研讨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我们要以此为契机,继续做好各项文化工作,继续实施好闽籍书画名家的抢救工程,打响福建的文化品牌,延续福建的文脉,加强文化的保护。



这次伊秉绶书法展,请了全国最顶尖的专家、书法家,来我们省进行调研,传授书法艺术,对今后全省书法艺术的发展会掀起一个高潮。书法是我们国家的一个瑰宝,我们要把它传承下去,要把它发展下去。伊秉绶是我们福建人,无论是治学还是从艺以及做人,他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从艺术造诣上来说,他的艺术水平也是非常高超的,他在书法史上,五体兼善,特别是他的隶书,开创了一代书风。


伊秉绶行书轴  宁化县博物馆 馆藏




伊秉绶是我们福建宁化人,他无论是治学还是从艺以及做人,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如果就从艺来说,他的艺术水平是非常高超的,他在书法史上,五体兼善,特别隶书,开创了一代书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届文代会、九次作代会上对广大文艺工作者发出号召,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做一个崇德尚艺的艺术家,做一个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在这样的背景下来研究伊秉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原来扬州只有三贤祠,后来增加了伊秉绶就有了四贤祠,这里面把伊秉绶的官德,他的爱民如子的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


我们希望通过举办伊秉绶书法艺术展和学术研讨会,进一步推动全省文艺工作者、书法工作者,能够站在前贤的肩膀上,登高望远,为我们福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为福建文化强省建设,作出应有的努力和积极的贡献。



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让我们有机会相聚在一起探讨历史、研究学术。历代的书法家有很多,像伊秉绶这样,按现在的话讲是德艺双馨,他的为官他的从艺他的做人,都堪称楷模。省文化厅组织实施的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我觉得非常有意义,给我们搭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我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



福建省文化厅组织实施的“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给我们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宁化以伊秉绶为荣。


宁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伊秉绶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此次伊秉绶书法艺术展和学术研讨会是我省的文化盛事,对书法艺术交流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伊秉绶精神的弘扬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宁化是伊秉绶的故乡,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强对伊秉绶文化的保护传承,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做好伊秉绶文物的保护,讲好伊秉绶的生平事迹,制作好伊秉绶的宣传片,进一步扩大伊秉绶文化的影响力、辐射力,着力打造宁化客家名人文化,推动我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接下来我们将在修缮伊秉绶陵墓的基础上继续修缮伊秉绶故居,并向省文物局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建伊秉绶纪念馆和伊秉绶公园,使珍贵的文化遗产能够得到保留,让我们的后代能够见证这位吾闽大家的遗风。


伊秉绶  山水行书扇页  广东省博物馆  馆藏


伊秉绶  退一步斋  上海博物馆  馆藏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前提和基础,书法艺术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宁化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伊秉绶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将伊秉绶陵墓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将伊秉绶故居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我们广泛收集伊秉绶书画作品及匾额,县博物馆馆藏国家一级文物伊秉绶的东坡砚;深入研究伊秉绶文化,组织编印出版了《伊秉绶书法大观》;在其诞辰260年周之际,还举办了“纪念伊秉绶诞辰260周年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等等。



首先非常感谢福建省文化厅能够主办这样一个展览,感谢文化厅的领导为这次研讨会成功举办所作的大量工作,无私奉献!作为后人,我们想在宁化成立伊秉绶文化基金会。以基金会的名义来修缮故居、和政府一起征集作品、做纪念馆的运营和维护等等;在未来,我们还想做伊秉绶字体字库,在宁化当地发起伊秉绶隶书大奖赛,奖掖后学等。


我们需要的是一个长效机制。一两次的书画展、研讨会在当时当下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散落在全国的学者、书法爱好者,需要一个长效的沟通、交流、研究机制,我们一直想成立“伊秉绶基金会”,或者“伊秉绶研究院”。


“万卷藏书宜子弟,十年种树长风烟。”这句对联对我们意义深远,可以算是我们的家训吧。



主承办方在举办各场书画名家专题展览,充分调动政府文化资源和民间收藏的力量,通过向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等公办典藏机构和私人藏家的珍藏借展等方式,更为集中地体现某一个书画家个展的全貌和风格,便于观众领略其艺术风采,宣传闽籍艺术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凝聚了福建文化界的共同心愿,其意义一时半载还没完全显现出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是可以不断显现的。


对于福建美术理论界来说,大家乐于见到一大批青年学者踊跃参与到对闽籍书画名家的系统化研究上来。刚才粗略解读了研讨会论文集文章,应该讲,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收录这么多的专论实属不易。青年学人在从事学术研究时,应该时刻关注学术界的信息和动向,尤其是中外学术界对某个特定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方法。


伊秉绶  节临张迁碑隶书轴  福建博物院 院藏




书法史研究者都知道研究有一些前提,我们研究伊秉绶,要能看得到伊秉绶的文献、传世墨迹,否则研究必然流于空疏。伊秉绶书法展是一个非常好的展览,我敢说它是民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伊秉绶展览,至少也是建国以来展出作品最多的专题展。我关注伊秉绶已久,有些作品也是第一次见到原作,感触非常深。刚才听陈吉副厅长说接下来馆方要以展览为基础,出一本收录比较全的伊秉绶作品集,我听了很高兴。文化的传承实际从整理传统文化遗产着手,伊秉绶是福建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也是八闽的骄傲,非常希望不久的将来看到由伊秉绶故乡编辑出版的伊秉绶书法墨迹。



我是安徽人,我把两个大艺术家、隶书大家——伊秉绶和邓石如,做了一个很粗浅的比较,主要从三个方面:第一是不同的家世,第二是师承,第三是成年以后的身份。伊秉绶总是一种不急不利的气质面貌,这是他的风格。两个人都是宽大雄强的,但是伊秉绶不拘泥,而邓石如一生都在追求他的强健,他感觉到自己总是要做一件事儿,就表现得更加有技法上的追求。所以可以看出来伊秉绶更以气胜,而邓石如更以技法胜。



在伊秉绶书法作品展二楼,我看到一个行书的小手卷上有一段话:“学李老,需惩其流弊。”这是我观展最大的收获。这应该是背临的两段,最后一段临的是米芾的行书,临完之后落款就写了这些字,其中的“惩”是惩治的惩,我觉得这个口气挺狠的,古代的官员也好读书人也好,他还是有一股气,我觉得这股气最重要,没有这个气,字要想写出这种境界可能不那么容易,这句话就可以看出他的气度。


伊秉绶  隶书横批   湖北省博物馆  馆藏




关于伊秉绶的研究目前还不是太多,但是作为福建本地的书法爱好者来说,确实有他的故乡情节。放在中国大的书法背景下,伊秉绶的研究还是处在一个比较边缘,比较弱化的状态。我刚才看了作品论文集,大家现在偏重的还是对一些史料的梳理整理,要提出比较独立的思考意见,我觉得这种论文还不多,这也就是未来大家研究的一个学术的方向。



伊秉绶只活了62岁,但他的书法成就,却影响了他之后的200多年,而且还将继续影响。因为他在师承传统中拓展了中国书法流派的空间,又在创意求新中凝聚了优秀的传统艺术。他已经为中国书法宝库增添了一份承前启后、独具特色的艺术遗产。可是,这份珍贵的遗产却由于越来越多伪作与赝品的出现而受到干扰、歪曲与损害。如今该如何辨别、排除伊秉绶的赝品已成为研究、学习、继承伊秉绶书法艺术遗产的前提和关键。否则必然会贬低了伊秉绶的书法水平与艺术形象,误导了我们的学习方向,乃至贻笑大方。



伊秉绶是一个特点非常鲜明的大家,他能够非常鲜明地把我们从中国传统文化里,最有精髓的儒家传统里,很有生命力的那个君子人格的意向,以一种艺术化的很感性的方式呈现出来,我觉得给我们后人呈现了一种很难得,比较少见的正大气象,这种正大气象最深刻的地方就在于他既是中正平和的,又是极其有个性的,所以他被认为是整个清代碑学的代表人物。


伊秉绶隶书轴 广东省博物馆  馆藏




有好多的先生都是从伊公的母体里学到东西,根据各种气质演化出自己的风格,所以我个人感觉,包括我们在座的董家樵先生,还有他的几位师门好几位都是学伊公的。其实福州现在学伊公的人还非常多,可见伊公的书法是一个非常完善的体系,形成一个自足完美的体系。由于他很圆满很丰富很精髓,所以学的特别多,形成了一个流派。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流派还会更多地弘扬。



看了伊秉绶书法作品展,之前大家的关注点都在伊秉绶的隶书上,实际上我看到他的行草书作品后,发现伊秉绶行草书可供人挖掘研究的东西也不少。从我来说,他的行草书更能打动我的内心世界,尤其伊秉绶在庄与谐的处理上很特别,他很多字写得很正大气象很端庄很正统,但是有几个字稍微草一点特别调皮,把庄与谐处理得特别可爱特别随性。从我的思考角度,我肯定把重心放在行草书上,这里有很多很动人的地方。



伊墨卿隶书朴茂敦穆,恢廓高邈,个性鲜明,别出机杼。


有清一代擅写隶书者,在伊之前,有金冬心漆隶,郑板桥行隶;与伊同时,有邓完白长隶,桂未谷分隶;稍后伊者,有陈曼生篆隶、何子贞楷隶等,各具风貌。


清有伊墨卿,犹如唐有颜鲁公,宋有米南宫,而能震慑后昆,独树一帜,开创隶书审美新境界。康南海谓:“集分之大成者,伊汀州也。”


伊秉绶行书联  广东省博物馆  馆藏




伊所书,颇多正风俗、敦教化的内容,从中你会看到,一个极具艺术感觉的人,笔下处处流溢着平和大度温厚静穆的儒者情味。但他又不是一个刻板的儒者,身上兼具着诗人的高致,不随流俗转。伊书是从静化动,超以象外而得其环中,儒家风范与诗人情怀被他融合得很好:立身谨重,为艺宽弛。宽弛则书有放逸之格,谨重则书有纡徐之致。其书法境界,无论隶书还是行书,可以说都已达到“处乎无响,行乎无方”的地步了。



山东博物馆存有伊秉绶作品三件,均为行书。伊秉绶的行书有柳公权笔意,极圜转之妙。本馆作品行草相间,个别笔划尚存章草书意韵,伊氏行草出自晋唐,而于颜真卿书法致力最深,兼收博取,自抒新意,并能以古隶笔法入行草,更使书风独具特色。



我参观了伊秉绶的作品展,觉得要从全国各个博物馆收集这么多作品来这儿展览确实很难。细心看了展览,感觉伊秉绶对书法中和美的理解和表现已达到了极致,他的书法写得非常融合,不要只认为伊秉绶的书法仅有雄健刚强这一面,其实他还有很平静很温柔很滋润的一面,像清澈的水在静静地流动,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人们大多喜爱论其隶书,我上二楼展厅看了他的行书以后内心更是震撼,其笔墨毫无挑剔可言,用笔非常清晰,帖学味、书卷气很浓,既有颜真卿行书的韵致又极富禅意,而且立体感很强,很浑厚。


伊秉绶隶书联 广东省博物馆  馆藏








链 接

寿山国石绽放三坊七巷


陈振濂总顾问福州开讲啦


“石色丰妖 石韵绰约”——200件中国寿山珍稀石种及寿山石雕刻精品齐聚三坊七巷!


弘扬工匠精神——首届福建省“非遗”传统工艺精品大展叹为观止


以人为本 独具匠心——福州市第24届工艺美术“如意杯”大奖赛今起报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