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漆言堂专访——陈国勇

2017-11-08 曾秀榕 文化生活报



从西洋雕塑到夹纻造像

——访福州市脱胎漆器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国勇

文|曾秀榕


来到陈国勇的福州琢一工艺品有限公司,展厅里摆放着一尊尊精致、庄重又风格各异的佛像造像,淡雅的氛围透着丝丝禅意,精美细腻的漆彩绘金又不失时尚感,合乎现代审美趣味,这也是为什么他设计的佛像造像能远销海外,被西方人所接受的缘故,日本、新加坡等一些佛教信众、漆艺爱好者把他的小型造像作品请至家中摆放,成为家中的一道装饰风景。陈国勇,这位学雕塑专业并向往西方美学的设计师是如何回归传统,走进夹纻造像的艺术领域呢?



《自在》陈国勇  作



陈国勇从事工艺美术这一行,在家人看来,是再自然不过的一件事。他们家是木雕世家,祖父陈锦洪,莆田有名的木雕师傅,父亲陈清涛继承家业,也学得一手的木雕绝活,所以,陈国勇从福建工艺美术学校毕业后,回到家族从事木雕行业,是命定的安排。按照家人规划好的人生,陈国勇接过了父辈的衣钵,虽然内心有些矛盾,觉得自己所学的是雕塑专业,接受的是西方美学理念,和传统的中式美学搭不上边,可是,又不能辜负家人的期望,就这样开始打理以外单为主的家族生意。


好在毕竟陈国勇受过专业美术院校的培训,有着扎实的美术理论,在产品的设计上大胆运用许多新的理念和新技术,因此,他们家生产的造像集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脱胎漆器、莆田传统木雕、传统泥塑、琉璃、石刻造像、铜铸等造像工艺为一体,并结合传统贴金以及彩绘技术运用在造像的髹饰上,将传统古典的人物造像变化出神态各异、色彩丰富、新颖却不失古韵的独特风格,既有东方神韵,又合乎西方审美,开辟了新兴人物造像的风格。






陈国勇  作



陈国勇  作


陈国勇的人物造像大多是运用在寺院等一些宗教场所,由于这些造像的规格尺寸都比较大,所以一般都要运用传统的“夹纻”造像技术,结合现代漆器胎骨的成器方法。


陈国勇  作


造像过程先要用细泥或者木雕塑形,然后再用石膏、硅胶或者玻璃钢翻膜,之后用麻布裱糊、生漆定型,再进行擦漆、推光等表面的打磨修饰,有的还要加贴金、矿物质彩绘等髹饰技艺,最后成形。由于人物造像全是纯手工打造,再加上传统漆艺的繁复工序,制作和阴干都十分费时,基本上,每一尊大型的佛像造像都要花至少两年的时间。


陈国勇说,做每一道工序要抱着一颗虔诚的心,请佛的人也要以一颗虔诚的心等待,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它传达给每一个人的精神力量也是各自不同的。



《财宝天王》陈国勇  作



2016年,福州国际漆艺双年展,一组仿古生漆脱胎人物造像作品吸引了众人的眼球。看到这一组斑驳的充满唐代遗风的人物造像,起初大家都以为是修复的古物,殊不知,这是陈国勇近两年推出的仿古脱胎人物造像。


陈国勇  作


2002年,陈国勇去敦煌莫高窟观光,被敦煌石窟那宏伟的气魄和华丽而充满西域风情的塑像所震憾。敦煌石窟的佛像虽然历时久远,但依然可见当时的雕塑工艺和彩绘工艺。很难想像在那个缺少现代工具、仅靠肩顶手敲的原始工序是如何打造出如此庞大的石窟群,直到现在仍然让人觉得无可比拟。而且窟里的石像形态各异、神情逼真、工艺细腻、韵味独特,引得中外历史考古专家、艺术人士纷纷前往膜拜,从各自的角度去解读这一伟大而神奇的工程。


从那一刻起,陈国勇觉得自己以前粗浅地看待传统工艺是不对的,其实中华五千年文化所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传统艺术,都有其精髓所在,只是自己没有感悟到,说明自己学习得不够深。也是从那一刻起,陈国勇开始迷上了敦煌石窟,蹲在石像面前仔细观察佛像的造型、神韵、服饰、色彩,描绘下来后,石窟里许多石像有破损残缺,陈国勇还专门去档案馆图书馆查资料,比对研究,尽量去还原那个历史时期的人物造像,而后,在他设计的产品中,他就加入了这些从敦煌石窟里探索出的造型元素,设计出的作品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和赞赏。


陈国勇  作


随后,陈国勇萌生了仿古设计,他要将敦煌那些历经岁月和风沙磨砺后斑驳破落的佛像造型通过髹漆技艺原形打造,这个想法酝酿了有5、6年,他不断摸索,不断塑形,从2008年开始着手制作,期间又来来回回地往敦煌跑,已经不记得去了多少趟莫高窟了,终于,他的仿古生漆脱胎人物造像陆续出炉。


当人们看惯了光亮炫目、色彩浓烈的佛像造像作品时,他的仿古造像以古朴冷拙的格调形成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差带给人以视觉的冲击,作品广受好评。仿古造像作品获得2015年首届中华佛教艺术精品展金奖,2016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奖,陈国勇的人物造像又多了一个门类,成了市场的新宠,许多订单纷至沓来。这让陈国勇更加坚定了自己在人物造像上的创作和创新。


陈国勇  作


在今年的福州市脱胎漆器行业协会换届大会上,陈国勇有幸担任新一届行业协会的副会长兼秘书长,这一身份让他从个体的发展上升为要为整个漆艺行业发展出谋划策的高度。作为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陈国勇深知肩头的责任,看着那些白发苍苍却仍然执守在漆艺行业的前辈们,他既感到敬佩,同时又为漆艺这一传统行业当下的状况感到担忧。由于漆艺的工序和操作的辛劳,年轻一代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反映在市场上,漆艺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小。


曾经,陈国勇对日复一日的与漆相伴的生活感到厌倦,双子座人潜意识里不甘平庸的特性促使他想改变现状,他选择了去攻读法律,想换一种活法。可是,后来,他又回归了,因为法律专业的严谨和不可逾越对于原先从事艺术工作可以天马行空思维的他来说,完全搭不上调,当新鲜劲儿过后,他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最终再一次接过漆盘,继续打造他的人物造像世界。


《菩提心》陈国勇  作


虽然陈国勇不是土生土长的福州人,但是他对重振福州的漆都文化所持有的信心和使命,引领着他积极地促进行业协会的各项发展事宜。就象他从传统的夹纻艺术里感受到漆艺的魅力一样,他觉得只要是接触完大漆,体会过那种欲罢不能的痛痒,都会对大漆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这种情感也将牵引着你一点点地为之着迷,当看到漆在手中变幻出各色各样的姿态时,那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陈国勇  作

陈国勇  作




陈国勇个人简介


陈国勇,1975年6月出生,福建莆田人。1992年考入福建工艺美术学院雕塑专业,1997年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厦门分院,2005-2007年就读于厦门大学法律系。现为福州琢一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以传统夹纻人物造像见长,国内许多寺院和宗教场所的佛像均出自他的设计,产品远销海外20多个国家。


获得的荣誉:2015年首届中华佛教艺术精品展金奖;2016年中国工艺美术术“百花奖”铜奖、优秀奖;2016年第十届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2016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2017年福建省手工艺精品展精品奖等。

《文化生活报》漆言堂专栏两个连版








链 接

中国寿山石雕青年学术提名展第一回


陆永建:何处楼台无月明——读陈元邦散文及其他


凤山雅集的另一种美


補砚老人与心经


吴为山品评郑幼林:以善为怀 境由心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