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薛法根老师公文包里的“三大件”
初见薛法根老师是在南京的一次教学活动上。讲台上的他以“清简、厚实、睿智”的教学风格一下子征服了我。在我的心目中,他就是一座高山。高山仰止,遥不可及。没想到,我居然有机会加入薛老师组块教学江阴工作站的学习团队。我十分珍惜每月一次的学习机会,每次活动我总是早早来到会场,尽可能坐得离薛老师近一些,以便可以近距离地感受薛老师的风采。
记得薛老师第一次给我们讲课时,他随手从自己的公文包中掏出了一小本打印纸。大家都以为这是薛老师今天的讲课材料,而薛老师露出他那招牌式的笑容,对我们说这是新课程标准,不过是打印缩小版的。我很好奇地凑过去看了一眼:在这本打印版的课标上,密密麻麻地圈画着一些词语,下面还作了各种颜色的批注。薛老师解释说这是他对课标关键词的统计梳理,这样做能更好地理解课标,更好地理解我们当下的语文教学。他告诉我们课标是“语文教学的宪法”,是他随身必带的东西,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在工作学习之余不时拿出来读读想想。他鼓励我们以后也要把课标时时放在身边。在薛老师的亲身垂范下,我们也渐渐习惯把课标随身带着了。
在往后一次次听薛老师的讲课中,我会时不时地“检查”一下薛老师今天有没有把课标带在身上。慢慢地,我习惯每次都把目光聚焦在薛老师的公文包上,期待着薛老师从公文包里再掏出些宝贝来。薛老师每次都不会让我失望,除了带好新课标外,还会时不时地从包中拿出新书来。这时我就会迫不及待地把目光聚焦在那书上,这样我就可以在讲座结束后去买一本。每当此时,我都发现在薛老师读过的书上,满是他读书思考留下的痕迹,这里圈圈画画,那里一段一段的文字,在书的空白处几乎都写满了他在阅读过程中的发现与思考。
薛老师的公文包里还有一样东西是每次必带的,那就是笔记本。薛老师换笔记本的速度绝不亚于他的阅读速度,不用多久一本笔记本就会写满。我们每一次活动,薛老师总是准备了满满一笔记本的内容与我们分享。在活动过程中,薛老师总是把每一位学员的发言认真记录并作深入思考。我不止一次看到薛老师在活动过程中换笔芯。薛老师在读师范的时候练过书法,所以看薛老师的字是一种欣赏。有时好奇心也会驱使我看看薛老师是如何做笔记的。一次听课,坐在薛老师身边,我自以为自己的听课记录做得非常认真了,没想到薛老师满满当当地记录了几大页,甚至听课老师一句不经意的话都被记录下来,在记录的旁边则是他对课堂的即时思考。
薛老师的公文包中有“三大件”,这“三大件”就是薛老师勤于思考的痕迹、对待思考的态度。薛老师说:“我们只有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才能使自己的思维始终处于年轻活跃的状态,才能不断产生新的思想,才能点燃学生心中那求知的欲望。”
有这样一个导师,真好!
文章来源:小学语文教师杂志
责任编辑:田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