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过了学生还是不会,问题都出在哪里?
王丽星
北京市小学数学学科骨干教师,北京海淀区数学学科带头人,清华附小“最具影响力教师”、十大“卓越教师”。倡导、践行以问题解决为载体,以提升学习力和综合素养为最终追求的“整合数学”教学理念和实践模式。著有《我这样整合数学——寻找数学的宽度与厚度》。
讲了,学生就会了吗
数学是什么?数学是一种语言,是一种求真、求美的世界语言。数学是美的、简洁的、对称的,数学是有温度的。
我特别喜欢数学,也特别喜欢当数学老师。
从小学时起,我就遇到了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数学老师,她厉害就厉害在,能够把一件非常复杂的事儿,讲得非常有趣,而且还非常的生动。当时是因为喜欢她,而喜欢上数学。但是随着对学习的深入,我开始因为喜欢这门学科,而喜欢数学了。
曾经,我常常对学生这样说:只要你愿意认真听,我愿意讲三遍、讲五遍,直到你听懂”。每每讲起这句话,我都不禁被自己“感动”,我是如此“敬业”地爱着渴望进步的学生。可现在想起来,当时是多么的幼稚。讲了,学生就会了吗?学习就真的发生了吗?
学生的学习是知识的简单“乾坤大挪移”吗?不,绝不是!小学生的学习绝不仅仅是得到一个个冰冷的结果,而是一个要发生“化学反应”的动态过程。更重要的是,小学生的学习绝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做了什么,而是学生自己做了什么。
例1: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原来长方形的面积相比是( )
A.不变 B.变大了C. 变小了 D. 无法确定
例2: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拉成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比( )
A.不变 B.变大了C. 变小了 D. 无法确定
对学生来讲,长方形的面积不成问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不成问题,可当他们面对“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的问题时,学生的出错情况怎么就变得严重了呢?
可能是在平时的练习中,学生更多接触的是“静止”的图形问题,遇到此类有变亦有不变的“运动”图形时,就往往不知所措,抓不住解决问题的关键。
学生在学习中如此反复的错误,不由得令我们反思:知道就等于会了吗?教过了、讲过了就等于学生会了吗?类似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学生的思维误区是如何形成的?在教学中我们如何帮助学生走出思维的误区呢?一道数学题,我讲了三遍,学生依然做错了,这不是学生的问题,而是我们的教学出了问题,那问题出在哪儿呢?
传统教学方法单一。虽然老师动用各种手段,如反复练习、示范,但效果甚微。儿童世界里的数学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更不能是加减乘除的周而复始。
以蝉引爆学生的兴趣点
曾经有一个学者做过一个精辟的比喻,他说,“把十五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也难以下咽。但如果把十五克盐放进一碗美味的汤中,我们在享用佳肴的时候,就把十五克盐全部吸收了。”当数学、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情境中去,就犹如盐在汤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将各种相关的学习资源相整合,拓展教学的内容和广度,但不是难度。
在当下,无论是数学,还是语文,学科之间的泾渭分明,非常独立。如果我是美术老师,我总想把孩子当做未来的画家来培养;如果我是语文老师,我总想把孩子当做未来的文学家来培养;数学老师呢?把孩子当做未来的数学家来培养……过分强调学科的独立性、重要性,忽视学科间的内在相关性,是有失偏颇的。
学科间的整合,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系统的思维方式,体验知识之间的联系。比如说,数学和科学课程的整合,就要让学生在获得数学和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获得科学和数学的思维习惯。
蝉与质数
南美洲有一种蝉,每13年、17年都会集体冒出一次。因为13和17都是质数,在此时冲出地面可以更好地避开天敌。
“如果生命周期以它为例,六年的蝉会遇到生命周期是哪些的天敌啊?”质数本来不好理解,但当我在课堂上用这个例子,抛出这样的问题时,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了。
接下来,我们以“懂数学的蝉”为课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最后完成一幅调查报告。
由蝉引发的知识点是“爆炸式”的,孩子们学会了观察表格,看到了分界线,明白了函数对称,还了解了什么是“物竞天择”、“优胜劣汰”。
以前我们按教材教,现在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打通了单元界限、学科边界,在这样一个整合的学习的过程里面,孩子会体验到,数学活动原来是充满了探索、充满了创造的。
让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
若数学课只是计算训练课、概念讲解课,在一天天的“裹挟”前行中,学生的提高和成长在哪儿呢?
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学生的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是紧密相连的,要把这些密切相关的东西,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统整起来,培养孩子综合运用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程,生活中处处都是教育,数学应该是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教材、教室、学校,不应该成为孩子获得学习的唯一来源,数学的课外整合,就是要把数学跟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
我曾经讲过一次有关正比例的一课,当时,教材的情境是让孩子借助非常熟悉的例子来学习正比例。我们发现,孩子对这几个例子太熟悉了,先不说有没有挑战,首先他已经失去兴趣了。所以,我们就把这个情境变成有关大树身高的情境了。
“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大树的身高。”当我和孩子来到室外,来到大树下,正比例这一课的学习就开始了。
一个孩子说:“直接拿个大梯子,然后爬上去。”
我马上接道:“我们给他起个名,叫‘爬梯’、‘爬梯说’、‘爬梯的方法’!”
这时,更多的孩子开始各抒已见:“让一个同学贴着树站,然后照一张照片,再看出这个同学是树的几分之几……”
待他们说完,我拿出一支笔,“那我们能不能把这支笔立在这儿?看,能量出这支笔有多长吗?影子,可以吗?这个时候,是不是就能找到影子和这个物体的比例……”
孩子在研究大树身高的情境里面时,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其实,就是在孩子不断地提问、不断地交流、不断地碰撞过程中,不仅正比例的知识学习了,孩子获得的是不是比原来也更多了?
慢下来,倾听孩子的脚步
让孩子们开心地学,并且想学、会学、乐学、学得有意义,这的确是一件有挑战的事。若是凭感觉、凭经验去教,在我们事无巨细的讲解中,真正的学习或许并没有发生,更谈不上数学育人的功能了。
时下,似乎我们总感觉“一万年太长,只争朝夕”,总是在赶时间。寄信,最好是特快专递;拍照,最好是立等可取;坐车,最好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磁悬浮,怎一个“急”字表得完。
焦虑中,来不及搞清楚方向,就匆匆上路了;焦虑中,来不及想清楚干什么,怎么干就匆匆开始了……急匆匆的一天,又一天,急匆匆的一节课,又一节课。
数学学习要慢下来,要倾听孩子的声音。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孩子的学习需要时间。慢一些,再慢一些,平静而平和,细致而细腻,充分持有等待教育效果逐步显现的心态和能力。学生的数学学习会因为“慢”而精彩!学生的成长会因为“慢”而丰富!会因为“慢”变得可持续!
数学学习要慢下来,要尊重每个学生。这个尊重恐怕不仅仅是“你真棒”式的表扬,不是“你再想想”式的鼓励,这个尊重是低下头来,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了解学生的关切、感受;这个尊重是俯下身子,走进学生、理解学生、满足学生的渴望、帮助学生自己探索并解疑释惑。
数学学习要慢下来,要从骨子里爱每一个学生。这个“爱”恐怕不仅仅是天冷时的“嘘寒问暖”,不仅仅是交流时的“笑脸相对”,这个“爱”是需要能力的。作为学生,有一个懂他的老师远比仅仅有一个“爱”他的老师幸运,作为老师,若不懂学生,便没有资格谈“爱”学生。诚如弗赖登塔尔所说的,“请不要对学生正在做的事情横加干涉,您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观察,在一旁认真的观察和倾听”。
龙应台说得多好: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
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
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
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
用他五岁的手指,
孩子慢慢来,慢慢来......
师与生,就像一个生命成长的共同体,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学生是教师一生经历中一位位重要的朋友;慢一点——师与生,彼此滋养,彼此成就。
【声明:本文综合编辑而成,如有侵权,请作者联系处理。】
责任编辑丨张丹丹
↓↓↓ 点击"阅读原文" ,一键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