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煜:这样教语文,启蒙人生,启蒙思维
认识朱煜
朱煜,曾获上海市园丁奖,《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博览》杂志签约作者。师从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先生研究作文教学,提出了“作文分段互动教学”的观点。后研习阅读教学,实践启蒙语文的构想。著有《讲台上下的启蒙》《教书记》《赵清遥的作文故事》。
文|朱煜
编辑|任海洋
图片来源|兖州人
感悟亲情走进启蒙
在我看来,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有两项启蒙的任务。一是对孩子的运用语言文字能力进行启蒙。在学校中,孩子应该接受系统、规范、科学的语言文字学习,并且通过学习,不仅能够理解运用母语,还要获得对母语的热爱以及不断学习母语的兴趣和能力。二是对孩子的思想、价值观、人生态度进行启蒙,为其成为合格的现代社会公民打好基础。我这样理解“启蒙”两字:“启”,即平等对话,在和谐温馨的气氛中传授知识,激发兴趣,培养能力,高处着眼,低处入手,传递普世的价值观。“蒙”,即注重基础,从学生实际出发,整合新旧,讲究互动生成,力求教学形式灵活,教学效果有效,教学氛围愉悦。
启蒙需要合适的材料,我把描写亲情的文章当作首选。
上海版三年级教材中有一篇课文叫《“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课文主要讲一个小男孩听到保罗获得了哥哥送给他一辆汽车,然后向腿有残疾的弟弟许诺将来也送一辆新车作为礼物的故事。根据三年级学生语言学习的要求和学生特点,在语言学习方面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学习新课前,先出示两句句子:1、“我会送你一辆新车。”2、“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通过朗读指导学生理解“也”字的作用。然后引出课题,请学生轻读课文,划下含有课题的句子。读完课文后完成填空练习:小男孩听说( )送给( )一辆新车,所以( )。
该练习一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线索,二可以练习口头表达能力,为完成后面的学习“热身”。随后,采用开放的学习形式学习重点段落,请学生交流从相关段落中获得的信息、体会。在交流的过程中适时完成生字教学、朗读指导、课文内容理解。
接着,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想象小男孩要送车给弟弟的原因。我先出示一段话:“圣诞节就要到了,大家都在高高兴兴地准备。可是小男孩却发现小弟弟有些闷闷不乐。……”学生先同桌之间讨论,随后请了三组学生分角色表演兄弟两人的对话。接着再请个别学生复述兄弟两人的对话。之前的反复朗读小男孩的话是为这个环节作铺垫。同桌对话一是为亲身体悟兄弟之情,二是为了口头模拟语言描写。学生独立复述则是为让学生完成语言内化。
课文最后一节写道:“从那天起,保罗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但是如果简单地请学生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学生一定会说出“要只求奉献不求索取”之类的话来。而这样的话,大都是学生听来的,而不是体验出来的。那些漂亮话对孩子来说其实是假话、空话。课文中有句话写道:“小男孩惊奇得瞪大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天哪!我希望……”我抓住“白白”一词请学生讨论它的含义。想要学生懂得,保罗的哥哥送汽车给保罗不是“白白”的,送汽车的背后有着兄弟亲情。由此引申出,只有相互的无私给予才是最快乐的。
理解兄弟亲情不难,但要理解给予的相互性却有难度。于是我就先请一个学生读了他写自己弟弟的作文,文中将兄弟之情写得真切且极富童趣。我把这篇习作当成一个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感悟——由身边同学的兄弟情联想到课文主人公之间的兄弟情,最后生发出去,理解了“白白”背后的含义。
当陌生人向你呼救的时候
三年级教材中有篇课文叫《网上呼救》。文章短小紧凑,讲的是一个芬兰学生苏珊独自在图书馆看书时突发急病,于是她就利用网络求救。一个美国男孩看到了呼救信息就通知了美国紧急救援中心,而美国紧急救援中心又通知了芬兰的有关部门,最后苏珊得救了。
这篇课文在字词、故事内容上没有什么难点。我将语言学习的目标定为:通过句式练习了解课文大意,并且尝试概括句意、段意和文章主要内容。另外,还想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美国人的乐于助人、善良诚挚,关注他人生命。
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大意,我设计了一个句式练习:
第一:(谁 )在网上呼救。
第二:(谁 )在网上呼救:“ 。”
第三:(身份 )( 谁)在网上呼救:“ 。”
由于之前指导学生朗读了有关段落,学生在练习这三个句式时,能很自然地用到课文中的语言,从而习得了语言。而且,句式的层层递进也使学生在比较中慢慢理解句子是怎样写具体的。
为了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我从课文中找出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请学生依据“将近六点、六点十分、六点二十分、六点三十分”四个时间来概括营救的过程。这个练习让学生体会到当时情形十分危急。而危急的情形不就更能反映麦克和美国紧急救援中心工作人员对一个生命的重视,以及这个跨国营救行动的困难吗?由此,学生对这次营救行动的理解就更加深入了。
之后,我又安排了情境说话,让学生模拟美国男孩和美国紧急救援中心打电话的情形,以达到了解内容,练习说话,发展想象的目的。由于说话练习之前有了特定的情绪做铺垫,学生就不会再泛泛而谈,说出来的话就不会只是普通的生活情景对话,而能将教师希望他们理解的思想启蒙层面的东西,自然地在练习中流泻出来。
课后我还给学生布置了一篇习作,题目是《一次成功营救的原因分析》。我给学生提供了写作提纲:
1、简要复述苏珊获救的过程。
2、列举营救成功的原因。
3、写出自己感受。
这样,一来学生学习情况通过这份报告可以一目了然,二来锻炼了他们的习作能力,对于不善于写的孩子,他们也不会无话可说。第三,重温思想上的收获。
语言的启蒙需要循序渐进,由字词到句段,追求的目标是理解与运用。思想的启蒙必须依托语言的学习,与其紧密整合,才能不僵化不突兀,将抽象的观念化为真切的情感,达到水到渠成、润物无声、沁入心脾的效果。在教学活动中,语言文字启蒙与思想的启蒙不是割裂的,而是彼此渗透、关联。扎实的语言文字练习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启蒙的基础,少了这个,思想启蒙将坠入空谈。反之,启蒙之花将自然绽放。如此,当学生学完一篇课文,留在他们心里的就不仅仅是个故事,还能懂得词句的意思,学会阅读、表达的方法,获得心灵的滋养、启蒙,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
和谐相处的道理
在一次听课活动中,我读到了《小稻秧脱险记》一文。讲述了小稻秧与杂草因抢夺营养而发生争吵,后来在除草剂的帮助下杂草被杀死的故事。仔细读了几遍,产生一些想法,并对其做了一番文本细读。
稻秧有生存的权利,杂草也有生存的权利。在稻田里生存资源有限,它们只好去抢夺。但是不是因此就要用除草剂消灭它们呢?是不是一定要把自己的生存建立在杀死别人的基础上呢?童话作品应该充满童真、童趣,引导孩子向上、向美、向善。可这篇童话却充满了斗争哲学。尽管如此,学生在课堂里却不止一次地说,要给杂草改正错误的机会,他们不想置杂草于死地。这是人性在闪光啊。
可惜,这些光芒太微弱了,没有引起重视。我想,面对矛盾,如果给出机会,学生们一定能想出很多让稻秧和杂草和谐相处的办法。尽管那些方法是童话世界里的,但对现实世界中的学生的思想一定会起到正面影响。
事后不久,我上了《红色的报春花》一课,我在课文里也读出了类似的意思。文中讲报春花只有白色和黄色两种,但是小达尔文却认为自己可以制造出其他颜色的报春花。他将折下来的白色报春花放在红墨水中,几天后报春花就变成红色的了。文章的意思很鲜明,开头就写到,达尔文“小时候就敢想、敢说、敢做”。
编者自然也希望学生读完故事后能从小敢想、敢说、敢做。“敢想、敢说、敢做”是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素质,但我以为对于自然界来说,还应该保存一份敬畏之心,懂得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于是,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我这样设计:
1、 出示句子:
“能,我看一定能!”小达尔文自信地说。
……小达尔文自豪地说,“爸爸,这不是大自然赐给的,是我让它改变了颜色。”
什么时候用“自信”,什么时候可以用“自豪”?
2、 出示句子:
……小达尔文自豪地说,“爸爸,这不是大自然赐给的,是我让它改变了颜色。”
“那是不可能的。花长成什么颜色,那是大自然赐给的,不能按照人的意愿生长。”
谈谈自己的感受。
3、 你觉得那朵红色的报春花可以怒放吗?为什么?
4、 爸爸说大自然赐予的东西不可改变,小达尔文说可以改变,你对此有什么见解?
先通过对话感受、比较不同的自然观,激发求异思维。然后启发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逐步感悟。在讨论中一些孩子说支持小达尔文的观点,因为凡事要先尝试再做断定。这是从方法论的角度来分析的。学生忽略了自然观的问题。这可以理解,孩子们毕竟还小。有一些孩子说要做一下类似实验,才能知道红色报春花能否怒放。有的孩子则从已有的植物学知识出发,认为这些花无法怒放。
最后,我谈自己的观点:自然需要敬畏,因为它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有着人类无法变更的规律,所以不要轻言改造改变大自然。在教学中,我与学生都坦诚地表达着自己的观点,我启发他们,而他们的想法也启迪着我。
我感到,教学材料的选择是影响启蒙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深度解读是确定材料的唯一方法。而教师个人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判断、分析能力,对人性的理解,审美能力,专业素养,普世价值的认识程度决定了是否能有效解读文本,也决定了启蒙特别是思想启蒙的效果。
学习“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通过一些实践,我越来越感到思想启蒙不能只是指向观念,还应该包括思想方法的启蒙。《揭开雷电之谜》一课的教学实践,就是这一想法的产物。该课先概述富兰克林的身份,再具体描述富兰克林吸引雷电的过程,最后补充说明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
通读了课文,我首先关注到了一个字和一个词语。词语是“风筝”。风筝是小学生们很熟悉的东西,每次春游、秋游时,都会有一些孩子带上各色漂亮的风筝在草坪上放飞。而在课文中,风筝是富兰克林做实验的重要工具。我先组织学生讨论放风筝的感受,引出课题。再让学生用“风筝”和课题说一句句子,复述回顾课文内容,以此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对课文整体把握。
课文作者把实验过程记述得细致明了:
那天,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富兰克林带着儿子来到费城的郊外。他事先精心制作了一只白色丝绸风筝,风筝上安了一个尖细的铁棒。风筝用麻绳系住,麻绳末端分成两支,分别接上一片铜钥匙和一小段丝线。他手握丝线,将风筝放到天空中。
过了没多久,突然,一道明亮的闪电掠过,顿时大雨倾盆而下。富兰克林觉得手有点麻,当他的手指靠近那片铜钥匙时,一朵蓝色的电火花立刻向手指射过来。他感到手臂一阵麻木,差一点儿被击倒。这时,他兴奋地叫了起来:“这就是电,和实验室里的电火花完全一样!”
如果按照常规的教法,帮助学生梳理一下两个自然段中的动词,朗读一下重要的句子,体会一下故事主人公当时的感受,最后出示几个动词和一个情境,进行读写结合的练习,也是好的。只要教得到位扎实,学生必有收获。可是,在反复阅读上述文字后,我感到如果这样做还不能将课文的功用发挥到最大。
因为在阅读的同时,我想到了胡适先生的名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和“有一份证据,说一分话”。这两句话中隐含着很重要的思想方法以及价值观。实验过程不正是为这两句话做了一个很好的注脚吗?学生如果通过实验过程的学习,不但掌握了语言文字,还能通过具体事例理解、学会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那就再好不过了。
因此,我先出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请学生找出描写富兰克林做实验的句子,教师将句中主要的动词板书出来,并且标上序号。随后组织学生讨论富兰克林准备实验器材的理由,以此体会富兰克林做实验时小心谨慎,力求科学地求证自己的假设的状态。学生在习得语言,理解课文内容时,就能自行理解名言,体悟其内涵。
出示“有一份证据,说一分话”的同时,请学生先读课文,再思考富兰克林凭了什么证据,才说出“这就是电,和实验室里的电火花完全一样!”这句话的。通过讨论,学生同样也能内化语言,细读文本,感受“有一份证据,说一分话”是做人做事的准则。
胡适先生的两句话,像是焊点,把全文牢牢地焊在一起。至于有没有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焊出电火花——无论是文字上、逻辑上、还是思想上——那都是长久的事,不能看一时之效。
商友敬先生在《语文老师挑剔语文》中说:“语境是外部的生存环境,就像空气,看不到摸不着,但无所不在。每个人都生存在一个具体的语文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形成自己的语文甚至独特的语言风格。由此看来,语文课就是让学生进入到一个最优美、最典范、充满了营养、能使他高度吸收的语文环境当中。一个孩子若在菜市场长大的,他就充满了菜市场的语文;若在医院长大的,他就充满了带有药味的语文。”
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听到过的名字,读到过的事迹,会影响到他们的成长。我在教学中使用这两句名言,除了它们与课文线索暗合之外,还想让学生知道“胡适”这个名字,知道他是中国现代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并希望他们在记忆中留下这两句话。我期盼在今后,学生们能让这两句话成为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之一。
上述想法逐一落实到教学实践中,课堂因此丰满了,也具备了张力。
每个学期,我都选择一些课文围绕“启蒙语文”这个专题进行探索。由于课文质量不一,所以不是所有课文都能同时找到语言启蒙与思想启蒙的切入点,教学中不能不顾实际,生硬设计。启蒙不是易事,时机的选择,方式的采用都要以学生为本,教学前要周密设计,教学时要及时调整。启蒙是一件长期的事情,教师只有把小学阶段的所有教学内容与要求作一番细致的梳理,才能更有效、更系统地实施启蒙。不求立竿见影,但求刻下痕迹。假以时日终能生根发芽。
正确理解、运用语言,用好的儿童文学作品滋养学生心灵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如果教师能进一步,站在启蒙的角度,读透教材,发掘资源,将普世价值观有效地传递给学生,使其感受之,接受之,运用之,那真是善莫大焉。我将为此而努力。
本文为作者原创,欢迎朋友圈分享,转载请联系授权。
责任编辑:任海洋
↓↓↓ 点击"阅读原文" 【一键订阅】